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王默然的想着事情,他去了江南宣抚,赵匡胤在得封了郡王之后,显得非常高兴,还对他恭敬的做了礼谢,得了嘉许的将士们也是个个欢颜,之后的酒宴,盛情的让曹王很是难以招架,曹王再临江南,本来是深具戒心,但面对了盛情之后,却是觉得父皇在文德殿的教诲,有些危言耸听。
不过此次又去河西宣旨,曹王的心思有了谨慎,他主动请行河西,一是为了向父皇展示自己的能力和胆识,二是想寻求了外势的支持,原来的他很是依赖赵匡胤的支持,但父皇的军权之问,确实让他对赵匡胤有了惮忌,他是想争位做皇帝,但绝不愿做了一个傀儡皇帝。
去河西寻求外势支持,是曹王请行时的边缘念头,他对陆天风的势力,不是非常看重,是为远水解不了近渴,不过父皇突然调了五千石州军融入了开封府禁军,让曹王一下子对陆天风有了重视,所以此行,就是周皇帝没有警告,他也会了亲和。
第111章 自辩
陆七率领两千骑军,护着六位异族夫人离开了河西,午后抵达了会州,至府衙见了小蝶,六位异族夫人恭敬的拜见了大夫人,小蝶端庄受礼后,与妹妹们去了后宅。
陆七简单的冷水浴身,换了一身袍衣,离开府衙去拜见纪王,抵达了纪王的居宅,通报后,纪王迎了出来。
“天风,你怎么突然回来了?”纪王一见面,亲和的笑问道。
“臣拜见纪王殿下。”陆七听了,先恭敬的行了臣礼。
“好,我们里面说话。”纪王愉悦回应,与陆七一起回了居宅。
入厅落座后,纪王看着陆七,微笑道:“本王想去河西看看,却是不敢有违父皇给予的职责,天风你能够回来会州,河西应该是稳定了吧?”
陆七点头,道:“基本稳定了,河西人只要有吃食渡过严冬,就不会了轻易造反。”
纪王点头,道:“本王没有办法支援了河西,河西能够稳定,实是难能。”
“河西能够稳定,臣也是靠了河湟所得,只要熬过了冬春两季,河西就能够自足了。”陆七回答道。
纪王点头,陆七又诚恳道:“臣应该谢殿下,对臣出兵北庭的支持。”
“那是应该的,河西若是得而复失,会州也未必能够守住,进而河湟也会失去,天风你稳定了河西,那么河湟也就能够了稳定。”纪王说了自己的理智看法。
陆七点头,对纪王又多了一分的高看,能够有纵观大局的眼光,才是名将或雄主的根本,纪王说的不错,河西若是大败,那就是兵败如山倒的后果,周国怎么得的河湟,那就得怎么吐还出去。
“殿下,河湟那里怎么样了?”陆七问道。
“河湟的内患不大,主要是人口流失很多,大周进取后,很少有造反的,不过吐蕃却是不断的袭扰河湟。”纪王回答道。
陆七点头,道:“臣听河湟的降卒说过,吐蕃袭扰河湟是常事。”
纪王迟疑一下,道:“天风,你能不能出动河西骑兵,去河湟突袭一下吐蕃,打击一下吐蕃的嚣张。”
陆七想了一下,点头道:“可以的,等再过半月,臣就率军去突袭,不过不能自大斗拔谷出兵,如今的大斗拔谷南端谷道,已然被吐蕃驻扎了伏兵。”
纪王愉悦点头,转言道:“本王知道你成婚的事情,却是没有道贺,你莫怪的。”
陆七笑了,道:“臣知道殿下不宜道贺的,殿下是代表了朝廷,而臣迎娶敌国之女,却是会让了朝廷非议。”
纪王点头,道:“本王却是不解,夏国应该恨你入骨的,怎么还愿意了与你联姻?”
陆七回答道:“原由很简单的,因为臣强行娶过房当氏的女儿做了夫人,拓跋氏担心臣会勾结房当氏,所以用联姻牵制房当氏与臣的联姻关系,而臣也是不愿继续与夏国血战,河西毕竟多是夏国降卒,若是死亡的多了,军心就会动摇的不愿了继续战斗,夏国耗不起,臣也是耗不起。”
纪王点头,陆七又道:“另外草原民族与我们不同,他们就算是仇恨,也会为了利益而化干戈为玉帛,一个部落征服另一个部落的战争常常发生,今日战的你死我活,明日就会成了一家人的结亲喝酒。”
纪王明白的点头,微笑道:“天色见晚,你若是没有用饭,那就与本王喝酒说说话。”
陆七笑了,道:“殿下也能够喝酒了。”
纪王点头,微笑道:“能够了,不过酒量有限。”
陆七微笑点头,道:“臣留下。”
与纪王会晤后,陆七就留在了会州,次日与纪王一起巡视了会州军政,隔一日,又一起去了兰州巡视,在兰州巡视了两日,又去了河州。
事实上,纪王没有权力节制西宁都督府,也就是不应该进入了兰州与河湟之地巡视,不过纪王是大周亲王,他说来溜达一下,兰州与河湟的军政官员,只能恭敬的当成了巡抚。
去往河州的途中,与陆七并骑而行的纪王,忽问道:“天风,那日你说过,与河州的长史有着渊源?”
陆七点头,道:“是有渊源,应该说是老乡亲,臣在南方的家乡是池州石埭县,而石埭县的萧府,是唐国的一个世家。”
“这么说,你在唐国之时,曾经借力过世家萧氏。”纪王说道。
陆七摇头,道:“臣没有借力过萧氏,若是能够借力萧氏,臣也不会困苦了很多年,不过臣与萧氏确实有着瓜葛,臣在唐国的郡主夫人,曾经是萧府的儿媳,只是十四岁就守了寡。”
“哦,你能够多说吗?”纪王有了兴趣的问道。
陆七一笑,就将小馥的事情说了,又说了与小馥如何的相识,如何的结成了姻缘,以及后来的一些发展,权当旅途解闷了,其实陆七也愿意与纪王说话,纪王聪慧,也明事理,是一个很阳光的少年。
纪王听了唏嘘不已,他却是不会有了陆七的那些情缘经历,他的姻缘,注定了会由父皇安排,会为了皇族的利益而结亲,不过他已经十五岁了,周皇帝却是一直没有给他择了勋贵的女儿定亲。
“天风,你的那位郡主夫人,以后会去了河西吗?”纪王问道。
陆七一怔,想了一下,摇头道:“应该不会的,她生长于江南,不适合居住在了河西。”
纪王点头,又问道:“天风,那你什么时候,会接了江南的亲人团聚?”
“殿下,什么时候与亲人团聚,臣是不知道的,臣的心里,不愿亲人再沦为了人质。”陆七直白回答。
纪王点头,道:“那你也不能,长久的与那位郡主夫人不见。”
“臣也不想的,但臣只能是等候,等候了真正的安定。”陆七回答道。
“可是你拥兵了河西,只怕很难有了真正的安定。”纪王温和道。
“殿下,臣若是不拥兵河西,就无法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臣问一句,殿下可知道大周存在的危机。”陆七平和说道。
纪王一怔,道:“你说的危机,是指燕国和晋国吗?”
陆七摇头,道:“燕国和晋国是大周的外患,大周真正的危机是内患,内患就是,大周的功臣太多了。”
纪王一怔,想了一下,道:“你是说,功臣造反的隐患?”
陆七点头,道:“殿下,臣的拥兵,是明面上的功臣之患,而大周的老将功臣,对大周军力的影响巨大,那些功臣随时都能够起兵造反,若是大周的某一功臣造反了,臣若是不归附,必然会被杀害,臣既然有了机遇拥兵河西,那就不想成为别人的鱼肉。”
纪王皱眉默然,过了一会儿才道:“天风,难道你不会造反吗?”
陆七平和道:“殿下,臣若是能够造反,皇帝陛下会容了臣拥兵河西吗?就凭了河西之地,顶多是半个夏国而已,论实力根本威胁不了大周。”
“可是我觉得,你是善战的名将,你若造反,很少有人能够与你对抗。”纪王正容道。
陆七笑了,道:“殿下,若论善战,无人能出诸葛亮,可是诸葛亮为什么无法攻灭了曹操,原因很简单,实力不如曹操,如果殿下仔细想想臣发生过的战事,就会知道谋略是需要条件的,实力相当时,善谋者易胜,若是实力差的太多,而弱者又无地利可用,那对善战的名将而言,只能是走为上策。”
纪王听了想了一下,点点头,陆七又道:“殿下还要明白一件事,就是大周的功臣,都是身经百战的人物,臣曾经用过的诱陷策略,对付党项人还行,若是对付周国的老将,是很难见功的。”
第112章 ‘实言’
纪王听了点头,但又摇头道:“天风你是自谦了,当年十万周军都没有攻破河西,领军的都是号称善战的将帅。”
“殿下,臣攻破河西,用的是奇袭,是出其不意的战略,当年的十万大军,却是奉旨征伐,那是摆明了的战事,只能正面对敌,不过臣认为,当年之败,确实有将帅的失误,就算是奉旨征伐,也不应该急切的想要见功,当年应该占据了会州之后,就与夏国对耗一段时日。”陆七回答道。
纪王听了点头,顿了一会儿,忽又问道:“天风,我很好奇,你江南的亲人能够藏在那里。”
“殿下,想要藏匿是很容易的,只需要冒名为了迁民,就能够在新的所在立足,臣在拥兵歙州之后,就秘密在一处所在置了一个家宅,一个普通的大户,在任何地方都是不显眼的。”陆七回答道。
纪王点头,道:“你来了大周,应该是不看好晋国。”
陆七点头,但又道:“殿下,臣说句实言,来了大周,臣也不看好了大周。”
“你认为晋国比大周强大?”纪王挑眉道。
“臣没有认为晋国比大周强大,而是觉得,大周与晋国一样,都存在了崩国的内患,大周是军雄功臣林立,而晋国也是军雄林立,晋国的军队,是由很多不同出身的归降将士组成的,一旦出现军雄造反,就可能连锁的引发了崩国战乱,而大周也是一样,一旦某个手握重兵的功臣造反,大周就会失去了平衡统治。”陆七回答道。
“你说的大周某个功臣,指的是那一个?”纪王问道。
“殿下提的问题,臣无法回答,殿下只能问了皇帝陛下。”陆七平和道。
“我问父皇,父皇可能是回答不了,或许还会斥责了我。”纪王回答道。
“臣是回答不得,不过殿下应该知道,陛下调石州五千军去了开封府,臣猜想,那应该是成为了开封府的禁军,陛下调了新军入驻开封府,可能有防患于未然的意义。”陆七回应道。
纪王听了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问道:“天风,如果有功臣谋逆造反,你会出兵勤王吗?”
“殿下不要有那种想法,自古勤王之师,多会造成挟天子的后果,大周若想去除内患,只能是内患自除。”陆七回答道。
纪王听了默然,过了一会儿,陆七又道:“殿下,臣拥兵河西,事实上有了牵制朝中功臣的作用,而出兵勤王,却是会让臣陷入进退不得的境地,勤王失败是必亼?成功了也会面对很多的后患。”
“什么后患?”纪王问道。
“一是属下将士难以善后的祸患,勤王的功勋是很大的,而身为勤王的统帅,若是不能为属下争得功勋的回报,那必然是众叛亲离的崩军后果。二是若为属下争功,却是会让朝廷生了抵触,进而猜忌的为功勋扯皮。三是自古以来,皇帝容不下勤王的将帅,皇帝会担心勤王将帅势大谋逆,而勤王的将帅又害怕交出兵权之后,皇帝依旧不肯放过的加害,而且殿下应该知道,身为统帅,会有了一种为用命将士善后的责任,石忠飞为什么犯忌的给臣找了麻烦,就是因为他与将士们一起血战过,让他的心里,多了为将士善后的责任。”陆七回答道。
纪王听了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