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盗天-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转磨对于发现线索没有任何价值,穆春江心里很明白这一点,于是在焦躁不安的转了几圈后,又重新倒在床上,开始翻看第二遍日记,这次,他更加细致入微的研究起来。
又用了几天的时间,穆春江翻看完了第二遍,依旧是一无所获,于是他又在屋子里转了几圈磨,而后再次倒在床上开始翻看第三遍……。他就是有着这么一种执着的精神,凡事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苦点累点都算不了什么,只要目标明确,他就强迫着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也许正是这种对于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感动了上天,使得他在翻看第三遍日记的时候,发现了些许蛛丝马迹,不过究竟是否可以被称为线索,他还不得而知,还需要进一步的加以验证——
在长平公主日记后半部的某一页中,在密密麻麻的文字里有着寥寥几个字的一句话,如果译成现代文字,它的意思是:父王把他最喜爱的《清明上河图》交给我保管,还说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话,真是很奇怪……
崇祯皇帝给自己的女儿一幅价值连城的国宝级字画本不足为奇,皇宫里的东西随便拿起一件就是国宝,但他在把画交给长平公主后,还说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话,这引起了穆春江极大的兴趣,可是究竟说了些什么日记里并没有记载,哪怕是只言片语都没有提及,究竟这是不是一个有价值的线索,穆春江不敢确定,但整本日记中似乎只有这句含糊的话有可能成为线索:既然崇祯把他最喜爱的东西交给了女儿,而后又说了些莫名其妙的话,那么这些话也许就是一种暗示,只不过由于长平公主年岁尚小,没有理解其中的意思而已,也许,崇祯在话中暗示长平公主,《清明上河图》中记载了宝藏的隐藏位置!所以,必须把日记里的这段内容当成重要的线索,并依此继续查询下去……
于是穆春江揣着日记本去宾馆找吴俊商量,他得听听吴俊的意见,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自己和吴俊两个不太臭的皮匠怎么也能顶上半个或是三分之一个诸葛亮吧……
吴俊也是无所事事,正准备找饭馆撮烤鸭去。写字楼工程还不能重新开工,期房也已经被销售一空,大笔的钱已经挣到了手,只要工程能够保质保量的如期完工,这个项目就算是大功告成了,所以吴俊的心情也是异常的轻松,每日东游西逛、不亦乐乎,只不过少了“死党”穆春江,没有他在自己的耳边贫贫叨叨的还真觉得少了点什么,这个小子把自己关在家里之前告诫过自己“没有大到死人的事儿,谁也不许打搅自己”,可是生活那么美好,哪那么容易死人啊,所以自己不敢轻易的去找穆春江,只能终日一个人溜溜达达,奔波于京城各家驰名的饭馆享受美食。
今天不知怎么的,太阳从西边出来了,穆春江竟然主动走出了“闺阁”,还主动来找自己……吴俊一见到穆春江那张不算太难看的、熟悉的脸,如同见到了自己的亲人一般,二话不说就要拉着穆春江下饭馆喝酒去,气得穆春江又开始挤兑他,“你丫老毛病又犯了吧?贪吃贪睡不干活,不可教也!”
吴俊只得乖乖的坐下,把被烤鸭馋出来的口水又咽回了肚子里,询问穆春江此行的目的,既然不是为了吃饭、喝酒,那还能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啦?
穆春江把长平公主的日记拿到吴俊的眼前,指着自己发现线索的那句话,然后说出了自己的推测。吴俊很是赞同,哥俩又是一拍即合,准备对这副名画故伎重施——如果可能,把它偷回来研究一番……
于是哥俩决定先找寻一下《清明上河图》的下落,最好能够亲眼所见真迹,也许——,崇祯真的在它上面留下了有关宝藏的线索。
第九十九章 清明上河图(二)
为了寻找到《清明上河图》的下落,穆春江拉着吴俊再次进入了国家图书馆,把几本厚厚的书放在了皱着眉头的吴俊面前,逼着他一本一本的查询,自己也找了些书,静下心来开始研究起了这副中外驰名的不朽之作——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不朽杰作,堪称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它是一幅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承平时期的繁荣景象。
张择端,字正道,南北宋之交的画家,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在宋徽宗朝任翰林画院画史时所作。长卷为绢本,淡着色,画幅高厘米,长厘米。
《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首都汴京(今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礻见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制了五百五十多个各色人物,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相当巧妙。绘制牛、马、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车、桥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多艘。房屋、桥梁、城楼等也是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
张择端完成这幅歌颂太平盛世的历史长卷后,首先将它呈献给了宋徽宗。宋徽宗因此成为此画的第一位收藏者。作为中国历史上书画大家的宋徽宗酷爱此画,用他著名的“瘦金体”书法亲笔在图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钤上了双龙小印。
……
在穆春江对于《清明上河图》有了深入的了解之时,吴俊这一路也已经查询到了这幅传世杰作的收藏之处,这本就不是什么秘密,在多本书籍中都有所介绍。不过不知道还好,尚且可以心存希望,故伎重施的想法也还能在心中犹存,可是一旦得知了《清明上河图》的收藏之处后,两个人的心都如同掉进了冰窖里一般,一丁点得到这幅画的希望都不复存在,这也不足为奇,因为《清明上河图》被妥善的保管在——故宫博物院中!
换句话说,这和存放在某个密不透风的监狱里又有什么两样?
“偷还是不偷?”吴俊不合时宜的询问穆春江。
“偷!——,偷得出来吗?”穆春江大喘气般的回道。
“我们把计划弄得更加缜密一些啦——,不是没有可能的啦——”
穆春江把脑袋摇得如波浪鼓一般,“不行不行!在故宫博物院里偷国宝,那可是死罪!我可还想多活几年呢,我刚挣了那么多的钱,还没好好享受就要沦为罪犯,万万使不得!”
吴俊一听,心中好笑,原来不仅仅是自己有这种想法,甭管是谁,一旦有了钱,都会有所顾及起来,尤其是在还没有充分享受金钱所带来的快乐之前,顾虑重重、牵肠挂肚,倒是一无所有的穷光蛋来得痛快,反正活着也是受罪,所以什么事都敢干,就象以前的大头,没有什么事能够让他有所顾虑,不过大头现在也有了钱,还有了女朋友,估计干起莽撞的事情来也会变得犹豫犹豫、婆婆妈妈。
“那你说怎么办?”吴俊问道。
穆春江若有所思的说道:“还是得想出个计策,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你别老看我呀!这可是你们南派的过人之处,赶紧开动脑筋好好想想!”
于是两个人开动脑筋胡思乱想了一气,可是终归不得要领,穆春江起身,催促吴俊,“走吧,先去故宫里看看这副画再说。”于是二人还了书,出了国家图书馆,直奔**而去。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故宫的宫殿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米,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殿宇之海”,气魄宏伟,极为壮观。无论是平面布局,立体效果,还是形式上的雄伟堂皇,都堪称是无与伦比的杰作。
一条中轴贯通于整个故宫,这条中轴又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在中轴宫殿两旁,还对称分布着许多殿宇,也都是宏伟华丽。这些宫殿可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殿为两翼。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六宫为两翼,布局严谨有序。故宫的四个城角都有精巧玲珑的角楼,建造精巧美观。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0米,长3400米的宫墙,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
现在,故宫的一些宫殿中设立了综合性的历史艺术馆、绘画馆、分类的陶瓷馆、青铜器馆、明清工艺美术馆、铭刻馆、玩具馆、文房四宝馆、玩物馆、珍宝馆、钟表馆和清代宫廷典章文物展览等,收藏有大量古代艺术珍品,据统计共达1052653件,占中国文物总数的六分之一,是中国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中很多文物是绝无仅有的无价国宝。
《清明上河图》就是收藏在故宫中的众多无价国宝中的一件。
穆、吴二人进入故宫的时候,天色已经不早,距离闭馆的时间仅剩下一个多小时,游客们纷纷的往出口走,偌大的一个故宫博物院逐渐的清净下来,熙熙攘攘、杂乱无章的景象渐渐的恢复了安宁,这本应是帝王故居的本色,威严、庄重、霸气十足,可是市场经济把这里变成了一个大号的“菜市场”,除了没有菜,其它的一切都是极为相近,也许这正是旅游局的高明之处,把封建帝王高高在上的皇宫变成平民百姓的菜市场,赶上几个不文明的游客再随地吐上几口痰,瓜皮果屑的随地一扔,帝王又怎么样?在无产阶级专政的铁拳下,照样得沦落为菜市场卖菜的……
故宫里恢复了安宁,倒是成全了穆、吴二人静下心来观赏《清明上河图》的本意,哥俩先向工作人员打听了一下《清明上河图》的展出位置,然后就开始狂走一气,生怕不能及时赶到,看不上一眼画就被清理出去。终于到达的一刻,二人累得满身大汗,气喘吁吁。
站在五米多长的画卷前,两个人都感觉到了一种震撼,虽然在书籍中看到了画卷的照片,可是身临其境,目睹真迹的一刻,还是情不自禁的为这幅旷世名作所动容,为中国古代高超的绘画技法、表现能力所撼然。
就见全图分为三个段落:
首段,汴京郊野的春光:在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茅舍、草桥、流水、老树、扁舟。两个脚夫赶着五匹驮炭的毛驴,向城市走来。一片柳林,枝头刚刚泛出嫩绿,使人感到虽是春寒料峭,却已大地回春。路上一顶轿子,内坐一位妇人。轿顶装饰着杨柳杂花,轿后跟随着骑马的、挑担的,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环境和人物的描写,点出了清明时节的特定时间和风俗,为全画展开了序幕。
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汴河是北宋国家漕运枢纽,商业交通要道,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人烟稠密,粮船云集,人们有在茶馆休息的,有在看相算命的,有在饭铺进餐的。还有“王家纸马店”,是扫墓卖祭品的,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