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清和县主-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说亲姊妹了,商婵婵连个堂姐妹也没有。若不趁现在结识几个手帕交,日后做了人家妻子出门应酬,岂不是都没个熟悉的朋友。
  商婵婵拿出了卖安利的架势,抱住商太后的胳膊:“姑姑,我知道一个特别特别好的姑娘!”
  商太后是什么人物,笑道:“不必说了,你说的肯定是你那位林姐姐吧。我瞧着你肯进宫来陪姑姑是一桩,要带上那个姓林的小姑娘才是正事。”
  说完摸了摸商婵婵的头:“婵婵,姑姑准备叫进宫的,都算得上皇亲国戚,那个姓林的姑娘却不是,既如此,越出挑越有可能惹麻烦呢。”
  说白了就是,你得上头有人。不然皇宫里你走到哪儿跪到哪儿,谁都能欺负一下,进来有什么意思?
  商婵婵愣住了:果然是她想的太简单了吗?也是,在荣国府内,林姐姐受了欺负她能干脆利落的出头,可是在宫里,如果是荔容郡主,如果是贵妃,如果是哪位皇子刁难,她又真的能护住林黛玉吗?
  果然是穿过来后的一帆风顺,让她有点膨胀了。
  这可是皇宫!保宁侯都得小心应对的地方。她有什么权利和能力把黛玉也拉到这云波诡谲的宫廷中来。
  太后见她愣愣的,不免有点心疼。
  倒是忽然想起一事。
  皇上曾特地来跟商太后交代:朱相国年纪大了,又是太上皇的人,皇上准备年后就暗示暗示让老人家主动致仕,然后将宰相的位子交给商铎来坐。所以想太后找个机会赏赐安抚一番朱家诰命们。
  听闻朱相国家的情况倒跟商家差不多,盛产男孩,到了第三代就剩了两个姑娘家。其中最小的女孩也才十岁,是朱夫人的心肝宝贝。
  如果将她也接进宫中教养,岂不是给了朱家体面?
  而且朱氏女入宫,开了官宦贵女的先河,那么林氏女自然也就不打眼了。
  “罢了,婵婵,姑姑再与皇上商量一番,说不得你那位林姐姐也能进宫陪你读书呢。”
  商婵婵点点头,却不再强求了。
  太后同意自然会护着林黛玉,太后若是勉强,非要林黛玉进宫,就得不偿失了。
  但只要这件事儿成了,就有好几桩好处。
  首先便是黛玉得了太后的教养,别说贾家人不敢再刻薄她,日后也绝无人敢以丧母长女少教这个理由,来挑剔她的婚事。
  其次便是只有常在宫中,她跟谢翎才能多几次见面的机会,交换一下情报和任务。
  再然后,商婵婵忍不住偷笑起来:她薛宝钗不是心心念念想进宫来当陪侍吗?如今可没有陪,只有侍可以当了。不知道她发现还要给黛玉行礼奉茶时,是什么表情呢。
  作者有话要说:  婵婵:没错,我就是这样小心眼!
  PS:收藏满666,前来迷信加更。祝每一个小可爱六六大顺,事事如意。
  PPS:敲碗求一下文收作收评论,爱你们!


第19章 林公调任
  就在商婵婵抱着大花喂小鱼干的时候,保宁侯商铎和辅国大将军谢羽册正在御书房见驾。
  谢羽册正在禀明皇上承恩公府探查到的秦可卿之事。
  想到自己儿子能见微知著,从一点蛛丝马迹就发现宁国府的秘密,谢羽册还是很骄傲的。
  而保宁侯站在一旁认真听着,丝毫不知道这是来源于女儿的情报。
  “哦,原来是义忠的私生女。”皇上语气冷漠。
  废太子如今给了个义忠亲王的虚爵,只是被太上皇一道圣旨幽禁在府中,注定是非死不得出了。
  这还是太上皇对他格外容情了。当年他带着两个弟弟逼宫,那两位皇子可早就死透了,唯有他是太上皇长子,终归不同,留了一条性命。
  数年的腥风血雨过去,大浪淘沙,皇上这一代的七个兄弟,如今倒只有忠勇和忠顺两个亲王硕果仅存了。
  谢羽册谢大将军颌首:“微臣奉旨探查,便查到了宁国公府贾蓉之妻秦氏颇有蹊跷,悄悄着人拿了其养父秦业拷问了才知道,他家原是义忠亲王的亲兵出身,后来放了出去,得了个从七品官职。”
  “义忠亲王在外私纳烟花女子,自然不敢让太上皇得知,于是一直养在外头,后来义忠亲王事发,秦业便去带走了当年不足十岁的秦氏,养在家中,谎称是打小儿抱养来的。”
  保宁侯笑了笑总结道:“一个敢抱,一个更是敢娶。果然是胆大包天。”
  他在皇上面前一贯的有脸面,这种时候还敢轻松加愉快的开玩笑。
  皇上负手立于窗前,仍旧是不动声色:“朕知道了。”
  商谢二人向来熟知皇上心性,这就是将此事记下了,来日再发作的意思,于是也就不再提了。
  倒是皇上从案上拿起一本折子:“巡盐御史林如海突然给朕上了请安折子。这倒是有意思,他是父皇的肱股之臣,又自诩清流,哪怕朕登基也未见他多热络,不过是循例上了个折子。如今倒是颇有效忠的意思。”
  商铎笑了笑:“臣知道原因。”
  说罢便将林黛玉受周静然侮辱之事一一道来,更将自己写信与林如海之事说的清清楚楚,毫不隐瞒。
  然后再交代一下自己的动机:“他女儿在臣家中受了委屈,臣不好不跟林大人通传一声。更听说那位林姑娘在外祖家也不太好过呢,便是念着同科之义臣也不好袖手旁观。”
  皇上将折子放回案上:“原来动了心思想回京效忠,是为了独女,倒不是为了忠君。”
  这话说的就重了,谢羽册略微低头,对皇上的心胸之狭窄有了一层更深刻的认识。有君父如此,皇后和大皇子日后,只怕还有的是风浪。
  商铎却不慌不忙笑道:“林大人跟臣是同科,陛下对他也不是没有了解。那端的是个恃才傲物的文人,偏偏还有管理盐政的真本事。这样的人,不用白不用。”
  “陛下说他不忠君,倒是冤枉了他,从前臣在江南,可见过不少皇子拉拢他,他一概没有情面可讲的。”
  皇上听到这儿脸色才缓和了些:他虽是天子,心眼可不大。林如海一开始不曾跟随奉承他,注定了不会成为他的心腹。但商铎说的没错,这样的人不会是任何人的心腹,他只是一个好官。
  眼前商铎和谢羽册都是他心腹中的心腹,谢羽册在军中也罢了,商铎一个人在朝上却是分身乏术。
  皇上本想让他先做户部尚书,待明年请朱相国主动致仕后就让商铎任宰相之位。
  但如此户部可就空了出来。他手下的人有能力的不够心腹,足够信任的又难担重任。
  毕竟皇上刚刚登基,上头还有太上皇,手里的人实在不太够用。
  皇上最看好的是商铎的长子,商驰。这个表弟是他看着长大的,要忠心有忠心,要能力有能力。
  可惜商驰才二十岁,刚刚入朝为官,等他能独当一面抓牢户部,起码得十年下去了。
  如今林如海的折子来的也是时候:反正也找不到最合适的心腹塞上去,不如放一个正经官员在这里顶着,日后再说。
  于是皇帝拿起朱笔:“罢了,那朕就给他一个效忠的机会。”
  商铎唇角含笑。
  户部他可是要给自己儿子留着的。换了皇帝别的心腹捏住了权利,他就不好从别人手里夺了。唯有林如海,为人风骨清正,又不慕权势。如今还承了自己的人情,待他年老致仕,正好能把权柄交给商驰。
  而此时远在江南的林如海,正在整理公文。
  当日他跟大管家说要调任回京,那是一时怒气冲的头昏,恨不得当夜就快马加鞭赶到女儿身边。
  只是他毕竟是巡盐御史,正经的正二品大官,想回京城可不是扭头就能走的。若是私自回京,必是重罪论处!
  等他冷静下来,细细想着商铎这个人的为人处事和京城如今的态势,倒有几分明白了。
  于是他提笔写了一封请安折子,表露出效忠新帝的意思。
  如果抓住这个机会,别说能调任回京,只怕这官位还能再往上走一走。
  就算是被皇帝拿来当临时工,哪怕只是一年半载的,他也算没白回京。
  只要能够兢兢业业做好公务,以后将户部的权柄再好好的交到皇帝的心腹手中去,皇上肯定也会拿出态度来,就算为了自己千金买马骨赏识贤臣的名声,也会给他个好下场。
  从京中权力中心高位致仕,定然会比现在从巡盐御史上退位要风光的多。
  况且,皇帝手里现在无可用之人,他这一任不出意外得三年往上了,那么在此期间,正好可以给玉儿定个好人家,从此平安喜乐。
  林如海当年不过二十岁便中了探花郎,跨马游街鲜衣怒马,当真是风光无限。那时候,心里未必没有位极人臣、为国为民的雄心壮志。
  可惜天不遂人愿。
  他人到中年,妻丧子亡,半生仕途回头看来竟是一场空繁华。此生到此,唯一的愿望便是他的玉儿能够好好的。
  唯此而已。
  既然旁人都靠不住,那他便要自己为女儿撑起一片天来。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加更后忘了设置更新时间,所以更新晚啦,以后还是会凌晨定时更新。


第20章 戏子事件(一)
  商婵婵听说秦可卿的死讯时,距离宫中择选陪侍还有十天,而距离她上次去荣国府已经过了二十天。
  她经常遥想一下,宝钗在家刻苦学习的样子,顿觉十分欢乐。
  太后娘娘可是说了,皇上那边准了朱相国的孙女和林如海的女儿入宫,那么要是没有意外,薛宝钗可真的得进宫去给黛玉等人奉茶了。
  然而她自己并不知道,仍以入宫为飞黄腾达的第一阶段目标。
  如今商婵婵正在江氏眼皮底下练女红,将一朵牡丹花叶子绣的乱七八糟。只听保宁侯商铎跟夫人随口道:“你说好笑不好笑,秦氏明面上不过是宁国府的一个晚辈,竟然四王八公各府全去设了路祭,生怕叫人看不出什么猫腻似的,真是蠢都蠢到一窝去了。”
  江氏亲手替商铎斟茶来,冲商婵婵方向努努嘴:“瞧这丫头,瞪着眼听热闹呢。老爷也是,这些事儿竟就不避讳她,也不怕她在外说漏了嘴。”
  商铎一笑:“婵婵可不会乱说话,你只瞧娘娘现在还拿她当个乖孩子就知道了。”
  说完将商婵婵叫到跟前儿来,随手拿过她的绣品:“唔,这绣的是个什么?绿色的拳头?”
  商婵婵郁卒:“爹爹,这是牡丹。”
  ……
  商铎:“那这绣活你不学也罢。”
  看夫人的目光冷飕飕的飘过来,商铎连忙改口:“多加用心!争取早日像你娘一般,绣出的花都能摘下来似的活灵活现。”
  商婵婵垂头丧气的接过自己的绣品,只听商铎继续道:“太后娘娘的意思是要接你进宫去教养。进了宫可不比家里,要处处留心,只能听不能说。”
  “秦氏这事儿爹说与你知道,她原本是义忠亲王的私生女,宁国府首尾两端,前两年迎娶她本是想着万一义忠亲王翻身登基,他们就有了功劳。”
  “如今功劳是没了,反而叫宫中的贾氏女拿她的命来做了个晋位的梯子。日后你出入宫闱,要离那些个宫妃远远地,尤其是贵妃一流,只管跟着太后娘娘,知道了吗?”
  皇上当面说贾元春不过是个宫女,将她对自己才貌得宠的信心打击的粉碎。要想成为妃嫔,她只得另辟蹊径。
  正巧荣国府和镇国公府都给两宫太后上了请安的折子,她的亲娘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