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思路往正确的方向上走。猫猫以咨询工作的名义,约方振眉在楼下的星巴克咖啡厅里坐了一会,工作时间里,这家位处于纯办公楼下的咖啡厅门可罗雀,正方便猫猫和方振眉随意聊天。
“第一个职位,当然是去做销售!”方振眉说,语气确定无疑。
猫猫很少听方振眉用这么确定无疑的语气说话,她好奇地问:“是为什么?”方振眉反问:“那你说,公司归根到底是干什么的?”
猫猫想了想,说,这不是废话嘛,公司的本质,就是赚钱。
“那怎么赚钱呢?”方振眉继续问。
猫猫一听这又是废话:“当然是靠卖东西来赚钱啦,卖产品、卖方案、卖公司、卖人,我们给客户他们想要的,客户给我们钱。没有一家公司是靠捐款赚钱的。”
“很好。”方振眉说,“那你接着回答我的下一个问题,客户为什么会买我们的东西?”
这个问题,却小有点难度了。猫猫想了想,心说这答案肯定不会是诸如产品价格、产品特点、或者是客户关系什么的,因为这只不过是辅助的,但真正驱使客户产生购买行为的,貌似应该是…猫猫有点慌张,她只能老实对方振眉说,不很明白。
方振眉便问猫猫,老婆婆买橘子的故事听过没。
猫猫说没有。
裴如健便说,那你听我讲这个故事吧。
第四十六章需求决定购买行为
有天,有个老太太出门了,她挎着个大篮子,在菜市场里左逛右逛,但走了半天,却什么也没有买。
菜市场里的一个卖黄瓜的小贩看见了,便叫住这老太太问:“老婆婆,你在市场里转了半天,究竟要买什么啊?”
老婆婆想了想,告诉小贩:“我要买橘子。”
正巧,卖黄瓜的小贩旁边有个卖橘子的摊,听到老太太这么说了,连忙急哄哄地对老太太说:“老婆婆,来我这儿,来我这儿。我这儿的橘子又大又甜,保证你吃了三个还想吃。”
没想到老太太一听他说,看也没看那两筐橘子。直接走开了。
老太太在菜市场里又转了老半天,她瞄准了一个水果贩子。那水果贩子的橘子的卖相看上去没有前一家地好,但老太太却走上去问:“你这橘子,怎么样啊?”
水果贩子眼珠儿一转,灵机一动问老太太:“老奶奶你要买哪种口味的橘子啊?甜的?还是酸地?”
老太太说:“我要酸一点的。”
水果贩子听完,便拍着胸脯说:“老奶奶你放心。我地橘子啊,甜中带酸,而且酸得特带劲儿,吃下去一片,保证你满嘴都流口水。”
老太太高兴了,于是对水果贩子说:“给我秤一斤。”老太太买了一斤橘子后,便往回走了,菜市场口上,还有第三个卖水果的摊贩。他刚见老太太在市场里逛了老半天,又看见她篮子里有水果,便老远了向她喊:“老太太。你是不是要买橘子啊。”
“是啊是啊。”老太太一听挺高兴,心想这小贩还知道我要买橘子。
于是她走近了问:“你这橘子怎么样啊。”
水果摊贩眼珠子一转。对老太太说:“我这儿的橘子啊。不是很甜,有点酸。不过酸得不过分,吃起来爽口。喜欢吃酸的人特别爱买我的橘子,不喜欢吃酸地人,也能吃我的橘子。”
“不过,老太太,我看你是要买酸橘子吧。”水果摊贩又补充了一句。
老太太听得心花怒放,就问他:“你怎么知道我要买酸的橘子呢?”
水果摊贩眨眨眼,故作神秘地对老太太说:“我可以告诉你,不过你先要告诉我,为什么你要买酸橘子吃哦,我看,你一定不是买给你自己吃的吧。”
“是啊是啊。”老太太越来越好奇,她不明白水果摊贩怎么会知道那么多,“我是买给我媳妇儿吃的啊,她怀孕好几个月了,特别爱吃酸的东西,呵呵。你快告诉我,你是怎么知道我要买酸橘子的吧。”
水果摊贩没回答她的问话,反而拿起橘子边的一个大柚子,对老太太说:“给你地媳妇啊,我看柚子更好。”
老太太不明白,问他为什么。
水果摊贩就告诉老太太,柚子里富含天然叶酸,也以预防贫血症的发生,更可以促进胎儿发育,让胎儿聪明更健康。
老太太乐了,她也顾不上问水果摊贩为什么会知道酸橘子的事情,向水果摊贩买了斤橘子,另外还买了两只大柚子,高高兴兴地走了。“对了,是需求,是客户地需求决定了购买的行为。”猫猫兴高采烈地说。
“很好,说说你地体会。”方振眉欣赏地看着猫猫。
“第一个水果贩子,他根本没有想过,根据不同地客户,需要不同的产品,他只会笼统地用一种产品来覆盖整个市场。这样地结果是,虽然在研发和引进上的难度降低,但销售业绩却会很差。”
“第二个水果贩子,他懂得去了解客户的需求了。在他做出推销行为前,他会事先了解客户最需要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推销自己的产品,所以,他的销售业绩会比第一个小贩好很多。特别是在用户需求灵活多变的市场上,这种懂得去征询客户需求的销售,比那种埋头闷做的销售吃得开得多。”
“不过第二个小贩却又不如第三个了。”
“第三个小贩,不仅懂得去了解客户的需求,去征询客户的意见,他还会主动揣摩客户的心意。就是说,一个是被动,一个是主动,主动的当然能卖得更好,赚到的便宜更多,业绩也更出色咯。”
说完这些,猫猫惊喜地发现,学会去了解客户需求,真的能看穿很多本来不注意的内容。
“没错,就是客户需求了。”方振眉满意地看着猫猫这个“学生”。说真的。方振眉从心下把猫猫当作学生,虽然,他认为猫猫充其量只有一半是自己的学生。因为虽然他教给了猫猫很多,但有更多地。似乎是猫猫自己想出来的。方振眉有时会就着猫猫浮想联翩:这个猫猫身后是不是有一个类似于华山风清扬一样的牛人在指点?如果没有地话,猫猫作为一个职场新新人,怎么可能会表现得这么好。
“既然你知道了,销售的本质是把握客户需求,而销售是整个公司运作和生存地保证。那么你当然应该把第一个轮岗放在销售职位。因为,你可能会通过销售的行为,或者与客户的接触中,了解到客户的需求是怎么样的。”
“第一个轮岗在销售职位后,你地第二个、第三个轮岗就能在剩下的部门里挑选,然后你就会发现,你在销售职位上获得的信息,对你的帮助会很大。”
方振眉的话,让猫猫感觉很真诚。也很实在。
“如果你以后在产品部工作,你会深刻感到将客户需求应用在产品设计上的重要意义;如果你以后在技术支持部做,你的方案会更为客户着想。更可能赢得客户的欢心;如果你在市场部门做,你将会比没做过销售的同事更懂得讨好客户;至于别地支持部门。比如采购、报价、质量部门。就更不用说了。”
方振眉伸出手,在猫猫搁在小几上的手背上轻拍了两下:“去做销售磨炼一下吧。”
第四十七章
猫猫一身轻松地回到楼上自己的座位里。发现MOT们都聚成一堆堆,小声讨论着第一个轮岗地去向,卢槿也和几个女孩在说话,见猫猫回来,便立刻拉着她进了讨论的圈子。
猫猫发现,MOT们地讨论重点却不是第一个轮岗地职位,而是地点。
根据A。B。电气Traine的课程规定,无论三个轮岗在哪几个部门,但至少有一个轮岗必需在总部之外地城市,也就是说,有一个轮岗要在上海之外的城市,而在上海之外的城市中的职位,则有一半的职位是销售。
于是猫猫便想,就利用这个去别的城市轮岗的机会,经历一下销售的工作也好。
“有哪几个城市呢?”猫猫问卢槿和另外几个人,因为她刚才在和方振眉讨论,并没有收到丁晶发出的包含职位信息的邮件。
“主要是北京、重庆、广州和沈阳四个城市。”卢槿告诉猫猫。
“今天下午一个下午的时间,我们向公司里的同事们打听了一下,获得了不少重要的信息呢!”另一个MOT沈彦说,
“列表中的职位几乎都是销售的。”卢槿补充说,“所以我们着重打听了这方面相关的问题。”
“噢?那我倒是很想听一下。”猫猫显得很有兴趣。
“北京,重庆,广州,和沈阳四个地方,都是有很大产品需求的地区。”沈彦说,“北京是华北区业务的中枢,重庆主导了西南区的业务,广州是南区核心,而沈阳则有很多北方大客户。”
“没错。”猫猫笑着说。
“我向在那些地区做过销售的人了解过了,他们的观点比较一致。首先被排除的是广州,四个地区中,广州属于特殊的一块业务区域,因为华南区的投资者和商人是中国最早开始投资和经商的一批人,所以他们的眼光非常老道,要从他们手里得到单子很困难。而且,广州是个很开放的城市,我们刚从学校毕业,就去那里恐怕不合适。”
“呵呵,有道理。”猫猫用眼神鼓励着沈彦继续说。
“剩下的三个城市中,别的销售们都认为,重庆是个养老的好地方,生活和工作都很舒适,所以不很适合有冲劲的年轻人去。况且,重庆向来被看作是一个悠差,争夺着要去重庆工作的人一定很多,我们不准备和别人争,所以。我们都准备放弃申请去重庆。”沈彦继续说。
这一次,猫猫没做评论,只是面无表情地看着沈彦和卢槿。
“北京和沈阳都是不错的地方。都有很多大客户,特别是北京。很多公司在北京设有总部,如果争取下了北京总部的业务,会对那些公司在全国各地分部的项目很有帮助。但是北京有一个缺点,就是那里高官众多,凭我们这样人生地不熟又没有关系。要在复杂地关系中生存,颓是困难了点。”
“嗯,对,的确是只有经验最丰富的销售才敢自告奋勇去北京地。”猫猫鼓掌似乎在鼓励沈彦,“那么沈阳呢?”
“沈阳。嗯,他们都说,如果能有机会去沈阳的办公室做销售,将是很幸福地事情。”
“哦?为什么幸福?”猫猫诧异地问,显然。沈彦说的和她心里想着的有较大差距。
“有三个原因,一个原因是,我们公司去沈阳的人很少。所以,一旦去沈阳工作。就会被当地的供应商们当作土皇帝供起来。待遇无比优厚。”
“第二个原因就是,东北区有很多重大地项目。很容易做出业绩。”
“第三个原因,因为过去去沈阳的人很少,所以没有人和我们争抢,因此,如果我们申请去沈阳工作,一定会被通过的。”
沈彦的脸红红润润的。她似乎觉得自己从别的销售口中了解到的情报是足够的、并且正确的。
“嗯,挺有道理地。”猫猫嘴上虽然这么说,实际却有点心不在焉,她没多久便离开了讨论的圈子,并把卢槿拖了过来。
第四十八章林中孤狼
“你也是这么想的吗?”猫猫问卢槿,“我是说,沈彦地看法。”“是啊,我觉得她说得很正确啊。”卢槿这才发现,猫猫的脸色有点怪异,这是很少见地情况。
猫猫耐心地又问:“你说你们去询问了很多同事,是你和沈彦一起去打听地吗?”
卢槿点点头说是的。
猫猫地脸色这才稍微好看了点。
“我有不一样的想法。”猫猫毫不拖泥带水地说。卢槿问猫猫,是什么让她感觉不妥当了。
猫猫想了想,正色对卢槿说,接下去的谈话内容,最好不要告诉给别的MOT们听,就算是感情再好、关系再铁的也不行。
卢槿愣了下,还是答应了猫猫。
“我先问你一个问题。”猫猫说,“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