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清源军占据了泉州和漳州尚可,如今竟然进据了处州和温州,却是不宜纵容了,臣认为,可先不予理会。”兵部侍郎起礼说道。
李国主默然,吏部侍郎起礼道:“若是不予理会,那这个所谓的晋国,只怕会转而附楚。”
“清源军能够进据了处州和温州,应该是借了趁火打劫的机会,如今兴化军离开了衢州,越国必然会反攻的,那时清源军肯定会败退,一旦败退了,那我们承认的晋国,就成了一个笑话。”兵部侍郎反驳道。
“兴化军是离开了衢州,可是抚州却是有了十万以上的楚军,所谓的晋国若是归附楚国,那就未必会是败退了。”吏部侍郎反驳。
“哦,那却是奇怪了,既然有了楚军在侧,所谓晋国怎么还会来了江宁求附?只怕有什么yin谋吧,难道所谓晋国,不怕陷入了楚国与越国的进击之下。”兵部侍郎质疑道。
“清源军本就是唐国之臣,唐国也一直是善视之,如果所谓的晋国附楚,一是有了背叛的名声,二是楚国真的会容了所谓晋国存在吗?所谓晋国可能是在用远交近敌的策略,期望唐国能够牵制了楚**力,一旦附楚,就要面临了被吞掉的后果。”吏部侍郎反驳道。
兵部侍郎一皱眉,默然了,晋国的突现,事实上并不让他排斥,如今南都陷战,对于荣氏根基是非常不利了,如果有所谓晋国能够牵制了楚**力,那反而是有利于荣氏。
“右相怎么看?”李国主看了右相问道。
右相起礼道:“如果陛下不顾忌周国的反应,那可以承认了所谓晋国。”
李国主脸se一变,皱眉道:“这关乎周国什么事?”
“陛下,如今唐国和越国都已向周国称臣,如果陛下拒绝承认了晋国,那晋国可能也不会附楚,而是会直接向周国请封,而周国必然愿意承认了晋国,周国的承认,就会抑制了越国的反攻,周国是希望大江以南,能够诸国并存的。”右相回答道。
李国主默然,群臣也默然,过了片刻,李国主才道:“清源军本就是唐国之臣,如今既然来朝,那也是正常的事情。”
“陛下圣明。”右相起礼恭贺,群臣也继而齐呼。
李国主点头,脸se微见了愉悦,他是心惧周国,可是骨子里是不甘屈辱的,他很明白,如果所谓晋国的来朝他拒绝了,那不但会更显了懦弱,也会让唐国ri后更加的困顿,晋国既然附属了唐国,那就会与楚国和越国存在了对立,也不会为了周国所利用,唐国不能处于周邻皆敌的境地。
“陛下,晋王之封,臣认为过高了,以前的清源军节度使,也就是郡王之封,不如还封为晋江郡王。”户部侍郎忽起礼说道。
李国主微皱了下眉,礼部尚书起礼道:“陛下,臣认为还是顺之为好,所谓的蛮夷之地的封王封侯,是不能与我朝比论,在此小节上,较真易生了误会。”
“陛下,刘大人言之有理的,如果所谓晋王觉得了赐封比楚王为低,或许会生了怨心。”吏部侍郎附和道。
李国主点头,道:“既然承认了是附属国,就让鸿胪寺依国礼对之吧。”
“臣领旨。”鸿胪寺卿起礼恭应,关于晋国来朝的事情,有了定音。
第二天,鱼华轩受到了国礼级别的接待,被鸿胪寺接去住了,开始商讨立国的细节,如晋国的官制要与唐国接轨,晋王的礼仪按亲王制,唐国会依制为晋王制印封册。
而此时的陆七很闲,也很闹心,闲是一直在鄱阳县养身,闹心是楚国的进袭,造成了很多事情的变化,李国主竟然下旨征收常州存粮,征收的理由大义凛然,让本来计划好的常州起兵,陷入了尴尬的为难。
抵御外敌的征粮,若是拒绝,那就会失了大义的引来唾骂,若是给付,陆七却是不甘心为李国主作嫁,所以他只能先让江宁的存粮奉献了,先做出个为国姿态,而常州存粮却是要哭穷的拖下去,理由防御周国的郡主府军,也是需要军粮的。
若是李国主得寸进尺的要征收军户存粮,那就只能是起兵造反,屯兵晋陵县,要求朝廷出银子买米,反正唐国在应战楚国,周国的威胁也存在,不怕李国主耍横。
陆七还有一件怅惘的事情,就是没有想到,李国主会废除了兴化军的建制,会将兴化军拆分为了南都六旗军和东吴节度军,如今最乐的应该是周正风,那家伙虽然不是十万军统帅了,但事实上拥有了四万东吴军,反而会让他成为了真正的统帅。
兴化军就这么的没有了?陆七为之怅惘,但他也想明白了,兴化军的建制废除,应该是李国主早就策略好的,周正风的东吴节度使军,分明就是针对常州而建制的,如果没有楚国的进攻,兴化军也会被拆分废了建制。
另外就是兴化军的拆分,也是被唐皇主导了,唐皇竟然依了兵部所录,将兴化军以营将为基本,包括都尉营,全部的打乱了重组,而让陆七意外的是,宋老青竟然没有成为了东吴节度使军的牙军都尉,而是成为了南都一个旗军的都尉,等同于被削权小用了。
陆七明白,李国主必然是知道了周正风倚重宋老青,所以将宋老青拆离了周正风所属,就是兴化军原本的节度使牙军左右两个都尉,也走入了与宋老青一样的命运官途,都成为了一万旗军的都尉。
王勇也与胡将军分开了,胡将军成为了东吴军团军主帅,而王勇成为了南都一个旗军都尉,而且唐皇还重置了东吴军团军兵力,除节度使大营是一万军,另三万军分成了十个团军,三千将士一团军,也就是说,胡将军本是一万军的主帅,如今变成了三千军的主帅,缺口的团军主帅和行军司马,全都由李国主亲使了京军将官外任。
第42章 形势
兴化军的巨大变动,让陆七对新建制的东吴军影响力几乎全无,他举荐成为营将的将官,全部都成为了南都旗军,李国主的拆军明显是早有准备,新建制了的东吴节度使军,用了大量的厩外放将官,也明显限制了周正风的军权。
陆七从兴化军的被拆分和废去军制,可以猜度出李国主的打算,如果没有楚国的进袭,李国主新建制的东吴军,会很快开赴了常州驻扎,之后变脸收管常州军田,但现在楚国进袭,昭武军的反叛,让西部的军力不但难以东调去常州,反而东部还得募军支援西部的战事。
看来是不宜等候李国主的收管田地了,若是等西部战事有了稳定,唐国和周国的对立也得到了和平,李国主就会集结大军对付常州了,甚至会与周国勾结的图谋常州和苏州,当然李国主未必会愿意勾结周国,而是周国会压迫李国主合作了勾结。
李国主ri后收管常州的合情理由,已然是有了,就是既然吴城之封已然是郡主,那就不能再拥有了公主府的官制,于是郡主府军会变成了节度使军,郡主不再拥有了开府建衙的权力,常州军田自然就得归为了朝廷接管。
此一时彼一时,陆七以前是惧怕了与唐国起战,所以只能隐忍的由了李国主盘剥,如今既然有了楚国的异军起战,那就有了不惧唐国的条件,应该让常州尽早的完全归管了。
陆七深思之后,给辛琴儿去了一封密俼?阐明了如今的形势和李国主的所为,询问若是往了常州出军占据,是否属于急功?
他最担心的是一旦公开占据了常州,会促使了唐国与周国联军,可是不公开占据了常州,等李国主能够西军东调,削夺‘公主府’合法xing的时候,会不会陷入了被动。
密信去后,两ri后在建州的辛琴儿回了俼?辛琴儿的观点是不宜过早的占据常州,因为新立的晋国需要时间稳定政权。
辛琴儿告诉陆七,常州收获粮食的时候,早就有一半秘密运去了苏州,如今常州的仓米在明帐上的,已然支出了很多,一旦仓米没有了,那么李国主就只能买军户的米,或者是强征,无论用那种取米的方法,都会对常州进一步的脱唐归治有利。
陆七看了回信心头大畅,想不到辛琴儿早就掏走了一半的常州收获,实在是有先见之明,常州米是丰收了,可是具体收获了多少,只有公主府有说话权,常州的州官也只能盯住现在的明帐和常州仓米,而陆七之所以闹心的想了急功,就是不甘心常州米白给了李国主作嫁。
辛琴儿还告诉了陆七,自兴化军撤军走后,越**立刻回到了衢州和婺州,而苏州军占据处州和温州之后,在处州丽水一带与越军对战了一次,结果是不分胜负,而越军进攻一次就息兵不前了,与了苏州军处于了对峙状态。
如今晋国拥有了西部六州,地域大过了苏州太多,可是人口却少于苏州,地广人稀,使得防御的难度很大,如今只能重点屯兵于漳州,建州和处州。
漳州那里屯兵五万,以了一万饶州兵勇军和一万苏州军为主,收降的两万清源军和一万镇西军,打乱的归属了饶州兵勇军,一万苏州军没有用于掺杂闽地降卒,事实上是主要的震慑战力。
建州屯兵有十万,大部分是陆七带来的抚州兵勇,少部分是闽国降卒,号称十万军,可是真实的战力和稳定xing,实在是不堪重用。
处州屯兵了八万,六万是苏州军,两万是吸纳了降卒,如今西征的八万苏州军折损了一万,严峻的防御形势也难以调一半苏州军回去了,主要原因,是比计划多占了处州和温州。
辛琴儿言他应鱼华轩的建议,以晋国的名义派了使者去抚州,与楚国谈判,想定下互不侵犯的约定,但使者一直没回来,如今她只能尽快的整军和授田安抚人心。
陆七踌后,很快冷静的进入了思索,常州之事还得隐忍下去,晋国的事情才是胜败一线,不得不先顾虑了,他谨思良久,终于出门离开了鄱阳县,带了四个护卫赶去了余干县。
抵达余干县时,见到的是一片杂乱的驻军,李国主的拆军圣旨,让兴化军将士陷入了低落和混乱,尤其是将帅们,心情非常的不甘不爽,除了不愿意与亲近了多年的上官或下官分离,拆军后反而被削权的事实,让将帅们郁闷,但无人能够反对了拆军。
陆七独自一人,一身军甲的去打听寻见,很容易找到了燕魁山的营军,燕魁山乍一见到陆七,非常意外的怔了一下,随即笑了的迎前,习惯xing的轻擂了一下。
“陆兄弟,你怎么来了?”燕魁山笑问道。
“我有了极大的难事,所以过来见了哥哥,想问问哥哥,能不能够帮了我。”陆七微笑说明了来意。
燕魁山一怔,随即豪爽道:“说吧,我能够做到的,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陆七笑了,道:“听说哥哥要归属为南都军了。”
“是呀,这不在整军吗,我才向韩将军报到了一天,就等军令开拔去了洪州,你有什么事情为难的,说吧。”燕魁山回答道。
陆七正容看了燕魁山,道:“我想请哥哥,能够归属了公主府。”
燕魁山一怔,讶道:“归属公主府?”
陆七点头,道:“公主府需要统军的将才,如今兴化军制不存在了,我想哥哥能够去帮了我。”
燕魁山怔视了陆七,过了一会儿才道:“陆兄弟,你能够调我归属公主府?”
陆七摇头,道:“我不能够调归,只能哥哥自己去归属了。”
燕魁山愣了,继而道:“陆兄弟,你的意思是不是说,我擅自离开这里,再去了你的公主府入军。”
陆七点头,道:“是的,我想请哥哥自愿离开了这里,去了我的军中。”
燕魁山皱眉了,想了一会儿,道:“陆兄弟,不成的,我去了你的公主府,那以后是瞒不得朝廷的,会有后患的。”
“如果朝廷不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