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双胞胎-第2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不是考虑到自己心爱的人还在大学里,她可能早就拖着行李走了,到外面更加广阔的世界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创造自己的价值。何必还要按部就班地学习他们规定的死知识呢?何苦还要逆来顺受地按照他们的方式来饱受大学生活的束缚呢?

    在骨子里,王淑美就是这样一个自由随性、敢想敢做、敢于创新之人,而且她所有的这些性格特点,全都是她认为正确的,便毅然决然地坚持到底,不会受到任何环境和任何权威的改变。

    所以,这半年时间里,王淑美除了实现自己经济的独立之外,还有就是产生了一丝想要离开大学校园,早早走进社会的想法。

    当然,有这一想法的不止她一个人,还有邓嘉欣。

    或者可以这么说,王淑美之所以产生这种辍学的想法,很大程度上是受到邓嘉欣影响的。但是,嘉欣还没能拥有这种打破枷锁、拥抱自由的勇气和力量,而且她也不像王淑美那样具有这样的基础,主要是她还没有像王淑美那样过早地实现个人经济的自由和独立,也没有像王淑美那样在才华方面渐渐崭露头角。所以,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理智告诉她,还是不要过早冒险,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离开也不迟。

    就这样,在绝大部分大学生为考试头疼,为毕业焦虑,为考研苦恼的时候,两个文艺女青年,在这半年时间里,在思想上,在认知上,已经先行一步,渐渐走上了一条与他们完全不同的道路。

    这条道路不是别人给她们事先谋划和规定好的,而是凭借她们的本事和能力,自由选择、自己做主的结果。当然,一切的前提是,她们在大学校园期间,能够早早地实现她们的梦想,至少能看到梦想的曙光,不然她们或许也没有这种打破枷锁、提前迈向社会的勇气和力量。

    同样,对于郑少红这个刚踏入高一的新生来说,由于她过早地规划了自己的奋斗方向和人生目标,过早地开始朝自己的梦想追逐,所以,当周围绝大部分同学还对高中生活保持一种新鲜,在尽情玩耍的时候,她却在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发奋苦读,还充分利用业余的时间潜心钻研数学。

    毕竟,在大哥的劝说下,她的心里早已坚定了这一梦想,并打算为这一梦想奋斗终生。不然,她的人生便会时刻感到身处在一团泥泞中一般,找不到任何可以支撑自己的力量,也找不到任何可以生活下去的动力。

    现在,数学成了她最亲密的伙伴,最和善的良师,最挚诚的益友。她的生活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数学的海洋里度过的,并为此乐此不疲,仿佛一个新生儿一般,对生命和生活充满了无限的热爱。

    当然,在各自的学习和工作之余,郑氏三兄妹也会时不时地进行书信和电话来往。

    自从得知妹妹考入了他曾经就读的高中后,郑少强便会抽空给妹妹写信,并以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对她进行劝导和督促,希望她能够朝着自己的梦想奋斗。而且,郑氏兄弟也开始了较为频繁的书信来往,毕竟亲情是最可贵的;而且,他们两兄弟现在的生活都比较充实,不仅有爱情上的,还有生活和工作中的。所以,在紧张而繁忙的工作和科研之余,他们也开始彼此问候,彼此探讨,互相鼓励,互相帮助。

    所以说,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他们几人的生活表面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海底深处早已暗流涌动。一切只待触碰到生活的巨大礁石和挑战时,便会产生一股风起云涌、波涛骇浪、令世人震惊的力量;在这种巨大力量的推动下,他们会奋不顾身、义无反顾地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勇往直前,藐视一切阻碍,直至通往属于他们的成功和辉煌。

 第265章 庆功团年

    时间的车轮很快便跨入了2005年。

    在新的一年里,人们都渴盼着有好的开始,有好的兆头,有好的发展……总之就是各种交好运、发大财、事事顺心、万事如意之类的良言祝福。

    在一年一度的除夕佳节前一周,水泥厂召开了年底庆功和表彰大会,既对过去的2004年进行年终总结,也对春节过后的来年进行美好展望,并借此次会议把团年饭一起办了,提前放假,以弥补去年过年前大家加班加点的辛勤工作。

    庆功宴和团年饭仍旧像去年一样,在食堂举行。在这一天,大家都停止了手头的工作,张灯结彩,为即将举行的团年饭忙碌着。

    中午十二点左右,准备工作基本完成。随后,厂长郭文军仍旧像往常一样,对在座的全体员工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

    “各位同仁,马上就要过年了,在此先提前祝大家春节快乐,阖家欢乐……”厂长站在在讲台上,手里拿着话筒,斗志昂扬、铿锵有力地说道,“去年六月份召开湿法窑技术改造总结会议的时候,我说过会论功行赏,也说过只要年底水泥厂的利润能够突破一千万,就给大家丰厚的奖励……我告诉大家,由于六月份水泥厂的湿法窑技术得到了改进,不仅减少了能耗和热耗,节省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产量和质量;再加上大家紧锣密鼓的工作,从去年开年到年底,水泥厂的年利润额终于突破了1000万,而且达到了1200万,比水泥厂正常的年利润额增长了50%……”

    讲到这里,下面顿时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在这阵震耳欲聋的的响声下,厂长只得停止讲话,短暂地停顿了片刻,用炯炯有神的目光环视了一眼在座的全体员工。

    之后,他用手示意了下,掌声和欢呼声这才渐渐平缓下来。随后,他继续以响亮的声音说道:

    “……这样骄人的成绩,其实都是在座各位的功劳,都是大家不辞辛劳紧张工作的结果,在此,我向各位表达我最诚挚的感谢!……”

    讲到这里,厂长对在座的各位深深鞠了一躬,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全体员工的感激之情。

    对待员工,郭文军一直以来都是十分尊重的,不会委屈了任何一名员工,既看重员工个人能力的成长,也注重对员工的人身关怀。这样的领导,他能真正得到下属的爱戴,得到员工的尊敬。

    郭文军之所以会选择将去年的奖励搁到现在公开来发放,就是为了激励大家的斗志,让他们能够努力进取,工作更加主动积极。

    这样奖惩分明的制度是一个企业得以发展的有力支撑,只有将这种制度明确化、公开化,大家才有斗志,才有盼头,才能将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自然能够最大程度地为水泥厂创作价值,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

    这是郭文军作为厂长的经验,也是他管理企业所必不可少的一项环节,就是把一切制度公开化、透明化,让大家都能参与其中,而且还能充分发挥监督举报的功能,既激励了努力工作的人,也将那些好吃懒做、不思进取的人进行曝光,让他们自己感到羞愧,并继而激发他们的斗志,向着一种积极、健康、和睦的企业文化发展。

    此时此刻,当他以鞠躬的形式来表达谢意,下面的全体员工,不管是最普通的工人,还是中层的领导干部,都对水泥厂有这样的领导感到欣慰和满意,纷纷鼓起了热烈的掌声。

    待掌声渐渐平息下来后,郭文军继续说道:

    “最后,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为了弥补去年这个时候大家加班加点的干活,水泥厂决定提前放假,从明天开始就放假,也就是说,这个春节大家可以多休息一周左右的时间……”

    讲到这里,下面再次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为这样的大好消息感到快慰,感到激动,感到振奋。

    随后,厂长又向在座的人挥了挥手手,待掌声和欢呼声渐渐平静下来后,他又继续说道:

    “下面,就由人事先发放去年六月份技术改造的奖赏,之后就是分发所有员工的奖励和过年红包……再之后,大家欢聚于此,开开心心地吃一顿团年饭,尽情放开了吃,放开了喝……”

    讲完话后,厂长便走下了讲台。随后,人事部的员工便开始对去年六月份的技术改造论功行赏,叫到名字的就到台前领取自己的奖励。

    当然,去年那次湿法窑技术改造,基本上都是科研实验室和各车间的技术人员的功劳,奖励自然是归他们,其他的人也只能干看着。

    不过,他们仍旧一副兴高采烈的表情,因为这之后就会轮到他们了,而且每人都有份,不仅有相应的奖励,还有过年红包。所以,当厂长走下讲台之后,大家都是一副笑容可掬的表情,精神显得十分兴奋,兴致也显得十分高涨。

    当叫到郑少华的名字时,大家不禁有些起哄,纷纷叫嚣着“大红包”“大奖励”之类的话,让少华不禁感到有些面红耳赤。当他领取到属于自己的奖励时,感到红包里厚厚的一叠,让他不禁吃了一惊。不过,他并没有流露出过多欢喜之色,显得比较淡定,尽量不被下面的起哄声弄得乱了阵脚,尽量让自己保持清醒。

    随后,他拿着手中的奖励,缓缓地回到自己的座位。当他坐下后,周围的同事纷纷为他感到高兴,甚至有人想来抢少华手中的红包看看,以满足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不过,那些人刚准备站起身来,便被周围的其他同事给劝止了。

    面对这些表扬和奖励之类的,郑少华往往显得有些无所适从,不知该怎么办才合适,既不能高调,也不能显得太冷淡。总之,不管是哪种方式,他觉得都有些不太像自己,与其这样纠结,干脆保持沉默来的实在,也比较符合他本人的性格。

    很快,技术改造的奖励便发完了。接下来,就是发放每人的奖励和过年红包了。像去年这个时候一样,上面的人事按车间部门挨着发放,叫到名字就上去领。这种方式虽然显得有些缓慢,但是却显得比较有诚意,也显得比较有成就感,让每个人都能够为自己的付出拿到应得的回报。

    当然,这种方式也难免会产生一些意见和分歧,甚至可能会产生一丝不愉快的矛盾。这种矛盾往往是在比较中产生的,是在看了别人的红包之后,产生的一种心理落差导致的。所以,厂长明令禁止在发放奖励的时候与别人交头接耳,也明令禁止偷看别人的红包。一旦发现,将没收所发放的奖励。

    没过多久,这种仪式便结束了。大家收起各自的红包,开始沉浸在团年饭的吃喝中。厂长仍旧像去年时候一样,每张桌子挨着敬酒,每到一张桌子时,大家都全体站起来,以表示对厂长敬酒的尊敬。

    不知为什么,郑少华始终觉得这次的团年饭比去年的少了点什么,让他的内心感到一种莫名的惆怅之感。

    后来,他才渐渐发现,今年的团年饭已经今非昔比。团年饭仍旧是团年饭,可是吃团年饭的已经不再是去年那些人了,至少去年那些他比较熟悉的人,现在一个都不在了。

    此时此刻,他这才想到,去年的这个时候,有好友雷恩泽和蒋大伟在身旁。那时他们一边吃着团年饭,一边欢快地聊着天,是一件多么温馨、愉悦的场景啊!可是,现在,他却体会不到去年这个时候的那种欣喜和满足。虽然在这一年里,他也结识了一些实验室的人;可是,他很难与他们建立一种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