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嫂子,怎么才来。家里没什么事?”
王大嫂安抚的拍拍小姑子的手,笑道,“没事,就是临出门的时候,因为一点小事耽搁了会儿。别担心。”
王氏在娘家是老二,上面就一个亲哥哥,下面还有庶弟亲弟,亲妹。她娘还挺能生,一共生了两儿两女。
“没事就好,前几日送回去的,父亲母亲喜欢不,喜欢的话,等十日后回府,我再送一些回去。”
“那感情好。父亲,母亲都喜欢妹夫送的茶叶,真好,我也喝过,我们一家都喜欢的不得了。还有其余的……”
说到前几天,大姑子夫妻让人送到自家的礼品,王大嫂乐的笑开花。
那好茶叶也不是人人都有份,父母两份,自家(小家)与四弟家都是两份,其余的可没有。
想来是很难得,妹夫也是没少花心思,那么好的茶叶,估计皇帝都难喝到,其中的诀窍,她一喝就明白。
她多年来一直坚持修炼,只是很少嗑药丸,全凭勤奋,所以修为境界不高。但比大姑子的境界高,也比她懂得的东西更多。
姑嫂俩聊的火热,一点也不介意周围的人嫌不嫌弃她们俩。贵妇中勤奋练武的可不多。
宴会没有什么,坐了半天,吃了一顿,然后各自回家。君越觉得这些人真是闲的,没事做,浪费银钱。
关于肃庆侯府发财的消息,从张府的宴会传的京城权贵官员全都知道了。
英国公府
白长荣被父亲的小厮请到外书房,一向和煦的父亲沉着一张脸看着他,“长荣,以后陶家与肃庆侯府退婚的事情,万万不可再插手。”
白长荣到底年轻,加上习武的天赋是京城名门子弟中最好的,骄傲,自满,虚荣心都不少,他不觉得一个被皇帝忘记的肃庆侯府有什么了不起的,怎么能和蒸蒸日上的英国公府对着干。
不甘的问,“父亲,出了什么事?”
英国公手中拿着的一本书籍,重重的放下,满脸的烦躁,“什么事,你也不是三岁四岁的孩子,能不能长点心。肃庆侯府再落魄,也是世袭罔替的侯府,只要他们府中不造反,就能一直站在权贵阶层中。
一时落魄算什么,只要还在权贵阶层。想再次翻身就不难,而且现在的当家人徐侯可不是一年前那懦弱,不敢吭声的胆小鬼。
人家找人警告我,再让你管陶府与他们退婚的事情。就面圣,让圣上裁定此事。
当时候,丢人都丢到皇上那儿去了。本来就是你与陶府不占理,皇上就是有心偏袒我们,也不好太过,最好的结果就是责罚陶府那丫头。你也会被呵斥。
差的结果虽然不会太坏,可英国公府会丢人丢到全京城。
最后为父再声明一次,陶府的那丫头,你喜欢可以,可不能做你的正妻。白家可不喜欢水性杨花,攀附权贵的女人,也容不下。最多能做个妾室。”
英国公的话,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只是拦住了白长荣不明面上插手,但背地里一直小动作不断。
“是,父亲。儿子记下了。”白长荣也不反驳,低垂着脑袋,撇撇嘴。
他也知道有些不妥,可他年轻气盛,加上记恨徐府,没多久就背地里出手。
君越按照朝廷给官员放假休息的标准要求四个儿子修炼。九天休息一天,然后继续,如此反复轮流。
七月的京城,酷热难熬,天空高悬的艳阳,炙烤着大地。今年气温异常,比往年更加的炎热。
稻田中上禾苗,晒的蔫头耷脑,没啥精神,金灿灿的稻穗早就低垂着腰身。
田埂上的野草也卷缩着微黄的叶子,静静的窝在原地,再也没有春天是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第203章 古武or修仙(07)
从外面庄子回来的四兄弟; 一人管一座庄子,其余的全是由王氏管理。
看着时间还早; 小五提议洗漱一番,出去府外逛逛。难得有时间,老大; 老二; 老三表示附议。
得到父亲批复同意的四弟兄,换好衣服出去逛逛,这段时间他们在府里天天修炼; 要不是九天休息一天,都快不晓得外面的世界变成了什么样。
放飞的小鸟们; 欢快的离开家。第一次兄弟们一起逛,第一次私下一起出门。
兄弟四人不想买什么,纯粹就是想放放风; 一个月前就离开京城去了郊区的庄子。
学着管理府中的庶务,也要在庄子上修炼。父亲说:靠近山林,空气好,有灵气,便于吸纳吐气,便于修炼内功心法。
还有利于实战; 对战经验很重要。既然是学武就得面临战斗; 在山林中打斗; 不会对他人有什么影响。
一个月的时间; 三天处理庶务; 剩余时间,全部聚在一座庄子里修炼相互对战。
只是最近他们还多学了一门功法,父亲说:是引气入体,是凡俗间最好的功法。他们还不知道,那是修仙入门的功法。
半个月的时间,君越用各种借口,他都测了家里人的灵根,原主的子孙都有灵根,可惜的是,妻妾儿媳都没有。
他已经开始教能学的儿子,大一些的孙子引气入体。
全部引气入体,君越才带着他们回到京城。
君越几个月的教育,让四兄弟感情好了不少。也知道相互依靠。
逛了一圈的兄弟四人,来到京城百年老招牌的玉品轩用午饭。
靠坐在二楼的窗户边,四人惬意的喝着茶,欣赏着街上穿梭的行人,听着各种吆喝声。
小五感叹道,“这才是活在人间。”
最近憋屈死他了,天天修炼天天对战,他都没有时间看看庄子外是个什么样。
他不知道修炼的是什么功法,一直到三天后的夜晚才知道,君越的话犹如一记炸雷炸响在徐家四个儿子加一个孙子的耳中。修仙,世上真的有神仙?(后话)
“嗯,这茶不行,还是家里的茶好喝。”老三徐尹耀喝了一口玉品轩的茶水,吐槽的道。
“别嘚瑟,有喝的就喝,在外低调点。别给家里惹事。”
老二徐尹宗警告老三,在外不比家里,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谁知道外面或者酒楼中有没有更厉害的人。
万一听到,要找麻烦怎么办?
“徐三兄,家里有什么宝贝好茶,说来听听。”老二的话刚落音,就听到不远处的一位熟人,问了起来。都坐在窗边,只是那人一直是背对着他们,其余同座的人,徐家四兄弟又不认识。
那人扭过头来,一脸笑意,他对面坐的一男子,剑眉星目,冷峻不语,只是一双锐利的眼睛一直探究的盯着徐家四兄弟看。
眼神中有打量,有探究,有疑惑。
“曾二,别搞的那么斯文,我不习惯。我家是有好茶,可我家的茶再好,也没有你家的茶好不是?你这话是奚落我还是什么意思?”徐老三也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会说。
曾二是皇后侄子,还是曾家嫡子,他虽然不是嫡长,但自小就得皇后姑母喜欢,十二岁之前,每年都会在宫中居住上一个月,陪伴太子陪伴皇六子。
不只是皇后喜欢他,就连皇帝都喜欢他。自小常常出入宫廷,会看人脸色,嘴巴子又甜,在京城里朋友不少。
结交的朋友,不论嫡庶,只要他愿意想要去结交,明面上都是一视同仁。
“呵呵,徐三兄是多虑了。刚才是听你感叹玉品轩的茶不好,才有次一问。”曾二好脾气的没有发火,只是时刻瞟一眼对面的男子,生怕有什么言行惹得他不快。
那男子,一直没有说话。只是看徐家四兄弟的眼神,更加的诡异。
在诡异的眼神中,徐家四兄弟麻溜的用完午饭,溜之大吉。
玉品轩二楼,那位冷峻男子望了一眼曾二,又望了一眼徐家四兄弟刚坐的地方。
曾二立马明白,自顾自的说道,“刚才四兄弟都是亲兄弟,两嫡两庶,都是肃庆侯的儿子……”
把他所知道的肃庆侯府情况,从第一代侯爷的发家史到现在,只要他所知道的,全都一一说给眼前的仙师知道。
男子掐了一个法诀,一道无形的屏障包裹住他和曾二,别人能看到他们,但听不到他们俩说什么。
做好一切,他才问,“可曾听说徐家祖上有修仙之人?”
“没,不曾听说过。仙师的意思是,徐家有人修仙?”曾二此时心中了然,难怪仙师刚才盯着徐家几人看的样子很怪。
“嗯,有。”具体有几个,他没说。不过就一个有字,已经在曾二的心中掀起滔天巨浪。
他自行开始脑补:难怪徐家的人得了一个爵位以后,就退出了朝堂,不恋栈权力,要是他也不恋栈权力。朝堂才多大,在修仙的人眼中,那就是方寸之地。
为了凡俗界的那点权利,放弃能多活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几千年的机会,多不划算。
难怪徐家人不讲究吃喝,不讲究穿戴,人家不是没银钱,是没啥心思。
他就说嘛,徐家不至于落魄于此。满京城的瞎子,没有发现徐家的古怪。
脑补不是病,脑补起来也挺可怕的。
曾二此时恨不得自己是徐家子,可惜啊。命不好,没有降生在徐家,要不然他也会有灵根,能修仙。
可惜啊!
无数次的在心底惋惜。
他进入皇宫多次,无意中帮了眼前的仙师一个小忙。慢慢的入了仙师的眼,这才有机会跟随仙师,他讨好仙师不是为自己,是为子孙,他自己没有灵根。
但他已经有了儿子,仙师这次来大齐,据说要停留一或者两年年。他想着以后能给儿子以及未来的孩子们测测灵根,看看他们有没有修仙的机会。
为自己的后代博一个能进修仙界的机会,京城知道仙师,知道修仙界的人不超过十五人。皇宫中占了多半。
他是无意中知道的,还有就是几位老大人老国公爷他们。
他能有幸伴随在仙师身边陪伴仙师几年,也是一种福缘。
脑补君曾二,脑海中流哈喇子,已经流满地,羡慕的。
仙师用过午饭也离开了玉品轩,一路上没再说起徐家几兄弟。
曾二也随仙师进宫,不过他进宫以后,告别仙师去面见皇帝。
在皇帝日常办公,吃喝拉撒的宫殿启明殿,曾二如愿的见到了正闲下来练字的皇帝。
“你说徐家有人在修仙?”皇帝听到曾二的话,心中不可思议。怎么可能,他可是知道的,第一代肃庆侯就不是有灵根的人,也没有修过仙。要不也不会早死。
第二代肃庆侯也不像是修仙一人,好色,没能力,没进取心,也早死。
“是,仙师没有明说是谁,或者是几人,但能肯定有人已经开始修炼。还有,最近快一年的时间,肃庆侯府很怪,不怎么接触府外之人。
闭门谢客,说是督促徐家四兄弟修炼,早日进阶后天七重境。可现在想来,应该是修炼仙法。”
皇帝一直沉吟不语,在思考,他已经不怀疑曾二的话的真实性,而是在思索徐家得到了什么样的奇遇,是遇到背景强大的仙师还是别的。
片刻后,“知道了,先别说出去。朕仔细斟酌一番。”
“是。”
曾二很拎得清,知道第一时间禀报皇帝,也很清楚,知道皇帝才是他的靠山。
他这辈子不用想着去修仙界,在凡俗想过得好,拥有荣华富贵还得靠皇帝。
曾二离开以后,皇帝想了一会儿,提笔写下三道圣旨,徐陶两家各一道解除婚约的圣旨,还有一道申饬陶家的圣旨。
一共三道,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