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史并不如烟-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大业元年被封为尚书令以后,他的工作不是更多了,而是更少了,甚至没有了。部属对他倒是很客气,也客套地请他指导工作,但聪明的杨素看得出来,那是一种同情的客套,那种客套是现任干部对待退休老干部的。

大业二年六月二十九日,杨素被提升为司徒(三公之二),这更是一个闲职,一个能把自己闲出病的职位。杨素彻底明白了,自己的政治生命已经结束了,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在重大节日接受现任国家领导人的看望和慰问了。

不过事情到这还没有完,随后杨素又被封为楚公,这也是一个荣誉称号,这个荣誉称号看着荣光,实则险恶,用通俗的话说,这个称号是让杨素替国家踩地雷的。

事情又是从天文台引起的。当时一位天文台官员经过连续观察星象做出了一份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古随国地区将会有大规模的葬礼,也就是说这个地区将会死人,而且死的还不是一般人,不是皇帝就是重臣,反正得死人。

杨坚以前在北周时被封为随国公,因此在隋朝,古随国地区实际上指代的就是隋王朝,如此以来,这份报告的意思就是隋王朝将会有比较盛大的葬礼,对此杨广非常厌恶,怎么才登基两年就赶上这种事呢?

那个年头是讲究消灾的,杨广灵机一动,还是想到了消灾的方法,既然有人需要死,那就让杨素来担当这个大任吧。

随即杨广下诏将杨素封为楚公,楚和古随国都是指湖北中部地区,实际是指的是一个地方,只是不同时代的叫法不一样而已。杨广把杨素封为楚公意思很明显,你杨素就替国家死一回吧,我保证你会受到国葬的。

像杨素这样的高官,宫里是不可能没有几个朋友的,很快他就从宫里知道了皇帝这个封号的意思,“为了国家,去死吧!”任务够艰巨的。

如此以来,杨素的政治生命已经到了尽头,自身的生命也快到到了尽头,一年多的抑郁加憋屈很快积成了病,他正向生命的终点加速迈进。

得知杨素重病,杨广表现得很关切,频繁派出最好的医生开列最好的药,不过每次医生一回宫杨广就会关切地问:“怎么样,什么情况?”千万别误会,杨广频繁过问杨素病情并不是为了让杨素快点好,恰恰相反,“怎么还不快点死为国家消灾呢?”

到了这个分上,杨素已经没有选择了,药不能吃了,身体不能要了,医嘱不能遵了,气也不能喘了,目的只有一个,不活了,每语弟杨约曰:“我岂须更活耶?”

有的时候,活是一种折磨,死是一种解脱,杨素,同意请点点头。



大业二年七月二十三日,司徒杨素走完了他的人生路。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革命的一生,久经考验的一生,同时也是虎头蛇尾的一生。

杨素死后,受到了国葬,被追认为太尉和虢州等十个州的州长,他的悼词很长,很长。



悼词,是为死人写的,念给活人听的。

活人承受不起,而死人又听不到。

惊雷!太子没了

杨素走了,另外一个人也走了,这个人还比杨素早走一天,这个人就是杨广的太子杨昭。

这下杨广的工作强度加大了,悼词一下得写两份,一份给杨素,一份给自己的儿子杨昭。

史书记载:太子是累死的,是被工作累死的,起因则是身体肥胖。身体肥胖的太子要在父亲面前尽到做儿臣的礼节,频繁的下跪也就免不了了。对于别的大臣来说这是生理本能,而对于多背了三袋面的杨昭来说则是不小的折磨,每次上朝回来都要喘半天。加上杨广交给他的工作比较多,累积下来,终于积劳成疾。

按照杨广的安排,杨广在洛阳的时候,太子杨昭就得在大兴留守,所以杨广就催着太子杨昭回大兴看家。已经累出病的杨昭请求在洛阳多住几天,结果父亲很不高兴,也没有同意。太子杨昭没有办法,一咬牙,一跺脚,走,上路!

回大兴?不,天堂!咱永远不回来了!(看来确实不能给身体肥胖的人太多工作量。)



太子杨昭在后世的口碑非常好,他被自己的父亲追认为元德太子,他被全天下的人称为仁慈贤良。一个原因是因为他比较洁身自好,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他去世早,没有太多的把柄落在别人手中,表叔李渊也不好往他身上泼太多的脏水。因此他也就成了隋朝皇室中少有的几个被称道的人物,原因就是因为他去世得早。(什么世道!)

杨昭走了,却留下问题一串,谁来当太子呢?



之前说过由于独孤皇后疯狂的嫉妒心作祟,杨广不敢有非嫡出的子女,即使小老婆中已经有人怀孕,甚至已经生产,他都不敢把孩子留在世上。这样等到他登基称帝的时候,他的名下只有二子二女(幼子杨杲出生于登基后),对于帝王来说,这样的梯队厚度太单薄了,一旦有意外,谁来拯救皇室呢?

现在意外来了,太子杨昭去世了。

此时杨广名下只有两个儿子,一个是齐王杨暕,一个是幼子杨杲(时年一岁),太子之位要么杨暕,要么杨杲,二选一,选择范围实在太小了。当时的人都以为太子之位应该是杨暕的,毕竟杨暕已经二十多岁,而杨杲只有一岁,把国家托付给一岁的娃娃,那开玩笑了。

然而事情坏就坏在“大家都以为杨暕将成为太子”,而他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在我们参加高考的时候老师都会教导我们说:“要一颗红心,两手准备,考上大学是建设四化,考不上的同学同样也能建设四化。”可惜老师这样的教导杨暕听不到,在他那里,只有一颗红心,一手准备,而人一旦到了这个程度,结果往往是悲剧。

杨暕以为自己是太子的天然人选,由此就放松了警惕,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悲剧也就随之而来了。之前杨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结果身体垮了;后来杨广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结果国家垮了;现在杨暕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结果到手的太子之位飞了!



悲剧不是一朝一夕铸成的,而是杨暕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铸就的。

杨暕这个人没什么大毛病,就是有点好色,而且还因为好色坏了父亲的好事。杨暕的手下有三名官员专门为他办这种私事,他们分别是乔令则、库狄仲錡、陈智伟,这三位都是杨暕的总管,直接服务于杨暕的私生活,哪里有美女,哪里就有他们,他们就是杨暕的星探,专门采花的星探。

如果仅仅在民间猎艳还不至于让杨广震怒,毕竟这都是小节,不算大事,然而随着一个柳姓美女出现,父子之间的龌龊随之而生。

这个柳姓美女是前朝皇后、皇姐杨丽华首先介绍给杨广的,当时杨广可能正在想别的事,压根没往心里去,柳美女进宫的事情就此搁置。没想到皇姐杨丽华也是个好事的人,看弟弟杨广不喜欢,索性转手将柳美女介绍给侄子杨暕,总之帮柳美女在杨家找到了一个归宿。

通过姑姑杨丽华的介绍,杨暕迅速把柳美女接了过去,心里对姑姑充满了感激:“到底是亲姑姑,什么好事都想着侄子!”

杨暕的感动没有延续太久,过了一段时间,百无聊赖的杨广突然想起了杨丽华向他推荐的柳美女,这才回头问老姐:“你上次给我推荐的那个美女呢?”杨丽华不以为然地白了他一眼:“我以为你不要呢,现在人已经在杨暕那里了!”

杨广皱了皱眉:“这孩子怎么什么都抢呢,他不知道朕不给,他不能抢吗?”自此芥蒂已经在杨广的心中产生,愤怒也在一点点累积。



到了公元608年,已经被儿子抢走美女的杨广又被儿子恶心了一把,这一次让杨暕的太子梦彻底破碎。

这一年杨广下诏兴建了汾阳宫,汾阳宫是皇帝的离宫之一,功能相当于国家招待所。之所以在汾水发源地兴建汾阳宫,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术士说此地王气很重,杨广希望通过建离宫压一压此地的王气(按照唐朝的说法这里的王气是属于李渊的)。第二个原因是这里风景好。第三个原因是这里野生动物比较多,非常适合打猎,而杨暕的太子梦碎就是因为打猎。

杨暕跟随杨广前往汾阳宫周围猎场打猎,父子俩各自带领人马围猎,本来是父子亲切交流围猎心得的机会,最后却变成了杨广的雷霆之怒。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杨暕太不懂事了。杨暕亲自带一千士卒围猎,捕获了大量麋鹿,而杨广亲自带队的那一组,居然一只麋鹿都没有打到,别说麋鹿了,连只野兔都没有,皇帝的脸上有点挂不住了。

杨广愤怒地盘问手下的官员,官员们也无可奈何:“我们有什么办法,附近都被齐王杨暕的人围了,根本不让野兽进来!”

“小子啊,你这是诚心恶心我呢!”

自此杨广的气愤到了极点,自己忍辱负重了十几年才登上皇位,没风光几年就遭遇二小子拆台,爷俩打猎,连只麋鹿都不给我,以后还能指望他什么呢?这样的人能当太子吗?



一个美女,数只野兽,再加上若干件不拘小节的小事,杨暕在父皇心中的信任度急剧下降。杨广授意手下的官员寻找杨暕的过失,结果一找一大把,这个孩子的过失实在太多了。

过失一:隋制县令不能无故离境,杨暕却因为打猎的缘故把跟自己交好的一个县令违规带到了汾阳宫。

过失二:王妃韦女士早逝,而杨暕却与韦女士的姐姐通奸,而大韦女士是有主的,她的身份是元夫人。然而就是这位元夫人给杨暕生了一个女儿,杨暕让相面师给元夫人相了一下面,相面师撂下了一句话:“这个生女儿的会当皇后!”(这话要是让独孤皇后听见能气得从地下蹦出来。)

过失三:祈求鬼神,使用邪术,诅咒侄子。因为太子杨昭的身后还有三个儿子,从封建帝王传统的继承方法来看,这三个侄子与杨暕都有继承大统的权力,因为他们也有可能以皇太孙的身份继位(明代建文皇帝就是以皇太孙的身份继承朱元璋的大统)。为了搬掉这三块绊脚石,杨暕想到了诅咒,使用了扎小人等诅咒方法,结果三块绊脚石没搬掉,自己却被老爹搬掉了。

有了这三大过失,再加上美女和麋鹿的芥蒂,杨暕的太子梦碎了。从此在杨广的心里,这个孩子就被盖上了黑章,人家大使馆盖黑章是拒绝入境,杨广盖黑章则是“这孩子永不重用”。

自此杨暕只担任洛阳市长,不准参与中央事务,而且他还创造了一个就业岗位:定点监督员,杨广指定一名虎贲郎将定点监视其住处,一有情况马上汇报。另外遇有皇帝巡游,杨暕必须陪同出巼?不是因为待见他,而是怕他谋反!

宇文化及江都兵变时,不明就里的杨广对萧皇后说:“莫非是老二造反?”等宇文化及派兵去杀杨暕时,杨暕以为是父皇要杀自己,高喊:“请钦差大人禀告父皇,儿臣不敢造反!”父子相似到了这个程度,这也算父子一场!



太子死了,次子废了,杨广的子嗣只剩下时年两岁的杨杲了。相比表哥李渊的二十二个儿子,杨广的战斗力是要受到鄙视的,没办法,这个事情还真没法比,有时干着急也没办法。

在杨广看来,太子位空缺不是问题,他还有的是时间,然而定时炸弹已经给他绑上了,表哥李渊和李密他们并不打算给他太多时间。

驴友杨广,君临天下

同自己的父亲相比,杨广更喜欢出巡。父亲杨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