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说道最后,当然逃不过太子的话题。
明夜在宫中并不清楚,此次太子遭到训斥,在宫外引起了一阵不小的风浪。
对着家里人,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听见孙氏这样问,明夜便老老实实回答了。
当然,只是她的版本,无非是太子哥哥带着自己放风筝,而这之后的事便不怎么清楚了。
明夜自大清早就开始折腾,这会儿到了家,身心放松,已然觉得有些累了,时不时的打着小哈欠,周瑶和孙氏都见状都心疼的不行,也没叫明夜去别处,就在两人的眼皮子底下,由周瑶轻轻拍打着入睡了。
周瑶见女儿已安然入睡,也忍不住和母亲说起宫中之事,道:“我看还是别叫小夜儿进宫了,宫中是一个不能行差踏错的地方,一个没注意就不知道惹上什么事端,就像这次的事,全就是无妄之灾,这次大家的目光都盯在太子身上,小夜儿又太小,所以没人注意到她,可这次侥幸避过,可是以后呢,只要她在宫中一天,我这心里就一直安稳不了。”
孙氏听到这话,嘴角也不禁溢出一丝苦笑来:“我也心疼小夜儿,不想她到宫里那个地方去,第一次进宫时,我们或许有选择的机会,可如今……”孙氏沉吟片刻才说道:“已经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了。”
周瑶不是笨蛋,相反,她还十分聪慧,孙氏这话没说时,她担心女儿也没有深想,可听到这话之后,她的面容也当即凝固住了。
是了,若换做她是皇后,怕也是不会放过小夜儿的。
外戚不得干政,这是祖训没错,可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这么多年下来,后宫与前朝之所以相安无事,并非是因为这些人对祖训够尊重,守规矩,而是因为没办法。
而皇后的情况却有不同,虽然她也姓周,可自周家分家后,彼此间的关系越发疏远,基本上已经可以算作两家人了,而在外人眼中,周家自然算不得外戚,可事实上,得益于幼年经历,皇后与周家感情,却着实不错,而且,对周家的这份不同,旁人是不知道的,因为无论是皇后幼时曾在住在家中的三年,还是皇后之后与周家的情分,都是低调不为外人所知的。
落在旁人眼中就是,皇后与周家其实并无关系。
而接明夜入宫,就更好解释了,因先帝时信奉道教,一心追求长生,所以,明夜因小福星的身份,而得到皇后的喜爱,也是在寻常的很。
这年头,迷信一把,即便贵为皇后,也没人跳出来说这样不行的。
所以,明夜的进宫,看在旁人眼里,并无不妥当之处。
可恰巧是这份‘妥当’,才正是事情的关键,若是明夜进宫惹人注意,皇后或许会放弃这种打眼的方式来和周家交好,但恰恰是因为寻常,皇后才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感情,是需要培养的,同样,政治默契也是需要培养的。
明夜就像一条细细的丝线,串联起皇后与周家那丝看似微弱的联系。
或许,这类都算不上政治投机,顶多算是一份心知肚明的默契,可如今皇后所需要的,也不是稳固无比的政治联盟,这种彼此心知肚明的默契就好,太子已然坐到主位上,如今并不求多么惊才绝艳,多么深得人心,所求的,唯有一个稳字而已。
以皇后的智商,明夜进宫也必定会被很好的照顾,单看这次明夜进宫即知,至于这次的事,基本可以算作是偶然事件了。
将其中诀窍想通之后,即便爱女如周瑶,心中也生出了摇摆不定的情绪。
对小夜儿来说,进宫的好处是无比明显的,或许也会有那么一丝丝危机在,但其中的风险和利益相比,又着实显得太微不足道了。
这可、这可真是……
而这次叫小夜儿回家,其中怕也有安抚的意思在。
周瑶忍不住感叹,周蓉不亏就是周蓉,做事向来滴水不漏,叫人挑不出任何错处来。
孙氏安抚性的拍拍女儿的胳膊,道:“车道山前必有路,你也不用这般上愁。”
周瑶咧嘴苦笑道:“哎,皇后把这个球重新踢到了咱们手中,可正是因为如此,我才更游移不定啊。”
这原本也不是商量几句,就能出结果的事,周瑶和孙氏说过之后,便也不再谈及,转而又问起宝珍宫里的一些事。
晚上,待明睿丰下衙回家,周瑶这才和丈夫说起自己的担忧来。
明睿丰听完哈哈一笑,显然比妻子要看的开多了:“你也太过杞人忧天了,要知道,只要人活在世,机遇就总是同时伴随着风险在,看事是否可行,则在于利益是否大于风险,再者说来,以皇后的聪明,肯定会将小夜儿保护好,这件事,无论是对我们,还是对皇后,都是一桩稳赚不赔的买卖,既然如此,又为何要拒绝呢?”
见妻子还要再说,明睿丰又说出了一句分量十足的话:“这样的事,若放在先帝朝,我自然是不会同意的,可如今的陛下秉性仁慈敦厚,对宫人尚且都不会无故打杀,更何况是对小夜儿呢。”
这句话,终于压倒了周瑶心里天平的最后一丝浮动。
以当今陛下几近懦弱的性子,怎么都不会对小夜儿如何的,而在宫中除开陛下,也没人能真正动了了她。
……
明夜对于家中涌动的暗流,是一无所知,她好不容易回了家,自然抓紧吃喝玩乐,不过,最叫人可恨的是,她才离开了一个月,可她养的那几个小东西,竟然,竟然跟她不亲了!
这还了得,明夜发誓,定要给这几个白眼狼点颜色瞧瞧。
明夜怀里抱着花花,而她本人则坐在周承荪的怀里,听着外公给两个哥哥讲课,小脑袋还一点一点的,十分闲适自在。
她年纪小,还没有开始读书,这才能跟着明轩和周闵两人身后混着,又因为离家的时间有些长,周承荪思念外孙女,也不在乎那么多的规矩了。
明轩和周闵两个人,也是一边摇头晃脑的读书,一边偷偷和明夜挤眼睛,最后周承荪有些看不下去了,这才将教训了两句,将两人赶走。
钰姐儿听说明夜回来,也来看她,还送了她一些小礼物,不过,最叫人惊奇的还是她的舅妈李氏,再瞧见她的时候,竟然不再阴阳怪气,也不话中有话了。
明夜心道,这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远香近臭?
作者有话要说: 在此对大家说一声不好意思,我太马虎了,起错了名字,在此更正,以后太子名字更正为朱翊钺,多谢小天使指出错误,再次鞠躬感谢~
第21章 中秋
说到底,李氏虽有些爱挑事,也爱掐尖要强占便宜,但她却不是个不知四六的愣头青,虽说不知明夜到了踩了哪里的狗屎运,愣是能得了皇后的青眼,她心里却是明白,对着明夜,是不好当面交恶的。
赔本的买卖没人干,对着明夜甩脸子固然一时出了气,可在一个小孩子面前,尤其是一个眼看着将来就有大造化的小孩子面前,留个不好的印象,这是不划算的。
反正,就给个好脸色,哄哄而已,又不费什么事,小孩子家家的,只要不训她,不给她难看,在李氏看来,也就足够了。
反正,小孩子也不记事。
不过,她却并不明白,明小姐可谓是生而知之,非但瞧出了她的改变,还在那苦苦思索其中的缘由呢。
……
三秋恰半,故曰中秋。
中秋节亦属于法定节假日之一,周承荪与明睿丰也休沐一天,时下便有走月的习俗,即亲朋好友之间分送月饼,交际往来,一同饮酒论文赏月,场面可谓盛大。
明家在京城只有明睿丰一个,除周家外并无亲戚,而明家一家四口又都住在岳父家中,至于这道工序自然也就没有必要,所以这个分送月饼的对象,主要是同僚之间,师生同乡和同年之间。
周承荪虽没能入阁,但作为一部大员,底下自然少不了巴结的人,而明爹身为言官,别看级别不大,才正七品,可权利却着实不小,也没谁敢小瞧,再加上宫里赐下来的月饼,于是,情况便是,周家别看送出去不少的月饼,可却收到了更多的月饼。
京城中乃全国经营汇集之处,各位老大人的老家也分散各处,所以送来周家的月饼,其口味也是多种多样,有蛋黄的,鲜肉的,瓜果馅料的,甚至还有海鲜的。
总之,明夜这个小土包,可算是彻底开了眼。
她到是跃跃欲试,都想着尝上一尝,可周瑶管的十分紧,只准她吃一小口尝尝味儿,至于再多,却是没有了的。
明夜到底不是真正的小孩子,她知道她娘这是怕吃多了不克化,所以也只得讪讪的放下,眼巴眼望的流口水。
当然,除开月饼之外,西瓜也是必不可少的,明夜吃西瓜一直有个不大好的习惯,那就是不吃西瓜籽,小的那会儿可以凭借小孩子的优势,只吃最红最甜的瓜心部分,可长大之后就不好意思说出口了,于是,因着这一点,她从来都不再人前吃西瓜。
不过这次,她可是好好的过了一次瘾,西瓜作为平民水果,在附近近郊便有瓜农种植,除开自家买的,还有作为和月饼一起赏赐下来的,搞的明夜好几天都没能老实吃饭。
过完中秋后,明夜也没在家待几天,宫里很快便有人来接她了。
再次入宫,无论是周瑶还是孙氏,心里都有了底,也不再如第一次那般慌乱不堪,开始有条不紊的给她收拾东西,交代宝珍各项事情,叫她无比要将姑娘照料好。
明夜瞧着爹娘面上没有丝毫异色,那原本到了嘴边的话,想了想还是重新咽了回去,既然爹娘都叫她进宫,想来便是她能进宫,依着爹娘对她的脾气和疼爱程度,进宫定然是对她有好处的。
将这些想通之后,明夜也不再胡思乱想,而是想起进宫要带的东西来。
上一次进宫匆忙又紧张,也顾不得这些,这次,便要多带一些小礼物了。
不过,叫明夜吃惊的是,这次等在宫门除接她的人,竟然是李庆。
还没等明夜表露出什么,李庆便先开口说话了:“明姑娘,是太子殿下知道您今日要进宫,特地派奴在这候着的。”
这里也不是说话的地方,所以,明夜只是轻声道了谢,然后便随着李庆一去进宫。
进宫之后,明夜这才知道,因着上次的风筝事件,皇帝陛下许是觉着他还有精力,于是大笔一挥,便又给他加重了不少课业,朱翊坤原本的作息时间,是只上午上学,而下午则自由支配,或是练字,或是复习第二日的功课。
如今可到好了,已到申时,而朱同学还被拘在文华殿啃书呢。
真是可怜啊可怜,明夜还在心里替他抱怨了那么一下下。
明夜先到坤宁宫去见皇后,皇后见她也很高兴,笑意盈盈的问了她节过的怎么样,在家都作了什么,可吃了月饼之类的话。
明夜奶声奶气的一一作答,皇后作为一宫之主,想必这几日操劳十分疲累,见皇后像是面带疲色,明夜瞧在眼里也有些心疼,也没赖在坤宁宫多长时间就退下了,回到自己的小偏殿中,明夜则兴致勃勃的给大家分送礼物。
明夜带的礼物十分的应景——月饼,不过不同于一般月饼的是,她带进来的是冰皮月饼,这事说起来,还是周瑶乐意心疼闺女,为了哄她高兴,也愿意陪她胡搞乱搞,于是这才将冰皮月饼做出来,因成品时间较晚,所以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