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史并不如烟-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来,辩机身陷囹圄还是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盗窃案。这场盗窃案不知什么原因查到了辩机的卧房之内,辩机原本跟这场盗窃案没有任何关系,然而等捕盗的官员们搜查完卧房之后,事大了!

在辩机的卧房内没有搜到这次盗窃案的赃物,却搜出了比赃物更惊人的物件:皇家御用珠宝、御用枕头。莫非这是一个专门行窃大内的江洋大盗?

为了保命,辩机和尚开始为自己辩护,不是偷的,是高阳公主赏的。

高阳公主赏的?你一个和尚,为什么呢?

绯闻自此论斤称。

没有人比李世民更尴尬,也没有人比李世民更愤怒,一声令下,斩辩机和尚外带高阳公主十余名侍女,谁让你们知情不报!

情人死了,老爹下的手,从此高阳公主对李世民充满了怨恨,即使李世民去世,她也没掉一滴眼泪,因为在她心里,情人比爹重要。

李世民走了,能管束高阳公主的人已经不存在了,不安分的高阳公主又闹腾了起来,还是老话题:分家。

房家分家的话题再次闹到了皇帝面前,而且兄弟俩相互控告,此时皇帝已经由年老的李世民换成了年轻的李治,年老的李世民还可以包容,而李治却不想包容。李治将房老大和房老二各打五十大板,老大房遗直贬出京城出任隰州(山西省隰县)刺史,老二房遗爱出任房州(湖北省房县)刺史,要闹到外地闹,总之别在长安城里闹。

房遗爱的分家闹剧就此暂告一个段落,不过这并不是最终结果,在将来的某一天,房遗爱和他的妻子高阳公主还会旧话重提,他们势将分家进行到底。

其实,在闹分家的同时,高阳公主一直也没有闲着,在偷情这条第二战线上,她也是很有收获的。

告别辩机和尚之后,高阳公主又迎来了新宠,这些新宠各有各的特长,智勖和尚能迎占祸福,惠弘和尚能视鬼,道士李晃医术高明,这三个情夫组合简直是绝配,他们一起努力将高阳公主的绯闻漫天飞扬。

除此之外,在政治上,高阳公主也没闲着,居然安排掖廷令(皇宫监狱官)陈玄运监视皇宫动态,随时向自己汇报。

她究竟要做什么?或许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她只知道,父皇李世民对他不好,兄弟李治对她也不好,小小的分家要求他们都不满足,老皇帝小气,小皇帝更小气。

如果换别人当皇帝是不是会好一点呢?这样的念头在高阳公主脑海中一闪而过,她自己没有在意,也没有坚持。

背后无眼,此时的高阳公主并不知道,她的一举一动其实都有人在意,而且很在意,这个人不会允许任何人影响目前的政局,因为这是他的时代。



是你,长孙舅舅?

薛万彻

贞观年间,李世民曾经对三大名将进行了品评,李世民是这样说的:“现在的大将,只有李世勣、李道宗、薛万彻三个人而已。李世勣、李道宗不能取得很大的胜利,但是也不会有很大的失败。薛万彻不是大胜,就是大败。”

现在,李世民驾崩了,三大名将迎来了李治的时代,与当年的并驾齐驱不同,如今三人境遇,天壤之别。

李世勣,尚书左仆射,开府仪同三司(从一品),同中书门下三品,国之重臣;

李道宗,太常卿(祭祀部长),永徽元年加授特进(散官,正二品),闲人一个;

薛万彻,贞观二十二年除名流放象州(广西象州县),永徽二年,授宁州(甘肃省宁县)刺史,衰人一个。



说起来,薛万彻这个人跟侯君集一样,城府不深,话太多。

薛万彻一生之祸的起源来自贞观二十二年那场远征高句丽之战。这场远征相比于贞观十九年李世民的御驾亲征算一场小规模战役,但对于薛万彻而言却是一场大战。

这次大战,他出任青丘道行军大总管,率甲士三万自莱州泛海讨伐高句丽,沿着鸭绿江逆流而上行进百余里,抵达泊灼城(辽宁省丹东市东北)。泊灼城附近的守军看到唐军的架势纷纷弃城而遁,只剩下不知死活的泊灼城主所夫孙孤军奋战。

所夫孙率领步骑万余人挑战薛万彻,以为凭借这一万多人就可以把薛万彻赶回去,没想到被赶回去的却是他自己。薛万彻派右卫将军裴行方率领一支部队与所夫孙正面接战,而他自己则率军绕到了所夫孙的侧面,两军同时攻击,所夫孙扛不住了,所部溃散大半,所夫孙疯狂逃窜出一百余里。就在所夫孙以为自己安全的同时,薛万彻又追了上来,这下所夫孙跑不了了,身子不再听头的话了,薛万彻帮他把头搬了家。

薛万彻趁势进兵围攻泊灼城,然而泊灼城因山设险,城外还有鸭绿江做天然阻隔,攻打数天,泊灼城依然固若金汤。此时,高丽的援军到了,浩浩荡荡,三万余人,兵分两路向薛万彻进攻。狠人薛万彻随即应对,兵分两路退敌,刀锋闪闪向高丽援军逼近。可能是以前被唐军打怕了胆,前来援助的三万高丽军队刚跟薛万彻接触就迅速崩溃,四散逃命而去,薛万彻虽然没能拔下泊灼城,但两战大胜也算大功一件。

然而,薛万彻这个人跟侯君集一样,管得住自己的手却管不住自己的嘴。薛万彻最大的问题是话太多,说话太随便,在军中仗气凌物,口无遮拦,侮辱同僚,辱骂属下是家常便饭,心情不好的时候还发发牢骚,骂骂领导。

事实证明,这个不良习惯害了他一辈子。

从高句丽班师回朝,他人未到,弹劾他的奏疏先到。为了表示对他的恩宠,李世民第一次放过了他,说道:“有人说你与其他将军行兵不合,我看在你大功的份上不再追究。”随后李世民取过那封奏疏当着薛万彻的面烧掉了。(跟曹操学的!)

奏疏表面虽然烧掉了,但还留在李世民的心里,忍而不发,不是不发,只是等待时机。

不久,薛万彻的副手、青丘道副总管裴行方又将弹劾薛万彻的奏疏放到了李世民的面前,弹劾薛万彻对皇上有怨望,这一次薛万彻躲不掉了。

薛万彻与裴行方当廷对质,裴行方有理有据,薛万彻理屈词穷,惭愧地低下了头。这时如果有人出来捞薛万彻一把,薛万彻还有的救,会有人站出来吗?

同为名将的李世勣站了出来,李兄,有劳你了,薛万彻在心中暗暗地说。

李世勣清了清嗓子,说道:“薛万彻作为将军,又是皇上的女婿。却没事发牢骚,实在该杀!”

啊,你是来落井下石的!

在李世勣的石头下,薛万彻困顿到了极点,最后李世民念及他曾经有功,再者也是自己的女婿,法外开恩,免除薛万彻所有官职,开除出干部队伍,流放象州(广西象州县)。

往前倒退八年,名将侯君集灭高昌却遭下狱;八年后,名将薛万彻大胜高句丽横遭流放,幸福的名将各有各的幸福,而不幸名将,悲剧却一脉相承。

从此,薛万彻走上了与侯君集相同的道路,郁郁寡欢,牢骚满腹,而那些牢骚之言,最终酿成了他的悲剧。



永徽三年,时任宁州州长的薛万彻回京朝见,在见过李治之后,他又见到了一个老熟人,房遗爱。

论起来,薛万彻与房遗爱还是连襟,他们娶的都是李世民的女儿,再者薛万彻与房玄龄长期同朝为官,两家还是有一些交情。现在薛万彻与房遗爱更是有谈不完的话,他们都被贬出京城,同是天涯沦落人。

尽管已经被贬三年,薛万彻还是排解不了心中的怨气,对着房遗爱说道:“我虽然现在脚有毛病,留在京城,我看谁他妈的还敢动我!”(今虽患脚,坐置京师,诸辈犹不敢动。)

房遗爱静静地听着,频频点头,他同样被郁闷的日子压抑的有些透不过气。

接下来两人又进行了密谈,具体谈了些什么,没有人知道,事后,他们两人对这次谈话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

《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的:

万彻因与遗爱谋:“若国家有变,当奉司徒荆王元景为主。”

而《旧唐书》则是这样记载的:

遗爱谓万彻曰:“公若国家有变,我当与公立荆王元景为主。”及谋泄,吏逮之,万彻不之伏,遗爱证之,遂伏诛。

从两书的记载来看,两人的谈话可能涉及“国家有变”,房遗爱对此供认不讳,而薛万彻则矢口否认,这又是一次天知地知的谈话,至于究竟有没有,究竟谈没谈,天知道!

关联

高阳公主、房遗爱、薛万彻、李元景,这些人都进入了永徽四年长孙无忌拟定的谋反名单,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皇亲国戚。

是的,打的就是你,皇亲国戚。

荆王李元景是如何卷入谋反漩涡的呢?与房遗爱交往过密。



荆王李元景是高祖李渊的第六子,在李世民驾崩之后,他就成了李渊在世皇子中最大的一个。

李元景的履历大体是这样的:



武德三年,封为赵王;

武德八年,授安州都督;

贞观初,历迁雍州牧、右骁卫大将军;

贞观十年,徙封荆王,授荆州都督;

贞观十一年,定制元景等为世代传袭刺史;

后李世民废除刺史世袭之制,转任鄜州刺史;

高宗李治即位,进位司徒。



李元景之所以进位司徒,其实只不过是李治和长孙无忌笼络人心之举,让如此老资格的第一代皇子位列三公,为的就是给李治筑起挡风的墙,所以李元景这个司徒说到底是个摆设,位高,权不重。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位列三公之列的其实还有一个熟人,这个人就是吴王李恪。同李元景一样,李恪在李承乾去世之后也成为同辈中最大的皇子,李治在继位之后也把吴王李恪抬了出来,让他出任司空。

如此以来,三公位置都满了,太尉长孙无忌,司徒李元景,司空李恪,看似都是位列三公,但明眼人都知道,太尉是掌权的,而李元景和李恪则是负责鼓掌的。

老资格皇子李元景会有不臣之心吗?我很怀疑。

武德九年六月,李世民玄武门兵变时,他还是小孩,未必有什么印象。进入贞观年间,李世民前后统治了二十三年,而荆王李元景也当了二十三年大臣,现在进入了侄子李治统治的时代,难道他在此时动了心思?可能会,也可能不会。

其实李元景最终被卷入谋反漩涡,主要还是因为与房遗爱有交往,他俩之间有什么渊源呢?

他俩是拐着弯的亲戚。

李元景的女儿嫁给了房遗爱的弟弟房遗则,从这个角度论,房遗爱应该叫李元景一声“遗则他岳父”;同时房遗爱又是李世民的驸马,从这个角度轮,他应该叫李元景叔叔,无论从哪个角度论,李元景叔叔的辈分是跑不了了。

有叔叔的辈分,再加上亲上加亲,李元景与房遗爱的关系非常好,他们虽然差着辈分,但年龄很有可能相仿,因此无话不谈。

最终李元景倒霉就倒霉在与房遗爱无话不谈上。

李元景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自己一手握着太阳,一手握着月亮,这个梦代表着什么呢?莫非代表着更大的富贵?又是太阳,又是月亮的!

李元景把这个梦告诉了房遗爱,而房遗爱就把这个梦记在了心里,在随后的某一天,已经深陷大狱的房遗爱又把这个梦告诉了长孙无忌,于是就成了众所周知的秘密。

梦可以随便做,梦话却不能随便说,李元景,与君共勉。



在李元景之外,其实还有一个人与房遗爱有关联,这个人就是父子两代驸马的柴令武。

柴令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