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去隔壁有学生的寝室打听下……”黄海涛赞同地回答道。
于是,两人从310寝室开始找起,一直找到324寝室,发现只有两间寝室里面有人,一间是316寝室,一间是321寝室。两人分工合作,张振生去316寝室打听,黄海涛去321寝室打听。
张振生所在的316寝室,里面有一个学生没有回家,询问过后得知是由于家比较远,所以就留在学校了。
当张振生询问他是否认识312寝室的曹飞洪时,该同学说只是知道这个人,但是平时基本上没有什么来往;当张振生询问他是否知道曹飞洪睡在哪个床铺时,得到的答案仍旧一样,可以说一无所知。
从对方的穿着来看,张振生揣测他属于家庭贫寒的学生,与曹飞洪这种官二代没什么来往,也是完全正常的。这样的结果,不禁令张振生感到有些失落。
黄海涛那边的询问也差不多,而且321寝室和曹飞洪所在的312寝室,严格说来并不属于同一个专业。曹飞洪是机械工程下设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而321寝室则是下设的材料工程专业。所以,对于曹飞洪的情况,对方也是知之甚少。
当然,这层楼还有另外两间寝室有留校的学生,询问过后,得到的答复也大同小异。可能是由于曹飞洪并不是每天都住在寝室的缘故,所以,与周围寝室的关系也不怎么样。
询问过这层楼的寝室之后,两人便向楼梯口走去。张振生一边下楼,一边对身旁的管理员说道:
“曹飞洪这个人,你知道有多少?
“不是太清楚……只是听人提起过他家是当官的,其他就一无所知了……”管理员有些不安地回答道。
“除夕晚上,你有见过曹飞洪这个人吗?”黄海涛继续询问道。
“记不得了……当时,下着大雨,我正忙着和家里人吃团年饭,所以,就没有太在意……”管理员怯生生地回答道。
“好吧,没事了。”张振生一边走下楼梯,一边对身旁的管理员继续说道,“学校什么时候开学?”
“正式开学要过大年十五了……是在2月23日。”
管理员仍旧有些畏缩地说道,估计可能是见到警察,不自觉让他感到有些担忧和畏惧的缘故。
“要过了十五啊……”张振生说道,又转向管理员,“这些天,你多留意下312寝室,如果发现有同学回来,立即打电话通知我们。”
“好的,一定,一定!我每天都会去看的,一旦有学生来,我立马通知您们。”
管理员突然提高了音量,大声地说道,仿佛对警察交代的事情不敢有丝毫怠慢似的。
看来,学校的这次调查,同样一无所获,只能等到学校开学之后,再来向曹飞洪寝室的室友以及他的同学询问了。
接着,两人对管理员表示了感谢,留下了电话号码,便走出宿舍,来到校园。
走在校园里,有些失意的张振生对身旁的黄海涛询问道:
“上次,你去曹飞洪家调查的时候,不是向他父母询问过,他开的是什么车吗?”
“是辆红色宝马3系跑车,车牌号……”黄海涛一边说着,一边从自己的手提包里掏出一个黑色工作笔记本,“是xxbmw728。”
“那就先在学校查查有没有这辆车……”张振生说道,“如果有的话,就有些眉目了,至少说明死者很可能是在学校附近喝的酒,之后便被凶手盯上,再弄到事故地点;如果没有的话,那就又没有什么线索了……”
“好的,就这么办。”黄海涛回答道。
接下来,两人又与学校后勤部的值班人员取得了联系,确定了学校所有停车场的位置,并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帮忙找寻曹飞洪那辆红色宝马车。
由于学校比较大,专门的停车场就有好几个,而且路边和教职工区也有好些地方停着车。所以,寻找车总共花了差不多一个小时。不过,令他们感到欣慰的是,居然在学校的停车场发现了这辆车,总算有了一些线索。
在学校找到曹飞洪的车,说明事故发生前,他曾经来过学校或者学校附近,他正是在学校这里遭遇不测的。凶手很可能是在学校或者附近对他下手,然后将其带到火车站的铁轨上,让火车碾碎头部,从而制造意外事故的假象。看来,学校才是凶案发生的地方。
两人仔细查看了车辆的情况,没有发现任何异样,完好无损;而且,从车身情况来看,似乎停了好些天的样子,估计从出事之后便一直停在这里了。
查找到曹飞洪的车,这也算是有了一些线索,至少说明曹飞洪曾经在学校出现过。
接下来,他们又从保安室那里查看了出入车辆登记册。
令他们感到意外的是,这辆车进入学校的时间,居然是在2月1日下午两点半左右。曹飞洪所使用的车,在2月1日就一直停在这里,一直没有离开过;也就是说,他从离开家之后,便开着车来到学校,之后便失了踪,或者住在朋友家(根据他父母的供词,他平时经常不归家,要么去朋友家住,要么就去别墅住,或者有时来学校的寝室住)。
得到这样的线索,两人更加确定,学校和学校附近很可能才是凶案第一现场,而火车站只不过是凶案第二现场。
这样的发现,让他们觉得,之前在火车站进行的排查似乎完全找错了方向,学校附近的酒吧和饭馆才是重点调查对象,而且,应该从2月1日就开始查起。
既然曹飞洪2月1日就跑到学校附近来喝酒,可以推测,他很可能是在和父母大吵一架后,才来喝酒宣泄的;但是,他死亡的时间又是在除夕晚的23:00—01:00。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说曹飞洪在喝酒之后,遭到人捆绑和关押,直到除夕才被带到火车站?或者也可以这样来推测,2月1日曹飞洪来到学校之后,便和朋友一起到其他地方喝酒、玩耍,最后被凶手带到了火车站。
那么,这中间的一周时间,该如何来解释?这段时间,他是活着,还是死了?这些接连的问题,便是警方必须去破解的难题,只因为曹飞洪车辆的停放时间与他死亡的时间存在着不一致。
看来,接下来,警方得从学校附近展开调查,从而得知曹飞洪的具体动向。
第158章 重大进展
接下来几天,张振生和黄海涛将主要的精力转移到学校附近,对周围的酒吧、餐厅和饭馆进行调查,以期获得进一步的线索。
经过几天的排查,总算在学校附近的一家酒吧查询到死者的一些情况。这是一家相对比较高档的酒吧,名叫“银都酒吧”,来这里消费的客人大多都是学校里一些有钱人和附近住的有钱人。
当张振生和黄海涛拿着死者的照片询问酒吧的工作人员时,他们一眼就认出了死者。原来,曹飞洪是酒吧的贵宾,经常和朋友来这里喝酒,隔三差五就会来,出手大方;而且,大家似乎都知道他是教育部长的儿子,所以,对他印象比较深。
于是,张振生找到了这间酒吧的负责人,打算向其了解曹飞洪来这里的一些情况。酒吧经理年龄大概在三十来岁,个子不高,身材偏瘦。
“你是这间酒吧的负责人?”张振生询问道。
“是的,请问两位……?”
经理话还没有说完,只见张振生从身上掏出警察证,在经理面前晃了下。
“哦,原来两位是警察啊,幸会,幸会!”经理热情地招呼道。
随后,经理将他们带到一张相对安静的酒桌,询问道:
“两位警官,喝点什么?我请客!”
“不用了!”黄海涛谢绝道,“我们来是想向你了解些事情!”
“那好吧,你们想了解些什么呢?”酒吧经理继续询问道。
“你认识这个人吧?”张振生手里拿着曹飞洪的相片,对着经理询问道。
“警官,出什么事了吗?”看警察拿出曹飞洪的相片,经理怯怯地询问道。
“这个你就不用管了,只需要老实交代情况,不能有半句隐瞒。”张振生威严地说道。
“认识,他是曹公子,经常来咱们酒吧喝酒……”经理老实地说道。
“曹飞洪最后一次来这里,是什么时候?”黄海涛突然开口询问道。
“我想想……”经理略微想了想回答道,“好像是2月1日……”
“你能肯定吗?要知道,酒吧人来人往的,你对曹飞洪的情况怎么如此了解?”黄海涛不禁好奇地询问道。
“是这样,曹公子是我们这里的老客人了;每次来的时候,他都会带着朋友一起来,久而久之,对他的情况自然比较清楚。而且,像他这种出手大方,经常照顾我们生意的客人并不多,自然对他格外关注。”
经理尽可能详尽地回答道,希望能够让警察满意。
“2月1日那天,他是什么时候到店里来的?”张振生继续询问道。
“这个嘛,具体时间我就不清楚了……”经理有些遗憾地说道,然后缓缓地站起身来,“您们稍等下,我去叫下当天负责的服务生,他应该比较清楚……”
说完,经理便离开了,两三分钟后和一名酒吧服务生来到了张振生他们所在的酒桌。
“警官,这位就是当天负责的服务生,具体的问题您们可以询问他……”经理指了指身旁的服务员说道。
这名服务员大概只有十八九岁的样子,显得比较年轻,甚至有些稚嫩。
“曹飞洪是2月1日来酒吧的吗?”张振生对服务生再次确认道。
“是的。”
服务生有些慌乱地回答道,眼神不时在张振生和黄海涛脸上游离,显得有些飘忽不定。
“他是什么时候来酒吧的?”张振生继续询问道。
“好像是下午三点左右。”服务生想了想回答道。
“他和谁一起来的?”黄海涛突然插话道。
“刚开始的时候,只是他一个人,大概过了一个多小时,又来了两人……”服务员将目光从张振生身上转到黄海涛身上,继续回答道,“看样子,那天曹公子心情不太好,那两人好像是来陪他喝酒的,都是他的好朋友。”
“那两人也经常来酒吧喝酒吗?”张振生好奇地询问道。
“经常和曹公子一块来,也是这里的老客人。”
服务员老实地回答道,不敢有半点隐瞒。
“他们都叫什么?”张振生不动声色地继续问道。
“其中一个叫赵军,还有一个叫李志文。”
服务员较为熟悉地回答道,仿佛对这些人已经比较熟悉了似的。
“这两人都是京师理工大学的学生?”
张振生一边在袖珍笔记本上写着,一边继续询问道。
“是的,他们都是理工大的学生。”服务员回答道。
“你对他们还了解多少?比如他们的家庭背景、人际关系等等……”黄海涛询问道。
“除了知道他们的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和有权势之外,其他的我就不清楚了……”
服务员望着黄海涛,有些遗憾地说道,仿佛为不能提供更多帮助感到愧疚似的。
“那你有他们的电话号码吗?”一旁的张振生突然询问道。
“有的,您们稍等下,我这就去拿来……”
服务员满心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