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快穿之最佳男配-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星城大学,是南湖省除了国防科技大学以外最最好的大学。不过国防科技大学比星城大学低调的多。
  至少人家没有走出去过什么明星。但口碑更好,谁让人家是技术硬,一次次参与世界顶尖的科技研发,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研发。国科大,不比水木差,其中关于计算机方面还有牵扯部队的技术方面绝对的超越国内其他所有的大学。
  原主当初也想考这所大学,可惜发挥不好,成绩出来,真还差了两分,只好报了星城大学。
  报星城大学,他考虑的是离家近,在自己所属的省内,来回方便,少花钱。
  去外省,肯定会多很多的花销。
  时间在直播,学习中溜走。
  一学期晃眼就过半,家里的晚稻收了。潘父听儿子的话,用收割机收的,花了钱,但人轻松了。晒干,打米,然后卖,网上都看的清清楚楚,夫妻俩做事稳妥。
  请车装好粮食去小打米厂打米,一路上都开着直播,回来打包装袋也是,没一袋过秤都有直播。
  过好秤以后,有人买,再在上面写好地址,等快递来收。
  家里的橘子,冰糖橙,椪柑全卖了出去,只有水柚子,君越家没卖,不是不卖,是怕网友买回去以后不会保管,到时味道不好。
  等年后开春以后,五月开始卖,价格高,味道好。
  在直播间做了公告,潘家还有卖腊肉,腊香肠,腊猪蹄,腊鱼,腊猪肚,腊猪肠。
  自家的两头猪,杀一头全卖新鲜肉,也只卖给网友 ,一头做成腊肉腊货自家吃。
  在村里和周边几个村搜罗了十几头猪,好些大草鱼,做成了腊货,在直播间卖。
  父母找到了在家里也能赚钱的营生,君越现在一星期直播两次。
  其余时间都是给父母直播卖东西,冬天还有蔬菜卖,又是大笔进项。
  他以为就是这样了,没有什么波澜,日子会平淡的往下走。
  下午,坐在图书馆看书学习。他不知道,因为他家的大米,在网上掀起了波澜,倒不是价格贵的离谱掀起了什么。
  是因为那口感,还有煮好以后的成品卖相,着实吸引人。
  有不少粉丝在网上晒自家的大米,米饭。
  这一奇特的现象,在两三个月后,被一位明星发现,人家潜伏在他的直播间买了一百斤。
  要知道年轻女明星吃主食的少,为了身材,都是沙拉,减肥餐比较多。
  吃一顿主食,要花几天的时间减 。
  这位女明星没忍住诱惑,买了,还煮了吃了 ,她的体重是一天称几次。
  买的大米太好了,她给自己炒了西红柿鸡蛋,炒了小炒肉,炒了一点青菜。
  因为最近休息,她也不用拍戏上节目。在家没事就给自己做做饭,没事还拍摄一些视频,图片放在微博。
  从休息的第一天,她就记录着自己的体重,还录制视频打卡。
  录制视频打卡不是为了给粉丝看,是给经纪人看。
  一直到第二十天,她除了在家做饭,就是在家里看剧本,背剧本,然后在家看电影。
  她都是窝在沙发,很宅,也没有多运动。
  可二十天以后,她发现自己的皮肤变好了,体重不但没胖,还减了两斤。
  要知道她以前休息,最多休息七天就要胖两三斤。
  这次不但没胖,还减了两斤,让她觉得不可思议。
  从第二十一天开始,她每天早中晚三餐认真记录,吃过饭以后再称,重一些。可两个小时以后再称,一点也没有重。
  后来她反复实验,只吃菜,两小时以后,依然还是刚吃完的斤数,只吃米饭,两个小时以后,数字比刚吃完要少一斤。。
  她认真的录制,认真的对比,最后她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个大秘密,那就是买的潘家农产商品,不长肉,怎么吃都不长肉。
  她冲动下也没有跟经纪人商量,就发在自己的微博上,对比的视频,还有对比的日志。
  她自己做的。
  不到一天的时间,潘家农产品上了热搜,那位认真对比的女星周梨也上了热搜。
  还有不少圈内的女星打电话,发微信问她,是帮人家代言还是事实。
  一时之间,她的电话被打爆,经纪人也没有想到自家艺人这样还能上热搜,真是活久见。
  看着没有负面影响,经纪人也没有说她什么,只是交代她以后别无缘无故给人家打免费广告。还有问了她很多关于大米的问题,叮嘱了她一番,才挂电话。
  经纪人也接到不少咨询电话,她问周梨就是想着之后怎么回答,一定要问答一些正能量的。
  自家周梨可是免费没有任何功利心的给农民宣传,这也是一件正能量的事情。
  关于减肥不长肉的大米的话题,席卷娱乐圈,农业圈,科研圈。
  周梨爆出来以后,不少买了潘家大米蔬菜,瓜的人,都迫不及待的称称自己的体重,好像最近真没长肉。还瘦了一点。
  光吃大米绝对不长胖,还能瘦更多,可要是辅助别人家买的猪肉,鸡蛋蔬菜瓜果吃,瘦不了多少,但能保持不长肉。


第192章 我不是网红(09)
  这样说来; 这种大米有加速新陈代谢的作用; 还能抑制脂肪的增加。
  一下子,全民搜索; 君越火出了圈。
  原本在学校籍籍无名的他; 现在走到哪儿都有人看着他。都觉得他家很神奇,怎么种出来那么好吃的大米还能自带减肥功效。
  特别是他班上的同学; 还有宿舍的三只狼,都好奇的盯着他看了三天。看他还是以前那样,淡淡的; 也就不再稀奇。
  但君越的微博和直播间关注的人是以火箭升空的速度在增长。
  一周的时间; 他的微博粉丝有十八万,直播间的关注也有十五万。
  他直播了一次; 打赏,还有卖蔬菜,比之前售罄的更早。
  坏结果就是,老粉们一直抱怨; 没办法; 他答应每次留出来三个名额老粉,给没有买到的老粉多点机会。
  在微博上关注了周梨; 也在微博上感谢了周梨。
  最近忙啊,周五,赶下午的高铁回家; 因为是临时回家; 打了电话让表哥章阳开车去火车站接他。顺便送他回家。
  在老家的亲戚; 家里只要有初高中以上年龄孩子的,都知道君越出了名。
  他家的大米,蔬菜,瓜,橘子等不但好吃,味道好还能减肥。没有人怀疑君越一家。
  那不是随便说一句话就能做到的事情。
  君越回家要在家里后院的老水井中,小鱼塘,还有整个后院,以及承包的荒地,悄悄布下聚灵阵。
  在鱼塘还有老水井中的淤泥中,埋下一块灵石,真正的灵石。
  没办法,怎么解释,无法解释。只能用这个办法,冒险一试,想着就觉得亏大了。
  章阳走的时候,硬买走了一百斤米,丢下钱就走。要是往年,潘家给他们米都不要,一是米的口感不如他们自己买的好。二是也不好意思要。
  这次不同了,他花钱买的,怎么好意思不给钱,一斤二十五块,一百斤是两千五百块。
  他不是他妈,可不好意思不给钱,占便宜。
  能买到已经是占了便宜,他知道二姑家里的大米只留下自家吃的,其余的全卖了。
  章阳怕二姑又把钱塞给他,溜上车,脚一踩,溜之大吉。
  原本想买鱼,还买橘子,椪柑这些的,一样也没有买。其实这些不用买,今年那每一株果树都结的满满当当,买了一大半 ,自家也留了一些,打算过年的时候,走亲戚。
  潘父潘母虽然喜欢钱,但知道自家的瓜果味道好,至亲家里都是要送一些的,都留了不少。
  有一亩荒地,还搭了大棚,里面种了草莓。这些可是贵玩意儿。
  从出名以后,潘父就接到儿子的电话要求,连着菜园的十一亩荒地,全部用水泥砖砌高围墙,两米多高快三米的围墙,一般人是翻不进去的。
  再说就住在潘家隔壁,一般人也不敢去。
  “儿子,早点睡。”送走侄子,潘母招呼儿子早点睡觉。镇长,书记明天带帝都来的贵客到家里。
  据说是农业研究所的专家还有教授农业方面的权威教授。他们因为那个热搜也注意到潘家种出来的大米。
  他们找人弄到二十斤大米,有检测有自己试过,确实有促进新陈代谢的效果,能让身体的细胞处于活跃状态,也能改善身体体质。
  减肥的效果,抑制脂肪生长的效果最好。改善身体体质,改善身体免疫力的效果次之。
  这可带给专家教授们莫大的欣喜,他们跟打了鸡血一样的兴奋。
  他们发现优化过的新品种,这比提高产量更让他们兴奋。
  潘家得到了通知,今天里里外外的打扫了一遍,园子里,楼顶,晒场,通通都搞了大扫除。
  “好,妈,你们也早点睡。明天还得早起。”
  “嗯,知道,我等等你哥到了家里就睡。”
  潘母不接到侄子的电话或者微信,她不放心。
  “好,我洗澡先睡。”
  “去吧。”
  半夜,夜深人静,君越忙活了半夜,黎明破晓前,才又躺回床上继续睡。
  上午,十点半,家里迎来了十几位客人。
  乌央乌央的,一群人,几位老教授被君越带进他们即将入住的房间。
  幸好家里有六间房,教授们都带了学生,学生们安排在村里其他人家。
  “小潘,你家的留有稻种吧?”唐教授不顾旅途疲劳,到了潘家就抓住潘父问。
  被一群知识份子围绕,潘父有些不知所措,君越远远看着也不过去帮忙,他要摘菜,帮忙做饭。
  县里,镇里,村里三地干部,还有一群教授带着得意弟子。一共两桌人。
  “有,我也试了家里的新米,觉得口感不错,就干脆留了蛮多种子。想着试试,看看能不能育苗。”
  潘父真的没有多大的信心,现在买的种子,大部分都只能种一季,不能做种子。能做种子一直种下去的稻种产量不是太高。
  “有太好了,早稻,晚稻的都送我们一些吗?”
  “好,吃饭以后再说吧。”潘父被一群教授,干部围着有些不适应。
  客厅里放了不少木椅子,几个电烤炉,烤火架,用烤火被罩着,坐在一起。
  潘父招呼大家吃橘子,椪柑,冰糖橙。几位年轻人,早就迫不及待的伸出手拿了一个,都想试试味道。
  剥开皮,属于柑橘类的香味扑鼻而来。浓郁不腻,汁水丰富甜蜜。
  每一瓣上面的白色丝,随着皮自然脱落,没有多少还黏在上面。
  香气四溢,君越看了一眼,露出笑容。顺手给所有人的每人塞了一个,“都试试,这是我家自己老树上结的,味道好。”
  “闻着味道就知道不错。”郑教授乐呵呵的接过椪柑,轻轻的剥开。
  多汁是真多汁,剥开时都不敢用力。
  一会儿功夫,只听见咀嚼声,都沉浸在潘家的美味水果中。还有人嘴里偷闲,拍照,发朋友圈。
  潘家农产品,已经是另外一种炫耀的资本,几位年轻的研究生,博士,在自己的朋友圈拉来一大波仇恨值。
  无数个赞也有无数个呸,还有要求现场视频的。要求视频,看看,是不是真的。
  反正朋友圈热闹的很。
  午饭后,在此起彼伏的赞美声中。送走县里,镇里,村里的干部领导们。
  只留下五位教授以及他们所带的学生。下午,该摆弄仪器的摆弄仪器,该取土采样的取土采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