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双胞胎-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您有几个儿女呢?”

    少华关切地询问道,仿佛不再像之前那样拘谨。

    “总共有三个,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不过,他们都挺忙的,各自忙着自己的事业。女儿嫁到gd那边去了,其中一个儿子就在镇里,还有一个儿子在北方……”

    邓大爷说着,眼神中充满了对岁月的不尽感怀,仿佛对自己的儿子女儿天各一方感到一种深深的思念似的。

    “那他们会经常回来看望您吗?”

    少华似乎猜到了邓大爷的心思,便继续问道。

    “现在,他们都挺忙的,说实话,还真难得回来一次……唉,我也不怪他们,反正现在我和老伴儿生活得也还挺自在和幸福,这些就够了……”

    邓大爷有些无奈地说道,不过还是尽量让自己不被这种情感牵挂,竭力让自己显得洒脱一些。

    听了邓大爷的话,少华不觉感到有些心酸,想到这里只有两位老年人生活在一起,没有子女的照顾,想见自己儿女一面有时都难。

    “不说这些了,说说你的事情吧,怎么样?破碎机的改造进展如何呢?”

    邓大爷不想在这种分别中徒增伤悲,便转移了话题,问到郑少华正在忙的事情。

 第40章 闲话人生

    邓大爷突然谈论到破碎机的事情,郑少华一下子来了精神,兴奋异常地说道:

    “邓大爷,这次我就是专程为这事来向您表示感谢的,多亏您的指点,我才能在破碎机的改造上有这么快的进步,真的太谢谢您了!”

    此时,少华仿佛完全换了一个人似的,从之前羞怯和拘谨的状态,瞬间变得精神昂扬,自信饱满。

    “哦,真的吗?那真是太好了!恭喜,恭喜!其实,我也没有帮什么忙,只是随便瞎指点了下而已,哈哈哈!”

    邓大爷兴高采烈地说道,显得精神抖擞,仿佛一下子年轻了许多。

    “邓大爷,您太谦虚了,看来您真是这方面的专家啊!以后,我还要多多向您请教才是!”郑少华激动地说道。

    “哪里什么专家啊?就是无所事事的老头一个……”

    邓大爷豁达地说道,仿佛世间的事情都已看淡。

    “之前听我爸说,镇上图书馆有一个退休的老专家,在机械工程这方面很是厉害,莫非那位老专家就是您!我猜,十有八九就是您,除了您,还有谁能将机械原理这方面的知识讲解得如此深入浅出,让我这个没有学过专业知识的人,也能够一下子茅塞顿开。”

    少华一下子说了许多,将自己这段时间深埋在心里的话,真切地表达了出来,没有任何隐瞒的意思,完全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看不出一点做作和恭维的成分。

    “你爸怎么知道图书馆有个退休的机械专家呢?”

    听了郑少华的话,邓大爷马上提出疑问道。

    “我爸之前也是在水泥厂工作的,后来由于发生了事故,腿受伤了,便不能再从事体力活了。于是,我便接替了我爸的工作,在水泥厂干活。他好像也是听以前的技术人员说的,当然他也只是听说而已……”

    少华将自己父亲的情况说了出来,内心仍旧感到难过和愧疚。

    “哦,这样啊……那你父亲当初是由于破碎机出的事故?”

    看到郑少华表情有些凝重,邓大爷便询问道。

    “是的,所以我才这么急切想解决破碎机的疑难病症,希望能够少发生一些类似我爸那样的不幸事故……”少华再次提到自己改进破碎机的初衷。

    “你也不要太难过!虽然发生这样不幸的事故,令人感到非常悲痛;但是,这也可能是天意,让你在痛苦和挫折面前发愤图强,勤学钻研……那么,现在破碎机的问题,你都解决了?”

    邓大爷安慰道,并且转移了话题,不致于一直谈论令人伤心的事情。

    “差不多解决了,至少我觉得存在问题的地方都做了相应的改进,既在安全隐患上做了改进,也在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做了调整。可以说,破碎机存在的这两方面主要问题,我都有所顾及。当然,破碎机本身已经很老化了,我只是希望这种改进能够暂时维持水泥厂这段艰难的时期,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故;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工作效率,为水泥厂节约资源。”

    郑少华侃侃而谈着,仿佛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已经相当了解,可谓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不错,不错,我果然没有看错!你在机械方面有着非同一般的天分,再加上你的勤学苦练,刻苦专研,让你在短短的时间就能够有这么多收获和感悟,真是相当难得!照这样下去,你完全可以不用上大学,也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机械工程师。哈哈哈!”

    邓大爷似乎再次被郑少华感染,显得异常活跃,心情也显得相当爽朗。

    “邓大爷,您太过奖了……其实,我才刚刚开始,有许多东西还需要不断学习,来充实和完善自己……”

    少华谦逊地说道,不过仍为邓大爷的赞赏感到眼前一亮,让他在迷雾中看到了光明和希望。

    的确如邓大爷所说的,没读大学又怎样?只要心中有理想,任何地方都是自己施展拳脚和展示才华的地方。谁说人的一生必须读大学才完美?即使不读大学,照样可以成才,可以成功!谁说大学之路是唯一的成才之路?谁说没有考上大学就是死路一条?让这些世俗的偏见通通见鬼去吧!

    少华的内心一下子激动不已,身体也有些颤抖,这是由于难以抑制的狂喜导致的!他的眼前仿佛敞开了一扇窗户,这扇窗户背后将通往另一个绚烂缤纷的多彩世界!这是大学之门被关闭之后,世界为他敞开的另外一扇理想之窗。

    “好好干,我觉得用不了多久,你就能胜过那些所谓的大学生。你和那些大学生不同的是:你知道自己比别人输在起跑线上,所以,你能够加速前进,花费的精力和时间自然是别人的好几倍;而那些大学生,知道自己已经踏上了成功的大道,就开始懒惰,不思进取,以为毕业后就能获得成功。殊不知,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买卖,需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奋斗和创造,不是可以坐享其成的!”

    邓大爷侃侃而谈起来,话语中充满了真知灼见,充满了高屋建瓴,给人一种一览众山小的开阔之感。

    “邓大爷,我非常赞同您说的这些观点,简直说到我心坎里面去了……”

    听了邓大爷这席话,少华全身的血液都快沸腾起来,因为这些话曾经无数次在他心中响起,时刻激励着他在逆境中艰难前行,为着心中的理想不懈追求。

    “小伙子,你一定能获得成功的!只有心中有理想,即便是绝境也可以创造出希望!在奋斗的过程中,不要忘记心中最本真的声音。这样,再困难的境遇都会战胜,再过不去的坎都能迈过……”

    邓大爷又开始讲些人生的大道理。看得出来,这些话都是他人生的经验总结,而非空洞无味的大话。

    “我会的……”少华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接着,他便陷入沉思之中,并且透过左边的窗户,望了望外面湛蓝而高远的天空,心中对未来也更加坚信。

    的确,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也没有战胜不了的困境;有时,我们只需咬咬牙,再奋力奔跑下,就能顺利通过。

    接下来,一阵沉默。邓大爷抬头望着外面的天空,郑少华也仍旧望着天空,彼此都陷入一种沉思之中。

    直到马奶奶说话,才将他们重新拉回到眼前的现实之中……

 第41章 满载而归

    “可以开饭了……”

    此时,从厨房门口传来马奶奶亲切而慈祥的说话声,顿时打断陷入沉思之中的邓大爷和郑少华。

    “走,咱们吃饭去吧……”

    说着,邓大爷从沙发上站了起来,而郑少华也跟着站了起来,并且在邓大爷的指引下来到了准备吃饭的厨房。

    厨房是隔间的。里面那间是专门用来炒菜的,而外面这间是用来吃饭的;中间有一扇滑门,用来隔离烹饪时的油烟。

    在邓大爷的陪同下,郑少华和他们二老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而且味道十分爽口、鲜美。在吃饭的时候,郑少华仍旧没能克服自己与生俱来的拘谨性格;不过,邓大爷和马奶奶都十分热情,不停地给他夹菜,让他有种家一般的温暖。

    吃过饭后,郑少华想就此告辞,但是邓大爷执意要让他再坐会儿,吃些水果再走。他不好意思拒绝,便又在客厅和邓大爷聊了会儿天,直到下午两点的时候,才离开。

    离开时,邓大爷打算和他一块走,顺便就去图书馆,因为他在家里闲不住,还不如回到图书馆看看书,这样反而更加悠闲自在。临走之时,马奶奶还让少华以后有空经常来,不要有任何拘束,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说家里毕竟只有他们二老居住,让他随时都可以来,多一个人陪他们聊天,显得更加热闹些。

    走到街上后,少华陪同邓大爷回到了图书馆,之后便打算为母亲买药和给弟弟汇钱——这是他来镇上的主要目的。

    这次到邓大爷家做客,让少华觉得他们二老都是非常慈祥之人;而且还相当热情,就仿佛自己的爷爷奶奶一般,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他们的子女要么远在他乡,要么就是忙于自己的事业,很少有空回来看望他们,使得他们多少有些寂寞和孤独。

    要知道,老年人晚年最需要的就是家庭的温暖和子女的关爱啊!可是,当父母辛苦将子女抚养成人,子女却往往为了自己的事业而冷落和疏远家里的父母。这不能不说是当下中国家庭的悲哀,或者说是中国老年人的悲哀!然而,等到父母不在的时候,子女又会悔恨终生,为自己没能好好孝顺父母而感到深深的自责和愧疚。

    唉!人生无常,世事多艰!人们在不停忙碌和奋斗之时,有时却反而将为什么而奋斗的初衷遗忘了,将家庭的情感冷落了!这样的生活,岂不是本末倒置?这样的人生,岂不是得不偿失?

    少华打算以后有空要经常来看望他们二老,毕竟自己工作的地方离他们家也不是很远。而且,他们家刚好就在图书馆旁边一条街,这样他就可以来图书馆借还书的时候,顺道来看望他们。

    郑少华一边在街道上走着,一边想到邓大爷和马奶奶的孤寡生活,心里不禁感慨万千。不知不觉,他便来到了一家邮政储蓄银行门口。既然碰巧来到了银行,他打算先把钱汇给弟弟,再去给母亲买药。

    于是,少华走进了这家银行,按照少强信里提供的账号,为弟弟汇了两百块钱过去。紧接着,他又将昨晚写给弟弟的那封信寄了出去。

    为了告知弟弟,少华又到附近找了一个公用电话,拨打了弟弟宿舍的电话,希望他能够及时收到钱,毕竟写信最快也要好几天才能收到。

    他拨通电话之后,接电话的人刚好就是他弟,这不禁让他倍感欣喜,也让他倍感亲切。他在电话里将汇款的事告知了弟弟,之后又聊了差不多半个小时,才挂断电话。

    本来,少强让少华不要打钱的,说自己在学校钱够用;而且,又说家里更急需用钱,毕竟父母的病情不太稳定,用钱的时候多着了,不用老惦记着他;还说,他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