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种田-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了,茶马古道的衰落让老街陷入了困苦之中,没有收入来源的居民只能守着老宅,艰难度日。如今,修筑公路,能让青云有更快的发展,让老街有重新焕发光彩的机会。
另外一方面,老街的居民都是在老宅、古街的注视下成长,对老街的感情自不必说,一点点破坏老街的举动都会被视为大逆不道的事情。
当轰隆隆的机械声开始响彻青云的上空,大地在微微颤抖,老街居民也是满怀期待地看着那些冒着黑烟的钢铁怪兽,希望它们能给老街带来更新更好的变化。
道路的动工也预示着青云和梁村的发展拉开了新的篇章
【142章】 艺术表演
【142章】艺术表演
国内的建设工程,历来少不了各种各样的隆重仪式,官员们很热衷于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彰显自己的政绩。
作为今年年尾的重点工程,梁村的公路建设也是不能免俗,县上镇上的领导都希望举办热闹的开工仪式,为工程奠基。不过县上的领导倒也没有太过官僚,全部安排枯燥的讲话,为了吸引群众的关注,开工仪式还夹杂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在这种重点工程之中,作为青山县文艺表演的主力军,青山县艺术团自然是不会错过。在领导的指示下,他们几乎是全体出动,带着大量的演出器材抵达了青云镇。
平时,乡下的群众很难少有观赏文艺表演的机会,娱乐活动也少得可怜。可以用‘一潭死水’来形容青云镇数万名群众平时的jīng神生活。
因此,这一次县艺术团的到来让整个青云沸腾了
白天枯燥的开工仪式之后,群众们都期待着晚上的文艺表演,简直是把这一次艺术团的到来当成了一个盛大的节日。
平时很少有动静的青云,群众们都是相当兴奋,开口言谈之中都是艺术团即将上演的节目,大家都相约晚上到镇上中学看节目。
似乎老天也是觉得青云的群众很久没有看到jīng彩的文艺节目,格外开恩,今天是秋高气爽,万里无云。
才过五点多钟,青云以及周边的梁村家家户户都已经是提前做晚饭,袅袅炊烟在万里晴空之中升起,凝而不散。往常十分闹腾的娃娃们变得乖巧了很多,没有在院坝、晒谷场上疯玩,而是安静地呆在家里等着吃饭。
不过,他们的眼神时不时地往mén外看,总是担心别的伙伴先出发,心里自然像是被猫挠痒一样,有点坐立不安。对于孩子们来说,看电影、看表演其实就是一个盛大的节日,不过呢,有时候好几年也不见得能够碰上一回。
在做饭的主fù们心情也变得好了许多,她们的脚步轻快,嘴里哼着许些民谣,似乎都年轻了好几岁。平时她们整天忙着照顾丈夫孩子、孝敬老人,还得cào持家务,忙得是脚不着地,何曾有过休闲的时候?
如今难得有这样的一次机会,自然是要去看看表演,感受年轻时候那种欢快的感觉。
壮年的汉子坐在mén槛上,倚在mén框上,看着乖巧又调皮的儿子,再转身看看正在忙碌的贤惠妻子,心里头那种美自不必说。对于绝大多数的乡下汉子来说,有一个温暖的xiǎo家,有妻子儿nv,老婆孩子热炕头是很多人的终其追求。
‘咕咚咕咚’地吸上一口水烟,缭绕的烟雾喷薄而出,把眼前勾勒得异常美丽。
这样的场景在青云大部分的家庭不断地上演,虽然有些细节有所不同,但是幸福的含义却没有不一样。
为了迎接艺术团的表演,青云的群众生活作息明显提前了两个xiǎo时左右,若是不清楚的人,还以为他们发了失心疯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xiǎo朋友们再也坐不住了,草草地吃过两口饭,然后在父亲严厉的目光和母亲慈祥的微笑中溜出家mén。当他们走出院mén,看到伙伴们也是同时出mén,不由地相视一笑。他们就如同是被放养的山羊,马上撒欢了疯跑,清脆的笑声传遍整个村庄。
他们不时在路边爬爬树,要不拿起石头往附近的水沟扔下去,要不就是折下树枝追逐打闹,对于孩子们来说,欣赏文艺表演并不是重点,重要的是能够和xiǎo伙伴们度过一个没有人管束的晚上。
充满童真的笑声就如同是一个信号,让原本有点安静的村庄变得有点躁动不安,大家纷纷地走出家mén,朝着镇上的中学走去。
大姑娘xiǎo媳fù叽叽喳喳地凑到一起,一边在期待晚上的节目,一边在谈论东家长西家短。对于平时异常忙碌的她们来说,今天晚上可是一个相互jiāo流的好机会。
当家的也是三五成群,一边对最近的农事以及镇上的新鲜事进行讨论,一边jiāo流一些诸如捕猎、钓鱼之类的技巧。虽然他们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xiǎo,但是也无法磨灭他们乐观的天xìng,总是希望在繁重的农活间隙尽量地享受生活。
和城里人平时休闲的活动是唱歌、跳舞或者保龄球等等比较高雅的活动,村民们放松自己的方式往往实用而又有乐趣。
无论是钓鱼还是上山狩猎,村民们都可以在放松的时候为家里改善伙食,很有农村特点。在农村,往往那些干活力气大,钓鱼狩猎技术高超的人很容易就会成为伙伴中的焦点和带头大哥。
就比如王华安,他在伙伴中有着较高的人气,不仅仅是因为王家是梁村的大族,也不仅仅因为王华国是村支书,更多的是因为他个人的实力。王华安不仅仅干活漂亮,是个养殖大户,更为重要的是师从张怀忠的他有着一手高超的捕猎技巧。
从xiǎo时候开始,他的捕猎技巧就让xiǎo伙伴们刮目相看,逐渐地培养了足够的威信。
不光年轻人兴高采烈地赶往青云初中,就连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也都是纷纷穿上自己的新衣裳,打扮得jīng神抖擞地,相约着一起去看戏。或许对这些老人来说,这样的活动参加一次就会少一次,如何能不让他们珍惜呢?
就这样,青山县艺术团的演出还没有开始,就已经是搅得四方云动,热闹不已。
当太阳的余晖把西边的天空映照得一片通红,异常美丽的时候,青山县艺术团的全体演职人员正在做最后的演出准备。
这些年以来,受到大量影视作品以及电视节目的冲击,原本深受群众欢迎的青山艺术团越发感受到市场的压力。各种情况的jiāo集之下,艺术团已经开始有点入不敷出,工资都已经不能全额发出了。与此同时,优秀的人才流失更加加重了艺术团的衰落。
这几年,艺术团在县城的表演观众寥寥,已经有日薄西山的感觉。
不过,这一次受到县领导的指派,来到青云进行演出的艺术团,却感受到了和县城迥然不同的氛围。
这种差别,艺术团团长廖辉的感受是最深的
以前在县城演出的时候,往往都是表演开始之后观众才会懒洋洋地走进会场,心不在焉地观看。在这种冷清的氛围之中,演员们说实在还真的没有什么表演、创造的jī情,表演也就更加流于表面,敷衍了事。
这个世界上,往往很多事情都是恶xìng循环,愈坏就愈糟糕。
但是,来到青云之后,廖辉立即就感受到青云人民的热情。和以往在别的地方受到冷遇的情况不同,一下车,青云的群众就很热心地忙前忙后,帮助艺术团的演员们把各种器材卸载,搬到后台。
吃过丰盛、富有山林特sè的晚餐之后,廖辉就看见陆陆续续有村民抵达了会场,等待表演的开始。这种场面廖辉已经有好几年没有看到了,此时此刻,他还真的是回想起以前艺术团辉煌的日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赶到青云初中的男nv老幼是越来越多,从台上看下去都是黑黝黝的人头。
虽然演出还没有开始,但是初中里已经聚集了不下一千人,他们都在翘首期盼演员们的jīng彩表演。
孩童的笑声、老人的咳嗽声、年轻人的谈话声,jiāo汇到一起,变成很噪杂的声音。但是,在廖辉听来,却如同天籁一般
饱受冷落好多年之后,廖辉突然发现,自己以前走错了方向。
以前,廖辉总是以为城里的消费水平更高,群众对文艺表演的需求更强,也有着更强的消费能力。殊不知,城里的群众因为接触更多表演模式,胃口已经养叼了,对于青山艺术团的这点xiǎo菜已经是有点看不上眼了。
相反,乡下的群众因为娱乐设施、节目的稀少,对于各种表演还没有太强的免疫能力,往往更为期待能看到现场的表演。
想通此节之后,廖辉就知道,自己往后应该更加注重农村市场,创作出农民们喜闻乐见的新颖节目,让艺术团焕发出第二chūn。
不提站在后台出口的廖辉浮想联翩,台下的的群众们是越聚越多,他们有的是自带板凳,有些人则是从教室里取出了座椅板凳,有些人上了教学楼,趴在栏杆上守住了位置。甚至有些娃娃更加离谱,他们爬上了高高的芒果树,从树叶的缝隙中眺望空无一人的舞台。
村民们眼巴巴地定在共和舞台,仅仅是高音音响开始播放音乐,就足以让村民们感到莫名的兴奋。或许对村民来说,这样的现场感觉可是看电视所不能体会到的。
眼看着村民的热情超乎了想象,组织者担心出意外,只能让村干们出面约束村民的行为,希望整个观赏过程都在欢乐祥和之中进行。
夜幕的逐渐降临,舞台上五颜六sè的彩灯开始亮起,更是引得村民们一阵sāo动,大家对于接下来的表演有了更多的期待。
随着两位浓妆yàn抹的主持人开始出场,今天晚上的表演正式拉开了帷幕
【143章】 竣工在望
【143章】竣工在望
艺术团当天晚上的演出取得了巨大成功,虽然和那些顶级表演团队的jīng彩节目还有着相当的差距,但是依旧受到了村民们热烈的欢迎。演员谢幕的时候,雷鸣般的掌声不断响起,演职人员再三谢幕之后,晚会这才落下帷幕。
饶是如此,三三两两离开的村民都还在热议刚才的表演,或者,这样的活动在他们的生活中是非常好的点缀。
天上璀璨的星光似乎也在欣赏这场大戏,微笑着注视村民们愉悦的心情。
jīng彩的文艺表演在青云镇的居民生活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让村民们丰富了娱乐生活,也让廖辉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此之后,青山艺术团不再紧盯着城市的娱乐市场,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广袤的农村。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酝酿,在重新创造更加适合当地农村的曲目和作品之后,青山艺术团开始转战青山大大xiǎoxiǎo的乡镇文化市场,大获成功已经是后话不提了。
艺术团的表演虽然在青云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让大家津津乐道,不过呢,生活依旧要继续,工程仍旧要开工。
轰隆隆的机器声响彻青云上空,让原本寂静的xiǎo镇变成了喧闹的工地。
原先,工程部是想要在青云附近的山区炸山取石,降低建设成本,不过这个建议遭到了研究院的强烈反对。出于对杨正以及他身后的科学院的尊重,青山县的领导只能是改变了这一个主意。
临时的变动顿时让工程的难度和成本直线上升,不过在县领导看来,这段代价是值得的。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环保意识增强,而是他们觉得并不用在这个问题上和杨正等人产生分歧,进而影响到自己的仕途。对于这些官场老油条来说,如何作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是轻车熟路的事情。
一时间,从北部山区开采的巨石、碎石通过载重汽车运抵了青云码头,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工程部特意从其他地方调运了好几艘渡轮,日夜作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