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清和县主-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之前的那笔二三百万的横财哪里来的?
  能支撑着内囊已尽的荣国府建造这仙天宝境似的大观园,估计就是林家遗产了。
  商婵婵见黛玉落泪,忙劝道:“林姐姐不要哭了,一会儿还要上课呢,你哭肿了眼睛怎么好。”
  黛玉自打听闻父亲回家,这流泪本已少了许多。实在是梦中之事格外真切,才叫她惊慌落泪,倒生怕如今父亲将要归来的好事才是一场美梦。
  宣武二年,二月初十。
  时隔数年,林如海站在船头眺望即将到达的京城,心中亦颇为感叹唏嘘。
  他此番是调任回京,又是正一品大员,官船之上自然有许多士兵护卫,一行人十分显眼。
  船只在渡口方停下,便见荣国府的几辆马车上下来好些人,纷纷涌上前来迎接林如海,口中只称姑老爷辛苦了。
  林如海虽然思女心切,然也知女儿自不能出府来码头迎接,所以只是按捺心情,与赖大,林之孝等人交代过一番,只道待进宫觐见陛下后就往荣国府去。
  作者有话要说:  商婵婵:好一对龙凤呈祥的好兆头,给谢姐夫加两分。
  谢翎:……
  ———————————————
  感谢在2019…12…06 00:00:00~2019…12…07 00:00: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柳凉·晋 1个;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梁笙 2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一条野生的小白龙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一条野生的小白龙 100瓶;九溪烟树 20瓶;傅青衫、鸢栀、居老师值得 10瓶;May 3瓶;纳爱斯牙牙乐儿童营养、木风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6章 父女相见
  且说林如海入京; 第一要事自然是入宫觐见宣武帝。
  掌事太监金佑引着林如海进入御书房内。
  林如海方一进门,便见宣武帝负手站在窗前,虽只着一件明黄色八团绣夔龙常服,仍是天子威仪,龙章凤质。
  御案下还站了两人,林如海一时也不能分辨是谁。
  他行国礼见过宣武帝; 只听皇帝温和道:“林卿家请起。”
  在林如海起身时; 皇帝也转过身来打量这位巡盐御史。
  他素知林如海是父皇的肱股之臣,当年亲自点中的探花郎。数年内屡屡升迁,由兰台寺大夫迁为巡盐御史; 虽是外放了,却是肥缺实缺; 可见父皇对他的看重。
  从前林如海与诸皇子都没有什么往来; 皇上也未与之打过交道; 顶多朝上打个照面。如今这样面对面; 便细细打量去。
  只见林如海生的清俊儒雅,风度俨然,直应了那句“肃肃如松下风; 高而徐引”。如今虽已年近不惑,却更平添了一份从容清贵之气,果然是世代诗礼簪缨之族出来的人物。
  于是皇上便笑道:“果然好风采; 怨不得父皇当日将你点做探花,倒叫保宁侯做了状元。”
  本朝之风,三甲内尤以探花郎; 不但取其学识出众,更得少年英才,仪容俊美。
  所以榜下捉婿,大伙儿第一选择肯定都是探花郎。
  毕竟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这要是摸黑扛着状元走,说不准就扛了个爷爷辈的回去。所以要想榜下捉婿,抓探花准没错。
  本朝虽没有榜下捉婿的风俗,但凡是官宦人家每年也都虎视眈眈盯着这榜好寻个乘龙快婿,这探花郎也是最抢手的。
  林如海自知非宣武帝心腹,如今见皇上如此温言,便不敢托大。
  只是还未及开口谦虚,就听旁边一人笑道:“陛下这心未免偏的太快了些。从前夸臣风度翩翩,仪表堂堂,金口玉言道臣也担得起探花之名。如今才见了林大人,臣便成了个凑活的状元了。”
  在御前这等随意,林如海不问可知,不是保宁侯还能是哪个?
  果然皇上也不恼,反而笑道:“朕可没说舅舅生的不如林卿家,否则传到母后那里,朕可要吃挂落的。”
  林如海虽是清傲孤高之人,但本性十分通透。只这几句对话,便知道保宁侯是如何简在帝心了。
  那么对自己回京一搏之事,倒是多了几分把握。
  商铎也跟着笑道:“陛下是看着太后的面子,臣却有自知之明,论相貌自然是不如林大人的。但臣却又不服,俗话说雏凤清于老凤声,臣不成,还有儿子呢。”
  皇上失笑道:“这话难道不该旁人来夸,自家谦虚吗?也只舅舅,这般套在自己身上。”
  商铎毫不在意,只继续道:“林大人是太上皇钦点的探花郎,驰儿却也是呢。臣倒觉得我儿不比当年殿试时的林大人差。”
  林如海听此一句,便略微抬眼看了一眼。
  他早已听闻保宁侯的长子去岁也点了探花,是太上皇在位期间所点的最后一位探花,颇得老圣人的青眼。
  如今一见,果然是个濯濯如春月柳般的少年郎,连林如海都禁不住眼前一亮。
  皇上听了也颌首,指了商驰对林如海道:“林卿家且瞧瞧朕这表弟如何?”
  商驰听了这话,便上来与林如海见礼,林如海亲手扶了一把,更细细打量他一番,见他不但生的极佳,更是谈吐有致,便出言赞叹了一番。
  只听皇上含笑道:“既如此,便叫驰儿跟着你在户部吧,多历练几年,才好担得起重任。”
  林如海一凛:他早已想到陛下早晚会让自己心腹掌管户部,但没想到的是,陛下竟然挑中了如此年轻的商驰。
  不过此事对他有益无害。商驰如此年轻,待能担起重任,最少也要五年开外,这资历才能服众。也就是说,自己这几年间,只要不犯糊涂,仕途官位却是牢稳的。
  五年,比他预想的还要好,足够给玉儿找一个好人家了。
  再者,此次他入京,也算承了保宁侯的人情,来日将户部交给商驰,也可让他宽慰些,毕竟以他的性情,总不愿亏欠于人。
  电光火石间,他脑海中已经转过了这些念头。
  面上自然是恭敬应下皇上的安排,并与保宁侯客套了两句,又扶起再来见礼算是面见上司的商驰,夸赞叮嘱了几句。
  如此御书房内一片君臣和睦的景象。
  而此时,荣国府内早已备下迎接林如海的章程。此事本就是贾琏主理,他又存了奉承这位林姑父的心思,自然是色色斟酌,一一妥当,无遗漏不当之处。
  黛玉虽一早便在贾母房中等着,无奈林如海却是叫宫中留了颇久。
  因贾母这里邢王二位夫人并凤姐儿诸姊妹都在,少不得来与黛玉说话。
  贾母见黛玉神色难安,说话间也心魂不属的样子。便也体贴起来,不叫她坐在这里应酬言语,只说叫她回屋歇歇,待林姑老爷进门再去叫她来。
  直至过了晌午,黛玉只听脚步声乱响,却是雪雁跑进来,双颊通红:“姑娘,老爷进府了,姑娘快去老太太那吧。”
  黛玉霍然起身,还是紫鹃连忙扶了一把才站稳了身形。
  一时只觉且悲且喜,如坠云雾之中。
  荣国府正门大开,由贾琏宝玉两个带了荣国府诸子弟迎候在外,贾珍也特意带了贾蓉贾蔷等人过府来一同候着。
  因贾赦贾政为舅兄,故而只在荣熹堂等林如海来见。只是如今林如海位列一品,他们面上有光,便再三嘱咐了贾琏等人好生将林如海请进门来。
  贾琏为人虽然学问上不通,但世俗应酬却还来得,于是一路妥帖的将林如海引进来。
  要是林如海之前,觉得贾赦沉迷酒色,而贾政却端方正直,谦恭厚道,颇可结交。但得了商铎的信后,对二房心生芥蒂。
  所以此次入京,私下也未写信与这位从前颇为投契的二舅兄。
  林如海入荣国府,自然要先往荣庆堂去给贾母请安。
  他入内以女婿之礼见过了贾母,然后再按捺不住,只将目光停留在贾母身旁的女儿面上。
  只见一别数年,黛玉已然长成,此时竟直如见了亡妻面貌一般。
  林如海心中大痛,两步上前扶起欲行礼的黛玉,口中只说道:“玉儿,爹爹如今在这里了。”
  这一句便抵得过千言万语,父女俩数年的心酸苦楚尽已各自分明。
  黛玉本想了好些话,却也不必再说。
  父亲都明白,他都知道自己的苦,所以他来了,从此后她再也不是无依无靠的了。
  贾母见他们父女相顾垂泪,想起去了的贾敏,也忍不住落泪下来。王夫人邢夫人等纷纷上前劝慰,更有凤姐儿说了好些好话,只说黛玉如今在宫里如何得脸,又是如何出挑之言哄人喜欢。
  林如海毕竟是仕途官场里打磨出来的,很快收敛了伤痛神色,与贾母等人叙旧敷衍。
  无论如何,他这次一定要将女儿带走的。
  果然贾母只说林如海方进京,京中的宅子都不齐备,黛玉回去了也是委屈,不如依旧在荣国府住着。
  林如海一笑:“老太太放心,我断不会叫玉儿受委屈。”
  这一句话倒堵得贾母有些不上不下。只是本朝风俗女婿上门是贵客,何况林如海如今位高权重,贾母也不好说甚,只是叹道:“敏儿是我唯一的女儿,如今她不在了,我养了玉儿这几年,你又要忽然带了她去,我这心上只是过不去。”
  林如海只说来日叫黛玉前来走动,并不松口让黛玉留在荣国府。
  黛玉得贾母养育多年,以后自然还要常来探望,否则也叫人说她不知礼。所以只要贾母还在,林如海就没法断绝和荣国府的情分。
  但想让女儿再留在贾家,是绝无可能的。
  因而林如海与贾母应酬过后,便对黛玉道:“玉儿,你且去屋内叫丫鬟们收拾一番,咱们这便家去。”
  黛玉应了一声站起身来。
  却听贾母说道:“不必收拾了。难道姑爷要与我们家断了往来?玉儿这屋子我便做主给她原样留着。也好叫她隔三差五就来住几天,陪陪我这老婆子,全当是替她去了的娘陪着我一样。”
  贾母抬出贾敏来,更落了泪,林如海便只得退了一步。
  横竖家里黛玉的屋子都收拾妥帖了,贾家这里的东西不要也使得。原本也只是不想黛玉的贴身常用之物仍留在贾家,但如今贾母这样坚持,林如海便只得暂且应了。
  毕竟黛玉得贾母教养多年,要从此后真的不上门了,也会叫人诟病。
  于是林如海只得带了黛玉起身告辞,又往前头去跟贾赦贾政二人辞别过,父女俩便一同离了荣国府。
  黛玉坐在马车上,略微掀了一道缝,看了看这住了几年的荣国府,然后放下了帘子。
  从今儿起,她就要回自家去了。
  这里贾母面色略微阴沉的坐在原处,连凤姐儿都不敢上来说笑。
  贾母想着方才林如海的态度,又是忧虑又是悲伤:忧的是林如海明显与自家不甚亲近,别说宝玉黛玉的婚事,恐怕便是要他帮衬贾家都难;悲的却是贾敏不在了,当年她确实是疼爱这个女儿,若是她还在,林如海如何能对贾家这样冷淡。
  黛玉终究还是隔了一层,是林家人,不是她贾家的女儿。
  见贾母心情不好,邢王夫人并凤姐儿都各自找借口溜了。
  王夫人叫凤姐一同走,对她道:“凤哥儿,你身子若是好了,这管家的事儿还得接过去才是。”
  凤姐儿暗中撇嘴,然后叫起苦来:“太太不知道,我如今请了大夫日日喝药汁子呢。更别说我那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