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王摇头。
皇帝皱眉:“这附近可有战事?”
宁王再次摇头:“没有,南边一片太平,各州、府开始安置从北方而来的百姓。”
“为何?”皇帝不禁喃喃地道。
宁王道:“城池关卡加强防卫,尽量避免更多百姓被战事波及,凤阳的兵马也是如此,护卫周围的州府。”
明明整个大周乱成一团,为何这里如此安稳,而且他只是命凤阳守军抵抗东南军队,没有让他们按兵不动,护卫周围州府,皇帝不禁多了几分疑惑。
“皇上先歇息片刻吧。”冯顺上前劝说。
宁王起身告退。
看着宁王的背影,皇帝陷入思量之中,不知为什么,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宁王不再畏畏缩缩,甚至露出几分干练,他曾来过凤阳,这次再入城中,感觉这个凤阳已经变得和从前十分不同,到底哪里不一样,他又说不清楚。
第七百九十八章 没有机会
皇帝安稳地睡了一觉,他许久没有这样好好地歇过了。
凤阳给他的感觉真的很好,这里的关卡虽然重兵把守,但是民众却没有因此惊慌,街面上还是繁华一片。
这就是他的大周,他暂时能够忘却张家、魏王党和鞑靼带给他的忧虑。
“皇上。”
深夜里,冯顺将皇帝唤醒。
皇帝睁开眼睛,有些紧张地道:“有什么事?”
外面没有任何的响动,好像整座城都沉沉地睡去。
“皇上,这里有些不太对,”冯顺道,“我们带来的亲军被宁王带走之后就没有再回来,而且这院子里侍奉的下人也十分的谨慎,无论奴婢问什么他们都不肯说。”
皇帝一而再再而三地遇到波折,此时此刻最不想听到的就是这样的话,他皱起眉头:“宁王安排亲卫去歇着了,余江呢?他们也不在院子里吗?”
冯顺道:“在。”
余江他们在就好。
皇帝松口气:“不用惊慌,明日朕再去问宁王。”
冯顺向窗外看去:“皇上,这凤阳的军队仿佛比向朝廷报备的要多,您不觉得很奇怪吗?凤阳兵强马壮,宁王何时有统兵之才,现在这样的时候,我们的亲军本就不多,若是被人算计,后果不堪设想。”
皇帝忽然觉得冯顺说的有几分道理,他喊了一声:“余江。”
余江和几个亲卫在路途上受了伤,好不容易将皇上护送到了凤阳,亲卫也都松了口气,只留了几个人值守。
余江也是刚刚才睡着,突然听到皇帝的声音,立即爬起来查看情形。
“皇上。”余江立即上前行礼。
这个无论何时都目光锐利的人,如今也是面色苍白,一双眼睛通红,里面写满了疲惫,皇帝看着这样的余江,忽然又心慌起来,他能依靠的人好像越来越少了。
皇帝立即问过去:“这里是否有不寻常之处?”
要说不对的地方,那就是太有规矩了,小小的凤阳府一切井然有序,无论是将士还是民众都好像对眼前的情势十分自信。
余江也想要将此事禀告皇上,可不知要怎么说。
“微臣本想着明日出去查看,”余江润了润嘴唇,“若是皇上觉得不妥,我就将亲军唤过来。”
皇帝起身披上衣衫,若不是亲军伤亡太多,他今日就会让亲军接管凤阳。
冯顺眼睛微亮:“皇上,现在接管凤阳也不晚啊,突然行事正好试试凤阳的深浅,如果宁王对皇上忠心耿耿,就会心甘情愿地听皇上吩咐,否则……我们也能立即动手拿下凤阳城。”
皇帝眼睛一亮,到底是冯顺聪明,关键时刻能够为他筹谋,他看向余江:“你出去整顿亲军,一会儿前往卫所接管凤阳兵马。”
余江应了一声快步走出去,走出屋子他下意识地回头,冯顺的话没有错,可他总觉得方才冯顺显得格外的急躁。
今夜动手有利有弊,虽然能让宁王措手不及,容易得手,但亲军也没有修整过来,加上他们对凤阳不是很了解,宁王真的有别的心思,两军对上,亲军不一定能取胜。
余江满怀心事地走出院子,门口的守卫没有盘问他,仿佛凤阳对他没有任何的防备,余江依旧不敢大意,一路到了亲军驻扎的营地。
营地静悄悄没有任何的响动,余江心中一紧,快步走上前,撩开了军帐的帘子。
月色照入帐中,大帐里空荡荡的不见一个人影。
余江的冷汗立即从额头上冒出来,他怔怔地看着眼前这一切,半晌才回过神来,立即向另外一顶军帐走去,依旧似乎空空如也。
人仿佛一下子不见了。
凤阳真的有问题,怪不得院子守卫没有阻拦他进出,因为他们已经是插翅难飞。
来到这里,再也别想出去。
余江抽出腰间的长剑,想要立即回到院子,护着皇上冲出凤阳,可他刚刚向前走了两步,周围忽然亮起了火光,渐渐地向他围过来。
“宁王,”余江大喊一声,“你要做什么?谋反吗?你们想要投靠张家还是东南的宋成暄。”
余江瞪大眼睛看着周围,只要宁王露面,他会想方设法上前击杀宁王,宁王一死,他们也能多几分胜算。
然而没有人应承他,余江知道宁王定然就在附近。
余江又大喊一声:“宁王,你在哪里,出来与我说话,你们投靠宋成暄又有什么好处,保皇上回到京城才是正途。”
黑暗中的宁王缩着头,听到余江那惶恐的声音,不禁有几分得意,他其实有一肚子话想要说,不过他行事很小心,有些人太过倒霉,多说几句话也会引来杀身之祸,他这个连喝水都小心的人,决不能犯这样的错误。
余江想要放手一搏,当他挥出第一刀时就知道自己没有了机会,上前擒拿他的人身手了得,一招过后他就已经落了下乘。
他眼前这些人不是张玉弛的兵马,更非养尊处优的亲军,这些人就是一柄经过仔细打磨的刀刃,锋锐迫人。
余江重重地摔在地上,一条绳索将他捆绑起来,让他动弹不得。
终于他听到宁王的声音。
“你说错了,不是我投靠了宋成暄,”宁王道,“这凤阳城里里外外都是宋成暄的,你们撞了进来,也怪不得我。”
看到余江怨毒的眼睛,宁王又缩了缩头,小心地躲藏在护卫身后,谁知道余江身上还有没有能够杀人的暗器,人急了,牙齿也能当利刃。
余江挣扎着,额头青筋爆出,原来他们从开始就错了,自己踏入了牢笼之中,如今大势已去,再也没有了机会。
……
皇帝看着冯顺。
冯顺显得十分焦躁,双手紧紧地握着,仿佛已经大祸临头。
外面传来动静,冯顺立即走上前。
“大人,”内侍低声道,“余大人还没有回来,恐怕……”
冯顺已经有所意料,他转头看向皇帝,到了这一步,他只能铤而走险:“调动所有人手,将皇帝带出凤阳。”
内侍立即点头:“我这就去安排。”
皇帝留在这里就会变成一颗死棋,挟持皇帝离开,大周皇帝这条性命还有些用处。
冯顺转身回到皇帝身边:“皇上,亲卫和余大人可能都出事了,为今之计,我们要设法离开这里。”
第七百九十九章 不舍得你死
皇帝手中拿着长剑,被几个亲卫和冯顺等人护着一路向院子外冲去。
看着拿剑挡在他面前的冯顺,皇帝一时错愕,他没有料到冯顺还有这样的身手。
不过他们真的能逃走吗?
离开这院子之后,还要离开凤阳城,就算能够逃脱又该去哪里,皇帝一时茫然。
“皇上,快!”冯顺催促着,“后门打开了,我们从那里离开。”
皇帝一时没有回过神,他总觉得今晚的事太过出乎意料,不止是宁王谋反,还有他身边的人仿佛也有所不同。
“皇上,不能耽搁了。”冯顺再次催促。
皇帝抬脚向前走去。
院子的后门果然已经被打开,不知从哪里来的几个人拦住了后门的守卫。
“大人,”其中一个人上前与冯顺说话,“凤阳府戒备森严,我们的人已经去了北门,我们会想方设法打开城门,您一路向北自然有人接应。”
冯顺点了点头。
皇帝看着那与冯顺说话的人,此人穿着一身短褐,不是他的亲军,也不像是朝廷的眼线。
“那人是谁?”皇帝等冯顺回来立即开口问过去。
冯顺目光一闪:“余江大人特意留了人手在外接应,以免会有差错。”
皇帝点点头,余江一向谨慎,不过为何方才余江离开时没有与他说起。
“皇上,”冯顺看出皇帝的疑惑,“有许多事您不知晓,等出了城奴婢再跟您仔细说清楚,宁王谋反被我们拆穿,奴婢怕他因此向皇上下手,皇上在凤阳城的消息还没有传出去,若是有个闪失……宁王装作一无所知,谁也奈何不了他。”
皇帝点点头,宁王会怪在张家头上,然后就有了借口进京擒拿张玉弛,他就算死也不能做了宁王的垫脚石。
“走。”皇帝抽出腰间的剑与冯顺向北门而去,出了凤阳城,让天下人都知晓他的行踪,宁王就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向他动手,弑君的罪名永远也洗不清。
冯顺扶皇帝上马向城北逃去。
离城门不远就听到了打斗的声音,已经有人马在那里对上了城门守军,皇帝远远地看着那生死搏杀的场景忽然停下了马。
他似是听到了身后传来的追赶声越来越近。
宁王既然已经抓了余江,必然会前来对付他,他这样仓皇的逃离就是做最后的抗争,光凭他手中的这些人怎么可能逃出去。
逃不走了,皇帝第一次感觉到悲哀,他是坐在龙椅上的大周皇帝,他一句话可以决定任何人的生死,可现在他却在四处奔逃。
身边的人一个个起兵谋反,一个个背弃了他和朝廷。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他这个皇帝却找不到立足之地,离开凤阳又能去哪里?辛辛苦苦前去的地方,或许就是下一个凤阳而已。
也许感觉到皇帝的退缩,冯顺转过头:“皇上,快走。”他已经压上了所有人,他吩咐心腹唤来了暗中躲藏的人手,这是他最后的机会。
冯顺几乎红了眼睛。
“朕要去问宁王,”皇帝道,“问问他到底要做什么,如果他也想要皇位,凭他如何能对付张家,宁王不敢杀朕,朕死了张家手中握着的皇子就真的成了新帝,所有人都要向新帝臣服,宁王没有那么傻,他不会杀朕。
朕安然无恙,可以过继宁王的子嗣,让宁王一脉顺理成章承继皇位。”
皇帝仿佛想到了好法子,眼睛豁然一亮,仿佛为自己找到了出路,解决了眼下的困境,以后还有机会徐徐图之。
“皇上,”冯顺咬牙道,“您还没看出来吗?这里不是宁王做主,宁王哪里有这样的本事操练出这样的兵马。
这里离东南这么近,却如此安定,我们刚到凤阳城,就有运送粮草的车马出城北上……”
皇帝听着冯顺的话,脸色愈发难看:“是宋成暄,宁王和宋成暄早有勾结,他前来凤阳就是为了帮宋成暄。
原来他们早就合谋算计朕的江山,朕却一直被蒙在鼓里。”
冯顺道:“先皇处置了魏王,宋成暄定要为魏王复仇,皇上您不能留在这里。”
“东南、凤阳、山东、奴儿干,”皇帝目光有些涣散,“他都握在手中,除此之外还有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