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赶紧减速深潜,此时“洛杉矶”级又占优了,它可以潜入450米的海下,而“弗吉尼亚”级的最大潜深仅280米。只是不久他们就探测到解放军潜艇的动静了,中校的声纳系统堪称一流,理论上可以探测到100千米外的敌潜艇,其主动声纳可对10千米外的敌潜艇定位。
··“3点种方向,距离10海里,发现目标潜艇…深度250米”声纳兵报告。
··贝尔德大吃一惊,怎么会这么近才发现呢,难道目标是静止的吗?
··“经比照频谱,应该是中国的035改…,目标的速度为18节…”声纳兵继续报告。
··中校知道伍德曼是一位资深的声纳兵,他还是拿起了边上的一副耳机听了起来,同时注视屏幕上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的扫描线。目标的噪声确实是微弱,不是他们这些艺术家水平的专业人员根本就无从由背景噪声中分辨出隐藏着的目标,而速度的指示也没有错,那么资料库又得改写了。
··035型名为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常规潜艇,实际上是前苏联R级潜艇的改进型。艇长76米,宽7。6米,高5。1米,水面排水量1600吨,水下排水量2100吨,动力为两台柴油机5200马力和两台电动机,采用与R级潜艇相同的双轴六叶螺旋浆,最高航速水面15节,水下18节,最大潜深300米,8节航速时最大航程14000公里,定员57人。武器配备为8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携带鱼雷18枚或水雷32枚。配备鱼-4型和鱼-1型两种反舰鱼雷。在电子声纳系统上,配有平面搜索雷达,中频主被动搜索与舰壳攻击声纳。
··035改进型,在推进器导管内腔充填吸声材料以降低噪音;改进设计螺旋浆推进器,使水下航速有所提高并抑制空泡,进一步降低噪音。在武器系统方面,采用电脑操控的鱼雷攻击指挥仪。配备法制DUUX…5声纳系统,水下探测能力大幅提高。并配用大深度发射的鱼-3型反潜鱼雷,由此具备反潜作战能力。
··常规潜艇在水下航行时仅以电池驱动推进电机,比起运行着反应堆的核潜艇噪声要小得多,但是035型改的艇体没有消声瓦,而且表面有太多的开口,导致高速航行时噪声很大。现在美军探测到的实际情况与资料里的数据差距可太大了,该型艇居然在18节时仍能保持低噪声航行。
··“左满舵,加速到22节。”中校下达命令。
··他想尽快甩掉目标,也想看看对方的反应。可是对方并未示弱,也加速跟了过来,噪声增加得不多。显示对方有出色的探测能力,要知道“德克萨斯”号此时仍是静音状态啊。
··“10点种方向发现新的目标,距离9海里,速度20节…频谱比对显示,应为中国‘宋’级的改进型…,深度280米…”
··不久声纳兵又发现后方有一艘“超基洛”级在跟踪,“德克萨斯”号落入了水下、水面和反潜机的立体包围网中。美军这二年化了极大的力量来收集我军改进型潜艇的信息,而我军潜艇部队频繁在南海和印度洋作战不可能完全躲避美军庞大的侦察网,让他们收集到这些潜艇的频谱。这里要略微作些解释:每艘潜艇在海下航行时产生的噪音都有自身的特征,其强度在各个频率的分布基本是固定的,这就是所谓的频谱。
··例如,“基洛”级潜艇被誉为“海洋的黑洞”,其噪音级基本与海下的本底强度相当,但它还是可以被探测到,只要探测系统中有它的频谱资料。声纳探测系统的电脑可以根据系统中储存的频谱资料,排除本底噪音的干扰,把潜艇的噪音突现出来。作个很通俗的比喻,尽管周围的噪杂声很大,但是一个母亲还是可以从中分辨出她的宝宝的哭声,因为她太熟悉这个哭声的特征了。当然,我军也收集了美军各型、各艘潜艇的频谱资料,其中有些是从俄国人那里买来的,那些“洛杉矶”级的是相当齐全了,这艘“新鲜”的“弗吉尼亚”级自然成了“追捧”的对象。水面侦察船、潜艇、反潜机都忙得不可开交。
··双方开始在这小小的海盆中斗智斗勇,此时美中并未开战,因此也不能发射鱼雷、导弹真干,但是并不等于没有危险。不久一艘高速侦察船行驶到“德克萨斯”号的上方以船底的声纳阵列精确定位,然后坠下了一个35吨的“锚”――曾经一下子砸沉了一艘越军“山高”级小潜艇。前苏联的侦察船曾经以数百米长钢缆挂上数十吨重的钢球撞击美军的潜艇,迫使遭撞击的美潜艇浮出海面。核潜艇的钢壳并不会被钢球或以合金钢作锚尖的巨锚击穿,可是遭撞击损害的耐压壳体很可能在深潜时被高压海水挤破。核潜艇艇长的头脑绝对不一般,贝尔德一听到声纳兵惊呼:“头顶有异物高速接近?”
··他立即联想起前苏联侦察船的大铁球,马上发出连串指令,“德克萨斯”号惊险万分地躲过了一次“金锤击顶”之灾。左舷的声纳阵列记下了巨锚掠过的恐怖声响,声纳兵不由得擦了下额头的冷汗,中国巨锚比俄罗斯铁球的下坠速度可快得太多了。那些“渔轮”可不甘心,还不时地以巨锚来骚扰,渔轮要抛锚那可是天经地义的,至于锚的形状和材质国际上可没有规定,潜艇要是挨上了可无处去打官司。当然潜艇也可以急速上浮去拱翻渔轮,美军的一艘核潜艇就曾经在上浮时弄沉了一艘日本的900吨级的渔轮,还若无其事地不去营救翻沉渔轮的日本渔民。不过此渔轮不同于那渔轮,核潜艇躲它们还唯恐不及呢。
··更令贝尔德中校冒汗的是中国的那些常规潜艇居然长时间地在海下以高速同他周旋,这决不是西方的AIP系统能做到的。他痛苦地感受到孤军奋战的涩味。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五角大楼号称可以实时地控制到单兵,唯独不能与这些中校们指挥的庞大的核潜艇联系。理论上中校可以在100米深的水下放出数百米长的天线来单方面地接收五角大楼通过极低频天线发送的电文,不说此类电文只能包含极少的信息,而且接收时航速要降到很低,而且要直线航行。在如此群敌环峙之际,中校是不大敢随便冒风险的。通过动力浮标可以向五角大楼报告一些极为紧要的信息,那也是要冒风险的,因为动力浮标并跑不很远,它一发射信号就会被敌方密布在这一海域的无线电定位系统测定坐标,敌方自然就可以圈定核潜艇的活动范围,那也是很危险的事。最要命的是这些通讯手段不仅风险大,而且不能进行交互式通讯。
··五角大楼当然不能容忍这种状况持续下去,本世纪初耗巨资研制激光潜艇通讯系统。科学家发现在海水中兰绿光可以传输800-900米远,只要强度够大一束兰绿激光可以从300-400千米的空间垂直地照射到海面,再透过300-400米深的海水照射到潜艇的激光接收器,反之潜艇也可以利用兰绿激光束向卫星发送信息。潜艇自从有了新型的激光陀螺后,可以相当准确地确定自身的坐标,卫星的运行也是极为规则的,潜艇当然可以知道这些激光通信卫星掠过自己头顶的时刻,此时对准卫星发射通讯激光束就可以了。卫星接收到信息自然可以对准潜艇,以激光束建立信道。激光束非常的狭窄,保密性也很好。
··如此美妙的事情,当然值得投巨资。无奈自然界实在不如五角大楼老爷的意。如果大海是风平浪静,如同镜面一般,这一系统确实是可行的。可惜深海上可以说是无风三尺浪,当潜艇发出的狭窄的激光束到达海面的时候,是与海面上波浪引起的曲面相交的并不能垂直穿越海面,这就会发生折射,并有很大一部分被折射回海底,当入射角大于42度时甚至会发射全折射,哪里能照射到小小的卫星上呢。在波涛起伏的海面上哪里去找到水平的一点,让激光束顺利地射到高高在上的卫星上去呢?至少到现在还未研究出办法来。美军的核潜艇艇长还得继续忍受。
··赵海生大尉是我军1135号潜艇的艇长,这是一艘035M型常规潜艇,按这位赵艇长的说法这型潜艇是我军现役最落后的“古董”级常规潜艇,却是相对于外国最先进的潜艇。在2007年时我军还有10艘035型改潜艇在服役,全部进行了大规模改装被命名为035M型。相对于改造后的039型、基洛级、041型潜艇,它们当然是我军最落后的了。但是却比德国的212级、日本的“亲潮”这些所谓的顶级常规潜艇都要先进得多。赵海生作为副艇长参加过印度洋海战,他的体会是几项改进中还是“人造鲨鱼皮”得分最高,035M在改造中去除了表面的大部分进排水孔,把它们集中到艇后的几个大的孔道中,再贴上“人造鲨鱼皮”,即使以11节的航速在水下潜行,噪声也接近背景噪声。潜艇最重要的当然是低噪声。
··不过第二项也不是金龙电池,而是综合战术系统。有趣的是相对于039型水滴型要落后些的艇型,由于在舷侧的中段有一段直线,反而容易安装舷侧声纳阵,又换装了比原先引进的法制拖曳声纳线阵更先进的国产拖曳声纳,战术系统的电脑也国产化了,软件系统升了级。根据资料比较总体性能接近212型的战术系统。能发现、锁定和准确地打击目标当然是潜艇存在的目的。
··至于金龙电池那绝对是超超级AIP,弄到德国和瑞典的AIP现在只能大甩卖了。以瑞典的“哥特兰”号AIP潜艇为例,2台“斯特林”发动机有130千瓦的输出功率,可以连续运转14天,那么总共输出电能43680千瓦·小时。而消耗的柴油、储存液氧的设备、发动机和减震设备加起来总共有150多吨的重量。只需要4吨的金龙电池就可以储存这么多电能了,优势是无可比拟的。在赵海生他们的切身体会中,金龙电池不仅有惊人的蓄电能力,而且有极为强劲的输出功率。1135号潜艇装备了150吨的金龙电池,甚至可以发出超过15万千瓦的功率,远远超过“海狼”级的输出功率!当然实际上035M只是装备了2台各6000千瓦的永磁电机,当它们以额定功率驱动2个七叶高弯角螺旋桨时,轻易地把水下速度推升到32节。同轴的2台150千瓦静音巡航电机则可以让潜艇以11节的静音速度长时间巡航。
··赵海生是在潜艇上服役8年后才以副艇长的身份登上焕然一新的改造好的1135号潜艇的,尽管事先已经在035M的模拟装置上熟悉和操纵过所有的系统,登艇时的震撼仍是无比的强烈。令人作呕的柴油味没有了,那些难以伺候的铅酸电池、柴油机都没有了,强大的半导体空调系统使艇内空气干燥而清新。艇员减到了36人,人人都可以有一个固定的床铺了,连士兵的铺位上都有一个网络端口,人手一台笔记本军用电脑。声纳兵――潜艇上的宝贝也升级了,可以2人合住一个单独的住舱…这一下战斗力提高了多少啊。
··所以赵艇长足以自豪地率领官兵与美军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在南中国海周旋。当然他最爽的还是有一套系统支持他们缠住美军的3艘核潜艇,且慢!1135艇深潜海下怎么会掌握战场的情况呢,连美国人也做不到这一点啊!我军以土洋结合的办法确实办到了,基本上可以让这些参战潜艇连入战区的战术系统。他们潜伏海底时,可以连接敷设在海底的光纤网络的端口,那些端口都有声纳定位标,潜艇到了附近只要放出一个拖带轻便光缆的微型水下机器人就可以找到端口,并插上通讯接口。而且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