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史并不如烟-第1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诬告事件就此告一段落。

然而,这件事并没有就此结束,一心想打压李唐宗室的武则天还是定了李文暕的罪。

这样,杜承志也跟着连坐,由监察御史被贬为了方义县令。

此后几经反复,杜承志又做到了天官员外郎,而此时,诬告罗织之风四起,官场陷入了恐怖之中。

有过被贬经历的杜承志索性以有病为由辞官回家,彻底避开了诬告横行的官场,最终在家中病逝。

杜承志之后,杜暹登上历史舞台。

有着良好家教的他,从小就打下良好的底子,他们家五代同在一个屋檐下,却和和睦睦,几乎没有红过脸。

杜暹本人更是一大家子中的佼佼者,不仅恭顺,而且侍奉继母也孝顺无比,孝子之名远播乡里。

同源乾曜一样,长大后的杜暹也是通过明经考试进入的仕途,第一个官职是婺州参军。

时间过得飞快,一晃杜暹任职期滼?到了告别的时候。

婺州的官员们都来为他送行,州里的小吏为他准备了一万张纸,做为给他的临别礼物。

杜暹看了看这一万张纸,然后从中抽出了一百张,对小吏说:这一百张我留下,剩下的你都拿回去吧!在场的人看到这一幕,不禁感慨:昔日有位清廉的太守离任,临别只接受一枚铜钱留作纪念,今天的杜暹与他又有何不同呢?可见,清廉从古至今都是美德。

离开婺州之后,杜暹又出任郑县县尉。

在郑县,他的清廉之名也是有口皆碑。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杜暹在县尉任上遇到了麻烦,因故要被追究责任。

负责审理杜暹案的人叫杨孚,曾经担任华州司马,现在担任大理寺正。

巧合的是,杨孚早就听闻过杜暹的清廉之名,现在落到自己的手里,杨孚决心帮他一把。

杨孚对自己的同事说:如果这个清廉的县尉也要被问罪,那么天下的清廉之士还有什么盼头?经过杨孚的努力,杜暹终于逃过了这一劫,不仅没有被追究责任,还被擢升为大理评事,品级从八品,业务范围相当于现在的调研员。

苦尽甘来,杜暹此后的仕途一帆风顺。

开元十二年,在家守丧的杜暹被夺情(皇帝不准守丧三年,提前起用,即为夺情),出任中书侍郎、安西副大都护。

在安西副大都护任上,杜暹治理得力,深得人心,并在开元十三年平定了于阗国的叛乱,由此赢得了李隆基的信任。

开元十四年,李隆基将这个以清廉闻名的安西副大都护送上了宰相之位。

这个班子中,源乾曜素有清名,李元纮不畏权贵,杜暹清廉守节,三个人在做人层面都是不折不扣的好人。

然而,好人并不意味着就能当好领导。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三人宰相组合,相当于看守内阁、过渡政府。

十字路口时间走到开元十四年,这一年,李隆基走上了十字路口。

一年前,他前往泰山封禅,盛大的仪式让他血脉贲张,比肩汉武大帝的念头在心底悄然而生。

一年后,来自户部的数据让他喜上眉梢:全国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七百零六万户,四千一百四十一万人。

这个数字较他的曾祖李世民、祖父李治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以农业立国的王朝,人口就是国力的晴雨表:国力强则人口盛,国力弱则人口减,历朝历代的王朝更迭都验证了这一点。

现在全国人口已经到了四千万的规模,李隆基的心思动了。

他想追求一些跟以往不同的东西,比如边功(对外战争)。

在开元元年,姚崇提出的十戒第二条就是不求边功,当时李隆基答应了,而且答应得很干脆。

姚崇之后,宋璟的做法是不赏边臣,目的跟姚崇一样,不希望李隆基追求开土拓边。

宋璟之后,张说其实也抱有同样的观点,也不主张李隆基追求边功。

在三大名相的制约下,李隆基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欲望,然而到泰山封禅之后,李隆基有些压抑不住了,一颗躁动的心开始蠢蠢欲动。

李隆基之所以想活动一下拳脚,根源在于吐蕃人的刺激。

此时的吐蕃已经取代东突厥、西突厥成为唐朝最大的劲敌,尽管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前后嫁入吐蕃,但两国的关系并没有就此走向和平,边境的战争依然时断时续。

令李隆基最不能容忍的是吐蕃人的语气,每次他们给自己写俼?都是平起平坐的姿态,狂妄之情在信中经常流露。

回想曾祖李世民时代,被尊为天可汗,成为普天之下共同的领袖,而现在,吐蕃居然妄想跟大唐王朝平起平坐,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泰山封禅之后,李隆基越看吐蕃越不顺眼,决心给吐蕃点颜色看看。

最先知道李隆基想法的是张说,当时他还在宰相任上。

张说一听,当即表示了反对:吐蕃无礼,确实应该将他们诛灭,然而我们跟吐蕃已经连续打了十几年,甘州、凉州、河州、鄯州都已残破不堪,当地百姓已经支撑不住了。

我们的王者之师虽然屡屡告捷,但却得不偿失。

最近听说吐蕃有悔过求和的意思,还是允许他们求和吧,这样边境的百姓才能休养生息。

李隆基闻言,知道张说这关不好过,便打起了太极:哦,这事不急,等我跟河西节度使王君冢致酆笤偎蛋桑±盥』饷匆凰担潘狄簿筒缓迷偌岢至耍溃盥』南乙渍蘖恕

张说出来便对源乾曜说:王君冢杏挛弈保;辰男倚睦恚遣辉敢饪吹搅焦楹偷摹

如果两国议和,他就没有立功机会了。

我预料他会鼓动皇上发动战争,我的话,皇上恐怕听不进去了!果然不出张说所料,王君冢肜盥』婧螅峋龇炊砸楹停喾矗ㄒ橄蛲罗⒍疃裙セ鳌

这个建议,正中李隆基下怀。

从此时起,十字路口的李隆基选定了自己的方向:以前的他克制,不求边功;之后的他,却在开边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你来我往开元十四年冬,河西节度使王君冢迪炝舜筇仆醭蛲罗サ暮沤恰

这场进攻,是经典的防守反击。

这一年冬天,吐蕃大将悉诺逻恭禄率军挺进大斗口(甘肃山丹县南),一直打到甘州,劫掠一番后,扬长而去。

这是他们习惯的做法,抢一拨就走,下次还来。

以前唐朝的守军一般都采取固守的办法,将吐蕃人赶走之后便不再追击,而这一次王君冢龆ǜ谋涔呃罗艘桓鼍病

王君冢虑安榭垂匦危孕问朴辛顺醪脚卸希核淙煌罗说礁手菽芄唤俾右环堑恼较吖ぃ鼐飞弦欢ɑ崞1共豢啊

于是王君冢龆ǎ驮谕罗嘶厝サ穆飞舷率郑蛩龃胧植患啊

人顺的时候,连老天爷都帮忙。

就在吐蕃人抢劫得手回军的路上,天降暴雪,士兵冻死很多,冻伤无数,战斗力随着气温骤降。

暴雪中,一行人艰难地往回返,却不知道,王君冢丫亲急负昧松衩乩裎铩

等吐蕃人到了大非川(青海湖以南)后,准备原地休整一下,让马也歇歇脚,吃点草补充体力,然而他们很快就抓狂了:四周光秃秃的一片,寸草不剩!原来,就在吐蕃人劫掠甘州的同时,王君冢丫才湃饲比胪罗衬冢蜒赝究晒┱铰硎秤玫牟菽臼髁指吨痪媪恕

无草可吃,马一匹接一匹地倒下,还没有看到唐军,吐蕃人的战马已经饿死大半。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王君冢丫菜娑戳恕

所幸王君冢系街保罗说闹髁Σ慷右丫绕诜祷毓冢O碌詈蟮氖顷⒅夭慷樱ぴ谇嗪:摺

气温正常的时候,青海湖不结冰,青海湖的湖水就是吐蕃军队的天然屏障,根本不用防备唐军的偷袭。

偏偏这个时候气温不正常了。

青海湖结冰了!结冰的青海湖不再是天堑,而是一马平川。

就在吐蕃军队疏于防范之际,王君冢牟慷右丫茸徘嗪:谋阆蛩欠⑵鹆嗣凸ァ

这不是一个等量级的战争:唐朝方面出战的是主力部队,吐蕃军队则只是些辎重部队,战争的结果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战后打扫战场,俘获羊数以万计,马数以万计。

这是一场沉甸甸的胜利,堪称李隆基继位以来对吐蕃的第一次大胜。

开元十五年初,大胜的消息传到长安。

李隆基龙颜大悦,顿时将当初与姚崇的约定抛在脑后,他要大赏边臣:王君冢巫笥鹆执蠼煌蹙}的老爹王寿,升任少府监(宫廷供应总监),即日起以少府监职位退休,退休后待遇不变。

除此之外,李隆基还在广达楼上摆下宴席,招待两位贵宾——王君冢退钠拮酉氖稀

令李隆基更高兴的是,王君冢钠拮酉氖暇尤灰彩且辉蔽浣谡獯斡胪罗说拇笳街辛⑾抡焦Γ磬蝗眯朊肌

李隆基当即封赏,封夏氏为武威郡夫人,另外赏赐金帛若干。

至此,王君冢恼焦Ρ环糯蟮搅思拢闭庖蚕蛉萘艘桓鲂畔ⅲ夯实墼嚼丛街厥诱焦α恕

开元初期的克制正在一点点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按捺不住的战争野心。

受尽恩宠的王君冢挥邢氲剑犹焐系舻降叵拢涫抵恍枰荒辍

开元十五年九月七日,吐蕃人又来了。

为复仇而来。

带队的主将是上次吃过大亏的悉诺逻恭禄,这一次他直扑瓜州(甘肃省安西县),逮到了两条大鱼:瓜州刺史田元献和王君冢睦系跏佟

随后,悉诺逻恭禄又向玉门发动了攻击,很快就拿下了。

之后,悉诺逻恭禄做出了一个奇怪的举动:下令释放所有被俘的和尚。

难道他信佛,不想为难和尚?不,他只是想让王君冢芽啊

被悉诺逻恭禄释放的和尚很快就回到了凉州,并把悉诺逻恭禄的话带给了王君冢航皇蔷R灾矣卤ü跃勇穑拷裉煳裁床焕锤乙徽剑空馐翘粜疲嗦懵愕靥粜疲康木褪潜仆蹙}出兵与吐蕃军队决战。

然而,这次挑衅并没有收到效果,王君冢弥盖妆蛔ズ螅巧狭怪莩乔剑纯奘侨晃魍松畲蟮氖溆嫫死础

《旧唐书》《资治通鉴》对此的描述很让人气愤:两本书的作者一致认为,王君冢且蛭ㄇ佣桓页稣健

其实,王君冢皇堑ㄇ樱浅鲇谌终铰缘目悸牵荒芪俗约旱母盖拙兔叭怀稣鳌

打战看起来是简单无比的事情,实际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没有细致的准备,贸然出征的结果多半是惨败。

而《旧唐书》《资治通鉴》的作者却一味指责王君冢ㄐ。科湓颍谟谒鞘樯馄欢隆

在王君冢纯嗉崾氐耐保现菀晕鞯某@窒爻且苍诳嗫棺拧

常乐县城不大,因此吐蕃人并没有将其放在眼里,在主力部队进攻瓜州的同时,只是拨出了一部分人马来犯。

他们本以为这个县城抬脚就可以进,没想到,这却是一根硬骨头。

常乐县令贾师顺率领全城百姓坚守,吐蕃的小部队硬是没能得手。

这时,瓜州的战事已经结束了,吐蕃主将悉诺逻恭禄便将全部人马投入到常乐县城,没想到,还是没攻破。

悉诺逻恭禄不禁对眼前这个小城刮目相看:硬攻不行,只能智取了。

悉诺逻恭禄遂派出了自己的使者,前去劝降。

使者对贾师顺说:瓜州已破,吐蕃大军席卷而来,小小的常乐城怎么挡得住呢?小人的小舅子就在常乐城中,我很是惦记,县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