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其实很有趣儿 - 雾满拦江-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战失败,建文帝向李景隆发来贺电:人生豪迈,不过是从头再来。于是李景隆再次集调全国兵马六十万人,号称百万,气势汹汹地又回来了。

  这一次朝廷方面,不唯兵多,将领也猛,除了武功高得怕人的瞿能父子,还有大将平安。说起平安以前和朱棣也是战友,两人曾手挽手,肩并肩,共同出征过塞北。但是残酷的路线斗争,让昔日的战友沦为战场上的死敌。在平安这里,昔日和朱棣的交情,就是他政治上的污点了。所以他的表现比任何人更积极,两军对阵,他就大喊大叫,疯了一样地奔燕军杀过去。朱棣开始时还对老战友抱着莫大的希望,可眼瞧着自己的将士被砍得满地都是乱滚的脑壳,终于血红了眼睛,不由分说,调骑兵从平安背后重力冲撞,这才将平安击退。

  次日,双方展开了大决战,由平安、瞿能父子带头,高喊着灭燕的嘹亮口号,集结优势兵力,向着燕军猛冲过去。平安一马当先,捞到燕军大将陈亭,劈头一刀,将陈亭脑壳砍飞。骇得燕军心寒胆裂,不敢靠前,任由平安及瞿家父子砍瓜切菜大杀一气。

  眼见得大势已去,朱棣已经在脑子里构思失败后的自白书,正在措辞之际,忽听“喀咔咔”一声怪响,只见一股黑色的狂风,从东南方向平地卷起,直向李景隆的中军刮了过去,“砰”的一声巨响,把中军旗折为两段。朝廷军不明所以,一个个频频回头,想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朱棣趁机,急令轻骑绕到李景隆的后面,重力冲撞,顺风纵火,就见浓烟四起。李景隆的六十万大军不战自溃,六十万人逃命的脚步声惊天动地,丢弃的辎重器械,堆积如小山。而朱棣不依不饶地穷追猛赶,最能打的瞿家父子双双死于乱军之中,只有平安逃脱。

  此役,奠定了燕王夺取天下的最大资本,也暴露出了建文帝的孱弱无能,其对民心士气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兴奋的朱棣挥师猛入,李景隆败逃如飞。

  这时候锦衣卫杨本怒了,此人两臂有万钧之力,惯使一根重三十斤的狼牙棒。他先上书痛批并揭发了李景隆无能的罪状,然后大踏步地迎着燕军冲了过去。

  燕军排山倒海般涌来,将孤零零的猛将杨本湮沼?等密如蚂蚁的燕军拥过,有人看到杨本手脚被反缚,拖在马屁股后面跑步前进。

  孤掌难鸣啊。

  但锦衣卫杨本的拼死血搏,刺激了朱棣大脑中的一个兴奋点,这导致了日后锦衣卫制度全面复活并肆虐。

  但朱棣此时还顾不上复活锦衣卫,他率领着燕军,大踏步地向济南逼近。在城中,新任山东布政司铁铉发来请降书,朱棣大喜,到了城下,当先而入,行至城门前,就听“哐”的一声巨响,一道重逾千斤的铁闸,当头砸下,将朱棣的座下马脑袋,砸成了液态物。

  朱棣昏头涨脑地从地上爬起来,发现大开的城门正在缓缓关闭,而且吊桥也在慢慢升起。朱棣慌乱中抢过也不知谁的座下马,疾冲跨越,越桥而走。逃得远远的,再回头看,才恍然大悟,原来铁铉想一铁闸拍死他。

  这下子朱棣气坏了,你说这个铁铉,你一不是中国人——铁铉是色目人,正宗维吾尔族;二不是战将——他本是负责后勤粮草调度的山东资政,官职不过是副科级。只因为主力死守济南,才获升任山东布政司。你说这里边有你铁铉什么事呢?跟着瞎搅和。朱棣很生气,立即命令,调来大炮轰城。

  却不想,城里的铁铉自有怪招,只见一片片招牌竖起,细一看,牌子上面写着:太祖高皇帝神位。

  攻城的燕军大骇,开炮?冲朱元璋开炮?这个事……合适吗?

  就在这时,朱棣脑子那半羊半狼的人格,突见朱元璋的灵牌,就听“嗖”的一声,他的人格重新退化成为了羊。面对那块毫无意义的牌子,他踉跄后退,竟然不敢开炮。开炮又有什么?朱元璋说破天,也不过是一个死皇帝,一匹死狼。可你朱棣如果想成就帝王大业,那你就得是匹活狼,谁听说过活狼害怕死狼的?

  帝王之业,没有亲眷这个说法,讲究的就是六亲不认,比较的就是冷血残忍。汉高祖刘邦连亲爹都不认,唐太宗李世民宰哥杀弟,朱元璋杀人更是讲究一个以数量取胜,现在轮到了你朱棣,你还客气什么?

  然而,一匹狼纵然不怕死狼,可是一只羊,却连闻到狼的气味,都会吓得四腿麻。当时朱棣的表现,就是一只典型的无罪之羔羊。在一块废牌子面前,他害怕了,退缩了,也迎来了他起兵以来,首遭惨败。

##  08 野狼是怎样炼成的

  朱棣逃回去后,自己琢磨了好几天,终于意识到自己临场退化,犯下了严重的错误。这个错误往小的说,可能会在他的心里留下永远抹不掉的阴影。往大的,有可能让他彻底退化回羊的时代,并固化凝止,再也没机会进化成为野狼了。

  不行,眼下的情势是有进无退,进化则万世帝王,退化则千古罪人。于是朱棣把牙一咬,后退无路,那就拼了老命进化吧,说不定……他返身杀回,闻说铁铉已经移师德州,这激发了他心中的莫名恐慌,不敢惹事,掠城而过。而铁铉却是吃定了他,居然大开城门,尾随而来。

  追到东昌,朱棣一咬牙,扭头准备和铁铉死拼,就见铁铉将队伍列成方阵,迎着朱棣撞来。临到跟前,铁铉一挥手中小旗,队伍哗的一下,潮水一般两侧分开,朱棣收势不住,一个跟头栽了进去。随后,铁铉的铁骑合拢,人们再也看不到朱棣的影子了。

  燕军左军主将朱能见势大骇,急忙冲上来,想抢出朱棣,却被铁铉掏出一堆原始毛瑟枪,对准朱能一通狂轰,轰得朱能掉头而逃。

  燕军的中军主将张玉,不惧铁铉火枪的轰击,强行冲入铁铉军队之中,到处寻找朱棣。却是作怪,朱棣那厮竟好似钻进地下去了,任张玉喊破喉咙,瞪裂眼球,硬是看不到朱棣的影子。这功夫铁铉的大军潮水一般涌来,有着燕军第一猛将之称的张玉,就此被砍得七零八碎。

  燕军大溃,铁铉随后追杀,砍得满地都是人脑袋,倒是朱棣不知什么时候逃出重围,飞也似的跑回家去了。

  回去之后,朱棣一蹶不振,这时候道衍和尚急忙给他打气:“王爷,不要灰心,不要泄气。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须让你精神崩溃、心理崩溃、人格崩溃……等全都崩溃了,你全新的野狼人格就塑造成形了……王爷,你睡着了吗?能听到我说话吗?”

  朱棣强打精神站起来,“反正都他妈的崩溃了,那就再来……”

  再来就更悲惨了,朱棣战于夹河,麾下猛将谭渊不小心跌下战马,被人家当场剁碎。朱棣再次落荒而逃,到了半夜,暂时下马打个盹。等醒来,竟发现前后左右密麻麻的全都是朝廷兵马。朱棣呆呆望了一会儿,见大家各自忙着埋锅做饭,没人顾得上理他,就翻身上马,逃之夭夭了。

  史家解释,朝廷军马之所以不捉朱棣,是因为昏头皇帝朱允汶有旨,禁止任何人伤害他亲爱的四叔……这个解释纯粹是胡扯,不是说朱允汶没有这道圣旨,圣旨的确有,可捉到朱棣,那是多大的功劳?升官发财,出将入相,都不在话下,傻瓜才会把朱允汶的话当真。

  既然如此,那么士兵们为何不逮朱棣呢?

  原因至少有两个:第一,战争这种残酷游戏,尽管不符合老百姓的利益,却符合军人的利益。军人渴望战争,唯有在战争时期,军人的一切凶残行为,才会合法化。抢男也好,霸女也罢,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是何等的幸福啊。徜若战争结束,军人大部分就会赶出兵营,沦为失业人口,沦为贫困人群,沦为弱势群体……只要军队脑子没灌进太多的水,他们就不会太急于结束战斗。

  第二个原因,军队是有组织的,服从命令是天条。高压之下,士兵已经成为了丧失思考能力和独立意志的工具。一旦长官下令,不管什么伤天害理的勾当,照做不误。反之,如果没有长官的命令,士兵们就像老百姓一样,茫茫然束手无策,不知所措。

  朱棣所遭遇到的朝廷兵马,正处于这两种状态的夹层之中,一来没有高级长官下达命令,二来朱棣这边也有不少的人手,只要朱棣不主动攻击他们,他们宁肯装作没看见,以免真打起来,让自己挨上一刀,那太划不来了。

  总之,朱棣施施然从敌军中穿过。面对四周一双双躲闪的眼睛,可以确信,就是在这个关键时刻,他的大脑铁定是“轰”的一声,全新的野狼人格,在他的思维中终于建立起来了。

  他看到了对方的恐惧,也体验到了自己心里那足以将金铁化成流汁的压力。这强势的心理力量,让他将此前的书本知识与现实迅速地媾合,终于达成了完美的知行合一——也就是全新人格的建立与置换。

  当朝廷兵马遇到他的时候,他还是只大耳朵老绵羊。可当他穿越敌军而过的时候,却已经成为一匹大尾巴野狼。

  天地之间,再次回荡起那可怕的野狼嗥叫之声。

  时代,再一次风云卷伏。

##  09 兵行如火

  从现在开始,历史已无悬念可言。

  异化为人狼的朱棣,智慧获得了陡然的提升,而在此之前,他还是处于被动挨打受制于人的状态之下。可是一夜之间,他拥有了比所有人更为强大的智力优势。于是有大批的难民逃入滹沱河北岸,逃入真定城,当朱棣统军来到之时,就听到难民群中,爆发出激烈的呼应之声。这些难民,原本就是燕军精猛的士卒易装而来,再加上朱棣巧妙调度,前后夹击,倾刻间将朝廷军队击溃。

  随后,燕军势如破竹,取顺德,下广平,河北郡县望风归附。

  是时候了,朱棣仰天长笑,向南京伪政府下达了最后通牒,勒令建文帝立即交出战犯,改过自新。与此同时,一支七千人的突击队疾驰南下,直扑谷亭,将贮存在当地的粮草尽焚一空。另一支突击队则是出现在沛县,将河里正运往南京的粮船烧得烈焰腾空。朝廷用来资助前线将士的粮草,被这两支神出鬼没的突击队彻底焚尽,朝廷方面顿时陷入了绝境,朝中闻报,举朝震骇。

  更离奇的事件发生了,一支三万人的朝廷军队,沿途追杀朱棣那支不过七千人的突击队,两军相遇的结果,是七千人将三万人打得落花流水,仅斩首就超过万余。

  朝廷告急,皇帝告急,于是有名臣方孝儒率门人林嘉猷越众而出,献上一条绝妙好计。

  林嘉猷,曾经在北平燕王府任职,知道燕王朱棣有仨儿子,老大朱高炽、老二朱高煦、老三朱高燧。由于老大朱高炽已经被内定为世子,就是下一届的小燕王,所以老二朱高炽、老三朱高燧非常不滼?每天变着花样算计老大。前者这仨孩子都在南京城做人质,后来建文帝脑子一糊涂,就放他们回去了。现在方孝儒建议说:“咱们这么着,马上给朱棣的大儿子朱高炽写封信,老二朱高煦、老三朱高燧都在死盯着他呢,这封信一到,他们肯定会在朱棣面前给大哥上眼药。这眼药一上,他们一家就会打成一团,咱们就剩下看热闹了……”

  建文帝闻言大喜,立即写了俼?派人给燕王家的老大朱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