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双胞胎-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少华便与他们熟悉起来了。而胡小军和江涛对少华也还不错,没有什么心机,也没有任何排斥,只要郑少华有什么不懂的,他们两人都尽力帮忙。所以,没多久,少华便大致熟悉了实验室的物品摆放位置,也对接下来的试验研究有了初步的设想和规划。

    经过三人的商量,他们决定分别做试验,也就是说每人单独来完成整个试验,最后将各自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最终的结论。

    上次开会的时候,组长徐军已经将该试验的原理和技术要求以及大致的试验方法做了说明,有些地方郑少华还不太明白,便打算向其他两位老师请教。

    “两位老师,上次开会徐组长说了两点技术要求:一是,在保证料浆有足够流动性的前提下,含水率尽可能小;二是,料浆要具有很高的稳定性,静置二十四小时不发生分层、离析。具体通过什么试验方法来达到这两点要求?……我不是太明白,可不可以再给我详细说明下?”

    对上次会上徐军的讲解,郑少华都做了相应的记录;但是,他刚来没几天,对一些常用的试验方法还不是很清楚,便向胡小军和江涛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态度显得较为诚恳,也显得比较谦逊。

    “第一点,在保证料浆有足够流动性的前提下,含水率尽可能少,这个比较好办……”胡小军爽快而详尽地说道,“具体的操作是:用料浆盛满1000ml量筒,将所需要的时间进行对比试验,时间越长,流动度越小,反之越大……通过这种方法,既保证料浆有足够的流动性,同时也可以将料浆的含水率减少到尽可能低……”

    “哦,我明白了,谢谢您!”郑少华恍然大悟地说道。

    听了胡小军的详尽说明,郑少华明白了试验的具体操作方法,可谓成竹在胸,十分清楚。

    接着,一旁的江涛又补充道:

    “还有,为了确定稀释剂的最佳含量,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对比试验,具体操作是:在料浆含水量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对比实验来确定最佳的纸浆废液含量,可以分别进行不同纸浆废液含量的对比试验,如0。00%、0。25%、0。5%、0。75%、1。00%、1。25%等,这些百分比都是按照固体含量计算的,并不是液体的百分比……当然,为了确保精确无误,你也可以多做几组试验,以此来测定流动时间,从而确定料浆中纸浆废液的最佳含量;然后,用烘干后的生料将料浆水分调整到流动时间与不掺纸浆废液时的基本相同,测定料浆的最终含水率,以此确定减水效果……”

    江涛把每一个步骤都说得尽可能详细,希望郑少华能够尽快弄明白这项试验的具体操作。

    在江涛讲解的过程中,郑少华眉头紧锁,表情严峻,听得格外仔细,对江涛所讲的每一个具体的操作步骤,都在大脑中快速过了一遍。当江涛讲完这些话之后,少华也已经基本清楚了整个试验的操作步骤,甚至连其中的一些细节都做了一定的想象和发挥,对每一个步骤也都了然在胸。

    当少华仍旧保持着刚才的思考状态时,江涛又继续补充道:

    “还有一点,也是比较关键的……每组试验测试完毕后,要分别从样本料浆中取出约150g,用磨口玻璃瓶密封静置二十四小时,观察其沉淀、离析等情况。如果料浆不发生分层、离析,则前面的试验就算成功;如果料浆发生分层、离析,则说明前面的试验失败,可能是纸浆废液量过多导致的。那样的话,就得重新开始前面的试验,每一个步骤都不能少,直至最终达到目的。……整个试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大概就是这些吧!说起来简单,不过操作起来就没有这么简单了,每一个步骤都必须做到精确无误,不然到了最后环节又可能重新开始,周而复始,需要大量反复的试验……怎么样?清楚了吗?”

    在江涛讲解的整个过程中,郑少华仍旧保持着刚才专注而认真的状态,一刻也没有分心,一刻也没有走神,把江涛所讲的每一个字都在大脑里过了一遍,思维显得异常敏捷,记忆能力也超强,几乎都能将江涛的原话给复述出来。所以,当江涛讲完之后,郑少华也已经思考完毕。

    于是,他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沉思而严肃的表情也缓解过来,不禁面露微笑地说道:

    “嗯,明白了……谢谢您们的详尽讲解,对我帮助很大,让我一下子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真的太谢谢您们了!”

    “不用客气,明白就好……其实,这个试验说难也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有可能要做很多无用功,要大量重复前面的一系列操作,你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胡小军笑着说道。

    “没想到你学东西倒挺快,只听一遍便清楚了,真是不简单!……正如胡小军刚才说的,这个试验重复操作的可能性比较大,要有心理准备,也别太灰心,正所谓苦尽甘来,只有经历了这个痛苦的过程,才能收获成功那一刻的喜悦。你说,对吧?”江涛解释道,提前给郑少华打了一剂强心针。

    “你说得很有道理,任何实验可能都需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吧,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反复操作,直至得出最终结论……”少华心领神会地说道。

    “科研工作本来就是这样,免不了走弯路,免不了做无用功,不过也正因为如此,科研工作才其乐无穷,因为探索未知的事物本身就带有极大的挑战性和趣味性。其实,科研就好比登山,有无数条路可以通往山顶,你需要通过不断的观察,反复的探索,找到那条最佳的道路,直至登上顶峰,俯看苍穹。到时,你会发现山巅的风景是多么壮丽,而自己曾经所走过的道路是多么曲折,多么冤枉,也惟有此时,你才能一眼望见每一条道路的和终点。但是,当我们在山谷的时候,并不清楚哪条道路可以通往山顶,也不清楚哪条路是捷径,更不清楚哪条路是绝路,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一步步探索,一步步艰难的跋涉,艰难的前行……”

    江涛一下子说了许多,仿佛深知科研工作的心酸和乐趣似的。

    “您这个比喻太贴切了,科研工作就是登山……”听了江涛的话,郑少华意犹未尽地说道,仍旧在回味对方所说的话,“其实,人生也好比登山,永远不知道哪条道路是出路,哪条道路是捷径,哪条道路是绝路,都是摸索着前行,摸着石头过河……”

    “你们俩别尽说些人生的大道理,我倒觉得,科研工作十分简单,十分纯粹,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成功就是成功了,失败了就是失败了,清楚明了,一目了然,没你们说得那么高深,那么玄妙……”胡小军突然插话道。

    “对,别谈这些虚的东西了,还是赶紧动起来吧,抓紧时间做试验才是正道,别到了最后搞得手忙脚乱的,趁现在时间还比较充裕,力争早日完成,早日获得成功,达到目标……”经胡小军提醒,江涛也从刚才的感慨中回过神来。

    随后,三人按照大家商量的意见,分别开始了自己的试验,争分夺秒地进行着。

    经过胡小军和江涛刚才的讲解,郑少华现在对整个试验也已经十分清楚,完全了然在胸,大脑中会不断闪现每一个操作的具体步骤和具体细节,就像观看电影一般,从开始到最后都有了印象。

    而他接下来要做的,只是将这些影像化的步骤,通过自己的亲自操作,通过自己的探索,尽可能全面地呈现出来,把整个试验的全貌展现出来,直至收获最终的成功。

 第246章 怀疑生活

    时间总是在人们毫不察觉之时悄然溜走。

    不知不觉,离一年一度的高考只剩一个月时间了,新一年的高考之战又即将拉开帷幕。全国各高三毕业班的学生纷纷进入紧张而繁忙的备考状态,为即将开始的一场生死攸关的残酷硬仗准备着,忙碌着。

    这个时候,郑少红也在为一个半月后的中考准备着。

    不过,她的内心已经变得有些动摇,有些怀疑了,不再像过去那样两耳不闻窗外事,只顾埋头苦读了,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坚定地相信未来了,甚至开始对读书改变命运的理念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这两个多月,家里发生了太多不幸。对于郑少红来说,她的内心也承受了巨大的创伤。别以为只有郑少华和郑少强两兄弟才会为家里发生的不幸悲痛,作为家里一份子的郑少红,作为家里最年幼的她,心中承受的痛苦一点不比她的两个哥哥少,甚至比他们还深重,还难以得到平复。

    两个哥哥都是男子汉,按理说心理承受能力自然比她这个柔弱的初中生强;在家里的大灾大难前,他们尚且到了悲痛欲绝、欲哭无泪的地步。可想而知,少红的内心该是承受了多么深重的苦痛啊!她曾经不知多少次躲起来偷偷一人落泪,为母亲的去世难过,为二哥含冤入狱难过,为父亲的渐渐衰老难过,为这个家频繁遭遇的变故难过……

    总之,所有的一切聚集在一起,让她只能以泪洗面。即便有时在家的时候,大哥会竭力安慰她;可是,这些安慰的话语又能起到多大作用呢?又能维持多久呢?该伤心的仍旧得伤心,该落泪的仍旧得落泪,这些都是她这个只有十五的女生无法控制、无力承受的。

    即便如此,可她还是尽量让自己从这种苦海中挣脱出来,不能整日生活在悲痛中,不然她的生活将会被彻底毁了。她不知多少次咬紧牙关告诫自己,让自己变得坚强,不能再动不动就流泪。可是,整整有一个月时间,她的内心始终没办法摆脱痛苦的汪洋大海,没办法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

    每当周末回到家的时候,面对屋里冷冷清清的状态,她便不由自主地悲从中来,内心再次痛得她无法呼吸。母亲不在了,每当想到这样残酷的现实时,她就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可是……可是……母亲真的已经不在了啊!……已经永远地离开这个世界了啊!……已经永远地离开她了啊!……

    当她不得不面对这一令人痛心疾首的现实时,泛滥的泪水便再次如一发不可收拾的洪水一般,将她彻底吞没。

    这样以泪洗面的日子,足足持续了一个月,她才不得不强迫自己接受这一悲惨的现实。

    在亲人的去世面前,少红所承受的痛苦远远超过她的两个哥哥。

    在痛苦前面,他们尚且可以化悲愤为力量,为自己的梦想而奋力追逐;尚且可以让爱情抚慰心灵的创伤,让自己的内心得到暂时的缓解。

    可是她呢?为梦想奋斗吗?她现在才读初三,还要继续读三年高中,还有四年大学,这样漫长的煎熬何时才能终结啊!

    现在的少红,眼见自己的两个哥哥所经历和遭遇的,眼见自己的二哥在大学却被警察冤枉,甚至还差点入狱。这样惨淡的现实,让她对大学的美好向往渐渐减弱了许多,不再像之前那样,一切只为了考个好大学。

    大学?她现在甚至已经开始对这一切产生怀疑,她将来为什么要读大学?为了改变家庭的命运?可是,如今最亲的亲人都离世了。她读大学来干什么?亦或者,不读大学?这样,她的出路在哪里?她今后到底该干什么?在接连不断的变故面前,连她的梦想都被冲淡得所剩无几。

    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