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妈妈之前说的没错,今晚肯定不好过。
不过事情好像比她想的要好一些,在经历了一阵疼痛之后,她还没回过神来,他好似就结束了。
一瞬间两个人都有些怔愣。
事发太过突然,宋成暄脸上惊诧的神情,好似一个从来没有打过败仗的将军,刚刚准备要驱马杀敌,战马正气势十足地向前而去,将军却脚下一空从马背上掉了下来。
徐清欢还在迷糊中,看到宋成暄这般模样隐约好像猜到了些什么,想到他方才还得意洋洋,心情顿时好了许多。
书上说得很简单,但实际上……宋成暄皱起眉头,看向黑暗中的她,只觉得她眼睛中有一丝调皮的笑意。
“让银桂她们帮我放水。”
宋成暄听到这话迟疑了一下。
徐清欢看着宋成暄一脸挫败,悻悻地侧躺在一旁,她一时心软,但不知要如何劝说,方才什么情况她又不是男子,如何能知晓。
宋成暄忽然道:“我会不会是小时候伤了身子。”
徐清欢知道他小时候受了很重的伤:“不会的,宋大人不过就是喝醉了,睡一觉很快就能好起来。”
“真的吗?”
她总觉得宋成暄好像忽然有了精神,心中警钟大作,徐清欢立即就想起身。
“可我觉得,现在我就酒醒了,若不然再试试。”
帐子放下来,里面两条人影晃动。
龙凤烛刚刚烧到三分之一,夜还很长。
……
……
院子里的下人房里,银桂看着床角的小铃铛,铃铛始终没有响起来,凤雏早就靠在那里睡着了,只有银桂和陈妈妈面面相觑。
“唉!”陈妈妈不由地叹口气,白嘱咐大小姐了,这么晚了,恐怕……
“歇了吧!”陈妈妈吩咐银桂,“大爷不是吩咐让小厨房留了热水,但愿大爷能处置好。”
银桂点了点头。
“明天还要早起认亲,”陈妈妈道,“千万不要出什么差错,若是大小姐有认不全的人,你提点着些。”
今天他们已经将宋家的亲戚都看过一遍,宋氏族中的关系不太复杂,银桂没有费太多的心思。
银桂刚想到这里,只听凤雏道:“鹅蛋脸、瓜子脸……眼睛像……葡萄……像樱桃,不对,是黄豆。”
陈妈妈摇摇头:“告诉凤雏,不准她给人起什么诨名。”
银桂送陈妈妈向外走去。
陈妈妈提醒银桂:“明天开始不能叫大小姐了,要叫大奶奶。”
送走了陈妈妈,银桂看着安静的院子,这是她们在宋家的第一天,还好宋家人看起来都很和善。
屋子里,凤雏还在嘟嘟囔囔地说话,银桂有些好奇凤雏有没有给她取诨名,上前道:“我叫什么?”
“谁?”
“银桂。”
“白瓜。”
银桂的手扬起来。
凤雏翻了个身:“水灵灵的,白净,很好吃。”
银桂的手放下,帮凤雏将被子盖好。
……
……
长夜漫漫。
李煦站在窗前看头顶的月亮,月亮虽然并不圆,但是今夜却格外的亮。
“怎么还没睡?”
院子里传来李长琰的声音。
前几日李长琰进京,一来是因为孔家的乱子,二来准备要将李大太太接回去。
李煦转身将李长琰迎进门。
李长琰看到桌案上的刑部公文:“这是刚处置完公务?”
李煦点点头。
李长琰叹一口气:“今天我去探望尚书大人,尚书大人的精神不太好,这次被圣上怪罪又受了重伤,一下子老了十几岁似的,尚书大人说,吏部已经商议好,让宋成暄去常州卫所了。”
说完李长琰抬起眼睛看向李煦:“安义侯府与宋家已经结亲,不管从前你与他们有什么恩怨,都先藏在心中,日后等有机会了再做计较。”
李煦淡然道:“儿子与他们没有恩怨。”
“那就好,”李长琰道,“你母亲这次被孔家的事吓到了,天天在佛前为你祈福,如今连荤腥也不肯沾了,可怜你母亲一片慈母之心。”
李煦看向父亲:“母亲这段日子辛苦了,母亲在京中要为我担忧,还挂念着家中事宜。”
听到儿子这样说,李长琰欣慰地道:“你知晓就好,我总告诉你娶妻娶贤就是这个道理,有你母亲在这里,你该知道将来要为李家抬回什么样的女子,幸好徐氏已经嫁人,你也收收心思,等孔家的事过去之后,好好地相看一门好婚事。”
李长琰说完话准备走出去:“孔五爷是叛党,无论如何都救不得了,你长姐和姐夫却与这桩事无关,你想想办法能不能给他们脱罪。
眼下北疆也是用人之际,我们两家又沾着亲,不帮忙总是不好,你将来想要在北疆立足,总离不开这些亲朋的支持。
你看看宋成暄,还不是因为有薛沉等人帮忙,你也老大不小了,心中该有个思量。”
第六百二十九章 温顺 感谢喜悦盟主
李煦心中忽然生出一个疑问,他看着李长琰:“父亲为何要拿我与宋成暄比较?”
李长琰被问得一怔,李煦向来聪明会不知道他的用意?该不会是因为今日徐氏成亲被乱了方寸?
想到这个他就有些不满,虽然开始他对安义侯府也有些心思,所以才会来到京城,可看到徐氏那般骄纵无礼的模样,他就知道这样的女子不配进李家的大门。
“这还用说吗?”李长琰不满地道,“宋家也不是什么高门大户,往前多少代都没出过有头有脸的人物,如今皇上避讳那些旧族,想要提拔新贵,文官一途穷其一生去经营无非你老师那般,我们李家本就有武将的底蕴,自然要争取封候拜将。
西北现在乱着,不知何年何月朝廷能再整饬妥当,东南和北疆就是重中之重,皇上必然要握在手中,宋成暄去东南已经是人心所向,你想要一展抱负,也只能指望北疆。
接下来,你和宋成暄都要想方设法成为封疆大员,我们自然要与宋成暄比较。”
李煦点点头,父亲这话说得顺畅,不见有别的隐瞒,看来其中的内情父亲并不知晓。
“好了,”李长琰道,“早些歇着吧,别伤了身子。”
李煦将李长琰送出去,仔细回想李长琰的那些话,母亲果然对父亲有隐瞒,他知道母亲在佛前念经,每日茹素并非为了给他祈福,难道这些年的有意栽培,并非觉得他聪慧,而是有别的原因。
这件事他定然要早日查清楚。
李长琰一路回到住处,李大太太还没睡,听到动静立即起身去迎。
“你怎么还不歇着。”李长琰说着将手递过去让李大太太服侍着脱衣衫,这些年都是如此,只要他在家中,李大太太都会一直等到他回来才会安歇。
李大太太侍奉李长琰梳洗好,就站在一旁等着李长琰先躺下,这才灭了屋子里的灯,只留一盏放在小几上,看到李长琰微微皱眉,李大太太忙道:“是不是灯光太亮了。”
“没事,”李长琰道,“你总是那么细致,这些日子你从家中出来,我留在祖宅都觉得不大适应。”
李大太太一脸歉意:“妾身没想到会出来这么久,还以为年前能够赶回去,不想孔家出了这桩事,我若是不理不睬就归家,恐怕太过薄情寡义了。”
“你做的对,”李长琰道,“孔五虽然是煦儿抓的,但孔家却对煦儿感恩戴德,要知道孔五那是谋反大罪,真的酿出大错,整个孔家都不够填这大坑的,现在朝廷只是抓了孔五,并没有对孔家有什么举动,还不是因为煦儿的缘故,孔家没有这点颜色子弟就不用再求什么仕途了。”
李大太太没有说话,脸上浮现出一抹忧虑:“老爷听说孔家的事不害怕吗?我们一家人之前都好端端的,为何非要去争那功名,妾身只想老爷和孩子们都平平安安。”
这就是李长琰喜欢李大太太的地方,总是将他和几个孩子都放在心尖上,即便他做些错事,她都能够原谅,自己要用银子的时候,她二话不说就会拿出来。
李长琰想着拉起李大太太的手,他没有娶错人,李大太太王氏娘家曾是北方有名的大族,因为得罪了太祖一直没落下来,王氏嫁到李家的时候,只带了两箱嫁妆,幸好王氏懂得操持家务,不但为他生下那么多子嗣,还积攒了银钱买了土地和铺子,想方设法将家中的孩子都送去开蒙,这才让李家渐渐有了抬头之势。
李长琰对王氏十分的感激,两个人也一直夫妻恩爱,如果不是因为王氏生下李煦之后落下了病根,他定然要让王氏再为他多生几个孩子。
“打点打点我们早些回家吧,”李大太太缩进李长琰的怀里,“京城太危险,妾身亲眼见到那些已经怕了,看似这桩事过去了,万一还有人不安分……”
李长琰道:“你就是胆子小,这些有什么可怕的,我们家是大功一件,就算朝廷真的去查孔家,也牵累不到我们,那位先生不是已经说了,煦儿是富贵命,我们李家就要依靠他,你就安心等着看李家发迹吧!”
李大太太柔顺地点头,希望今夜之后,一切就都太平了。
……
孔家。
李大小姐不停地抚摸着日益渐大的肚子,这孩子来的太不是时候,她要怎么做才能为这孩子争一条活路。
“你说,我若是将北疆的事说出来,朝廷会不会网开一面。”李大小姐摸着肚子喃喃自语。
她说完话,感觉到人影一晃,立即道:“是谁?”
“二奶奶,奴婢给您送药来了。”俞妈妈快步走进屋子。
李大小姐眼睛一亮立即看过去,一只金镯子就换回来几包保胎药,不过那也值得了。
“您感觉怎么样?”俞妈妈将李大小姐扶起来,屋子里冷的厉害,院子里的银霜炭都被衙差拿走了,李大太太好不容易才托人送了些炭进来,还被衙差拿到门口烤火,以至于屋子里就只能放一只炭盆。
“前些日子真是太冷了,”李大小姐道,“这两日倒是感觉好了不少,不过还是腰酸的厉害,我担心孩子……”
“您快些将药吃了吧!”俞妈妈道,“这可是大价钱才换来的保胎药。”
李大小姐捧起药碗,一口气将药喝下,然后才被俞妈妈服侍着重新躺在床上。
“世态炎凉,”李大小姐眼睛发红,“我们家出事之后,只有李大太太还想方设法送些东西来,其他人全都躲得远远的,孔家来人也不肯相见,生怕我会牵连他们吗?
人到落难时,方能见人心。
九郎也是个狠心的,他早就发现了端倪却不来知会我,如果他早些提点,或许我还能有转圜的机会,这些年我在北方也知道不少事,简王在北边也有人手,我……”
“大小姐脸色不好,还是睡一会儿吧,”俞妈妈轻声道,“这些话不能随便说,万一被人听去了……您可就真的成了简王党。”
李大小姐闭上了嘴,她是觉得很累,不过为了肚子里的孩子必须要抗争,她要好好想想怎么与朝廷说才能立下大功。
李大小姐昏昏沉沉地睡了一会儿,突然被一阵剧烈的疼痛惊醒,她不禁呻吟出声,她挣扎着想要起身,却感觉到一股热热的东西从下体涌出来,她下意识地伸手去摸,黏黏腻腻的,好像是鲜血。
“来人啊,快来人!”李大小姐喊出声,她隐约看到一个人影站在不远处。
是俞妈妈。
俞妈妈冷冷地看着她,并不上前来。
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