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宫辅臣-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过两日,太子来信,霍承纲初初以为是上次回信,便没有急着拆。转身回到书房才打开看。展纸一观,大为骇然。
  昨日戌时,河西师爷赵岳聿在南苑围场面圣。元熙帝和赵岳聿密谈两个时辰之久。接着,楚王韩霄受诏觐见。工部尚书宋焱受诏觐见。英国公蔡竟受诏觐见……前前后后受诏公侯大臣多达十余人。
  次日,圣驾启程回宫。
  太子写这封信的时候,已经过了大井西桥。末尾太子写道:京城恐有异变,望先生警惕。
  霍承纲合上信,长叹一声。他们把赵岳聿送到皇上手上,也是生死两命。
  皇上若愿意处置楚王,赵岳聿自然是功臣,赐官赏银,衣锦还乡。若皇上不愿意处置楚王,赵岳聿自然就……
  霍承纲不敢想下去。出这么大的事,皇上不会压下去。如果皇上想保住儿子,张镇安自然是那个替罪羔羊了。
  脑中电光石闪,倏地意识到什么。张镇安还在刑部呢!张镇安如果‘畏罪自杀’,楚王顶多就一个治下不利的罪名。
  河西侯仗着和楚王的姻亲关系,蒙骗楚王。为虎作伥,也少不了牵连。皇上忌讳这些开国功臣,拥兵自重已久。一箭双雕!
  霍承纲把手上的佛珠串,一把拍在桌子上,竟不小心拍碎了两粒。如果他是皇上,此时再派河西侯打头阵,镇压民…乱。
  兵胜,将功赎罪。
  兵败,折罪于民。将河西侯这个罪魁祸首,扭送给河西百姓,游街示众。
  朝廷出面当青天大老爷。重新修道开水灌溉,适当减税。当地劳壮力,还能当折工抵税。
  惩奸臣,在哪朝哪代都是一件得民心的好事。
  不然哪来皇上天高路远,底下奸人当道之说。
  杏儿胡同。
  郭璟临时租赁的宅子罕见的被人登门拜访。来人是吏部的一名笔帖式,知道这位郭大人是楚王特别关照过的,特地来送调任书的。
  郭璟喜不自禁,连连作揖感谢。送上银两荷包不提。请人用过酒菜,郭璟这才闲下空来细细打探自己的调任书。
  郭璟调往刑部清吏司任职,留京。直辖京城刑名案件。
  郭璟笑意微敛,修眉微拧。怎么会是这么一个缺。他放下调任书,自斟自酌着清酒。敏锐的他,从这份调任书中嗅到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河西接连大事,张镇安都被抓进天牢。他一个在河西民…乱中立功的七品小官,突然连跳两品。还调往刑部。
  郭璟想到笔帖式羡艳又嫉妒对他说,不知道他怎么的就入了楚王的眼。今后前途远大着呢。
  他心中微微不悦,又想到不知是何机缘巧合,嫁入东宫的华锦萼。太子殿下是正统。可如今楚王党虎视眈眈。
  郭璟想,如果他从了楚王。今后斗败太子。桐盈这个可怜的女孩子又要何去何从。废太子的侧妃,能有什么好日子过。
  一想到这些,郭璟越发厌恶太…子党和楚王党之争。倒不是全然为了桐盈,郭璟不喜欢这些党营之争。他只想做好一方地方父母官,治理好一方百姓。
  能不能升官,能不能近爵。这些都不在他的追求之列。郭璟此生最大的心愿,是名留青史。千百年后,有人提起郭璟。能竖起大拇指,称赞一声,这是个好官。
  郭璟这一生就值了。
  汀香苑,经过一番波折。华锦萼这里也收到圣驾回京的消息。南苑的事也知道的七七八八。
  当日参与南苑行动的人,除了华锦萼。全部已经被论责处死。连顾子君也不例外,——他被断了一条胳膊。再也当不了神医圣手。
  身体有残疾之人,不能在朝为官。顾子君已被太医院开除。
  华锦萼算是被太子侧妃,华明琨孙女这个身份保护了下来。如不然,她是指挥这次行动的领头人。论责,应丢进水牢,被水蛇咬死。
  华锦萼没时间感慨自己的劫后逃生。
  圣驾马上归京,这次如果再失手。她就该自裁谢罪了。这次华锦萼收到的任务是,让张镇安自杀。
  华锦萼设计了很多方案,诸如食物相克,中毒致死。但尸检是由大理寺和刑部两边共同出仵作。涉及人员太多,一环出错,就是失败。
  最后想来想去,只有一条办法,劝死。
  华锦萼想,谁有这个三寸不烂之舌呢。能辩的清利害关系,让人心服口服的,坦然赴死。
  白果坚决反对,“这太可笑了。谁能活生生把人劝死。真正不知悔改的人,根本没有良心可言。怎么可能被人劝死。”
  “有。”华锦萼坐直身子,她有人选了。
  曾经有一个少年,在定州。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说死了一位男女通吃爱好玩弄娈…童的老…淫…棍。救了一个身世可怜的小姑娘。
  那个少年,心怀正义。有着拯救天下的胸怀,为苍生百姓可以慷慨赴死。无惧于牺牲,无惧于苦难。
  他,真的可以不计回报的对别人好。对任何人好。
  那是华锦萼见过,最像圣人的人。
  每次华锦萼见他的时候都会自惭形秽,她就像阴沟里的老鼠,苟且偷生而活。为了生存,可以毫不客气的啃食人类的鲜血和碎肉。
  甚至,可以算计任何救过她的人。
  华锦萼提笔给郭璟写信,约他在相国寺的老地方见面。撒上细沙,洗干净墨汁。华锦萼发现自己很冷漠,心里一片平静,无波无澜的。
  用个不恰当的词来形容,很宁静、祥和。
  华锦萼脑中甚至已经想到说服郭璟的办法。
  作者有话要说:  小天使久等啦~
  ↓【以下是作者的废话,可看可不看】
  友情提示文下未成年,这个文女主屁股是歪…的。
  不知道我的读者里有没未成年党,这个文是男主视角,你们站男主哈!
  其实按戏份比例来说,这个问题男主视角女主视角都没问题。
  我主要是怕小读者代入女主。因为前期女主的三观实在是太…歪了。她不为正义而生。
  文里我已经尽力把一个事件的褒贬摊开了,虽然党…争只有立场,没有对错。但我尽力把每一个事件写开。
  这个事件楚王党占正义,还是太…子党占正义。我尽量铺平写。
  两拨人没有人是纯洁无辜小天使。每个事件占不同的正反。
  如果写与权谋,影响我整篇文最大的一个观点是。“政治就是一场持久的妥协战。”
  写东宫辅臣,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没有哪一个党…派是不想为民…生的。”
  我坚信他们为利益而战,也坚信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干了不少肮脏恶心的事。但我不觉得有绝对的反方。
  所谓绝对的反方。真的是,成王败寇,“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所以胜利者成为了正义方。


第二十三章 妄为
  霍承纲刚到屋,杭心姝派针线房的人来给他量衣裳。小厮说早上人就来过一次,霍承纲人不在,下午这才又来了一趟。
  霍承纲闻言问道:“开春不是刚做了四套衣服,怎么又添置行头了。”
  针线房的嬷嬷道:“先生为太子东奔西走,辛苦劳累。太子妃居于内宅,能帮到太子和先生的实在太少,只能在衣食起居上下功夫了。”
  霍承纲解了外袍,搭在椅背上。习以为常的伸开手臂,司衣局调来的宫女看见霍承纲高大精瘦的身材。不禁脸色泛红。
  从脖子量到两臂,再到腰身。霍承纲只觉得这次针线房来的人太不专业,指甲一而再再而三的刮过他身体,脖子被刮时,他忍着。
  量到腰间时,霍承纲忽然冷冷道:“跪下。”然后晾着她,对嬷嬷道:“换个人给我量吧。”也不解释为什么。
  谁也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
  针线嬷嬷不敢多问,立即换了个乖巧懂事的上去。果然,这次霍承纲没再发火。
  针线嬷嬷心有余悸,这霍先生跟着太子久了。身上也养出不怒自威的气势,方才他一发火,嬷嬷腿都在发软。
  送走针线房,小厮笑嘻嘻的帮霍承纲穿外袍。“先生莫气。我也不大习惯被人伺候着量衣裳,被人摸来摸去的,怪臊的。”
  “先前见先生熟稔自在,小的还一直以为是自己没见过世面。如今知道霍先生也不自在,嘿嘿。”挠着头,一副憨样。
  霍承纲温言道:“我原先在越国公府上做事。老国公待我十分之好。那些年吃金咽玉,被当做半个王孙公子养大。积了一身富贵习气。”
  他目光怔松,微微回忆的神态。顿了顿,没有再说下去。只是笑道:“赶明儿也给你添置量身新衣。人靠衣裳马靠鞍。你跟着我也是个体面。”
  小厮千恩万谢,“多谢霍先生,多谢霍先生。”
  霍承纲摇头失笑。
  第二天,霍承纲照例去抱石水阁。
  华锦萼身边的白果奉命去给霍承纲捶腿。霍先生原不过是随意逗华锦萼一逗,没想到她还言出必行。
  霍承纲挑挑眉,颇感意外。问底下偷偷摸摸的小宫女,“你可知,侧妃娘娘为何要叫你来给我捶腿。”
  “主子吩咐,奴婢就做了。至于为什么,奴婢也不敢问。”
  霍承纲急着出门,淡淡地对白果道:“你回去吧。告诉你家主子,自己的事要么不做。要么就别搪塞给别人做。”
  汀香苑,华锦萼一拍桌子,站起来质问:“他真的是这么说的?”
  白果头低的更低了,“是。”
  “他还说别的什么了?”
  “没有说别的了。”
  华锦萼粉腮微鼓,咬着后槽牙,脑海里全都是难搞的霍承纲。一时间倍觉心塞。
  郭璟回信很快,他说他知道了。却没有答应华锦萼的相国寺之约。郭璟信中道:你身份矜贵,出门不变。动辄落人话柄,于你不幸。
  郭璟以为是华锦萼在太子府得知了什么消息,特地来给他通风报信的。他劝诫华锦萼,女子不要干政。在步步危机的太子府,更是要谨言慎行。以后莫要给他写信。写了他也不回。
  郭璟郑重地道:“郭某七尺男儿,横渡江河而无惧。盈且安心。”
  华锦萼合上信,丢进火盆赖床烧了。
  郭璟是天生正义的人,只要告诉他张镇安所做过的恶事。郭璟一定会挺身而出,仗义执法,处置这个罪魁祸首。
  只是,这样一来就要把郭璟拉上楚王的贼船。
  郭璟的光明磊落,照的华锦萼无比心虚。她忽然不敢再看火盆里的那堆灰烬。
  白果将一切尽收眼底,心底冷笑连连。华锦萼下手时从不手软,下手后却开始虚情假意的心软、流泪。
  上次杀月岚的时候她就是这样。
  可从没见过她第二次时就手下留情。
  华锦萼收到信的当天下午,郭璟揣着刑部的调任书去赴任。
  两日后,圣驾到京城。文武百官在正阳门外迎接。
  大牢里,大理寺寺卿携刑部几位要臣去提审张镇安。发现张镇安咬舌自尽,失血过多而死。经仵作验尸,是自杀。
  刑部上下官员被排查了七天,没有查出异样。
  抱石水阁里,幕僚方宁青忽的站起来,撞翻桌子,“什么,张镇安死了!”
  一时抱石水阁嘈杂成一团,大家惊慌成一片。霍承纲沉静如水,几番嘈杂过后,大家都在霍承纲这里找主心骨。纷纷问霍承纲怎么办。
  霍承纲道:“人死不能复生。等太子回来,我们一齐领罚吧。”
  大家唏嘘成一片,没想到霍承纲是这个答案。看他不惊不慌的样子,还以为他有什么挽回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