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我帮你刮。”这宋家四兄弟,除了老三干活比较喜欢偷懒耍滑之外,其他三人都是老实人。让他干什么,没有二话,直接帮你干了。所以,六丫还是比较喜欢老实的宋老四。
“六丫,你怎么知道这鱼要这样刮了才好吃?”宋老四一脸好奇的问道。他就有些奇怪了,这六丫明明就是一个小丫头,却知道一些他们大人不知道的事。
“我好像听别人说的,不过,听谁说的就忘了。”太大意了,一不小心就差点露馅了。
宋老四也只是随口问问,也没指望能从六丫口中得到什么答案。
“四叔,我听人说这鱼用酸菜煮很好吃,你能不能去叫小姑到婆婆屋里抓点酸萝卜出来,等一下我们煮鱼。”吃的这些东西,全被宋张氏锁在她那屋里,吃什么东西都要经过她的同意才行。要是六丫自己去抓,宋张氏肯定不会让她抓的,所以她就曲线求国,走小姑的路线。
宋老四一口应了,“这有什么,等一下我就让你小姑去抓。”这宋张氏是什么德性,做为她儿子的老四还是知道的。
没过多久,宋老二见宋老四在弄鱼,他也出来帮忙了。最后这小半盆鱼,在两兄弟的帮忙下,没多久就弄好了。
这鱼弄好,洗好。六丫就回屋去喊二丫来烧火。老四就去叫宋小姑抓酸菜。
当宋张氏知道六丫她们要糟蹋她的酸菜,说什么都不让。最后还是宋老头发话了。宋张氏才准她们抓了半碗酸萝卜。
六丫用盐,生姜,还去倒了点宋老头的酒,把鱼给掩了一刻钟。再把酸萝卜切成条。锅里水浇干了,顶着宋张氏那快要吃人的眼,放了许些油在锅里。等油化开了,就把酸萝卜倒了进去抄了一会儿,然后舀了些水进去,这宋家人比较多,六丫水就放得有些多,最后锅里还放了些生姜在里面。
当把酸萝卜的味道都熬出来的时候,就把鱼到了下去。不一会儿香味就飘出来了。宋老四闻了直说香。连在二丫屋里的大姑闻见了香味都跑到灶屋里来看她们在煮什么。
当鱼煮出来的时候,放了些葱,六丫用一个大盆舀了出来。
这鱼煮好了,就要趁热吃,冷了就有腥味不好吃。所以大家就又围在一起,算是过午。
“真是没想到,这鱼六丫煮出来真的好吃。”宋老四先抓了一条吃了,夸奖道。
众人点头,赞同宋老四的说法。六丫拿碗舀了一碗,尝了一口,酸酸的,味道的确是不错,可是这个时代就是没有鸡精,要是在汤里放些鸡精,这汤就更好喝了。
众人正吃得高兴,宋张氏从李氏的屋里走出来,沉着一张脸,拿起碗就舀了一碗,端着碗就往李氏屋里走。
“婆婆,你要端到哪里去?”六丫连忙问道。
正文、 5一碗鱼汤引发的血案(二)
这宋张氏见六丫在锅里放好油后,就沉着脸去看李氏屋里,去看大孙子。逗弄了一会儿大孙子,把了尿换了尿片。就听见外面叫人吃鱼。宋张氏知道这鱼不是什么好东西,只是吃不上饭的时候,才会捉回来吃的,现在那家去捉了的。所以,她也没打算出去吃。
李氏闻着香味,却很想吃。就跟宋张氏讲,“娘,我也饿了,你去帮我舀一碗进来吧。”
宋张氏听了,气不打一处来。她现在难道成了老妈子,要吃不晓得自己去弄。看到大孙子才想起这李氏现在正在坐月子。要是饿着了,她大孙子就没奶吃。宋张氏这才起身出去。
宋张氏舀了一天碗就往李氏屋里端,却被六丫给叫住了。
“能端到哪里去?当然给你三婶端起去。你三婶明明在坐月子,你煮好了不给你三婶端去,你还好意思在这里说。”宋张氏立即骂道。
六丫很是无语,李氏刚生完孩子,宋张氏知道是个大胖孙子,当天就杀了一个鸡炖了,他们这些人可是连鸡骨头都没有看到过。这鱼本是给他们打牙祭的,她可是从来没有想过要给李氏端去。“婆婆,不是我不想给三婶端起去,只是这鱼我用酸菜煮的,也不知道三婶能不能吃,要是出事了咋办?”
这下子就把宋张氏给惹到了。
“你个死丫头,既然知道你三婶不能吃,那你为什么还要这么煮,你是不是存心不想让你三婶吃?”
“娘,你怎么能这样说呢?这鱼本是我跟四弟捉回来要给八丫补身子的。六丫见有些多,就煮来给大家吃。那有什么存心不存心的。”宋老二见他娘越说越难听,连忙出来维护六丫。
宋张氏见宋老二维护六丫,更是来了脾气,“一个赔钱货,要补什么身子,你看你们就是存心的。”
宋张氏赔钱货赔钱货的骂,六丫听了那倔脾气也出来了。“婆婆,八丫好好的在屋里呆着,惹都没有惹你,你凭啥骂她赔钱货?就算你眼里心里全是你那大胖孙子,也不能动不动的骂我们赔钱货呀。再说了,这鱼是我爹和四叔下河去捞回来的,我和二姐煮的,我们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宋张氏在这个家里,除了宋老头有时候会反驳她,其他人都得听她的,今天却被一个小娃儿当着全家的面反驳,气得她要打六丫。“我说一句,你却要回十句。这么不孝,打死算了。”
六丫当然没有那个傻,站在那里让她打。而众人见宋张氏要打人,连忙去拦。
“娘,不是我说你。六丫那一句说错了。这鱼是二哥和四弟下河捞回来她煮的,我们能吃上一口,还是沾了六丫的光。这么个东西,三嫂不能吃就不吃就是了。她又不是没得吃的。”大姑一边拦一边劝道。
宋大姑不劝还好,这一劝宋张氏就越发要去打六丫。“你二哥和四弟还是我的儿子,他们去捞的鱼,那也是我的。如果我来吃,你们是不是也要拦着我?”
“娘,你不要这么不讲理好不好?谁说不让你吃了。只是说三嫂不能吃,这不能吃的东西,你这拿去给三嫂吃,这不是害她吗?”宋大姑没想到她娘现在真的是变得越来越不讲理了。这大嫂和二嫂是没有给宋家添孙子,她要是再这么偏心下去,迟早会寒了大哥二哥的心。
“那好,这碗鱼她不能吃,六丫现在在去给你三婶煮一碗去。”宋张氏想了想,觉得自家闺女说得对。这坐月子的时候,有很多东西是不能吃的,即而退其次要求道。
“婆婆,那些鱼可是留着给八丫补身子的,三婶要吃,你叫三叔到河里去捞,我帮她煮就是了。”她到是会打算盘,她爹这么冷的天下河捞的鱼,她煮来给大家吃一次就够了,想要叫她再煮,没门。不,是连窗子都没有。想吃呀,可以呀,自己下河捞去。那时候你想吃多少都可以,她是不会拦着的。
宋老三一听,可不干,“娘,这么冷的天,你让我下河,你这不是存心想害我吗?”他本是吃得好好的,对于宋张氏的吵闹,他可是不管。要是手脚慢了,这鱼就没了。“这碗鱼我媳妇也不能吃,娘你还是给我吃吧。”
宋张氏听了宋老三,气得直拍胸。她在这里为她媳妇争吃的,这个不争气的东西却在这个拆他的台。
“吃,吃你们一个二个就知道吃,吃个屁呀。”宋张氏说完,跑到桌上,端起桌上的盆直往外面走。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以为她是要自己躲着吃,却没想到宋张氏把鱼倒起喂猪了。
宋老头知道宋张氏把好吃的鱼倒起喂猪了,直骂她是败家婆娘,“你个败家婆娘,今天是不是吃多了。刚才吃午饭的时候,我还没有找你算账的,你现在又来败家,看我今天不打死你。”
这下子就闹热了,宋老头要打宋张氏,老大老二连忙把宋老头拦住,宋大姑小姑就要拉宋张氏出去躲。
可这宋张氏一听宋老头要打她,一屁股坐在地上哭了起来,边哭边数,“我刚嫁到你屋里来,为你生儿育女,跟着你吃苦。现在到了老了,为了点捞子东西你就要打我,我的命怎么就这么哭呀......”
六丫瞪大眼看着宋张氏坐在地上撒泼,两个媳妇女儿连忙上前去劝宋张氏。而大姑父不知什么时候,躲了出去。想来怕是等一下宋张氏见到他不好意思,这才躲了出去。
而宋老头只道丢人现眼。“六丫,跟我来,我去拿两个鸡蛋给你,今天煮着给八丫补身子。”
六丫一听有这等好事,连忙跟了上去。
宋张氏听说宋老头要给六丫鸡蛋,硬是坐在地方不起来,坐在那里一个劲的哭。
宋老头拿了两个鸡蛋给六丫,六丫就把鸡蛋拿到她屋里去了。然后又到灶屋去把炖好的鱼汤舀出来,去喂八丫。
正文、 6女子名声伤不起
到最后宋张氏还是被二个女儿劝住了。而六丫却躲在房里喂八丫和大姑儿子吃鱼汤,不再理会她。今天虽然挨了骂,但收获了两个鸡蛋,这买卖还是划算。
当大姑要走的时候,看见六丫正在喂他们吃鱼,又把六丫一阵好夸。“大姑,我可是听人说,这小孩子多吃鱼,不但能补身子,人还会比较聪明。你有空的时候就炖点鱼给弟弟吃嘛。”这大姑和姑父两夫妻人也不错,六丫不讨厌。
“行,我回去也叫你姑父去捉些鱼回来,像你们一样养着,不过六丫,这鱼怎么炖,你得告诉我。”今天煮出来的鱼味道自是不错,又有这么多好处,她当然也想弄些给娃儿吃。
这事当然没有问题,六丫简单的把做的方法告诉了大姑。“如果你们大人也想吃鱼,也可以像我今天这样放些酸菜在里面,还能开胃。”
大姑记住后,就抱着她家大郞和姑父一起家去。
这大姑一走,宋老二几人也回屋了。
“六丫,看不出来,你平时不说话,没想到你这人这么厉害。”四丫一进屋,就把六丫夸了又夸。她怎么也想不到,平时不吭声的六丫,敢跟婆婆唱反调。
何氏骂道:“四丫,你在胡说什么呢?”停了一会儿,又对着六丫说道:“六丫,你婆婆是长辈,以后可不许这样了。”
“为啥我觉得六丫做得对。这鱼本来是我们抓来给八丫补身子的,今天做这一锅是因为抓得太多了。三婶坐月子又不是没有东西吃,还来跟我们抢,凭啥。”六丫和七丫是两双胞胎,不过,两人却长得不像。七丫一听何氏这样说,立即站起来帮六丫。
“就是。”四丫声援。而坐在一旁的五丫虽没说话,可心里却是同意七丫的。二丫和三丫两人比较大,不发表意见。
“娘,今天这事又不是我愿意的。”她好心煮一盆鱼出来让大家打牙祭,却没想到还是做错了。“今天这事,分明就是婆婆因为今天中午被爷爷骂,她故意来找事。”
“不管怎么样,你对长辈无理就是不对的。”何氏何曾不知道,这宋张氏是故意找事。可她没有为宋家生一个儿子,宋张氏怎么吊难,她也得受了。
“你们娘说得对,以后可别这样了。要是传出去,对你的名声不好。”一直没有说话的宋老二突然说道。这顶撞长辈往大的说就是不孝。要是今天这事传到外面去,六丫的名声就毁了,以后说亲可就难了。
“我又没干坏事,咋又对我名声不好了呢?”乖乖,她今天只是跟宋张氏据理力争了一下,就扯到了名声上了。这都什么跟什么呀,难道她们要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任宋张氏欺负,还不能为自己辩解一下。
“你们还小,不知道这名声对女子有多重要。”何氏叹了口气,接着道:“离你外婆村里不远的一个村子。有一对姐弟,父母早逝。他那大伯不但不帮衬这对姐弟,还想要霸占人家的房子。这两姐弟总共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