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史并不如烟-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刀一次一次落下,前面已经砍了几个,奇迹还是没有发生。

既然没有奇迹只能自己制造奇迹了,轮到李靖时,李靖冲着李渊大喊了一声:“公兴义兵,欲平暴乱,乃以私怨杀壮士乎!”这一幕是不是特别眼熟呢?没错,当年韩信也曾经有过这样一声高喊,后来就有了点兵多多益善的韩大将军。在李靖之后还有一个人有过这样一声高喊,这个人就是安禄山,不过跟韩信的“多多益善”不同,他给历史留下的是“安史之乱”。

李靖一声大呼,惊动了正在看行刑的李渊,李渊在心里暗自为他叫了一声好。不过叫过好之后,李渊又犹豫了,这个人到底留还是不留呢?

李渊正犹豫的时候,李世民来了,他早就听说过李靖的大名,他也知道一旦自己把李靖从刀口下拖出来,那么以后这个人的命就是自己的了。

盘算完毕,李世民大喊一声“刀下留人”,然后去跟父亲李渊求情。经过李世民的求情,李渊做个顺水人情把李靖交给了李世民,从此“刀下冤鬼”李靖摇身一变就成了李世民的死党,再后来就成了青史留名的卫国公。

从李靖的身上也验证了一个道理:每一个风光人物的背后,其实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第十四章

李渊向左,李密向右


原地踏步的李密

在前面的章节曾经说过,公元617年九月,李渊、李密、杨广,三个隋朝的中年男人正在做着各自的事情,与此同时,他们也走到了历史的三岔口。

在李渊进军大兴的同时,李密也没有闲着,他也试图向自己的目标洛阳进发。然而与李渊的一片坦途不同,李密面临的却是步步雷区,苦战了几个月,李密依然原地踏步。

公元617年九月十一日,越王杨侗派虎贲郎将刘长恭等率洛阳守军出城与王世充的联合部队会合,大家合兵一处,兵力总计十万人,与李密隔着洛水对峙。与此同时,皇帝杨广下令,洛阳联军由王世充节制,自此洛阳混战就成了王世充与李密两个人的交战。

说起来两个人还有点渊源,这两个人居然还是同门师兄弟,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老师——徐文远。对于这两个学生,徐文远老师是这样评价的:“李密是正人君子,有包容的雅量;王世充乃一卑鄙小人,对故友旧人照样下手,我不敢冒犯!”

就是这样的一个卑鄙小人,却得到了皇帝杨广的无限信任。皇帝杨广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他无比信任的王世充也会背叛他的王朝。在杨广的计划中,他把王世充当成高手派给杨侗,然而他没有想到,王世充还有另外一个身份:皇家杀手。



王世充来了,十万大军也来了,李密的麻烦真的来了。从此李密与王世充陷入混战之中,没有人说得清楚他们的交战细节,一百个人有一百种说法。《略记》中记载王世充攻击李密所向无敌,没有一次不胜利。《蒲山公传》记载三十余战王世充大多失败。《河洛记》记载四十余战王世充没有胜绩。弄到最后,我们也弄不清到底谁的战绩更好,我们只知道王世充与李密谁也没能消灭对方,对峙一直在延续。

十月二十五日,远在大兴的李渊已经完成了对大兴的包围,而李密还在跟他的苦主王世充混战。这一天夜里,王世充在夜色的掩护之下渡过洛水,进驻到黑石(河南巩县南)。第二天,王世充留下一部分部队守卫大营,自己亲率精兵在洛水北岸列阵。李密得知王世充出战当然是求之不得,马上率领自己的兵马渡过洛水迎战,然而这一次李密失算了。在他渡河渡到一半时,王世充开始进攻,这在兵法上就叫“半渡击之”。这一仗李密损失惨重,高参柴孝和也落水身亡。

李密一看不好,只能带领骑兵南渡过了洛水,命令其他残余部队撤退到月城(洛口仓附近新筑的偃月城),而自己带领骑兵保持机动,然而正是保持机动的骑兵让李密转危为安。

王世充大军一路追击到了李密屯兵的月城,将月城团团围住,只要假以时日,月城必破无疑。此时李密即使想从外围援救也不可能,因为王世充的兵实在太多了,李密根本冲不破王世充的包围圈。

怎么办?难道眼看着王世充攻占月城?



李密飞速地盘算了一下,瞬间想到了一个办法,不过这个办法也有点冒险。

李密率领骑兵直扑王世充的黑石大营,骑兵反复冲击,黑石大营的士兵恐怕大营失守,一连燃起六炷烽火向王世充告急。看着熊熊燃烧的烽火,王世充叹了一口气,只能草草收兵,原来李密用的是“围魏救赵”!

就在王世充狼狈回军的同时,李密带领骑兵们又给王世充扎好了口袋,当王世充如约进入口袋时,李密又给了王世充迎头一击,顺便上了一课,这堂课的名字就叫“口袋计”。不过李密老师的课时费很贵,这一堂课杀了王世充三千多士兵,收费就是一个字:贵!

经此一战,王世充紧闭营门,拒不出战,因为那堂课给他的印象太深刻了。



就在王世充情绪低落时,越王杨侗的使节来了,杨侗向王世充表达了洛阳全体同人的关爱和支持,虽然嘴上没说,但慰问的潜台词在说:老王,什么时候再战呢?

到这个时候再不出战,那就太没脸了,王世充心一横给李密发了一封俼?来,接着打!



公元617年十一月九日,在李渊大军成功攻占大兴的这一天,李密与王世充又进行了一场大战,这场大战让李密一度看到了进驻洛阳的曙光。

这一天王世充与李密在夹石子河(河南巩县东南洛水支流)列阵交战,李密的营垒南北相连十余里。这一战依然由翟让打前锋,一如惯例,翟让进攻不利,向后撤退。王世充以为遇到了软柿子,驱动兵马追击,这一追击,又进入了李密的口袋。王世充正追击时,王伯当和裴仁基从两旁横切而入,王世充后军被隔断,与前面的部队无法呼应。此时李密亲率中军主力直扑王世充,王世充大军又乱成一团。

大军被切成两段分割包围,王世充的命令根本没有人听,只能率领骑兵冲破包围圈,一路向西逃窜。

经此一战,李密全军信心大增,全军上下一片乐观,进驻洛阳指日可待,届时当可与大兴的李渊一较短长。然而,仅仅在两天之后,意外发生了,李密期待的曙光瞬间消失,再也没有出现。

人的一生,关键的时候只有一两步!

内讧,无法治愈的绝症

绝症是什么?绝症就是无法治愈的病。

什么是农民起义的绝症?内讧!



现在李密和翟让也走到了内讧的边缘,如果没有十一月九日的那一场大胜,或许内讧还不会来得如此之快。然而正是十一月九日的那一场大胜,却让李密下定了最后的决心。在他看来,洛阳已在眼前,他不能跟一个与自己不合的人分享胜利的果实,毕竟胜利的桃子只能由自己来摘,不容别人沾手,这个别人就是翟让。

投奔翟让以来,李密和翟让曾经一起走过火红的日子,在那段时间里他们兄弟同心,所向披靼?队伍也一天天壮大起来。攻占洛口仓之后,李密和翟让的队伍如日中天,而素有容人之量的翟让也心甘情愿地当起了李密的下属。公元617年二月十九日,经翟让提议,李密被推举为盟主,尊称魏公,而翟让则成了他手下的上柱国、司徒。

尽管在李密和翟让本人看来,两个人位置的更迭其实很正常,然而在别人看来,却有些不正常,而翟让的嫡系更是不能理解,为什么老革命翟让要让位给李密这个空降兵呢?

翟让的司马叫王儒俼?这个人一直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在他看来,如果翟让能压过李密,那么自己的地位也会水涨船高,如果翟让始终处在李密的下面,那么自己恐怕再无出头之日。在小算盘的驱使下,王儒信一直鼓动翟让自任大冢宰(国务院总理),剥夺李密的大权。然而每当王儒信提起时,翟让都会笑着摇摇头,然后不让王儒信再提。就这样,王儒信提起,翟让摇头,王儒信再提,翟让再摇头,王儒信的计划始终没有成功,翟让的头也一直在摇,然而这一切都悄悄地传进了李密的耳朵里,进而放在了心里。

王儒信并不是唯一一个劝翟让夺权的人,翟让的哥哥——柱国、荥阳公翟弘也是王儒信的同道。在他看来,翟让简直不可理喻,哪有把权柄往外让的,因此他经常跟翟让吵吵:“天子汝当自为,奈何与人!汝不为者,我当为之!”然而这仅仅是吵吵,这些粗人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而远远的,一个心思缜密的人却把这一切都记到了心里,这个人就是李密。



如果仅仅是这些话语也就罢了,问题是翟让的粗暴性格让他得罪了太多的人,而更不幸的是,痛恨他的人恰恰围绕在李密的身边。

翟让得罪的关键人物总计有四个,总管崔世枢,记室邢义期,左长史房彦藻,左司马郑颋。值得一提的是,翟让得罪这四个人的方式还不一样。

总管崔世枢在起义初期投奔的是李密,不过翟让听说崔世枢很有油水,就把崔世枢弄到了自己的私宅拘押了起来,责令崔世枢吐出银子为自己赎身。崔世枢把能找的钱都找了,能挖的老鼠洞都挖了,最后还是凑不齐翟让索要的数目。翟让大怒,准备给崔世枢动刑,这时李密及时赶到求情才把崔世枢给捞了出来,不过两个人的梁子就算结下了。

邢义期与翟让结怨的起因其实很琐碎,起因只是一场赌局。翟让招呼邢义期一起赌博,然而邢义期担心输钱却没有来。被放了鸽子的翟让大为光火,一怒之下打了邢义期八十军棍,这梁子也算结下了。

房彦藻的结怨更琐碎,居然就是因为一句话。有一天翟让恶狠狠地对房彦藻说:“前些日子打汝南郡的时候听说你掠了不少银子,你居然只送给魏公,而不分给我,你什么意思呢?要知道魏公是我让他干的,大事最终如何,还不一定呢!”说者或许无心,听者一定有意,翟让说完这话也就忘了,而受了恐吓的房彦藻却把这句话记到了心里,顺便还上报了李密。

至于左司马郑颋,他跟翟让并没有多少私人恩怨,主要是他跟李密走得太近了,因此无形中他也成了讨厌翟让的人。

现在四个人、四张嘴出现在李密的面前,主题只有一个,做掉翟让!



四个人七嘴八舌向李密诉说翟让的恶行,最后总结陈词:翟让贪婪成性,刚愎自用,目无君王,应该早图!

四个人说的这些,李密都知晓,然而他担心的是形势尚未稳定,一旦做掉翟让,手足残杀,怎么给远近归附的英雄们做榜样呢?

四个人并不管李密的态度,他们决定杀人杀到底,送佛送到西,索性把翟让得罪到底。“毒蛇咬手,壮士断腕,为的是保全性命。现在您仁慈了,一旦翟让率先发动,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这句话说到了李密的心坎里,抓住了一个关键词:安全感,这让安全感不足的李密深有同感。是啊,我不杀他,他就有可能杀我,得,那就杀吧!



胜利可以让一个人陶醉,胜利也可以让一个人冲昏头脑,十一月九日的胜利让李密迷失了方向,也让他最终错过了攻占洛阳的曙光,因为在两天后,他犯下了一生中最大的错!

两天后,也就是公元617年十一月十一日,距离李密当上盟主不到九个月的时间。在这九个月里,李密和翟让的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