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说完这才站了起来,却也不敢看李乾顺,只是头低着,大气也不敢出。
车队行了一会,在一处高大的宫殿面前停了下来,李乾顺拉着耶律南仙的手站了起来道:“爱妃,皇宫到了,我们也该下车了。”
潘炅连忙先行下了车,这边已有若干大臣等在殿外,见李乾顺的婚车停了下来,连忙上来一个下人,爬在地上,李乾顺踩着那人的背下了婚车,紧接着耶律南仙也在潘炅的相扶之下下了婚车。
李乾顺见耶律南仙下了车,二话不说,便将她抱了起来,原来转了几圈,显然很是兴奋。
耶律南仙猛然被他这么一抱,不由很是紧张,“啊!”的大叫一声,脸色顿无血色。
潘炅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却又无法阻止,见到那些群臣都在哈哈大笑,便也笑了笑,跟在后面走了皇宫。
李乾顺抱了耶律南仙进了大殿,看到两边都站有宫女,每人手里拿着一个蓝子,里面装满红色花瓣,花味熏的整个大殿香味扑鼻,很是令人陶醉。那些宫女见新人进来,便朝他们身上撒花,个个脸上喜气洋洋,边洒边笑个不停。
耶律南仙只感觉到那花瓣像天山散花一般,轻飘飘的落在自己和李乾顺身上,花香袭人,不由闭上眼睛,幻想着此时是被潘炅紧紧抱着,一脸的幸福。
中途穿过几个大型的由红丝绸搭成了门帘,李乾顺这才将耶律南仙放了下来。她这才睁开眼睛,只见高高的大殿之上,坐着一个年约七十多岁的妇人,还没弄明白她是何人,只听宫中礼官大声叫道:“婚礼开始,一跪天地。
李乾顺拉着她的手,转了一个身,朝外面对着天跪了下去,拜了一拜,这才又转过了身去,面对殿上那个老妇人。
礼官这才又大声喊道:“二跪高堂。”
耶律南仙这才明白这女人便是李乾顺的娘亲,便随他一起跪了下去。
皇太后一脸喜气,仔细端详了半天耶律南仙,频频点头,显然很是满意。许久之后,这才轻轻笑道:“好!好!皇儿平身。”
说完又朝耶律南仙笑道:“皇儿一路从辽国千里迢迢来到西夏,想必很是辛苦,早些到寝宫休息去吧!”说完便又从大殿宝座上走了下来,又看了半天耶律南仙,这才从手脖上取下一个绿莹莹的手镯,拉起耶律南仙的手道:“哀家也没有什么东西相送,唯有这个手镯追随哀家数十年,从不离身,今日就权当见面礼,你且收下,看是否合心意。”
李乾顺知道这是当年皇奶奶送给母后的见面礼,代表着非同寻常的意思,不由很是感激,连忙示意耶律南仙接过。
耶律南仙连忙跪倒在地,拜谢道:“母后大恩,儿媳万分感激。”
皇太后见她如此懂事,这才将她扶起,又替她将手镯带上,看了看笑道:“果然很合适,这小手就跟当年哀家的一模一样,看来咱们娘俩还真是有缘。”
耶律南仙谢道:“母后赏赐,儿媳定当好好珍惜。”
皇太后这才点了点头,又返回龙椅上座着。
那礼官这才又喊道:“礼成,送入寝宫!”
这边话音刚落,从两边上来几名宫女扶着耶律南仙就要离开大殿。
潘炅连忙跟了上去,却被礼官拦了下来。
耶律南仙转身对李乾顺道:“皇上,这奴才自幼服侍臣妾,忠心耿耿,从未有过半点闪失。如今臣妾千里之外,远嫁与您,他便如同臣妾的妹妹一般,恳请皇上允许这奴才一起进宫,请皇上恩准。”她说完之后,不由流下了几行清泪,看着楚楚动人,令人不忍拒绝。
李乾顺见她说着说着就哭了,不由很是心疼,连忙转身朝皇太后看了一眼,似是在征求意见。
皇太后这才点了点头道:“皇儿远嫁而来,自有许多不便,如此也好。省得她心中有失落感,你等下人也当好好服侍,不得怠慢,更不可缺了礼数,倒教辽朝笑话。”
潘炅这才跪下磕头,大声谢道:“多谢粱太后恩准,奴才定当竭尽全力,服侍娘娘!”
皇太后听后,不由一惊,问道:“你是如何知道哀家便是皇上的母后?”
潘炅刚才看到李乾顺对皇太后很是恭敬,便已猜到她定是皇上的亲生母亲。他早就听说梁太后为人精明强干,手中大权在握,就连李乾顺这个皇上都要对她礼让三分,这才缓缓道来,果然没有猜错。如今听她问,连忙解释道:“奴才在辽朝时,便已久闻西夏太后文武全才,将整个西夏国治理的井井有条,国泰民安。前些日子又听说西夏大军兵不血刃在永乐城轻而易举消灭了宋朝三十万大军,大大打击了宋军士气,长了西夏威风,此乃万世之功,太后堪称女中豪杰,可谓巾帼不让须眉,令奴才万分钦佩,,如今有幸能瞻仰梁太后的英容,当真死而无憾。”
他这一番马屁拍的可谓是恰到好处,原来当年梁太后掌权之后,其弟梁乙埋掌权,以至国势衰败,政治腐败,西夏举国上下怨声载道,民不聊生,梁太后为了提高自己在国内的政治地位,屡屡派兵攻打大宋,可结果都是惨败而归,后来大宋修建永乐城,想要一举消灭西夏国,哪曾想就是这一仗,梁太后派了统军叶悖麻和咩讹埋领兵三十万大军团团围住永乐城,兵不血刃打了一个大胜仗,这才使得梁太后在西夏国的势力如日中天,全民拥护,而梁太后也一直以永乐之战沾沾自喜,引以为傲,如今听到潘炅一个辽朝的奴才竟说出此番话来,当真是比听了那些大官的奉承还要高兴千万倍,不由激动的站了起来,面带喜色道:“噢,你一个小小奴才,难道也知道永乐城一役?”
潘炅大声答道:“太后用兵如神,永乐城一战打的宋狗闻风丧胆,奴才随整日伺候娘娘,可是整个辽朝,无人不识太后,都夸太后是当今的女中豪杰,把您当神一样看待,奴才岂有不知之理?今日一见,太后不仅英明神武,而且仁慈和蔼,用句宋朝人的话讲,太后您简直就是西夏国的活菩萨,乃是万民之福,社稷之福!”他说完之后,便重重的磕了几个头,表现出万分的崇敬的神色。
众群臣听后,不由都齐齐的跪了下来,口中大呼:“太后万岁、万岁、万万岁!”
梁太后此时被潘炅说成是活菩萨,简直就像要上天一般,脸上笑迷迷的,享受这群臣的拥戴。过了半天才道:“你所说的话可是当真?现在辽朝的子民也都这么看哀家吗?”
潘炅答道:“太后若是不信,大可派人去辽朝打听一番,便可知晓奴才所说的是真还是假了?”
梁太后听后,不由哈哈大笑两声道:“你这个奴才倒真会说话,你叫什么名字?”
潘炅答道:“奴才叫萧强,自幼开始服侍娘娘,娘娘待奴才如同亲人一般,奴才早在心中发誓,这辈子一定要好好服侍娘娘,以报大恩。”
梁太后道:“萧强,这名子好,今个你这一番话说的哀家很是高兴。那哀家就赏你黄金一千两,今后时时陪伴皇儿身边,任何人不得阻拦,宫里一切下人都由你调配。”
耶律南仙见自己担心了许久的事,如今被潘炅三言两语解决了,不由心中更加佩服,却也不敢表露在脸上。
潘炅这才大声谢恩道:“多谢太后恩赐!”
梁太后又坐下道:“你们都下去休息吧,一路长途跋涉,想必也很是辛苦了,哀家会择吉日再为皇儿举行封典仪式!”
耶律南仙和潘炅这才跪下谢恩。
礼毕,潘炅便又扶着耶律南仙进了寝宫。
第一百七十九章 急中生智
更新时间2013…3…9 8:21:16 字数:3187
耶律南仙由潘炅扶着进了**,不一会那些宫女就端上来许多好吃的食物,其中一个个子稍高的宫女对耶律南仙行了一个礼,柔声说道:“娘娘,饭菜已准备好,请您用餐。”
耶律南仙一路奔波,早已饿的腹中空空,见有这么多好吃的,便道:“知道了,你们都退下吧!”
那宫女见耶律南仙要自己退下,连忙跪下道:“求娘娘饶命,不要赶我们出去。”其它宫女听后,也都齐齐跪下相求,脸上很是害怕。
耶律南仙不由很是奇怪,连忙看了一眼潘炅,却也不知何故。
潘炅知道这些宫女误会了,连忙解释道:“各位姐姐,娘娘不是要赶你们出去,而是要你们暂时回避,娘娘她自幼习惯一个人吃饭,若是有外人在场,她便食不下咽,饭不知味,若是你们待在这里,娘娘饿坏了身子,你们如何向皇上解释呢?”
那些宫女听后,这才如释重负,连忙站了起来,轻轻退了出去。
耶律南仙见那些宫女都出去了,这才站了起来,拉着潘炅的胳膊道:“炅哥哥,快跟我一起坐下来吃,我都要饿死了!”
潘炅见她如此大胆,在李乾顺的寝宫便敢如此,连忙小声说道:“公主,切不可如此,万一被人看到,恐怕对公主不利。”
耶律南仙这才松开他道:“炅哥哥,现在又没外人,你放心好了,你也不必叫我公主这般生份,就叫我南仙儿吧。我喜欢你这样叫我。”
潘炅见她如此可爱,便也无可奈何,只得坐下陪她吃饭。
二人吃完了饭,潘炅这才叫那些宫女进来。
那些宫女见他二人竟然将一大桌子菜吃了个净光,个个脸上显有惊讶之色,却又不敢出口相问,只是默默的收拾桌上的残局,这才退了出去。
不一会,那高个**女这才又走了进来道:“娘娘,水已经准备好了,请您移驾沐浴更衣。”
耶律南仙这才站了起来道:“知道了!”说完便跟着那宫女去了洗浴的地方。
耶律南仙见整个浴池很是宽大,里面盛满清澈的温水,正冒着热气,水面上漂着一层粉红色的玫瑰花瓣,很是清香,犹如仙境一般,不由很是喜欢。她一路奔波,很久都没好好洗过澡了,身上早已感到很不舒服,如今看到这池水,早就想迫不急待跳进水里,好好泡个澡,可抬头看到那些宫女还站在那里,便指着她们道:“你,你,你,本宫要沐浴了,你们都出去吧!”
那些宫女此时手里正拿着浴巾之类的东西,准备侍候耶律南仙沐浴更衣,却突然听到她叫自己出去,不由相互看了一眼;不由都纷纷跪下。
那高个**女这才说道:“娘娘,奴才侍候您沐浴更衣。”
耶律南仙道:“不用了,本宫用自己的奴才就可以了,你们可以出去了,没有本宫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进来,听到没有?”
那高个**女抬头看了一眼潘炅,面色很是尴尬,半天才道:“娘娘,他……。”话说到了一半,却又不敢说出来。
耶律南仙知道她要说什么,突然捂着肚子,大声叫了起来。
那高个**女见她突然捂着肚子,也不知道是何愿意,顿时吓的面无血色,战战兢兢的问道:“娘娘,您哪里不舒服了?”
耶律南仙道:“你们气死本宫了,本宫说一句你们顶一句,总有一天,本宫我要让皇上砍了你们的头!”
高个**女顿时豆大的汗珠从头上流了下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磕头求饶道:“娘娘饶命!娘娘饶命!”其它宫女也都吓得不住磕头求饶。
潘炅这才说道:“娘娘沐浴从来都不喜外人在身边,奴家自幼便服侍娘娘沐浴更衣,如同亲姐妹一般,就连耶律大王也不曾对奴家怀疑过,今日你等竟公然提出抗议,是不是忘了刚才太后在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