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在地学位置中的作用。五台山最低处海拔仅624米,最高处海拔达3061米,为华北最高峰。层峦叠蟑,峰岭交错,大自然为其造就了许多独特的景观。
五台山是驰名中外的佛教圣地,与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而五台山以其建寺历史悠久和规模宏大,居于佛教的四大名山之首。据多种古籍记载,五台山在东汉永平年间已有寺庙建筑。相传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端坐祥云,从西天飘然而来,知是有佛感应,随即派大臣蔡暗、秦景等人向西寻访,拜求佛法。蔡、秦等人在大月氏得到佛经佛像,并巧遇正在当地传教的天竺国(今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即相邀同至中国。永平十年(公元67年),梵僧汉使以白马驮载经卷和佛像到了洛阳。汉明帝一见释迦牟尼佛像,果然和梦中所见一样,越加崇信佛教,遂敕令修建了洛阳白马寺,并着摄摩腾、竺法兰在中国传播佛教。永平十一年,二高僧来到清凉圣境五台山,见五座台顶围护的腹地台怀,其山形地貌与释迦牟尼佛的修行地灵鹫山分不出两样,返回洛阳后就奏请汉明帝在五台山修建寺院。于是,汉明帝颁旨,在五台山修建大孚灵鹫寺。大孚,是弘信的意思。寺曰灵鹫,指东土五台山腹地与西域灵鹫山相仿佛。这样,洛阳白马寺与五台山的大孚灵鹫寺就成为我国最早创建的寺院。大孚灵鹫寺就是现今显通寺的前身。
南北朝时期,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出现第一个**。北魏孝文帝对灵鹫寺进行规模较大的扩建,并在周围兴建了善经院、真容院等十二个寺院。北齐时,五台山寺庙猛增到二百余座。到了隋朝,隋文帝又下诏在五个台顶各建一座寺庙。即东台望海寺、南台普济寺、西台法雷寺、北台灵应寺、中台演教寺。也因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演教的地方,所以这五个台顶上的寺庙均供奉文殊菩萨,但五个文殊的法号完全不同:东台望海寺供聪明文殊、南台普济寺供智慧文殊、西台法雷寺供狮子文殊、北台灵应寺供无垢文殊、中台演教寺供孺童文殊。从此以后,凡到五台山朝拜的人,都要到五个台顶寺庙里礼拜,叫做朝台。此时,五台山之名已经大量出现在北齐史籍之中了。盛唐时期,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出现了第二个**。这个期间据《古清凉传》,全山寺院多达三百所,有僧侣三千多人。此时的五台山,不仅是我国着名的佛教名山之一,而且是名副其实的佛教圣地,被誉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到达了五台山脚下,穆春江便感觉出了一种强烈的宗教氛围,碰见的光头比有头发的人要多,碰见的和尚、尼姑、喇嘛比平民百姓要多,而且还不是多个一星半点,而是绝大多数,整个进山口遇到的基本上都是身着僧衣的人,穆春江这次算是开了眼,就这一会功夫见到的僧人比他长这么大见过的加在一起还要多。
来五台山的路上穆春江的脑子没闲着,越琢磨越觉得自己的判断相当正确,白衣女子希望吴俊做的事情正是为那些葬在“乱石岗”的尸骨进行超度,以求得重生,所以自己只要在三天内请回高僧完成这件事情,自己和吴俊必定会脱离危险。终于能够重见天日使得穆春江的心情愉悦了许多,几天来他一直生活在压抑中,为了老吴的生命垂危而焦急万分,而此时眼见着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头,他的心情无比的激动起来。心情一好穆春江的话就格外的多了起来,在山里守着个“不会说话”的老吴,好容易碰上了一个会说话的白衣女子,可是他又不敢主动搭讪,穆春江确实被憋得够呛,眼下遇见了这么多“会念经”的和尚,穆春江在也忍不住了,停下车就和一个小和尚搭讪起来:“小师傅,请问一下,五台山里最有名的寺庙叫什么?怎么走?”
小和尚十六七岁的样子,脑袋溜圆,光头这种头型对于他的脑袋很是适合,所以刮出来显得比别人的都要好看一些,穆春江正是看上了他的脑袋的与众不同才主动和他搭讪。毕竟是生龙活虎的年龄,小和尚很是顽皮的看了穆春江一眼,然后就转而盯着他承坐的吉普车看,上上下下、前前后后的看个不停,对212吉普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竟然连穆春江的提问都忘记了回答。
穆春江看小和尚的神态中透着一种活泼、顽皮,他的眼睛很大、肤色很白,很是招人喜爱,于是大方的说道:“小师傅,别没完没了的看了,我看你也是进山,上车吧,我搭你一段!”
小和尚的眼睛不由得一亮,脸上也立刻浮现出灿烂的笑容,声音清脆、乐着说道:“那可太好了!这样吧,我直接把你带到五台山最驰名的寺庙!也省得你到处寻找了!”说完,小和尚拉开车门不见外的坐到了副驾驶的位置上。
有小和尚带路可以省去很多问路的麻烦,所以穆春江的心里也很是乐意,出门在外就得多行善事,与人与己都是方便。可是穆春江却盲目乐观了,吉普车刚一起步,小和尚就开始玄晕,车子没行驶出二里地,他就开始狂吐不止,由于呕吐来得过快,根本来不及把头伸出车外,所以吐得驾驶室里到处都是,一股股刺鼻的气味袭向穆春江,令他也是一阵阵的作呕。穆春江匆忙把车停到了路旁,跑下车,转到另一侧,拉开车门,把小和尚一把抱下了车。
小和尚为穆春江突如其来的举动大吃一惊,脸在瞬间便羞得通红…穆春江也在抱起小和尚的一瞬间感觉出了蹊跷之处,就觉他身上的肉软软乎乎,气息中略带着一种甜润……
穆春江恍然大悟,原来他并不是一个小和尚,而是,而是一个——小尼姑……
感觉出眼前这个“小和尚”实际上是个“女儿身”后,穆春江大惊,慌忙放下了小姑娘柔弱的身体,其实即使是在八十年代初期,男人抱女人一下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总不至于“肌肤相切”就得“以身相许”吧,可是眼下这个小姑娘可不是一般的小姑娘,她是一个尼姑,令穆春江大惊的正是这一点,万一哪本“尼姑手册”里写着抱过尼姑的男人就必须得把尼姑娶回家当媳妇该怎么办?万一由于抱了一下尼姑而冲撞了“尼姑佛祖”该如何是好?一个白衣女子已经折腾得自己和吴俊“五机子六受”了,要是再冒出来个“尼姑佛祖”,非得活生生的要了自己的小名不可!
小尼姑此时已是羞得满面通红,就连白皙的脖颈都已是红得发紫,她只顾低下头羞愧难当,就连晕车呕吐的事儿都给忘得一干二净。穆春江也有些不知所措,但毕竟是一个久经沙场的成年人,阅历比小尼姑不知要深远多少,所以还是他率先从尴尬的局面中自拔出来,他轻轻的拍了拍小尼姑的后背,如同个大哥般亲切和蔼的说道:“还想吐吗?吐出来就好了。”
小尼姑羞涩的摇了摇头,声音小得跟蚊子叫一般的答道:“不,不想吐了。”
穆春江心说:这叫什么事儿啊?车上吐了一溜够,到了车下反而一口不吐了,合着全弄车上了,一点不糟尽……
既然小尼姑不再想吐,而且也没有提尼姑手册上写着必须得嫁给自己的事儿,这使得穆春江心里踏实了许多,他从后备箱里找出个水桶和一块抹布,正四下寻找着哪里有水源,却被小尼姑一把抢走了水桶,甩下一句,“我去打水。”然后就欢快的拎着水桶朝着山坡下跑去。穆春江望着她活泼、伶俐的背影不觉笑了出来,心里琢磨着:挺好的一个小姑娘,干嘛非得当尼姑?估计这里面肯定有故事……
第一百五十五章 超度亡灵(四)
不多时,小尼姑拎着一桶水爬上了山坡,回到吉普车前,然后一把抢过了穆春江手里的抹布,拉开车门就仔细的擦洗起来,穆春江试了几次准备搭把手可是都被小尼姑无情的拒绝了,小尼姑很是不好意思,边擦车里的呕吐物边向穆春江道歉,说这是自己第一次坐汽车,真没想到原来坐这个铁家伙竟然会这么难受……
穆春江笑着安慰了小尼姑几句,让她不要在意,车子就是用来让人坐的,坐着不舒服就吐,吐舒服了就接着再坐,没事儿,坐几回就好了。忽然,穆春江想起了什么,询问道:“请问你姓什么?”
“孟——”小尼姑吐出了一个字。
“哦——”穆春江记在心里,继而问道:“孟姑娘,我这人说话比较直,你别见怪啊。我想问问,你年纪轻轻的干吗不去上学,却跑到这里当尼姑?”
听到穆春江的提问,孟姑娘一下子变得忧伤起来,原本略带笑意的脸上瞬间便浮上了一片阴云,她委屈的看了穆春江一眼,小声的说道:“我妈去年去世了,我爸给我找了个后妈,我一气之下就从家里跑出来,到这里当了尼姑……”
只短短的几句话,一段令人心酸的经历便展现在了穆春江的眼前,虽然没有亲眼所见,却是能够历历在目,穆春江为这个可怜的女孩忧伤起来,他这才明白,在这个看似一片祥和的世界上,不知有多少象小孟这样身世凄惨、身处水深火热中的孩子,而象自己这样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家庭优越、父母疼爱,已经实属不易了,人要学会知足,比起小孟、燕子,自己的生活不知要比她们幸福多少倍,如果还不知足,那就是一种恬不知耻……
小孟说完自己的身世后就低着头一言不发的只顾擦洗车子,把穆春江亮在一边胡思乱想,感叹生活的不易。小孟干活很麻利,不多时驾驶室里就被擦洗一新,她把抹布淘干净,倒掉脏水,把水桶、抹布一起递给了穆春江。
穆春江把东西放回到后备箱里,然后拉开车门,冲着里面摆了摆手,“上车吧,这次我开得慢点,保证你不再晕车。”
小孟把小光脑袋摇得如同波浪鼓一般,辅以手上连连摆动,脸上满是为难之色,看来她刚才坐车确实是相当难受,所以这次无论如何都不愿再登上汽车。
穆春江挠了挠自己满是头发的脑袋瓜子,询问道:“这里离你准备带我去的那座寺庙还远吗?”
小孟点了点头,“远!”
“那怎么办?总不能我开车,你跑着吧!”
听到穆春江的话,小孟的脸上一下子浮现出了笑容,她用力的点了下头,“就这样吧!你开车我跑着!只要你别开得太快就行!”
穆春江差点没乐出来,小孟宁可跑着也不愿意再坐汽车,看来她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刚才的晕车呕吐已经成为了她乘坐汽车的一道障碍,想要逾越还真不太容易。既然小孟如此惧怕坐车,穆春江也就不再强求,只得同意了她的办法,自己钻进了驾驶室里。
小孟见穆春江进入汽车,立刻甩开腿跑了起来,边跑边扭头看一眼穆春江,抽空还向他招招手。穆春江笑了起来,生平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新鲜事,步行的人给汽车带路,这要是回到北京讲给车队里的那些哥们们听,非得笑掉他们的大牙不可。
为了不至于让小孟奔跑得太快、太累,穆春江挂着一挡、闷着离合,慢悠悠的行驶着,与小孟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既不丢掉目标又不给目标造成太大的压力。
就这样,一个小尼姑在前面跑,一辆吉普车在后面跟,一人一车慢慢悠悠的在五台山的道路上行进,路上的行人无不为这稀奇古怪的一幕感到诧异,驻足观望、指指点点、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小孟奔跑了大约四十多分钟后,终于来到了一座气势恢宏的庙宇前,她停下脚步,气喘吁吁的转过身,指着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