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市县政法委、公安局、交警、交通、劳动、安全生产委员会、保险公司等单位的同志,汇报了事故现场勘察和调查取证的结果,交警的同志和把肇事现场草图挂在墙壁上,让书记们边听边对照现场。
调查组的同志把事故结果、事故原因、事故现场、技术鉴定、损失评估汇报完后,作为负责事故调查的市委副书记温俊铭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喜书网
喜书网(Www。xitxt。Com)免费TXT小说下载
生死博弈 十三(5)
“这起交通事故,虽然纯属意外,但从事故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可以发现我们工作上的问题,都暴露出我们在管理上的漏洞。”温俊铭语调严厉起来,他要把刚刚讨论干部问题时柳王明呛他的恶气全部吐出来。他的观点注释了电话会上李树生对问题的看法,也引起了柳王明的警觉。
柳王明把目光朝他转过来。
“车速过快、道路急弯、采石场占路、司机处置不当,是事故的表面原因。”
“那你说说,深层原因是什么?”柳王明以不屑一顾的神态反诘温俊铭。
“首先,肇事车原属一家国有企业的,卖给了欣达公司。但至今未办理过户手续,其营运线路未经运管部门公开拍卖。定员32座,却上了39位乘客。司机是个刚满十七岁的在校学生,还没取得正式驾驶执照。他的师傅因中午喝酒过量,一直在副驾驶位上睡觉。车速过快,到事故现场时遇上了急弯,还有采石场占据路面等情况,司机处置不当而翻下悬崖。”
柳王###里“咯噔”一下,他的确给运管处写过条子,批准一辆大巴营运线路。章致远说当年营运线路招标已过,参加第二年招标要等九个月时间,汽车停在车库太浪费。那个小司机,是田文革介绍给章致远的,是他朋友的小孩,高中读不下去,父母只好送他去学开车。因成绩不及格,没能拿到驾驶证。田文革要柳市长写条子给市交警队领导给他“通融”。他有点后悔自己在事故调查现场没有注意掌握这些具体情况。
“时间不早了,我说点意见,你们几位书记如果有什么不同意见再补充。”李树生看了看手表说。“发生在陵溪的交通事故,调查组已经向书记碰头会作了通报。主要是考虑这件事影响大,负面影响大。惊动了中央和省领导,这在我市历史上是不多见的。国务院和省政府领导都有批示,要求我们查明原因,依法处理。市委领导要知道这件事。书记碰头会不研究案件的处理。我看调查组作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但事故只能说基本查清。还要继续调查,彻底查清事故各种原因的基础上,依法由有关部门做出处理。”
李树生指出,调查组的任务还没完成,和事故发生有关的人和事还没全部搞清楚,调查报告没有提出处理意见,这不行。俊铭同志继续牵头抓落实,善始善终。研究提出处理意见。事故发生在陵溪县,按管辖范围,该陵溪县政府处理的,由陵溪县政府决定。涉及市有关部门的由市政府处理。全部处理完后,由调查组向市委常委会作一次汇报。如果涉及市委管理的干部处分,必须报市委常委讨论决定。吃一堑,长一智。那么我们应当从这件事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政府如何加强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是重要的。事故暴露了我们工作中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欣达公司买了汽车,可以不过户就上路;一个未成年人竟然驾驶一辆满载乘客的大巴,简直是拿几十条人命开玩笑;限载32人竟然坐上了39人;交通营运线路本来是公开拍卖,竟然有人批条子就行,谁这么大的权力?这背后有没有什么交易?要查查清楚!
李树生说这番话时,目光直逼柳王明。
事发地点开采石头,占路面三分之一,竟然没有一个标志。这些都是咄咄怪事?这不是管理问题?我们的职能部门到哪里去了?那么多穿制服的到哪里去了?这些你们调查组要一件件查清楚,依照法律法规和党的纪律条规,研究提出处理。处理结果一周内向市委常委会报告,我和王明同志将向省委省政府领导当面汇报。
这一连串的为什么,使柳王明没有了招架之功。李树生成功地利用了一场意外的车祸,放大了市政府管理上的缺陷,自然把绳索套住了柳王明。同时也完全粉碎了柳王明借机打倒陈德珊、削弱李树生势力的企图。还几次提出处理结果要当面向省委省政府领导汇报,表面上看起来是对领导的批示有个交待。客观效果是强化了陵溪事件在领导头脑中的印象,这是柳王明最害怕、最难接受的。但李树生的做法都是桌面上说得过去的,柳王明只好“捏着鼻子喝一壶”。
txt小说上传分享
生死博弈 十三(6)
周建明从心里佩服李树生的老到。
他看得出来,在陵溪事故处理问题上,李树生没有给柳王明一点面子,把他逼到了墙角,所以这样,当然也是要守住自己的阵容。陈德珊是新阳市老资格的县长,以“诚实、刚烈、干事、廉洁”而称著。工作政绩明显,敢于直言,也容易伤人伤己。在他眼里,对就对,错就错。脑子和嘴巴是直通的,嘴上说的就是心里想的。他佩服的人可以五体投地,瞧不起的人,天王老子也不在乎。所以,他是个“撤”不下来又“提拔”不上去的干部。他的禀性让很多人称道,但很少有人向他学习。他也是县长中唯一敢于公开在会上同柳王明叫板的,李树生几次想提拔他,都被柳王明以各种理由给堵住了。李树生也觉得陈德珊作为这样层次的干部,勇敢有为而谋略不足,很是惋惜。这次交通事故,给柳王明提供了口舌,一开始柳王明目标就很明确,直奔主题。所以,李树生也杀鸡用牛刀,亲自到现场。本来这样的交通事故,市长到了现场,常务副市长出面全权处理也是完全可以的。显然,柳王明还是差了一把火,虽然第一个到达现场,却没有找到任何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而李树生却把事故的细微末节全部弄得一清二楚。
书记碰头会的结局也独具匠心,李树生并没有直接研究处理结果,而是书记碰头会通气。显然李树生手里握有柳王明在事故过程中的把柄,而又点到为止,把同柳王明有说不清经济关系的欣达公司亮出来了,把个人擅自写条子批准营运线路的事揭露出来,又留有余地,没有全部抖落干净。对政府在事故上的问题却毫不含糊在电视电话会上给予批评。周建明看得出,李树生是想借这件事警告柳王明,敲打他、牵制他,便于自己牢牢地控制主动权。
吃过饭,周建明回到房间,疲惫地坐在沙发上,打开电视机,电视台正在播出电视剧《廉吏于成龙》。他眼睛在画面上,下午书记碰头会上的一幕幕从脑子里浮现。
他在琢磨李树生和柳王明两人的心理,从今天的会议看,表面上看李树生采取守势,但暗中出手有力;柳王明则明火执仗,咄咄逼人,虽然背后有大量的活动和力量在支撑他的进攻行为,但手法是拙劣的,让人一看就明白。使周建明看不懂的是,李树生为什么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给柳王明让步。比如关于对县级班子进行考察,为换届工作做些准备,这本是市委的日常工作,也是必要的。柳王明以不影响县级班子思想稳定为由给否定了。而李树生在这样重大的问题上并没有坚持。这同他以往把握书记碰头会的风格截然不同。同他在大事面前从不马虎、从不退让的风格不吻合。他觉得这事不是那么简单,如果李树生真的要离开新阳,那当然省委领导会制止他调整下面班子,免得有离任前大动干部之嫌。既然省委领导过问了这事,为什么还要拿出来讨论?要不就是事先柳王明在上面作了工作,反映了李树生要调整干部的想法,取得了省委领导的支持,所以有足够的底气来反对调整县区班子。这两种可能都基于一个事实,那就是李树生可能离任和柳王明提任为新阳市委书记。因为在这个骨节眼上,县级班子调整这样的大事,作为未来的市委书记,柳王明必须抓在自己手里。他不能让李树生留下一帮异己力量在自己的班底里,不能让李树生在自己的道上埋地雷,这个时候无论如何要阻止李树生的行动。可这是市委的职能,要阻止这件事,除了同其它几个书记结成同盟外,只有争取省委领导的支持。柳王明正好趁这个机会摸摸省委的底,如果省委真有让他当市委书记的想法,就一定会支持他的想法,周建明想找李树生聊聊。了解李树生的真实想法,也便于自己的想法同他的思路协调一致,知道如何支持书记的工作。周建明是个组织原则很强的人,支持一把手工作,维护班子团结和班长威信,既是义务,也是责任。但支持首先要明白和理解他的意图。
周建明住地离李树生很近,几年前他从一个县委书记的岗位上调任新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就住进了这座宾馆的四号楼。这是个小套房,离主楼有段距离,他觉得这样好。主楼来往人多,见了熟人要寒暄几句,有时候还要陪餐,耽误时间不说,弄得筋疲力尽。周建明是个言语不多、更不喜欢客套的人。由于职业的原因,他每天要面对许多套近乎的人,每天都要绕过很多语言交流中的陷阱。他以自己的精明和智慧,很少在干部问题上有过口误,让人抓住什么把柄。这个四号楼虽然破旧了点,但图个清静。李树生住在六号楼,那是一栋竣工不久新楼,离四号楼只隔一座人造假山,条件和设施当然比四号楼好得多。市委秘书长觉得两栋楼内设施相差太多,很是过意不去。几次要周建明搬到六号楼住,他都婉言谢绝。秘书长甚至搬来李树生动员他过去住,他还是没同意。他有自己的想法,就中国目前的政治体制,市委书记和组织部长理当像“夫妻”一样贴心。毫无疑问,他对李树生的工作是支持的,而且在人格上、官品上、学识上对李树生都是佩服的。他也感到李树生对他是信任的,李树生虽然当面没有对他特别的关照,更没许诺过他什么,但省委组织部的同志告诉他,李树生几次到省委组织部推荐他任市委副书记,提议要省委考虑周建明的使用,说他当了多年的常委,无论是个人德才素质和任职资历,都应当安排副书记,不能让正派人吃亏。可李树生从来没当面给他说过这事。越是这样,周建明越是敬重李树生,越觉得要对他的工作支持,越不能给他添乱。所以,除了在工作上全力支持李树生外,在处理两人关系上尽可能藏而不露,不在个人问题上、私人关系上让外界有什么口舌。正是这些考虑,他没有搬到李树生一起住,在形式上同李树生保持着距离。正是这种相互尊重和理解中结成的友谊,正是李树生个人品德和学识水平形成的人格魅力,使周建明感到更应当在关键时候帮他一把,有责任提醒他。周建明觉得今天书记碰头会开得很别扭,很窝火。他有必要同李书记说说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李树生不能软,不能表现自己处在守势,那样柳王明将会更加肆无忌惮,社会舆论和那些倚墙观望者就会一边倒。就会挫伤大多数主持正义、期望公正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使他们对新阳失去信心。一个地方正义、正气的损失,不是能用数字来衡量的。它的影响所及,也不仅仅是一个地区,而直接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作为组织部长,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