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步脱逃离开了江宁。
因为宇文氏的造反,使得之前对陆七的指罪成了一个笑话,不久陆七和新任镇抚使的上书到了朝廷,对于陈述的军力情况,李国主这一次没有继续坚持换了陆七。
不过怎么归属陆七的五万军,李国主让朝臣说话,吏部尚书建议再立吴城军,李国主没有答应,原来的三千吴城军,如今已然变成了京军之一的龙旗卫。
兵部郎中在萧知礼事先的指示下,适时出头,建议归属了宁国军,言宁国军如今就剩下了两万在镇守边境,虽然晋国友好,但也不能不防,而且越国的衣锦军还在,难保不会乘虚进袭唐国。
而让陆七的五万军归属了宁国军,一是能够驻扎了歙州,防御了晋国和宇文氏叛贼,二是陆七的五万军既然都是降卒,那就不宜放在了池州腹地,放去了歙州,能够了防患未然,李国主听了觉得有理,准奏后,任命陆七再次成为了宁国军都虞侯史上第一宠婚。
萧氏的意思是,让陆七成为了宁国军都虞侯之后,就能够了王治晋国,萧氏认为,值此晋国初立的关键时期,必须要有了陆七的亲政国事,另外陆七驻扎在了歙州,一旦有什么不利,能够及时的回去了晋国。
不过萧知礼建议,过段时日,陆七可以上书请求去江宁述职探亲,萧知礼言,如今在江宁任何对陆七不利的流言,根本没人相信了,也没有人敢了流言,否则就是宇文氏的同党,过些时日求去江宁探亲,能够让李国主去了很多的疑心,而因为五万军力的不稳事实,使得李国主也不敢对陆七起了杀心,如今的李国主经受了很多打击,明显憔悴了。
还有,右相韩熙载大人病重了,据说可能熬不到了春天,如今朝廷政事堂理事的,是左相汤大人,汤大人与萧氏多有不和,只怕日后萧氏在朝中行事,会多有了阻碍。
陆七离开了望江堡,在妻妾不舍的望送下,回了边界军营,在知会了林仁肇和朱令贇之后,拔营去了歙州祁门县。
萧知礼的信中,已然告诉了陆七,林仁肇没有向朝廷上书弹劾他,朱令贇是否密告不知道,不过朱令贇应该不会了上告陆七,如今池州防御的情形,内讧的结果会是一损俱损。
还有李国主已然抽调驻扎金坛的三万军力,去池州归属朱令贇成为镇南军,朱令贇明显是圣眷在身,很得李国主的信任倚重。
陆七率军抵达祁门县时,长沙府那里的战事军报抵达了,顾将军禀报说,魏国确实是存心与晋国合作,出军二十万猛攻长沙府东城门,顾将军也是领军二十万,负责进攻长沙府西城门。
攻城中,长沙府的楚王拒绝投降,用守城的二十多万军力坚守,多次的使人突围传令南方,意图调来南越一带军力救援,只是一招失利,步步失利,楚国在衡州的大败,使得楚国由军力强大急剧的变弱,晋国在南方完全的占据了主动,分割了南越一带与长沙府的联系。
连续攻城十二日后,西城门的楚军突然叛变归降了晋国,使得长沙府城破,楚王在城破后自杀,顾将军守约的退离长沙府,在潭州中部驻扎大军,魏国也守约的没有进袭,各自依约的顿兵守望。
顾将军军报,攻击长沙府损兵三万,受降八万楚军,俘获楚国太子和部分朝臣勋贵,俘获楚国后宫两千女人和一千多太监,都已押去了晋安府,另建议潭州的一半归属朗州治下,建议在朗州建立军府。
陆七回复准奏,在朗州建立潭云军府,顾将军为军府大帅,负责防御朗州以南至衡州和敏州的防徼?澧州防御归属江陵军府,衡州和敏州以南至南越门户一带,建立静江军府,由安国侯徐明任职大帅。
赣州的广昌军府大帅由张戟复任,在赣州依旧会屯驻重兵,负责支援晋安府和西边州域,而且军府大帅只能节制战军,地方官兵是不归节制的,所以所谓的防御地盘,大小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能够节制了多少军力。
对于进攻南越一带,顾将军给出了保守建议,建议暂时不攻,顾将军言,魏国之所以选择与晋国联合灭楚,最大的原因就是晋国是新立,魏国与晋国都存在一个归治的危机,都需要了时间理顺内政。
但如果晋国调兵去进击南越一带,那就不能保证了魏国会守约的观望,晋国如今获得的疆域太多了,而晋国的军力却是降卒太多,疆域的扩大,必然得留了军力镇守,独镇一地的军力,很容易生了叛心,一旦有叛变的,就可能引发了连锁反应,所以晋国不能再让战线拉的太长,应该知足的转为治政,等内制稳定了,再图南越不晚。
顾将军的建议深合陆七之心,他也知道不能够再吞下去了,再贪吃就会撑死了晋国,后果是成也降卒,败也会是降卒,陆七回应了顾将军的建议,下令停止进军南越一带,军力转为防徼?集结驻扎的开始整军。
第111章 见上官
在祁门县驻扎后,陆七故意的将三万军里驻扎去了婺源县,婺源县在祁门县之南,与衢州的开化县毗邻,衢州却是晋国的疆土。
不过陆七驻扎婺源县之前,还是使人问过了歙州的刺史,问婺源县那里用大军防御吗?歙州刺史能够说不用吗,宁国军的驻防,其实歙州刺史是不能够干涉的美女宿舍男宿管。
婺源县有一条婺水,所以婺源县的农事比祁门县好了很多,不过婺源县却是主要产茶,以及出产很有名的砚台,名龙尾砚,那可是供给富贵之人的宝贝,唐国的重文,更让龙尾砚价值昂贵。
陆七大军刚驻扎在婺源县,婺源县令就讨好的礼送了一件龙尾砚,陆七也才知道了婺源县都出产什么,他关心的是粮食,可是婺源县令却是为难的告诉他,婺源县主要产茶,无法供给了军粮。
陆七听了没有为难婺源县令,能够产茶,那军粮和军饷也就有了,他可以将茶叶卖给了晋国商人,换来了银子买粮,当即就告诉婺源县令,他可以负责卖茶叶,得到的部分银子,算是歙州给养了宁国军。
婺源县令听了大喜,如今西部灾荒和战乱,使得婺源县的茶叶严重的滞销,茶叶又当不得粮食果腹,所以很多民户请求明年改种粮食,茶地改种粮食,那是很无奈的败家了。
婺源县令走后,陆七将收茶与晋国交易的事情,交给了两个近卫负责,他启程去往宣州拜访宁国军本营,他也不知道宁国军本营,是什么人留守。
两日后,陆七抵达了宁国县的本营,如今的宁国军被抽走了大半军力,有四万驻扎去了金坛县,但金坛县的长荡湖之南,原本就驻扎两万宁国军,如今四万宁国军在了金坛县,也不知道还是不是宁国军号。
一到宁国节度使大营,陆七的第一感觉就是营里冷清,守营门的宁国将士看了陆七的任职公文,才恍然认出了陆七,宁国军都知道陆七名字,但见过陆七的还属少数。
门将进去禀报,陆七就问守门的将士,结果让他非常的意外,原来杨鲲竟然不在宁国军了,被李国主转任了兵部侍郎,如今新任的宁国军节度副使,名李岩,原本是京城右羽林卫中郎将,宁国军的节度使行军司马,已然去了金坛县统帅四万宁国军,归属了英王和皇甫继勋节制。
李岩,陆七是不认识的,对于杨鲲不在了宁国军,让陆七有些失落,他本想指望杨鲲能够帮他实际统帅了五万军,而他好溜边的跑去了苏州看看,没有了杨鲲的遮掩,若是宁国军有人去了婺源县见他,见不到就容易引起了质疑。
陆七又问起了唐国太子,知道了唐国太子还在宁国军的大营,一直的没有回去江宁,李国主也没有来旨意令了太子返回。
陆七皱眉思索,杨鲲被调回江宁任职了兵部侍郎,而原本的兵部侍郎是荣昌的父亲,难道李国主又开始拿下了荣氏?
“将军大人,属下想问一事。”陆七猜度中,被他问话的队正恭敬回问道。
“哦,你说。”陆七微笑回应道。
“属下想知道,如今常州那里被江阴张氏占据了,那以后在常州的赏功田,是不是会有了变化呀。”队正有些拘谨的问道。
陆七听了平静,淡笑道:“如果你现在没有失去了常州的赏功田,那日后应该不会失去。”
“属下只是担心,日后若是发生了战事,张氏会夺了我们的田地。”队正担忧道。
“本将觉得,如果你的亲人在常州,那就是起了战事,张氏也不会豪夺了你们亲人的田地,因为那些田地是有主人的,张氏若是豪夺,就会付出了出尔反尔的代价。”陆七平和的回答道,却是暗含了隐喻。
队正似懂非懂的点头,道:“大人能够这么说,属下能够安心很多了。”
陆七淡然笑了,平和道:“你不用担心的,日后几年内,唐国很难与常州起战的,江阴张氏的实力不足以进袭唐国,而唐国也很难主动的进攻了常州,唐国如今最大的威胁还是周国神环啸。”
“可是属下觉得,晋国也是很可怕的,晋国已然战败了越国,听说晋国已然拥兵了百万。”队正担忧道。
“晋国就是拥兵了百万,也不会轻易进攻唐国的,晋国的弱点是人心不稳,而我们唐国立国了几十年,人心是稳定的,虽然我们失去了西部,但西部原本就因为了越国的入侵,而与朝廷隔了心。”陆七平和解释道,一派维护唐国的态度。
队正默然点头,明显的不怎么认同陆七所言,陆七看在眼里岂能是不明白,如今唐国接连的受了战败的打击,再加上李国主在军事上的失误,已然严重削弱了唐国军力的信心,对一个国家而言什么最可怕,是人心的失望。
“怎么?你认为我说的不对吗?”陆七平和问道。
队正一惊的看了陆七,看见了陆七温和的眼睛,他犹豫一下,轻声道:“大人,请恕属下无礼,大人认为,如果晋国或越国的衣锦军进袭来了,我们能够抵挡吗?如今在这里守御的,只有两万军了。”
陆七默然,过了一会儿才道:“你说的事实,但却是不应该说,本将当没有听过。”
“是,谢大人。”队正惶然低头军礼回应。
又过了片刻,陆七看见了大营里走来了一群将士,最前之人身穿金甲,似乎是节度副使亲自出迎了陆七。
到了营门,出迎的帅将微笑的看向了陆七,陆七已然看清了来人,是一位年约四十的威武人物,剑眉虎目,身材魁梧,走路挺拔,明显是位军武矫健。
“属下陆天风,拜见节度副使大人。”陆七军礼恭敬见礼。
“呵呵,陆将军多礼了,吾却是出来的迟了。”节度副使爽朗说道。
“应该是属下入营拜见的。”陆七微笑回应,场面话他也会说。
“呵呵,陆将军请入营吧。”节度副使笑道。
陆七点头迈步,进入了宁国军节度使大营,节度副使边走边道:“吾名李岩,却是久闻陆将军的威名了。”
“属下是薄有名声,但还是初出茅庐的后进而已,只是逢得时机才有了所为,听说大人原本是羽林卫中郎将的。”陆七微笑回应。
“呵呵,吾的中郎将,是一年年熬上去的,不值得夸。”李岩爽朗的回应道。
“大人谦虚了,国主陛下用人,还是很重视能力的。”陆七回应道。
李岩一笑没有回应,一起进入了帅府,入厅落座后,陆七问道:“属下冒昧问一句,大人是什么时候离开京城的?”
“十日前离开的,朝廷那里发生了很多变故,与宇文氏和荣氏有关的官吏,都被拿下入狱了,据说户部侍郎脱逃,兵部侍郎荣剑则被拿获入狱,所以杨鲲大人被调任了京城的兵部侍郎。”李岩回答了很多。
陆七皱眉道:“荣氏背叛唐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