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堂上,很快开始纷纷上奏释放柳淑人,缉拿韩公公到案,更有甚者居然一方面把柳淑人的丰功伟绩详细整理在册,另一方面也把韩公公从在宫里做最底层太监,一直到南直隶做留守太监,这些年来的隐私,收受的贿赂,全部整理成卷,柳韩二人的传说在上层流传开来。
    柳心虽然在大理寺已经待了两个多月。但是近一个多月,其实她过的很轻松,没有一点压力了。
    随着田家的衰败和韩公公的失势,大家都知道,目前只是皇上没有空,说不定哪天一道圣旨,柳淑人就直接出了大理寺,没准还要到皇宫里和皇后娘娘叙叙旧,所以大理寺这儿的看守怎么可能把柳心当犯人看待。
    本来他们就是抱着同情柳心的态度,现在田宏遇倒了,韩公公也成了丧家之犬,那么柳淑人自然就是无辜的了。只因为圣旨没出,所以还不能让柳淑人回去,但是在这里,狱卒把饭菜准备的好好的,甚至看守也不在柳心的牢房外守着了,只要柳心不走出大理寺,完全可以在院子里逛逛,大家看见了,还会上前和她打打哈哈,唯恐怠慢了柳淑人。
    明远又来了一次,娘俩虽然没有太激烈的争吵,但是还是没有谈拢。
    上次明远要柳心写自辩折子,柳心没有答复,也迟迟没有动手,这次两个人还是没有达成共识。
    明远走后,柳心又在纠结着,对克鲁这件事情自己到底认还是不认?
    如果不写自辩折子,那么就完全认下了,自己是蒙古大妃这件事儿,不知道崇祯会对自己有什么惩罚,但如果自己写了自辩折,可能自己会安然的走出大理寺,但是以后和克鲁的路就是前途漫漫了。
    柳心也知道明远说的话没有错,把自己撇清,在崇祯面前表示自己的清白,在朝臣和天下人面前,自己还是那个柳淑人。也许对明远来讲,在皇家面前也很有脸面,真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可是自己和克鲁怎么办?这次自己自辩,堵上了天下人的嘴。那么以后自己和克鲁在一起这件事,自己就永远开不了口,要不自己就是出尔反尔的人。
    柳心心里对明远是有些失望的,这十多年自己对明远是发自内心疼爱的。
    柳心当年刚来大明的时候,明远才八岁,一晃现在他已经是个二十岁的人了。
    在这个时期,二十岁是这个标准的成年人。明远是官员,已经在东宫的属官中晋升到了三品,而且还是准驸马爷,那他就是秦家的家主了。
    在不知不觉中,明远已经走在了权势的顶层,虽然他现在还没有什么实际的权柄。但是他的身份,以及和太子的情义,都决定了也许再有十年,他就能做到六部堂官,甚至太子即位后,也许会入阁,和现在的温体仁那些人一样,想想,都不可思议。
    当然,这些年明远自入了国子监,跟随徐光启读书,以及到东宫伴读、当差。
    这些地方的学习和历练,都促使了明远的政治敏感性,处理事情的手腕儿,对权谋的运用都已经不稚嫩了。
    明远对于柳心认不认这件事情,也是很苦恼的。
    他自觉已经采取了最温和的方式,他是热爱母亲的,是景仰母亲的,只是他这种孺慕之情不象寻常孩子一样腻在母亲的身边,对母亲晨昏定请,唯命是从。他只是想用自己的方式,来为母亲争取最大的利益。
    明远的内心,最近也很是纠结,他知道母亲生气了,因为克鲁师傅,母亲和他之间生疏了。
    克鲁师傅是个好人,明远从内心深处对克鲁是有着丝丝眷恋的,那是有着父亲一样情怀的人,对于幼年失父的明远来说,克鲁师傅给了他一个男人宽阔的胸怀和担当。
    幼年的时候,他也想过,如果克鲁师傅这个男人,永远都在家里那该多好。
    可是现在他二十岁了,他不能凭感情做事。如果克鲁是一个普通的男人,那他心里还会好受一些,甚至他也会成全母亲。可是克鲁现在是蒙古的大汗,是林丹汗的儿子,以后还不知道和朝廷处于什么样一个位置。
    克鲁这个人,对大明来说太敏感了!
    一个弄不好,秦家就会走入万劫不复之地。这样的人不适合母亲。
    才华横溢的母亲,锐不可挡的母亲,像菩萨像神仙一样的母亲,怎么就这么坚持着不愿放弃哪。
    克鲁这个人难道比秦家、比自己这个儿子还重要吗,明远的心里对克鲁有着一丝怨恨,也有着一丝嫉妒,他不明白母亲怎么就糊涂了。、
    柳心和明远在认与不认这个问题上发生了分歧,在崇祯没对柳心这事定案前,导致柳心一直羁押在大理寺,焦急地等待着结果。
第276章 我认了() 
“皇上,这是户部递上的折子。”王承恩小心翼翼地把一叠折子递到崇祯的面前。
    “这年景,明年也不知道能不能好一些。”崇祯用指头敲着上边的折子似在自言自语,眉头紧锁了起来,人显得越发的瘦弱。
    “皇上,这天灾非人力所能为呀,您也不要过于忧心。”王承恩看着崇祯皇帝,心里很不是滋味儿。毕竟他是从崇祯小的时候,就跟在身边的大伴,虽是主仆,也是有份感情的。
    皇上这些年殚精竭虑操心的事太多了,可是这天下就是不太平,真是熬人啊。虽然王承恩觉得自己说了也是白说,但是还是有些心疼这位主子。
    “朝廷日子不好过,百姓日子更难了!”崇祯叹了口气,想了想,还是伸手把折子打开了。
    “皇上,您喝口茶吧!”看崇祯已经将折子看了快半个时辰,还是没有停手的意思,王承恩在旁边不禁轻轻提醒道。
    崇祯回过神儿,把折子放下,用手端起了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皇上,您要注意身体。国事艰难,你更要保重啊!”王承恩琢磨着崇祯既然看了这么长时间,应该是户部报上来的坏消息让皇上为难了,这才斗着胆子又劝了崇祯两句。
    “王承恩,你说户部敢不敢隐瞒不报?”
    “皇上……”崇祯冷不丁冒出这么一句话,惊得王承恩扑通一声跪倒在旁边。
    “皇上,想来户部也不敢太造次!”王承恩脑补一下,户部尚书和侍郎,最近和自己也没有什么联系,应该没被皇上抓到什么把柄。
    这位主子疑心太重,特别忌讳身边的内侍和朝臣勾结,所以王承恩虽然是崇祯身边最红的大太监,但是还真的不太敢徇私枉法,和朝臣保持一定的距离,是他在宫廷中的处世之道,也是安身立命的基本立场,所以崇祯这句话给王承恩吓了一跳。
    “你这是干什么?”崇祯有些奇怪王承恩的反应。
    “万岁爷,那户部?”王承恩壮着胆子疑问道。
    “这是户部上报的近几年州县的人口情况,近几年天下大旱,乱贼又起,我估计人口至少得减少一成,可是你看户部报上的数字,近几年人口减少的数量,居然比前几年还少。有的州府居然人数还有增加,这太不正常了。”
    人口问题一直是各朝代的大问题,人口的多寡也是盛世和乱世的一个标志性数据。明朝各个州府把人口增长和垦荒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每隔几年就会有一次详细的统计,报到户部进行汇总。
    “皇上,您忘了,这几年推广番薯,很多老百姓都靠这个活下去了。”
    “番薯,哦,对番薯!”崇祯听王承恩这一提醒才反应过来,自己看着折子阴谋论了,忘记了番薯作为一种粮食可以养活无数人。思维的惯性让他首先想到的天灾和人的问题,而没考虑粮食的问题。
    刚才崇祯只看了上边一些折子,王承恩一提醒,他赶紧把这叠折子往后翻,终于拿到了一个关于粮食产量的统计。
    “番薯居然起了这么大作用,活人无数啊!河南靠番薯撑着,居然没死几个人!”崇祯边看边对王承恩道。
    “皇上,秦家可是居功至伟呀!”
    “是啊!秦家与社稷有大功啊!”崇祯也难得的赞叹了一句。
    “皇上,那柳淑人?”看崇祯高兴,王承恩借机提了下柳心。
    “柳淑人?”崇祯放下折子眉头又皱了起来。
    “对,柳心还在大理寺关着呢,也该结案了!”崇祯轻声道。
    大理寺今天破天荒的来了位更尊贵的客人——皇后娘娘。
    太子殿下以前来过,已经是稀奇的不得了,可毕竟还能让人理解,可是皇后娘娘来此,就让人费解了。
    皇后娘娘还不是一个人来的,后面跟着位官夫人,瞧着眼生,柳心现在属于特殊人物,大理寺的人也没敢怠慢,赶紧把皇后娘娘让进柳心的牢房。
    柳心正闲的无事,听见来人了,还以为是狱卒,可一抬眼,竟然是久违的皇后娘娘,而后边跟着的居然是晚春。
    “娘娘,您怎么来了?”柳心忙行了礼。
    “淑人,你受苦了!”狱卒从外面搬进了一把椅子,周皇后坐在上面。而晚春凑到了柳心旁边,上上下下打量着柳心说道:“你也是受苦了,都瘦了!”
    “淑人,后宫事杂,直到今天才过来看你,你可不要怪罪!”周皇后微笑着说道。
    “娘娘,是柳心的不是,让您惦记了。”柳心这次没有起来行礼,只是微微的颔首点头。
    这些年,皇后娘娘和柳心之间相处的很融洽。如果是在皇后的坤宁宫里,柳心守着规矩自然要行大礼,可是在大理寺的牢房里,要是再这样大礼参拜,就有点怪异了。
    周皇后倒也不介意,又问了几句柳心的生活情况,和晚春几人唠了几句家常,然后就转入正题儿。
    “淑人,前几天太子来过你这里,回去和我风言风语说了几句。他是小孩子,我呵斥了他一顿,也没让他在皇上面前露了口风,今天和晚春过来,也是想问个究竟,也好在皇上那儿有个交代。”
    周皇后这话说的很是亲近,把柳心当做了寻常家庭的闺蜜好友。连称呼太子也像普通的孩子一样称呼,一方面是给柳心的面子,一方面周皇后作为一个正统的大明王朝楷模般的女子,自然在礼仪言行方面端的周正,不想把事情说的这么露,而且也不相信柳心是什么蒙古大妃。
    晚春在旁边也说道:“柳心,娘娘为你的事情可没少操心,咱有什么话就和娘娘说,可别受了什么冤枉。”
    柳心一阵苦笑,继明远之后,皇后和晚春两个人再次来逼问自己了。因为这两个人不像明远,而且也都是为自己好,这倒让柳心有些不好回答了。
    柳心半天低声不语,牢房里一阵尴尬。
    “淑人,这些阉货贼人太可恶了,净往你身上泼脏水,我一定告诉皇上,不能轻饶了他们。”周皇后看柳心半天没吱声,以为这个话题让柳心很尴尬,不禁也气恼起来,想来柳心虽然是一个奇女子,可是一个寡居之人,摊上这样的名声,也实在是太过分了,一时就起了要为柳心鸣不平的心思。
    “娘娘!”听周皇后这么一说,自己再不说话,这误会就大了,柳心叫了声娘娘,然后一字一顿的说出这句话:“娘娘,这件事我认了!”
    “啊!”皇后和晚春同时张大了嘴巴。
第277章 横生枝节() 
在柳心被押大理寺期间,陕西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陕西这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