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明宝半晌才诶了一声。小眼神打量了她好几番,也没琢磨出个一二三来。
钱丽正拎着秦芸买回来的东西,闻声看过来,“怎么不多歇一会?”
宋明宝正想说她回去再歇一趟的,左脚都往后退了一步了。
陆志城礼貌拒绝了,问她有没有要帮忙的,结果钱丽客气地说不用。
等她们俩进了厨房,陆志城拉着她在沙发上坐下,转头问她,“你要是困,回去再歇一会?”
宋明宝一脸不情愿,“不去,”
这床她躺这么多年了,有啥好躺的。
陆志城笑了笑,他看到桌上放好的茶叶,继续泡起茶来。
半小时很快过去,宋县长回来了。看见闺女和女婿,他也是惊喜,反手关上门,“回来了啊?”
厨房的香气一阵阵袭来,宋县长抬手腕看了眼时间,打发她闺女,“你去厨房看看要不要帮忙,我跟志城有些话说。”
工作的事,目前两人都没往外头说,即使是最亲近的人,当时还是一场交易,临到头来,宋县长也习惯默默安排,他们都知道,或许这交易的性质早就发生变化了。
宋明宝磨磨蹭蹭不愿意,陆志城眼神示意她进去,她一步三回头走了。
宋县长咳了咳,从身后的黑包里拿出两页纸,“这个到时候拿去队里盖个证明,你到时再拿过来。”
陆志城道谢,从他手里拿过,只见两页纸都是工作证明。最迟是年后十五过去报道。
两个人有一句没一句聊着,陆志城次次能抓住中心,宋县长跟他聊得也挺开心的。
********
吃完饭,他们今天依然不留宿。
而陆志城工作的事在今天算是真正定下来了。
送他们离开,钱丽特意踮起脚尖看着他们走远,视线之内,一高一娇小的身影靠得很近,高大的身形特意放缓了脚步。
总算不是她闺女雄赳赳气昂昂打头了。
钱丽转身准备进去,结果不知啥时她儿媳站在那,她吓了一跳,不解地问,“怎么不出声?”
问她她也不理,成天一副没精神的样子,钱丽也搞不明白,家里有吃有喝怎么就养成这副模样了,跟个行尸走肉似的。
既然想不通,钱丽也懒得管了,转身进了屋里。
这头,陆志城赶着点带她回家。
冬天晚上天黑得早,刚到镇上,天就暗了,幸而今天无风。
陆志城拿出了临行前钱丽塞给他们的老铁皮电筒,这式电筒有两个按钮,陆志城将靠近尾部那个按钮往下拨弄到‘开’的位置,尔后拇指摁住另一个红色的小按钮。
不同于后世一个电筒里面可能有几个小灯泡,老铁皮电筒里头是实实在在塞了一个,功率小,最多照亮眼前的路,红色按钮还得一直摁着,不然就黑了。
电筒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这个还是宋县长拿回来的,家里就这么一个还塞给了他们,钱丽也算是很疼闺女了。
宋明宝紧紧跟着他,怀里抱着钱丽准备的年货,刚从镇上拐到进村的小路,她就欲言又止。
陆志城如她的意思蹲下来,“上来,”
“好,”这回宋明宝非常痛快地爬上去,贴得他紧紧的,搂着他的脖子。
陆志城不用回头都能猜到她笑得得意满满的,他眼睛里带了笑意。
夫妻俩在这漆黑寒冷的冬天夜里,在无一人的乡下小路上,互相依偎着,男人的脚步一深一浅,背上了他一辈子的责任。
到家已经约摸夜里九点了,虽说白天暖洋洋的,但到了深夜,白日里聚集的热意已经消散,宋明宝咬着牙用拇指摁电筒按钮摁了一路,手又麻又冷,伸到灯下一看,可不是肿得跟红萝卜似的。
陆志城点着火,推她去烤火,他要去隔壁拿衣服。
他们俩路上没吃 ,等宋明宝去洗澡了,他随便做了点,等她出来刚好能吃。
两口子真正躺在床上已经很晚了。大半个床,宋明宝不躺里头她常常躺的位置,反而占了外头的一半。
陆志城掀开被子躺下,耳边嘶地一声,依偎过来一个暖和和小小的身体。
********
天冷,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到了大年三十。
这是陆志城和宋明宝在柳树村过的第一个年,村里已经闲下来了,热热闹闹的,到处都是小孩的嬉闹声。
整个柳树村的空气里弥漫着肉的味道,一年到头就指着过年这炖肉,敞开了肚皮吃。
那些在家里藏着怕邻居蹭肉吃的,如今煮个肉连窗户也不关了,蹭啥蹭啊,家家户户都有。
无论平常怎么抠,这天孩子也能吃个饱,裤兜里塞满了年货小零食,奢侈一点的抱着一把肉干,到村里四处晃四处炫耀。
家里就一个小姑娘会吃零食的,前天拿回来的零食是钱丽积了一个月塞过来的,足够宋明宝度过这个年。
过年那天,陆志城从别人那听到一个消息,陆家分家了,原因是陆志军不想再供陆志海和陆美琴读书,他们觉得亏了,闹得许多人去看了热闹。
孙荷花死活不愿意,听说陆红兵还在旁边抽了半天的烟。
但最后还是分了,陆红兵决定的,因为陆志军提到了他的两个孙子,再疼老三,陆红兵还是有底线的,毕竟以后是要靠老大养的。
陆志城听别人说了两句,早早将之抛于脑后。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准备进城了。
卑微作者,求个专栏作者收藏,:D
第43章 进城前
队里休息到年十才开工; 陆志城将两张证明收了起来,准备等队里开工后再去盖章。
宋明宝是后知后觉; 被告知的时候愣了一下; 两眼直直地盯着陆志城。不过后头也没闹腾。
不仅是因为他去哪,她就跟去哪; 更是因为; 即使乡下再好,对于度过了十几年的城里生活,还是想念的。
中间这段时间; 陆志城还要去找住的房子。
宋县长托人找的工作是机械厂的,陆志城心里还有其它打算; 比如; 中途换个工作; 总之他是个不会委屈自己的主。
所以房子就没必要特意靠近机械厂,只要环境够舒适; 适宜居住即可。
他喜欢那种人口相对不密集的地方; 独栋和相对疏散的楼层房都可以纳入考虑的范围。
一般的筒子楼; 一栋挨着一栋; 一间挨着一间,隔音又差,楼上走动都能听见,再者,附近要处理的人际关系又多又复杂。
城里不似村里,从宋家人附近居住着各类人的情况就能知道; 住在这些楼层里,说不定时时刻刻都有人盯着,一旦有事情发生,宣传得到处都是,煮顿好吃的,刚从锅里捞起来,说不定就有老人抱着家里孙子问你煮的是什么。
陆志城头疼地揉着眉头。
所以一进城,他首先是找的是那种周边环境好且附近人又少的房子。
这个时代住城边缘一点,不似后面年代那般,时时要担心着周遭环境安全与堵车问题。
耍个流氓偷个东西都要坐牢的年代,谁嫌自己命长想吃牢饭的?至于交通,就是这么个环境,内外道路差不多一致,不存在哪边挤哪边不挤的问题。
逛了两个多小时,陆志城脑中一闪,去了离他最近的棉纺织厂。
到了仓库门口,他摸到口袋里的三颗糖,这还是昨天小姑娘愣要塞给他吃的,被他留到了现在。
这年头厂子门口守着的,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大爷,但可别小看这些老大爷,随便点一个出来说不定都是有后台的,再者,问他们这些事,老大爷准能给你说出个一二三来。
“老人家,你好。”
老人坐在一张看不清颜色的凳子上,手里杵着把扫帚,闻声眯着眼睛看过来。
“你是叫我啊?”
“对,”陆志城走近点方便他看清,“请问你对附近熟悉吗,我有个事想请你帮一下忙,”
这个年代的人,相对淳朴,很少有拐弯抹角的。
“啊?”老人杵着扫帚站起来。陆志城又重复了一遍。
“那你说,”老人走近了打量他。
“我想请问一下,你知道附近有没有谁家有房子想出租的?”
靠近了,老人家耳朵也不聋了,听得清清楚楚的。
他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来人,穿着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干脆利索。
“你要租房啊?”老人有些诧异,毕竟这个年代出来租房的人还是相对少的,他们很少有人离开自己居住的那一小块地方,村里的呆在村里,城里的呆在城里,本本分分的,是老一辈的习惯。
“对,你知道附近有吗?”
老人一时没出声,陆志城也不急,过了半晌,他问了个问题,“年轻人,你租房是过来干啥的?”
陆志城耐耐心心地跟他大体讲了在城里工作的事。
老人眯着的眼睛一亮,他咳了咳忽然道,“我知道有个房子想出租,你看看,愿不愿意?”
其实房子就是他女儿的,陆志城听他说完,大概心里有个底了。
他女儿是纺织厂某个科的副科长,女婿则是轮胎厂的,最近女婿要调职了,两人最近几年手里存了钱,孩子生了四个,大的快娶媳妇了,因而想换个稍微大点的房子,新买的房子要靠近女婿工作单位那头,当然这房子明面买是不可能的,亲戚那头偷摸拿下来就成,这事年轻已经办好了。
这样弄下来,原来的房子留着不就可惜了吗?女儿和女婿最近正忙着把原来的房子腾出去。他能在他女儿处理房子时找来,真的说不定是缘分,老人心想。
房子差强人意,这是陆志城看完房子之后的感觉,虽然与他具体构思的房子不同,但基本达到了他百分之五六十的要求水准,算可以了。
不是独栋的院子,而是那种楼层房,老人的女婿一家估摸也不是个爱热闹的,这附近住的人相对还较少。一栋楼就只有四户人家,老人女儿的房间在第三层,位置相对较好。
“怎么样?”带他看了一遍,老人询问他的意见。
他们现在已经在房子里头了,里头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家具相对齐全,窗户大开,可以隐约听见楼下的交谈声,眺望远处的风景,最主要的是,房子的面积大小在陆志城的忍受范围之内。
老人活了六十几年了,看人有一套自己的标准,眼前的小伙子穿着工整,这可以判断出他的条件至少不错,而说话谦逊,说明人的品行不错,这才是他最在意的。
房子还是女儿和女婿的,他也不能去祸害他们俩啊。
陆志城时间不多,看了一圈决定租下来,“房子挺好,那租金你觉得怎么样?”
“我也不跟你讲价,一个月七块钱,我给你便宜一点,一年八十怎么样?”老人年轻时是个干脆利索的性子,现在老了性子更加果断,加上这房子闺女给了他处分权,他能决定。
房子内部环境干净,周遭环境安静,屋内格局相对大,家具基本齐全,到时候东西拎过来直接入住就行。
陆志城最终和他签下了条子。老人笑眯眯的,离开时手里拿了三颗糖。
******
初十这天一早,陆志城拿着证明去了吴队长家,一张队里盖章,另一张公社盖章,两边都得经过吴队长的手。
吴队长家靠近村路口,中间四间大瓦房,东边是茅草盖的厨房和杂物间,算是村里头一份。
吴队长正要出门,疑惑地看着来人,“志城?”
陆志城,“叔,”
“找我啥事?”吴队长不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