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试图攻击我在海峡中航行的船队,我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部队出动战机拦截,成功地挫败了美军的干涉行动。初步统计,空战中我空中健儿击落了110架美军战机,其中有3架“猛禽”隐形战机、4架预警指挥机和10架“电子黄蜂”等新锐机型。还救护了百余名跳伞的美军飞行员。云云。
我国媒体更是大造声势,半夜时分人民日报在各地居然发号外,报道自然更详尽了。还有绘声绘色描述歼-8M超高空截击机勇斗“猛禽”;新型歼-6Z型战机击落15000米高空的“联合铆钉”电子侦察机,又在超低空猎杀“战隼”等等的精彩报道呢。“明华新闻”电视台有深入前线的记者,15分钟后他们就播出了大批美军飞行员被我直升机营救登舰的录象,其中有4名是大名鼎鼎的F-22的飞行员。
这一切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美国舆论尽管受到严密控制,但面对这样的事实也是一片哗然。那些被俘人员的家属不断涌到白宫前,要求政府停止干涉中国内政,让他们的亲人早日回家团聚。
20分钟后,美国国防部也发表了战报称,在空战中击落了包括俄制重型战机苏-30、苏-27在内的中国战机150多架,有力地支持了台湾军民抗击大陆武力侵犯的作战。云云。这份战报在战后被评为“最低劣的心理战作品”,国际舆论都认为,这不仅间接地证实了中国的战报。而以苏氏战机来映衬自己被击落的“猛禽”、“电子黄蜂”,更是为俄制战机做免费广告。
那些美国和国际的军事专家更是惊诧莫名,在空战中预警机都是最受保护的目标,怎么中国人总是轻而易举地把对方的预警机干掉。以往对付印度人是如此,美军居然也不能保住自己的预警机,真让人难以想象。前不久的空战还可以说是中国人的偷袭得手,不过那也是够丢人的,装备了如此众多高科技侦察设备的美军居然还会被偷袭,那么这次是大规模的空战,肯定是正面决战。美国化了巨额资金研制的“猛禽”、“电子黄蜂”都上阵了,打成这个样子绝对是惨败。俄国的媒体更是又惊又喜,已经被他们彻底淘汰的米格-19,居然被中国人改造为可以打击“联合铆钉”、F-16的利器,实在是令人难以想象。
由于美国自己大肆吹嘘“猛禽”的神奇性能,这次在“光明正大”的空战中居然损失了3架。现在专家们又告诉大家,目前还没有能吸收甚高频雷达波的涂料,老式的VHF雷达都能探测到“猛禽”,新型的NVHF雷达还可以比较精确地跟踪呢。而且“猛禽”在打开导弹舱发射导弹时,雷达反射截面会骤然增加,反而让对方不仅能探测到“猛禽”的位置,而且还能得知它发射了导弹。而且“阿姆拉姆”在射程的中段需要“猛禽”的机载雷达照射目标,还不能以低截获概率模式运行,因为导弹上的小雷达并不适用这种模式,此时“猛禽”的隐形性能荡然无存。实战证明中国人拥有了比雷达告警接收机更高级的EMS电子支援系统,能根据APG77雷达的少量脉冲探测定位载机的方位、距离、速度等参数,以引导导弹攻击“猛禽”。
这些评论和报告自然激怒了美国的议员老爷,想当年是这些专家吹嘘隐形性能如何如何重要,让国会拨出巨款研制了“猛禽”,2亿美元的单价高得离谱!那些空军的将军们竟然称理论上空军需要762架,当时就被国会砍到了339架,总金额仍十分惊人。后来国会又讨论减少到180架时,空军才把“至少采购量”改为295架。议员老爷准备追究责任了。
其实这些评论始终落入“唯武器论”的框架。人们不禁要问,当年前苏联向阿拉伯国家提供了大批的先进战机,像黎巴嫩、伊拉克都得到了米格-25这样的顶级超高空截击机,他们都有什么样的表现呢?黎巴嫩的米格-25被以色列人干掉了,拥有大批先进俄制战机的伊拉克空军连伊朗都搞不定,后来在海湾战争中,大批的米格-25、米格-29、米格-23、苏-22和伊尔-76连照面都不敢同联军打一下,只得逃往伊朗了事。如果说是因为这些国家没有系统支持这些战机,或者出口的战机不如俄国自己用的战机性能好,那么拥有如此先进的武器系统的俄军为什么连车臣匪徒都不能摆平呢?
看来俄国的先进战机只有在中国才能发挥其作用。我们当然不是否定先进武器的的作用,在朝鲜战争中,志愿军拥有的米格-15及后来的米格-15比斯性能与美军当时的F-80、F-84、F-86相当,才能有相当不错的战绩。同样也是限于米格-15的航程,只能控制一条不宽的“米格机走廊”,没有能力在整个朝鲜北部与美空军争夺制空权。这次的空战中,我军的战机性能就机动性、空空导弹和电子设备性能而言,与美军是相当接近的。而航程、隐形性能的差距在这场空战中,前者是不起作用,后者由我军先进的地面雷达系统基本上可弥补了。所以如此的战绩是相当合理的。
我国的媒体和民间的评论,则大部分偏重于认为飞行员的英勇顽强胜过美军,不少还深入到了战争的正义性的层面。可是即使是正义的一方,由于没有正确的方针,没有有力的领军人物来执行正确的方针而招致失败的也所在多有。我军的空军能再次腾飞,连祁星上将功不可没,后世的军事专家几乎一致认为他是继刘亚楼上将之后的又一位空军的功臣。他在2005年接任空军司令员一职时,国家在军费开支方面已经加大了投入,军委对空军现代化的期望值也很高。他并没有急于审查一大堆的新机开发方案以及大规模引进俄国新型战机的报告,而是深入部队的基层,各大飞机制造集团和航空研究院所,认真听取一线指战员和专家、技师们的意见。
他感受到一种潜在的危机,引进和仿制的歼-11重型战机,由于发动机、飞控系统和机载雷达仍未能完全掌握,导致造价高昂,装备的数量就不多;歼-10为自行研制的轻型战机,但发动机和一些机载设备还得靠引进,造价也相当高,生产的数量也不多。更大的问题是优秀飞行员的数量太少,这些战机的飞行员培训费用极大,有不少是送往俄国进修的,而且淘汰率相当高。很多部队有了新机也不敢高强度培训,怕出事故摔掉飞机。要命的是歼-6、歼-7、歼-8这些上一代的主力战机则在加速淘汰,导致我军的战机数量在锐减。如此一来,远程打击力量尚未形成,近程防卫力量已经呈现不敷使用的状态。
而且在空军的结构上存在的老问题也没有改善。一是攻击机严重不足,现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中低空防空力量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强-5已经不能适应严峻的战术环境;而歼-11II和歼-10攻击型的数量不能满足需要。二是预警机问题严重,引进的A-50,数量少,而且性能上与E-3有相当的差距。而相当于E-8“联合星”的协同指挥机根本是缺项。因此空战和对地攻击的效能,与世界强国有很大的差距。三是电子战机和侦察机始终是我空军的弱项,对这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四是战略空运力量严重不足,引进的伊尔-76不仅数量不足,而且载重吨位也偏小。运-8的数量都是不够的,而且作为战术运输机,在性能上与C-130J也有不小的差距。五是轰炸机实在是与强军差距太大,不仅没有战略轰炸机,轰-6作为战术轰炸机也难以适应当今的战术环境。…
要扭转这一状况,不仅是我国总体技术和工艺力量上的问题,还涉及利益再分配的问题,遭遇到的阻力是可想而知的。连祁星上将以大无畏的精神和惊人的毅力迎接这一挑战,他砍掉了一批新机研究项目,集中力量预研隐形战机;砍掉一批引进项目,集中力量全面掌握歼-11和歼-10的涡扇发动机和机载雷达的技术。更惊人的是,他坚持拨出相当的款项支持对歼-6、歼-7和歼-8的升级改造,被不少军内外高层人士指责为“守旧”。他对运输机、轰炸机、预警机、电子战机和侦察机的改进、引进和研制也给予了更大的关注。
在一线部队中则严厉推行高强度训练,对组织训练不力的予以批评、处分,而对训练中非主观原因造成的事故,甚至重大事故,都给予谅解,只是强调总结经验教训,并收集资料提供给研究院所。
当然这一切受限于军费不足,只能缓慢地推进。更大的问题还有所谓的“大环境问题”,我国的航空公司仍在热衷于买外国飞机,尽管知道波音公司在飞机上搞鬼。这些并不是空军能控制的,但对国内的飞机制造业造成的伤害却是连美国人、日本人和台湾人都做不到的。
王刚主政后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连“大环境问题”都解决了,民航总局的领导班子更换了由一名退役的空军中将出任。停止了单纯购买国外航机的行动,大笔购机合约与技术转让紧密挂钩,大力扶持国内的飞机制造业。到金龙电池发明,电动螺旋桨研制成功后,外国飞机完全被逐出了我国的货机和支线民机的领域。这些举措夯实了我国航空工业的基础。
当然更直接的还是军费的大幅度增加,推动了空军的进步。连上将抓住时机推进改革,飞行员的训练强度大幅度上升,兰军忙得不可开交,训练质量也得到了提高。在装备更新上他更是支持那些大胆的创新。螺旋桨隐形小飞机能顺利问世与他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如此的“倒退”阻力不小。空军得到了相当巨额的资金,不少人又要求大上新机型,他不为所动仍以大笔资金支持雷达、电子设备、发动机、材料研制,在传统势力看来也是“本末倒置”。实战证明了这些举措的有效性。
在朝鲜事变中连上将初次展露了大无畏的胆识,他亲自下命令让飞行员以坚定的动作驱赶日军的战机。有人担心撞下日本飞机会引起外交危机,他说:“出了问题我负责,不能让日本鬼子在中国人目前嚣张。”
中印战争更是为他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他为得到这么一个势均力敌的对手而兴奋。在战争期间空军司令部的工作强度一点也不比前线指挥所的低,正可谓强将手下无弱兵。中国空军打出了自己的威风,从初战的突袭开始,一路压着印军打。在高强度的空战中,我军的战损率也是很高的,此时改进型的歼-7和超轻型歼-12M的效能就突现出来了。它们的成本低、产量高,更关键的是飞行员的培训效率高。所以我们的空军越打越多,始终保持了高昂的士气。按照效能统计的理论,在实战中数量要比质量更重要,如果一方的战机的单机效能为另一方的4倍,那也只能与对方的2倍数量的战机抗衡。
如果说我军战斗机的进步确保了战区制空权的话,那么运输机、攻击机、轰炸机、预警机和侦察机的超常规发展更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进步,否则中印战争和中南半岛战争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在这些近乎势均力敌的战争中,连司令员不惜损失让空军的这些部队高强度地参战,超负荷的、残酷的实战让空军练出了真功夫。没有这个基础怎么能挑战美国空军呢?
初战的胜利并没有让连司令员陶醉,美军还有强大的反击力量,自己的手下能顺利地顶住吗?
台湾外海美特混舰队3月21日东京时间4:15
“报告,中共再次出动40架重型运输机,60架中型运输机,500多架直升机向台岛南部抢运兵员和物资。台湾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