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驴马至夏必脱毛生疫,故胡人南下,势不能长。我军北上,最怕的也是不服漠北水土。”
蒲鲁虎哼了一声道:“这个道理大家都懂,现在要商量的是如何克服!”
任得敬道:“天道岂是人力能胜?克服是克服不了的,只有安险二计,或能有所突破。”
蒲鲁虎便问何计,任得敬道:“听说敌烈诸部闻我军势大,都有意与我们和解,可敦城东南道路的围困已经有所松动。此时我们若用险计,精选漠南胡种,编为一军,按我估计,可得万人,由一上将率领突至可敦城,接回萧元帅。不过敌烈诸部愿意投诚的消息尚未确凿,万人轻进,能否成功也难以预测。”
折彦冲摇了摇头,蒲鲁虎便问安计是何,任得敬忙道:“先驻漠南,多选辽西、燕地少年,加以训练,使之适应大漠草原的生活,数年之后便成一支本地化的精兵。十几年后,他们的下一代就能完全习惯大漠的生活、战斗。”
蒲鲁虎斥道:“胡闹!现在说的是援救可敦城的事情,你扯几年、十几年的事情干什么!”
任得敬在蒲鲁虎斥责下满脸通红,他发言时本是身子前倾,这时身子一缩,不敢再说话。
诸将又商量了一阵,一时并无善法,折彦冲只好要求诸将严守军营,不使胡人有机可乘,以熬过这个寒冬,又派遣轻骑飞往可敦城,让萧铁奴有所准备。
诸将退后,折彦冲支颐想了一想,又派人传任得敬入帐,赐一碗热腾腾的奶茶,待他喝了,才道:“你方才的话,也不是完全没道理,练兵漠南之策与应麒的武装移民之议如出一辙,不过这是长远之计,并不能解眼前之难。”
任得敬忙道:“是。其实末将这想法,也是从杨相的大略以及陛下往年的用兵手法中悟出来的。只是想得粗浅,却让陛下和各位将军见笑了。”
折彦冲道:“方才你说的这些,大家也都知道。我看你方才言犹未尽,可是心里还有什么计谋没说的?”
任得敬走上两步,磕头道:“知人无过于陛下。不过末将所想的,也只是一些道理,还算不上计谋。其中一些,也还没想得透彻,所以不敢说。”
折彦冲问:“有什么道理,尽管说来听听,我不怕不透彻,就怕全是平庸无用之论。”
任得敬道:“用兵之道,在于因人制宜,因地制宜。说句得罪人的话,我们这十万大军,若遇到天时地利不顺,只怕能打仗的不多!就目前来说,要想打胜仗,还得靠有用之军。我们背后这几十万人,拿来吓人,比拿来打仗有用。”
折彦冲的眉毛轩了轩道:“这话有些意思了。”
任得敬继续道:“陛下这十万大军,尤其是中军六万人,足以纵横漠南以至于江淮,但放在漠北厮杀,却有些浪费了。末将的意思是:如此威武不败之师,与其用之以战,不如用之以驱。”
折彦冲问:“驱?”
“不错,驱。”任得敬道:“陛下,龙也;亲军将士,虎也。龙使虎,虎驱狼。”
折彦冲问:“狼在哪里?”
任得敬道:“漠北到处都是狼,只看陛下如何用而已。”
折彦冲沉吟道:“漠北诸部,愿意归附的大多已经归附了,现在跟我们作对的,大多是不愿意归附的。我有意和他们和解,可他们却对我们深有成见。”
“陛下圣明。”任得敬道:“不过末将最近却从一些牧民口中听到了一个传说。”
折彦冲问:“什么传说?”
任得敬道:“是一首长长的牧歌所传唱的传说,大意是说有一个从西边来的圣僧预言,将有一个从南方来的英雄,奉上天的旨意要来结束草原的混乱,用铁与火焚灭拦路者,用装满粮食与珠宝的口袋帮草原上每一个部族度过寒冬。陛下,这首牧歌,分明与陛下征北之意、杨相赈北之略相近啊!想必是上天降下一个圣人来,要助陛下成就大业!”
折彦冲听得出神良久,问:“这怪力乱神之事,我从来不信!我看这个什么圣僧未必有神迹,却有野心。”
任得敬忙道:“那番僧有神迹也罢,无神迹也罢,但他既然能预先在草原上散播这等言语,又能取信于草原诸族,想必这番僧不但极有眼光,看好我们大汉的前程,又深悉草原诸族之性,所以才能顺其心而逞其志。”
折彦冲嘿了一声问:“知道这个僧人的来历么?”
“末将打听过。”任得敬道:“他貌似是从西南来,最近一年一直随阻卜部活动。听说阻卜部诸族族长都非常信奉他,愿举全族财物供养他,但他却不取一金一银,一珠一线,每日只取温饱之量便足。又竭尽全力,为人驱鬼治病,所以深得牧民之心,被诸部奉为神僧活佛。”
折彦冲又问:“打听到这个神僧的名号了么?”
任得敬道:“据牧民传诵,似乎叫琐南扎普,据说他还有个弟子,叫列思八达——这个名字可有些奇怪了。”
折彦冲问:“有什么奇怪?”
任得敬道:“末将当年还在夏边时,曾认得一个叫列思八达的年轻喇嘛,当年交接的时候,他大概是三十上下。此人曾随商人周游各地,甚至到过辽南,见闻广博,到我驻地时也曾来拜见我,我见他言语不凡,所以记在心里。当时末将尚未归汉,所以还向他打听了一些辽南的消息。只是不知那个列思八达和这个列思八达有无关系。”
折彦冲微微一笑道:“有关系也好,无关系也好。这位神僧既能未卜先知,想必是有道行的,我想见他一见。”
任得敬忙道:“那末将这便去寻访安排。”
折彦冲看了他两眼,命他近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诸将之中,能打仗的不少,能看到战场之外有利于战局者的却是屈指可数。眼下留在我身边的更只有你一人了。现在你虽然只是个郎将,但你年纪还轻,好好做事,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任得敬跪下大声道:“末将何等人,得陛下如此期许,今后纵然肝脑涂地,也要报效陛下知遇之恩!”
第三二一章 当世活佛(上)
阻卜诸部是游牧于漠南北部、漠北南部的一大部落,这个大部落东西活动范围达二三千里,在辽、金时代均十分活跃,辽国在漠北的安宁与否,与阻卜部是否叛变都有很大的关系。
眼下辽西避、金残喘、汉方兴,阻卜部的阿剌都马黑趁机自称阻卜大王,收罗了历年逃入阻卜部的契丹、奚人,先组成一支接近万人的轻骑兵,然后讨伐阻卜部内不服其统治者,得到了大部分阻卜部落的支持。不过,阿剌都马黑的兴起为时尚短,这一点他本人也有自知之明,而他的野心也止于成为一个区域霸主而已。萧铁奴北上的时候,他曾想过阻击他,也曾想过附随他,族中长老也分为两派意见,争议不休。这时一个长老对他说:“大王,我们阻卜部才来了一位活佛,是一个有大智慧大神通的神人,你为何不请教一下他?”
阿剌都马黑闻言大喜,忙派人去请活佛,但转念一想,觉得应该自己亲自去求见才是。原来一年前阻卜部部内流传疫病,得病者多达千人,连阿剌都马黑的妻子和几个儿子也都命在旦夕,阿剌都马黑痛不欲生,请了巫祭作法祭天都无济于事,后来因听说西方来了一位叫琐南扎普的活佛,便派人去请。琐南扎普应邀而来,只由他的徒弟出手,就治好了阿剌都马黑一家的病患,又施法治好了大部分患病的族人——琐南扎普师徒得以确立在大漠南北的威望,这件大事也是众多神迹之一,阿剌都马黑更因为这件事对琐南扎普师徒十分信仰,要集合全阻卜部的财富献给他,但琐南扎普却分文不取,只求得师徒二人十日之粮,便要往他处去传经治病。阿剌都马黑因此也更加敬重,如何肯轻易放他们走?一定要他留下。最后琐南扎普才答应无论到了哪里,如果阿剌都马黑有事来求,一定会赶来给他解决困难,阿剌都马黑这才放他离开。
琐南扎普师徒离开阿剌都马黑之后继续在草原上行走,这时他们师徒的名声已经在草原上传开,无论走到哪里,无论遇到王公酋长还是寻常牧民,从来都只求得一餐饮食,遇鬼驱鬼,见病治病,所到之处又总是劝人念经行善,因此名声越传越远,漠北牧民但看见琐南扎普手里那支写满经文的丈七佛幢无不礼敬,尊为活佛。
阿剌都马黑因担心琐南扎普走后又遇到什么难测的事情,对他们师徒的行程十分留心,所以知道他们的所在,只花了三天就找到了他们,向他请教该阻击萧铁奴还是该归附汉廷。
琐南扎普对他的徒弟列思八达耳语几句,列思八达便对阿剌都马黑道:“大王,大汉朝廷是有神灵庇佑、圣贤辅助的朝廷,得罪他们会给你带来祸患。不过您的福祉,还不在这里。”
阿剌都马黑问:“那我该怎么做?”
列思八达道:“您什么都不用做,这样就能免除祸患,以等待更大的福祉。”
阿剌都马黑要再问详细些,列思八达却不愿再说,这才告辞,回去后与众长老、酋长商量了许久,决定避萧铁奴一避,放他们过去,对萧铁奴要求他们归附的使者也礼貌打发,却不答应什么。萧铁奴被困可敦城以后,托普嘉和耶律铁哥分别派人来拉拢他,但阿剌都马黑却都没答应,依然游荡在发生冲突的两大势力之外,可敦城偶尔派商人来交换货物,阿剌都马黑也不回绝。萧铁奴在可敦城的物资不绝如缕,与阿剌都马黑与之贸易有很大的关系。
折彦冲北征之后,漠北的局势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阻卜部部内或者要求阿剌都马黑赶紧联合草原诸部抗击汉军,或希望阿剌都马黑率众南下归附汉廷,双方发生激辩,再次要求阿剌都马黑作一决断。这次折彦冲北上几乎是铺天卷地而来,所过之处要么归附,要么决战,再无回旋的余地,阿剌都马黑也觉得这件事情再也拖不下去,于是决定再去向琐南扎普求教。
他出发走出了一天,忽然有牧民来报:“不好了!活佛被汉军抓走了!”
阿剌都马黑大惊,忙将那牧民提上前来问:“活佛被抓走了?你听谁说的?”
那牧民道:“哪里还要听谁说,汉军派了一队大概几千人的骑兵,把活佛和他的大弟子列思八达上师都抓走了!很多人都亲眼看见的。那几千人的衣甲兵器都银光闪闪的,除了汉军,草原上没人有这么厉害的兵器!”
阿剌都马黑大惊,连忙点集阻卜诸部,共得两万人,要来夺回活佛。眼见离汉军前锋还有百里,又有其它几个部落闻讯而至,都是听说活佛被汉军抓走而来营救的。当下各部并作一处,共有六七万人,推阿剌都马黑为首,向汉军进发。
这几个部落大多受过琐南扎普师徒的恩惠教诲,所以勇敢前来,但这时真要去碰折彦冲的大军却都心头惴惴,只是事已至此,不好退缩。但仍有保守一点的族长要求先派使者去见大汉皇帝,希望能通过交涉的手段让他放活佛回来,避免一场厮杀。
当萧铁奴还在阴山南麓的天德、云内时,阿剌都马黑就和萧字旗较量过,当时只是小规模的摩擦,但也知道汉军十分善战,绝不好惹,所以听了这个建议后也有意赞成,只是怕人说他懦弱。
阿剌都马黑还没表态,便有个族长反对道:“他们汉人逼到漠北来,夺我们的草场,夺我们的牛羊,那也就算了,如今连活佛也抓了,这还叫人怎么忍?杀!杀!杀得他们怕了再说!”
阿剌都马黑闻言望去,发现这个族长是达旦一部的巴都,又见众酋长在巴都的鼓噪下纷纷求战,知道自己不能示弱,就赞成了这个说法,派巴都为前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