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计三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来。别回头把你的店整黄喽。”
陆时秋摆手,“没事。我在旁边教他。如果我开了店,咱家的海货也不愁卖了。”
打完胜仗,严家食材铺就一直处于关门状态。这就是难得的机遇。
大约是这次赌对了,陆时秋对机遇这个词非常信服。认为这也是上天给自己的一次机遇。他要是抓不住,他不就成傻子了吗?
陆时春想了想还是同意了。老三再不靠谱,也不会坑自己的侄子。
送完陆时春,陆时秋让二丫把陆时春送来的海货倒腾到店里。
卖烧烤本来就需要不少海货,量也多。
而且隔天送一次,他们木桶里都会放一半的海水,许多海货都是活的。
至于他为啥这么心急呢?主要是陆时秋想赶在严家食材铺重开之前,让县城的百姓都知道陆家海货铺的名头。
至于严家食材铺重开,还要打一场价格战,陆时秋表示不急,现在能赚一点是一点。
海货运到后,陆时秋充分发挥他的口才。
他本来就对海鲜如数家珍,什么样的海鲜最好吃,他这个地道的渔民比谁都懂。
客人登门,他按照客人的需求,给予相应的建议,很快就将海货卖了一大半。
当然这也得益于,他定的价格并不贵而且东西还新鲜。
两天后,陆时夏送宏一过来。
宏一还有些拘谨,捏着下衣摆,头一直低着,时不时抬头瞄一眼四周。把好奇又害怕的矛盾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陆时秋装作没看到他的表情,就像在老家时那样,让他到屋里陪几个妹妹玩。
吃饭时,端菜上桌,喊孩子们过来。
宏一看到满桌子的好菜,嘴巴都快张成O型了。
“好好学,将来你也能过上这日子。”
宏一眼睛抖然变得铮亮。
吃完饭,陆时秋带他到店里,手把手教他。
乡下孩子多半腼腆害羞,嘴不够甜,没啥心眼,宏一也一样,不过这小子很是好学。
大约上次跟宏四比输了,这孩子似乎一夜之间长大,拼命想要证明他比宏四强。让他娘知道他也是个本事人,不是个废物。
陆时秋觉得吧,只要肯学肯干,就没啥学不好的。宏一大约就有这么点意思。
他让宏一放手卖,不要害羞,从跟人讲话,到怎么应对客人讨价还价,一点一点教他。
乡下的孩子没学过算学,陆时秋发现宏一记不住海货的价格。他就把每样海货的价格标下来贴在木桶上,让他就按照这个价格卖。
没多久,陆时秋就发现,这样有不少好处。
有些不喜欢杀价的人更愿意光顾他的店。甚至还称赞他的店,童叟无欺,不是看人下菜定的价。
客人多了,陆时秋发现宏一应付得有点勉强。
“这孩子嘴太笨了。应付不过来,可以冲人家笑笑,说两句好话,对方不就不生气了吗?他可倒好,嘴巴就像被人缝起来似的,搁谁不生气?!”
1111却道,【这也不能怪他。古代的父母都喜欢批评孩子以展示自己的威严。这孩子大约就是被你大嫂批评太多,人非常不自信。】
陆时秋拧着眉,向四乙虚心求教,“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做?”
【你多夸夸他。实验证明,适度夸奖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陆时秋决定试试。
于是接下来几天,每当宏一做对一点事,哪怕仅仅是跟客人说一句“您拿好!”这样客套的话。
陆时秋都会毫不吝啬的给予他肯定,夸赞他做得好,甚至还给予他奖励。一段时间下来,陆时秋发现宏一越发自信。客人不满的声音也越来越少。
陆时秋自己都没想到,他只是夸一句,竟能让孩子改变这么大。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19…12…13 11:22:46~2019…12…14 11:48:0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君君 20瓶;茗茶萘萘 5瓶;rgmau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8章
开了店之后; 陆家过来送货的人成了陆老头。
他的理由也很简单:两个儿子正值壮年; 他年纪大了,腿脚不好,过来送货刚刚好。
这些只是明面上的解释; 真正的原因,他是想看老三到底在折腾啥。
听两个儿子说老三开了海货店; 他总担心老三买卖干砸了; 回头再惹出事来。
这可不是在老家,老三整出事来; 十里八乡看在他的面子上,就能放过他。
这是县城,老三要是惹出事,没人会给他面子。他可不想有天听到老三吃牢房的消息。
陆时秋看到他爹的那一刻,就知道这老头又把他想歪了。他也不费力跟老头解释,而是把自己卖了一天的账理出来给他看。
说实话; 赚得并不多,除掉所有本钱,一天也就挣三百多文。不过他刚开店; 要赚口碑。一传十,传十百,客人才会越来越多。
另外; 他还认识那么多渔民,村里人要是有什么好货,也会第一个想到卖给他。好歹他不会扣他们的秤; 也算是皆大欢喜。
陆老头看过账后,心里总算踏实了。
陆时秋还许诺,“等宏一干好了,过了年,我给他包个大红封。让大嫂别总在家嘀咕说我亏待了宏一。”
陆老头定定看着他,老三还真是了解大儿媳。
现在的洪氏可不就是整天捣鼓老三不是好人。一文钱不花让她儿子给他当免费劳工。
陆老头抽了抽旱烟,“行啦。我先家去啦。”
陆时秋也给他买了肉包子,“这两个也不够分给家里那么多人。你自己吃吧。”
陆老头摸着热呼的肉包子,心中感慨万千。老三终于长大,知道关照家里人了。
虽然陆时秋说了,但陆老头在路上还是只吃了一个肉包子。另一个,到了家,就给了陆婆子。
陆婆子舍不得吃这么好的肉包子,想拿给孙子。
陆老头伸手阻止她,“就一个包子,家里那么多人,别回头打起来。这个说你偏心,那个说你小气。你自个吃吧。好歹是老三孝敬你的。”
陆婆子想了想还是自己吃了,半天过去,肉包早就不热了。
可很久没有沾过肉腥味的陆婆子吃得很满足,同时又有些唏嘘,“老三以前可是个貔貅。你看他现在,居然舍得给我们买包子。可见他日子过得有多好。”
她重重叹了口气,“真没想到,咱家居然属老三过得最好。”
陆老头抽着烟袋锅子,没说话。
陆婆子还在那边唏嘘,“可惜咱家老三聪明没用到正道上。你说他小时候要是服管教多好。说不定咱家早就有个秀才公了。”
陆时秋是家里最聪明的娃,陆婆子都承认这一点。可他实在太懒了。管都管不好的那种。哎,可惜了。
下午,县城开始对外招兵。
“整个河间府都在招收。我们来的时候,府城那边已经张贴告示了。只要男丁满二十,低于六十,家中不是独子,就必须出一人服兵役。”
这次不是强制性的,但是每家每户必须出一人,如果不想去,需要交五两银子。
陆老头懂了。之前征兵是守城将军抓壮丁,不允许逃跑,属于强制性的。可这次面对整个河间府,人口那么多,就不需要强制所有人都当兵了。
陆老头抽着旱烟,陆婆子,三个儿子和两个儿媳坐在他对面。
洪氏首先开口,“爹,娃的爹可不能上战场。要是有个万一,宏一他们三个可怎么过?”
陆时春低下了头,他自然也不想去当兵。他长这么大,连猪都没杀过。哪敢杀人。
陈氏平静道,“爹,如果相公去当兵,那他就是军户了,军户的儿子不能考科举的。”
一句话堵死。陆时夏绝对不能去。要不然宏四这书就白读了。
陆时秋不在,可陆老头也知道这儿子最是怕苦怕累,绝对不可能去的。
陆时冬这副身板更不可能。
他叹了口气,“那就交银子吧。你们好好干。”
大家全松了一口气。
五两银子不是一个小数目。许多出不起银子的人家只能送儿子入伍。
这次征兵,红树树有二十六个男人入了军。这些人家在村口上演一出悲欢离别的戏码。
话说陆时秋这边,他终于见到了顾永伯。
刚见面,就跟对方道歉。虽说他当初偷冰片也是迫不得已,可偷就是偷,他当混混那会儿,可从来没干过偷鸡摸狗的事儿。
当然他绝对不承认,他之所以不偷东西是因为他怕自己脸上被刻字。
顾永伯早就从二掌柜口中得知此事,“你之前都道过歉了,这事就不提了。”他叹了口气,“我今天叫你来,是跟你说一件事。我要进京了。”
陆时秋呆愣了好一会儿,“你进京干啥?”
顾永伯喝了口茶水,“皇上下旨,让我娘进京给玉妃娘娘接生。”
陆时秋懵逼了好半晌。他第一眼见到林云舒,就觉得这老太太富贵,不是从她的衣服体现,而是她的气度,跟他见过的那些老太太完全不一样。
现在顾永伯告诉他,他娘会接生。
稳婆啊?下九流的行当。那么富贵的老太太居然干过这个?
顾永伯看到他惊讶的神色,解释道,“我娘出自衡阳林氏。”
衡阳林氏是月国四大家族之一,虽说河间府与衡阳相隔千里,但也不妨碍林氏的名声。
那是站在月国顶端的家族,林氏守门小厮都比他体面。
“父亲去后,母亲为了生计替人接生。”顾永伯笑了笑,“说起来,我们顾家当初也是穷得连饭都吃不起。要不是有我娘支撑着,我们未必有今天这等好日子。前几天,皇上还封了我娘为安人。算是奖励我四弟抵御金人有功。”
陆时秋瞠目结舌。他有些摸不着头脑了,时人都讲究门当户对,为啥衡阳林氏的女儿会嫁给贫民家族的顾家?
不过对方不打算解释,他也就不再问了。
听到林云舒被封为安人,陆时秋向他表示恭喜。
顾永伯笑着接纳了,接着又说起一事,“我此去京城也不知何时才回来。以后烧烤得来的银子你就交给二掌柜吧。”
陆时秋自然没有不答应的,只是他还有些困惑,“京城有名的稳婆应该不少吧?干啥要老夫人去啊?”
千里迢迢过去,外面世道还那么乱。皇上这不是成心折腾人吗?
虽说皇上好像远到天边,离他们贫民百姓好像很远,可他还是听到不少关于皇上的事迹。
对方是个只知享乐的皇帝,其母更是极尽奢华。这两人喜爱花石纲,弄得天下百姓民不聊生。
其次就是皇上宠信宦官,害死朝中不少忠良之臣。
再然后就是乱贼韩广平就是顶着替天行道的旗号造的反。例数皇上几百条不是。他一个平头百姓也不知道真假,反正外头都这么传。
现在听说皇上让老夫人去京城给妃子接生,陆时秋就觉得这皇上不靠谱。老人家一把年纪了,他也好意思提这个要求。
顾永伯笑着解惑,“玉妃娘娘是我堂妹。”
陆时秋恍然大悟,“难怪。”
两人聊了一阵儿,就分开了。
路上,陆时秋把自己的疑惑问出来,“我听顾永伯说顾家以前很穷,他爹为啥能娶到林氏女啊?”
【百年前,两家旗鼓相当,双方家主交情匪浅,结下世婚。哪怕顾家落败,林家也没有悔婚。】
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