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盗墓札卷-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绕过大半个高原的轮廓,最后停留在珠穆朗玛峰附近,还有最后一座圣湖,玛旁雍措。

    陈思文在其中写道;

    我不知道我们究竟发现了什么,我研究过,发掘了高原三大圣湖,考察了盛名的唐古拉山脉,研究了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那里面,就是卫星技术也无法窥视。

    后来,我们在珠穆朗玛峰下,发现了有关西藏史前一大批资料。

    这些资料都是羊皮卷。天气太冻,海拔超过六千米,队员们无法坚持,也无法抢救那些羊皮卷,因为一抖就碎。

    无奈,我们进行紧急发掘,羊皮卷很多是新王朝(古格王朝)的佛经,还有古王朝(象雄王朝)唯独没有吐蕃王朝的记叙。

    我猜测这些都是喇嘛们留下的。

    羊皮卷中,有提及到象雄王朝的都城,它不在拉萨,而是在连绵的喜马拉雅山脉附近。

    我可以就此推断,西藏早期的政治经济中心,集中在喜马拉雅山脉脚下,直到吐蕃王朝建立,都城才转移到拉萨。

    奇怪的是,经书中描述,古格王朝是象雄王族的后裔,他们复辟之后,又将都城迁回雪山山脚。

    想不明白,拉萨明显要比这好得多,无论是作为首都或是中枢城市。那个岩穴有数不尽的信息,队员们逐步清理,又出土了大批象雄王朝的史诗。

    我翻译了羊皮卷里的文字,文字始终围绕着一个人。如果说古格王朝的史诗围绕着格萨尔王,那么象雄王朝的史诗,每一句都离不开辛饶弥沃佛。在出土的羊皮中,我们得到一个从未发掘的信息,辛饶弥沃佛是象雄王朝和xz文明的缔造者。

    调查报告写到此处,陈思文的笔便停了,下面是一行潦草的铅笔草书;或许,一开始,我们的方向便错了,西藏古文明的终结,可能不在我们走过的地方。

    我接着往下翻,再也没看见成批的文字。偶尔有一句,也叫铅笔涂抹改掉。高原上气温低,钢笔墨水都会冻成冰渣子。

    考察报告大部分内容,都是铅笔写的,隔了二十多年,许多只剩淡描虚影。

    看来老陈当年很用工,带着考察队把西藏有名的地方全逛了一遍。

    然而,字里行间中虽有发现,但始终没能取得有突破性进展的东西。

    他们在珠穆朗玛峰下的岩穴中,发现僧人留下的藏经洞,然而后来发生雪崩,考察队开始出现伤亡。

    等我手抓空时,才发现厚薄不一的考察报告,已经翻完。

    后面原本还有几十页,让人用火烧掉,封皮内是褐色燃烧过的火斑。

    “少了很大一部分,这是最关键的。”

    我看向老喇嘛,发现隔了这么久,对方一直很有耐心等我翻完。

    老喇嘛说这不是他烧的,而是陈思文,后面部分的内容他也没有。

    又从怀里找出一张燃烧剩一半的照片,这是一张考察队合照。烧掉一半,还剩十来个黑白人脸,穿着辨别不清颜色的衣服。

    残存的部分里,有区老头那张便秘十年的棺材脸,后面是很年轻的考察队员。

    有半张脸,出现在燃烧的缝隙边,只剩半张,然而却叫我呼之欲出。

    这人,看着怎么像老爸。

    太像了,哪怕只有半张不清晰的脸,那种血脉关联,还是让我一眼认出。

    我收起照片和调查报告,里面内容太过震撼,特别是看见老爸年前时候的脸。

    我不敢叫别人看出来,把照片放在包里,暗中动手扣掉那一块。

    “大师,这本调查报告不全,可以说是鸡肋。”

    我请对方再给一些提示,总感觉老喇嘛似乎别有用意,这本调查报告,也不会是他随手留下。

    “要找到良泉,首要是寻找到钥匙。孜珠寺,是三千年前,辛饶弥沃佛指挥修建的。辛绕佛祖曾预言:当后世无量光佛像、左旋白法螺与具格的贤者在孜珠山汇聚,即是我的身语意三宝具足,孜珠山佛法的火种将大放光芒,照亮世界。”

    “是,这我知道,无量光佛像和左旋白法螺,就在寺里面。”

    我揉揉发干的眼睛,心说老喇嘛千万不要和我客气,他要送我镇寺之宝,我这个晚辈只能却之不恭。

    “昨夜在梦里,我再三向辛饶弥沃佛确定,具格贤者有两位,须持格萨尔王权器,才能打开魔国大门。良泉就藏在魔国地心,那里也是佛选中的尽头。”

    这下我彻底昏了,象雄,吐蕃,古格的关系我还能捋一捋,可怎么又把魔国给掺和进来。一个英雄史诗格萨尔王就够我研究几辈子,这又冒出一个辛饶弥沃佛,还留了句三千年前的预言。

    烦,实在让人烦,感觉一切都是一盘预定好的棋。

    “慢慢,长话短说,说得简单一点,良泉怎么又跑到魔国地心里面?”

    我的眉毛皱成一团,大脑比算了一张高数卷子还乱。

    辛饶弥沃佛,在格萨尔王之前。

    一个是象雄王朝和xz古文明的缔造者,一个是古格王朝的开国者。

    陈思文在调查报告里研究,古格王朝的王,是象雄王朝的王室后裔。

    这样一来,象雄和古格,是一种断代的传承关系。

    “在三千年前,佛还没有诞生,西藏没有雪山和纯透的天空,也没有光明。

    那时候,一群妖魔从地底爬出,残杀牲畜,饮食人血。将淳朴自然的世界,带到地狱和毁灭的死亡边缘。。。”

    老喇嘛手持一本百年前的古经书,上面描绘出一副象雄王朝之前,有关xz的传说。

    在这里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犹如黄帝大战蚩尤,没有哪个会不知道。

    经书中从地底爬出来的妖魔,就是指魔国。

    它们栖息在地底,与蛆虫结伴,身材高大,肆虐残暴。

    就在西藏族人快要濒临灭绝时,天上的佛卍不忍,降下辛饶弥沃佛,帮助藏民抵御魔国。

    这是非常著名的xz神话,当然,其中也掺杂了宗教文化,很难窥探到最纯粹的象雄王朝。

    因为在吐蕃王朝建立之前,基本没有佛教,所信仰的,是本土宗教,简称苯教。

    而这位辛饶弥沃佛,是公元六世纪吐蕃王朝时期,西藏本土英雄和佛陀融合的人物。可能辛饶弥沃佛本来的名字,叫个张三李四,在佛教传入藏地雪域后,才加封成辛饶弥沃佛。

    陈思文考察过西藏历史断代,他认为要探究西藏最早的象雄文明,就必须探究到苯教的来历。

    刨去公元六世纪佛教传入西藏,陈思文推断,早期苯教,是神巫世界。

    这与三皇五帝那个时期的信仰,如出一辙。

    再说老喇嘛那个传说,和其它英雄史诗差不多,辛饶弥沃佛降到凡间,帮助藏民们打败了魔国。但是那个时候,魔国并没有灭亡,只不过按照经书中说的,它们被辛饶弥沃佛重新驱逐回地底,并且封印。

    辛饶弥沃佛教给藏民们医学,星象,并且创造出早期象雄文字。如果说世界都是一个大圈,众生都是一个轮回点,辛饶弥沃佛的作用和黄帝差不多,都是一个民族文明发源的源头。

    因为这些,辛饶弥沃佛自然成了象雄王朝的缔造者。被那些史诗歌颂也无可厚非。

    其中我想要拿到救命的良泉,就藏在魔国地心。是魔王饮用的圣泉,有传说,魔国的魔力,都是从良泉中孕育出。

    说完这些,已经是晚饭时间。老喇嘛没有留我吃个饭的意思,连块青稞糌粑都不给,小气。

    唤来将我送上山的那几个喇嘛,又让他们把我重新架回山脚。

    这老喇嘛如此不招人喜欢而且可恶,这些红衣喇嘛还这么听他的。

    后来一猜,他会不会是孜珠寺的现任活佛。不然就他这脾气,活不到这么大的年纪。

    回到山脚,喇嘛们拿出一只大葫芦,说是老喇嘛送给我的礼物。

    就是一只普通的黄皮葫芦,葫芦上的龙拐枝很漂亮。有十来厘米高,当个酒壶不错。喇嘛告诉我这里面是甘露丸,上师吩咐早晚用得到。

    我勉强收起来,算是孜珠寺半日游的纪念品。

    回去见着胖子,他已经吃过,正在拿指甲剔牙齿。见着我拿到一葫芦的所谓甘露丸,他尝了一颗,说涩嘴,还不如给一瓶巧克力豆。

    我又仔细研究了陈思文的考察报告,发现他用铅笔绘画的西藏地图上,有两个地名似乎重复了。

    在西青的交接边线,叫唐古拉山脉。在雅鲁藏布大峡谷和纳木错湖的附近,叫念青唐古拉山。

    这两个地方很有意思,特别是念青唐古拉山,是xz苯教传说的藏地三大神山之首。

    当年考察队考察的,是唐古拉山脉,与念青唐古拉山失之交臂。

    其实论可比性,这座念青唐古拉山,才值得研究。

第111章 念青唐古拉山() 
想想陈老头当年考察过唐古拉山脉,我这晚辈也不能多让。

    于是我将下一个目标,选在念青唐古拉山。

    越发感觉自己选择对了,我狠狠拍了自己大腿一下,就听胖子鬼嚎一声,垂死中突然坐起。

    “疼死胖爷了,要拍拍你自己,我这冤得。”胖子噙着眼泪道,说这种情况可不止一次。

    “胖子,是时候该减肥了。我们下一站去念青唐古拉山,那的海拔少说五千米。”

    “五千就五千,要不是没装备,胖爷把国旗插珠穆朗玛峰的顶上。”

    胖子说完,摸着吃饱的大肚皮,美美的闭着眼睛,又重新躺回地上。

    念青唐古拉山神是藏地尽人皆知的具大法力的神灵,传说该山脉有三百六十座山峰,每一座,便是雍仲本教的一位守护神。据象雄大藏经记载,辛饶弥沃佛于念青唐古拉山击败魔国魔王,并且修建一座苯教万神殿,用以镇压魔国于地底。

    总之,这座山,在藏文化中,有着独特地位。

    丁青离念青唐古拉山说远也不远。

    现在大部分人都集中在孜珠寺山下,公路简直畅通无阻,别说开车,飙车都成。又雇车载着我和胖子,我们两个一路向西,来到念青唐古拉山最东边的山脚。

    这里与横断山脉交接,也不算太荒芜,还是能看见一些藏族居民常年住在附近。

    司机说什么也不开过去,说是车辆会惊动沉睡的山神。每天都有来朝圣的人,这些人可能走破几双鞋子,只为了来山下瞻望一眼。

    没办法,入乡随俗,我和胖子坐了几天车,正愁骨头生锈,于是徒步前进。

    我背的东西也不轻,即使我和胖子轻装上阵。但那柄格萨尔王权器,之前一上称,四十八斤重。胖子直接撂挑子,让我背着,等找到人要收对方运费。

    听闻这里有种神秘的冶金材料,叫天铁。或许这把三菱降魔杵,就是天铁锻造。

    一路上,见着很多有关宗教的产物。例如风马旗,还有刻石经文,特别是五彩经幡。蓝白红绿黄五色经幡,简直泛滥的挂在铺在山头路拐处,把一座座山包点缀成粉包子。我们站远处一看,我和胖子还以为是几层楼高的帐篷包。

    最后脱离念青唐古拉山的边界,等到正式迈入这片神山后,我站在山脚,仰视上空。

    太像我梦里遇见的场景。的确,这里的山,上半段是雪白的冰层,而从山腰开始,就是土黄色的砂砾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