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清和县主-第1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贾赦,听贾琏来报告这个消息,只是伸手赶苍蝇似的:“败家破业的贼妇人,早死了也不至于拖累咱们家到这个地步。告诉我作甚,快离了我这里吧。”
  而商婵婵得到消息后,则来到东院,准备跟黛玉分享一下。
  正巧商驰才回府,见妹妹喜气盈腮的,以为有什么好事,一问居然是有人死了,不免有些无语,只道:“婵婵,玉儿现在听不得这些生死之事,不必告诉她了。”
  商婵婵愣道:“可这是好消息。”
  商驰点了点她:“虽说王氏从前有对不住玉儿的地方,但到底是她舅母,如今忽然离世,玉儿听了怎么会爽快。”
  商婵婵这才点头。
  是她误了:她心中觉得欢乐,是她知道从前书中王氏的结局。
  黛玉凄凉病逝于潇湘馆,王氏却在荣国府败落后,仍有子孙奉养,安度晚年。甚至宝玉、贾兰等都考取了功名,她又是官家太太了。
  所以此世商婵婵听了她的结局,才觉得痛快!
  但她倒忘了,黛玉却是不知晓这些生前身后事的,此时又怀着身孕难免心肠软些,说不得还真要替王氏感叹一二。
  于是连忙跟商驰道:“是我糊涂了,那哥哥我走啦。”
  商驰有些无奈地叫住她道:“都要嫁人了,如何还这样不稳重。”又看着天空中飘下来的雪道:“与其关心旁人家的事儿,你不如去给父亲请安。冬日雪天,父亲的旧症又要发作了。”
  因长媳有孕,商铎夫妻便未按照计划冬日前下江南。皇上自然也能理解舅舅盼孙儿的心情。
  商婵婵听商驰这话,不免疑惑道:“爹爹不是装的吗?”
  商驰略微一顿,随后才笑道:“咱们自家人都要时时当成真的,外人才能相信。”
  商婵婵点头,这才往保宁侯的书房去。
  作者有话要说:  王氏终于下线。
  s:这里有一点商铎番外的伏笔~


第154章 诸事可期
  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展眼已是宣武七年。
  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 然生木者必水也; 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 则散而为雨矣。
  过了雨水; 黛玉平平安安诞下一个女孩子。
  满府上下欢喜沸腾。
  商太后亲自替这孩子取名为慧; 笑道:“父母若此,这孩子必是钟灵毓秀。”
  孙女平安落地,商铎心中大定; 便上书皇上; 预备启程往江南去将养几年。
  皇上将这道折子暂且按下不批,只道:“舅舅再等些时日。”
  半月后,皇上于朝上提起立凌烟阁之事。
  凌烟阁乃是唐朝为纪念功臣而建的摆放有功臣画像的高阁。
  后世也多以凌烟阁代指官高爵显之人。所有朝臣都有“所希垂不朽,勋业在凌烟”之志向。
  如今皇帝要仿照旧唐重立凌烟阁; 可是件大事。
  皇帝发话,下面自然是雷厉风行,且辟出一间高阁并不是难事,皇城中有的是空置的阁楼。
  于是三日后; 凌烟阁就准备好了。
  重点在于; 谁能有荣幸将自己的画像挂进去。
  意料情理之中; 皇上“举贤不避亲”的将自己舅舅保宁公商铎率先挂了进去。
  并亲自写了理由当朝朗诵了一番。
  “……学问优长,气度端凝,精敏详瞻,悉当圣意; 有裨于政事勋业懋著……通识时变,勇于任事,奠安中夏,垂及五年,相臣任天下之重,履鼎贵之位,竖震世之勋……拜命之日,百官凛凛,各率其职,纪纲就理,朝廷肃然,其效固旦夕立见者也……为政五年,海内安宁,国富兵强……”
  皇上的小作文洋洋洒洒念了足足两盏茶的时间,期间还因为口渴暂停喝了一杯茶。
  文武百官:……
  饶是商铎这种颇为自信,平时也会自夸的人,都被皇上一大串夸奖之词念得面红耳赤,有些抬不起头来。
  除了商铎,便是吏部尚书站的离皇上最近,见皇上慷慨陈词,忍不住腹诽道:竖震世之勋?不知道的还以为保宁公开国了呢!
  不过当了五年的宰相,皇上夸的倒像是他建立了多少彪炳史册的功勋一般。
  从前他们觉得皇上偏心偏到了身子外头,现在看来,哪里是偏到了身外,简直是偏到了皇城外头!
  等皇上终于朗诵完小作文,商铎这跪下谢恩都跪麻了。
  皇上亲自步下将商铎扶起,半叹半笑道:“待画像挂入凌烟阁后,保宁公便可启程往江南去了。”
  商铎只觉得喉间热辣辣的:“臣,叩谢皇上隆恩。”
  待散朝后,谢羽册与商铎一同往皇城外走,因叹道:“得此圣恩殊宠,你更该往江南避避风头了。”
  商铎点头:“说来家中刚刚添了孙女,还有两个未定亲的儿子。我这离京到底不放心,只是不得不走了。”
  他退了宰相之位的几个月,皇上还是有事没事就叫他入宫去,跟从前没什么分别。
  多少人在背后骂他是隐相,这辞官不过是沽名钓誉,仍是外戚把持朝政。
  现在凌烟阁都挂上他的画像,更是不得不赶紧跑路。
  不然等到哪一日,皇上起了疑心,也觉得他独持国柄,器满而骄,那就跑都来不及了。
  想历来从龙之功者,若非早早退下,哪有得善终者!
  谢羽册颌首道:“子承虽年轻,却十分稳重。你离京后,我自然也会多加照料。”
  商铎拱拱手:“托赖你看顾我们家这几个孩子了。好在不出几个月,林如海也要回京复命,他们翁婿彼此也好有个帮衬。”
  说完又笑嘻嘻道:“也是你时运不济,要是去年打赢了闽地那一仗,今日凌烟阁中也该挂上你的画像了!”
  谢羽册:……
  商铎见他郁闷,这才笑道:“罢了,福祸相依。你这一败,从长远看,对太子有好处——皇上到底先是帝王再是父亲,太子母家军功太胜可不是什么好事——翎儿年轻,这一仗又胜的运气,倒不会令皇上太忌惮。”
  谢羽册深以为然,又道:“其实我们谢家也知道,你退的这样干脆,未尝不是为了太子考虑。”
  “令千金既然嫁入我们谢家,你爱女情切,自然也不会见太子身后势力太大而被皇上猜忌。这份情,我们谢家跟太子爷都会记下。”
  商铎哈哈一笑:“你们记下就好,来日要是亏待了我女儿,我可要打上你们承恩公府的门!”
  谢羽册也不禁笑了:“别人说这话只是说说,但我知道,你是干的出的。就为了你不堵谢家的门,我们府上也再不敢亏待令千金的。”
  两人一路说笑,走至皇城外。
  商铎忍不住回首凝视着皇城朱墙,万般感慨终究归于洒然一笑。
  宣武七年三月,商婵婵含泪送别了父母,顿时觉得偌大的保宁公府空荡荡的。
  且黛玉出了月后,便将家中一应事务接管过来,商婵婵更是闲极无事。
  于是更多了许多与谢翎写信的时光,信中琐事无所不谈,连小侄女学会抬头,都要写上一页纸。
  谢翎的回信也是无所不有,且总是在信纸间夹着一些闽地特有的小小干花,是他在巡视军队时亲手摘的。
  身边的副将也早见多了这位神色冷厉的少年将军,会在军营中,忽然顿住脚步,弯腰摘下路边一朵小花,放于荷包之中。
  时日久了,副将也敢跟谢翎玩笑两句,指了谢翎的荷包夸道:“将军这个猫扑绣球的荷包花样很是新颖。”
  那是谢翎极难得一次,在他面前露出分明的笑意,并指了那花样认真道:“这不是猫扑绣球,是狮子回首踏日。”
  副将:……
  半晌才想到话往回找补:“呵呵,是呢,听说狮子悬崖回头踏日乃是武将的大贵之兆。果然将军得胜,听闻连皇上都亲口称将军为福将呢!”
  谢翎望着太阳,手中握着荷包道:“福将?”谢翎一笑:“绣这荷包的人,才是我的福星。”
  副将笑道:“如今闽地的叛军私营,已经拔除了大半。估计再过几个月,将军就能荣耀还朝了。听说将军的准岳父,乃是本朝凌烟阁中第一人,说不定等将军归朝,翁婿能同入凌烟阁,这才是一段佳话呢!”
  宣武七年六月。
  林如海归京复命,圣上嘉奖不已。
  他在宫中谢过恩典,连林家都不及回去,直接往保宁公府去看女儿和外孙女。
  见到襁褓中熟睡的外孙女,林如海便笑道:“这孩子生的真是可爱。”
  黛玉含笑:“爹爹偏心,自打进了屋,眼睛便都落在慧儿身上。”
  林如海不免道:“做了母亲的人了,还这样娇气。”然后转头继续夸外孙女生的漂亮。
  而后黛玉将此事说与商婵婵当笑话听:“爹爹从前多么含蓄稳重的人,如今夸起慧儿来,竟说的天上有地上无,连我都听不下去了。”
  商婵婵拿着拨浪鼓逗小侄女,笑嘻嘻道:“也没错,慧儿实在是漂亮。自然,也不看看是谁的孩子。林姐姐和哥哥的容貌,生出的女儿怎么能不是绝色。”
  又见案上摆着的玉娃娃,更是笑道:“上回太子爷家的二殿下在宫里见了一回慧儿,不是还说,商家妹妹比玉雕的娃娃还好看吗?”
  萧钰小殿下倒是金口断的准,果然太子妃和黛玉腹中都是女儿。
  前些日子在皇后那里见了一次慧儿,更是喜欢的不得了。
  黛玉笑道:“女儿肖父,我白怀了她十个月,如今眉眼瞧着都是你哥哥的样子。”
  商婵婵一怔,细细看去,然后忧愁道:“果然呢。唉,你说来日我要是有个女儿,像足了谢翎,如何嫁的出去?”
  黛玉道:“哪里就至于如此?”
  但想想一个小女孩若似足了谢翎那般浓眉厉目,神色冷峻,也忍不住笑起来。
  商婵婵愁了一会儿又笑道:“但我也不孤单,林姐姐可瞧过荔容郡主要嫁的夫婿徐进?正经比谢翎生的还要凶呢!要是生个女儿像他,都可以直接提刀上阵了。”
  待晚间商驰回府,黛玉便将商婵婵的忧虑说给他听。
  商驰不免蹙眉:“她现在竟就想着去给谢家生女儿?”
  黛玉笑道:“你这就是做哥哥的吃醋了。”
  商驰坐在椅子上,将女儿抱在怀里,目光却落在墙上商婵婵近来临摹送来的一幅秋亭婴戏图上。
  只见图上画着一对孩童姐弟,围立圆凳,玩着一个转盘,憨态可掬。
  他看了片刻道:“我看着她从婴孩长到如今要出嫁。玉儿,你不知道,曾经连爹娘都以为她留不住了,连木头都备下了算是冲喜。”
  黛玉立于他身后,素手纤纤落在夫君的肩膀上,以作安慰。
  商驰语气不无失落:“眼见得她就要嫁人了……”
  然后又看着怀里的女儿:“再想想慧儿来日也要嫁人,我心里就不好受。”
  黛玉罕见商驰露出伤感神色,于是另说了旁的话来劝和:“我也知道婵婵因命格弱些,所以从来不大过生日的。但今年不同,八月间是她十五岁的生辰。父亲母亲又在江南,你这个做长兄的可要上心。”
  商驰这才提起兴致来:“自然。不止咱们,我已经写了书信,要二弟务必赶着回京来给婵婵过这个生辰。”
  说起商骏,黛玉不免失笑:“听说父亲在江南为三弟定了一门亲事,乃是嘉兴知府的嫡长女,亦是名门淑女。可二弟的事,到底还悬着呢。”
  商驰摇头道:“说起来我们兄弟三人,倒是以二弟最为特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