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门贵女-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林顺着楼梯向下走了两步,坐着的那个人正好回头望过来。

只见一双细长的丹凤眼微微上挑,仿佛蕴含着精光,乌黑的长发高高束在头顶,雪亮的银丝冠上镶着浑圆饱满的珍珠,面容俊美竟难辨雌雄。

阿林同这少年对视一眼,愣了一下方又迈步下楼,只是刚走过去就感觉不对劲——这人竟是眼熟得紧!

陆昀只是笑吟吟的看着阿林,也不开口提醒她。

阿林猛地反应过来,又惊又喜,转过身来大声道:“你是小云儿对不对?!”看他嘴角笑意加深,阿林更是笃定,伸手抓住陆昀的肩膀,高兴得叫道:“小云儿你怎么在这里坐着?你家在哪?要不要跟我回家去,我娘可惦记你了!”

陆昀被阿林拉住了手,便顺势站了起来,正要跟她说话,那边木瓜急匆匆的冲了过来,身后跟着的正是汤宇轩。

木瓜见阿林又笑又叫的拉住了一个美貌公子哥儿的手不松开,不由傻了眼——自家姑娘什么时候添上了调戏良家少男的毛病啊。

汤宇轩自然也看见了楼梯上这二人的模样,忙用力挤开木瓜,顺着楼梯下去就要去推陆昀,气急败坏道:“你是什么东西,还不给小爷滚开!”

陆昀拉紧了阿林的手,双目似电看向汤宇轩。看见汤宇轩竟要对小云儿动手动脚,阿林大怒,摸向腰间却摸了个空——今日出门竟忘了带鞭子。

却见瘦瘦的小梁子一手抓住了汤宇轩伸出来的胳膊,反向一拧,便把汤宇轩的右手扣在了背后,疼得汤宇轩哎哟直叫。

 第三十一回 相谈甚欢

陆昀今日特意跑来熙熙酒楼准备“偶遇”阿林,结果先是偶遇了小郡主,又偶遇了好几个官宦仕女,等来等去也没见上阿林的影子。庆亲王府的那个包厢坐了好几个官家小姐,再加上各自的丫鬟,莺莺燕燕一大堆,陆昀消受不来这等美人恩,连茶都没喝上一口就借故告辞了,在阿林的包厢外转悠了一圈,索性坐在了楼梯口发呆,倒是把小梁子急得不行。

这会儿终于见到阿林,陆昀正是高兴,却被汤宇轩搅了气氛。小梁子自然不能看着有人对自家主子动手,上前不过一招就把汤宇轩拿下了。

汤宇轩是个绣花枕头,刚刚还气焰嚣张的自称“小爷”,这会儿疼得连连求饶,就差涕泪滂沱了。

阿林本来打算拉着陆昀去给二哥二嫂看看,现下却改了主意,向陆昀笑道:“走,咱们出去看花灯!”

二人手拉着手穿过一楼大厅,径自去了外面大街上,木瓜忙忙跟上,小梁子松开汤宇轩,瞪了他一眼,也甩甩手跟了上去。

御街上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来来往往都是摩肩擦踵。陆昀生平最是讨厌吵闹,这时拉着阿林的手挤在人群中却只觉得平安喜乐,好似又回到住在源州的那两年,无忧无虑。

这二人眼里只有彼此,却不知庆亲王府的包厢窗口正有一人死死的盯着他们,牙关紧咬面色发青,此人正是阿林二嫂的族妹徐芳卿,她受小郡主的邀请来这里观灯,刚开始还托小郡主的福见了陆昀一面,虽然没有引起陆昀的注意,不过心中仍旧如小鹿乱撞,只是没想到这会儿竟不小心看见陆昀和阿林手拉手挤在人群里!

说起来阿林幼时的密友只有陆昀一个,两人一个被窝打闹,一个碗里吃过饭,还“同生共死”打过群架,感情自然非同一般。至于二嫂的弟弟徐宝并不是很常见到,但也算得上是阿林的发小儿。

对于陆昀来说,阿林和罗家的意义自然只有更重的。在源州无忧无虑的生活了两年,陆昀七岁时便被人接回京城,独居于重华宫。血缘上最亲近的哥哥做了皇帝,能够每日见上一面已是不易,且后宫由皇后掌管,陆昀虽则年幼,却很能分辨好歹,这些年渐渐长大,也知道了皇后究竟在忌惮他什么,如今皇后有孕,陆昀只是想着早些出宫建府。

阿林先跑去小摊上同陆昀一人买了一个面具,戴上之后正好是一对笑哈哈的童男童女,两个人互相看了看,都忍不住笑弯了腰。

小梁子从没见过主子这般开心,在大街上不顾形象朗声大笑的睿郡王还是睿郡王吗?

这世上便是有这么一种感情,即便是分开许多年没有联系,再见了面仍旧是没有丝毫隔阂,就像每日都在一起一样。

御街上人多吵闹,阿林说话都是扯着嗓门喊,没一会儿便嗓子冒烟了。陆昀扫了小梁子一眼,小梁子会意道:“前边有条小巷,里面正好有一家茶馆。”说完便前面带路了。

这时人群都在御街上看热闹,小巷里倒显得异样安静,茶馆客人稀少,阿林捡了一张角落里的桌子坐下,捧起茶碗就咕嘟咕嘟喝光了。

陆昀随意点了两干果两鲜果,看阿林喝大碗茶喝得过瘾,忍不住笑了,揶揄道:“几年没见,我还以为阿林该长成文静的淑女了,没想到还是像个假小子似的。”

阿林放下茶碗,上下看了陆昀一遍,挑眉回敬道:“彼此彼此,看来你是把学过的那点拳法都忘掉了,倒像个文弱书生!”

陆昀穿着一身蟹壳青的暗纹锦缎长袍,脚下踩着厚底墨色官靴,头上戴的银冠虽不甚打眼,不过镶嵌的那三颗珍珠却宝光内蕴,显然不是普通的珍珠,至于陆昀本人更是气质出众。

阿林越打量他就越是疑心,那时听下人说这陆家兄弟是从京城跑到源州学做生意的,问起陆昀时,他只说他父亲是给人管事的,至于其他则是一概不提,阿林一厢情愿的认为因为他父亲月例太少,养活不起一家子人,所以他哥哥才会带他去别处讨生活,此时看来却颇有疑点,正要问起时,陆昀却先开了口。

幼时对阿林隐瞒身份,一方面是没有必要说起,一方面却是因为相比较七皇子,陆昀更愿意做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他不愿回想起皇宫里发生的种种不快,等他回京时想要告诉阿林却怕阿林骂他骗子,稍一犹豫,就已经没有了机会。

此时陆昀虽明知阿林早晚都要知道真相,却仍旧别扭的不想被揭穿,看阿林要开口相问,忙抢着道:“你们是什么时候进京的?夫人身体还好吗?徐家的二嫂有没有嫁进来?……”一下子问了一大堆,虽然陆昀知道罗家境况,不过从阿林嘴里说出来自然是不同的。

阿林一一回答了,又道:“你这个臭小子几年都不给我写信,亏得今日遇上了,不然还真不知道去哪里找你!”说完叹了口气又道:“不过这几年一直打仗,想来送信也不容易,我就暂且原谅你罢。”

陆昀咧嘴笑了笑,又问起阿林这几年学了什么拳法套路。阿林自来喜武不喜文,无论是兵法还是拳法剑法都能滔滔不绝的说上半天,闻言便大说特说起来。

直到茶水换了三遍,小梁子看见茶馆门外有两个人影晃了一下,知道是陆昀的随身侍卫找来了,便轻声提醒陆昀:“主子,时候不早了。”

陆昀恍然回神,这么快就到了该回宫的时间了。纵然不舍,不过陆昀还是向阿林告别,远远的目送阿林进了熙熙酒楼的大门,陆昀方才带着几个人往另一边走去。

小梁子偷眼看见陆昀转过身后脸上的笑容已经全部消失,重又变回那个沉默的睿郡王,只是手里紧紧捏着面具,心中暗叹,主子这一晚笑的次数比之前好几年加在一起都多。

 第三十二回 遭弹劾

阿林欢欢喜喜的回了熙熙酒楼,进了包厢才忽的想起,方才只顾着说自己的事,竟然连小云儿现在住在哪都忘记问了!然后又暗自庆幸,幸好自己告诉了他罗府的位置,想来他定会去罗府找自己的。

回到罗府时罗文简和沈夫人两个游船还未归来,阿林玩得累了,撑不住便睡了过去。第二日方一起床便想起昨日遇见陆昀的事,赶紧穿戴洗漱了跑去正房讲给沈夫人和罗文简听。

索性昨日晚间罗承屿便把阿林偶遇陆昀之事告诉了沈夫人和罗文简,二人也已知道阿林仍旧不明陆昀身份,听阿林说起时面上都镇定自如,实则心中暗暗发愁。

阿林素来待人至诚,性子也不是那么温婉,若是知道被骗还不知要怎样大发脾气呢!

只是还没过几日,众人便顾不得去想阿林和陆昀的那点事了。

尚未出正月,罗文简便频遭言官弹劾。初时有言官弹劾罗文简怀不轨之心,将手下的四百家将安置在京城,且都配有马匹武器,是为京城的一大隐患。这名言官于大殿之上慷慨陈词,言道京城治安良好,罗家不该留有数目庞大且全副武装的家将。为了说服众人,这名言官把罗府四百家将的战斗力吹嘘成以一挡百,还都是杀人无数的冷血之人。不明情况的大臣听了都面面相觑,有的点头暗暗赞同,有的直觉不妥,便都保持沉默。

可惜没等罗文简反驳,皇帝便龙颜大怒,将那封奏折摔在了大殿之上,怒斥这名言官妖言惑众,令他回家反省三月。

大将军本来便可以合法蓄养家将四百人,这是为着打仗之用,后来罗文简不在边关领兵,这四百人也顺理成章的变作了国公府家将。

如今就连普通官宦和富户家中都蓄养几个会武术之人看守门户,更遑论国公府邸,虽然四百人听上去多了些,但是这些人都是跟着罗家父子在战场上浴血奋战过的,并非普通仆役,说遣散就遣散的。再加上四百人中有一多半是罗文简收养的烈士遗孤,自幼抚养长大的,感情更是非同一般。

因着皇帝对此事态度明确,并不因此就怀疑罗文简,加之罗文简着实不愿打发这些家将离开,便权且当做没有发生此事。只是暗地里令人打听这回的弹劾之事是受谁挑唆,以防下回着了道还不自知。

经此一事,罗府里对家下人的约束更是严厉,等闲不准出府闲逛。罗文简还特特写信送去大侄儿罗承祖那里,嘱咐他低调行事,莫要被人抓了把柄。

等到消停了下来,沈夫人寻人算了搬家的良辰吉日,定在了二月初七,已是开始收拾东西。无奈新建的靖国公府里房屋众多,只好先捡几处紧要的院落布置了,余下的等搬过去再说。

阿林又随沈夫人并大嫂二嫂一起去了几回,勉强选中一处小巧幽静的院落,就离沈夫人的正院不远。其实阿林一眼就看上了临湖的一幢二层木楼,但是被沈夫人一口回绝,理由是那处太过偏僻,且临湖水汽重,容易生病。

靖国公府面积太大,占了整整一条街,住进去的主子却只有这么区区几个人,其实不管住在哪一处都显得挺偏僻的。

罗文简本打算邀了罗老太太和大房众人去新宅子住一段时间,也好让新宅子有点人气,不过罗老太太推说精神不好不想去,罗文简便没有再问大哥大嫂。

还没等搬家呢,朝堂上就又蹦出了几个言官弹劾罗文简,这回阵仗颇大,正经列出了罗文简的三条罪状。其一是纵奴逞凶,强买强卖,其二是修整宅邸,耗银过巨,其三却是妄自尊大,目无法纪。

这几名言官告起状来有理有据,看上去并不像凭空编造出来的,皇帝当着一众朝臣的面也只好命人严查。退朝后皇帝又留下罗文简,私下里安抚他,言道相信他不会纵容家奴做出这样的事。

罗文简从先帝那会儿做总兵时便常常被人弹劾,自然不会被轻易吓退,只是自从今上登基,世人皆知今上待他亲厚之极,且罗文简也从来不会做出什么违背法纪之事,因此数年来都是消消停停的,不知因何今年一开衙就出了这么多事。

事出反常即为妖,这日晚间,罗文简往亲家徐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