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公主不想死-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他最初对贺卿的看法并没有错,这个女人就是“不安分”。
  只是不安分到这个份上,大楚立国以来,也是头一份了。
  这么一想,顾铮简直咬牙切齿,想弄开贺卿的脑子看一看,那里是不是都进水了,才会出此下策。
  他也很难分辨自己此刻的心情,有些可惜,但更多的,却是没来由的愤怒。愤怒于贺卿的不知珍惜自身,愤怒于她辜负了大好的局面,更愤怒于自己对这件事的过分在意。
  在这样的愤怒之中,顾铮回到了京城。
  因为周身都是低气压,连傅瑞等亲信都不敢靠近他,更何况是其他人。就连船工都在这种气氛之下,变得加倍卖力,导致回京的时间比原本预计的早了一天。
  好在消息是早就通报过朝中的,而这几日,都有官员到码头这边来等候,所以迎接得并不怠慢。
  不过,前来迎接的官员和内侍本以为领了个美差,既能在顾铮面前露脸,又有可能拿到大红包,毕竟江南的事办得着实漂亮,而且其中油水也是肉眼可见的多。如今大功告成,正该风光无俩。
  哪知现实和想象简直是两重天的差距,顾铮甚至只露了一面,全程冷若冰霜,就像是他在江南不是大获全胜,而是折戟沉沙。不过这才像也开拓了一些思路:莫非真正的情形,远没有折子上说的那么好?
  众人不由后悔不迭,早知如此,何必为这么一个破差事打破头?
  顾铮这样的高官从外面回京,一律都是要陛见的。皇帝就算再忙,也一定会腾出时间来见他,,不用像普通官员那样在驿站一等就是不知多少时日。即便如今秉政的不是皇帝,这规矩也不能改。
  因此一行人护送着他回到京城,径直前往宫门处投帖,然后很快就被请了进去。
  不出预料,他在咨平殿见到了贺卿。很显然,有了那一道旨意之后,原本只是在张太后背后摄政的贺卿已经完全走到了台前。她坐在原本应该是皇帝所坐的御案之后,态度自如得好似理当如此。
  殿内众人忙忙碌碌,显然也都习惯了这样的氛围。
  顾铮却是在看到她的第一眼,就不由瞳孔微缩。
  之前太皇太后也好,张太后也好,在咨平殿内接见朝臣,都会十分自觉地设屏风阻隔,以示内外之别。但现在他人都到这里了,贺卿还是端坐不动,宫人内侍也视之寻常,显然贺卿这么做,已不是一天两天了。
  历朝历代,女子监政都被称作“垂帘听政”,正是为了避讳。但即使如此,还是会有些荒谬的传言出来。而向贺卿这样不管不顾,索性连帘子都不设的,从古至今,只有武则天一个。
  传说宋英宗时,因为皇帝身体不预,所以由母亲曹太后垂帘听政。后来因曹太后不愿意撤帘,宰相韩琦便当众令左右撤去帘子,太后不敢与朝臣碰面,因此慌忙走避,于是事情就这么解决了。
  虽然仁宗无子,英宗乃是从宗室过继,但却也是曹太后亲手养大。然而到了权力争夺时,岂有母子之别?
  贺卿如此不谨慎,简直是主动将把柄送到别人手上。
  顾铮加重了脚步,走到贺卿面前,沉声行礼,“见过殿下。”因为贺卿已经恢复了大长公主的身份,而且是以此身份摄政,所以他的称呼也改了。虽然贺卿至今仍旧一身道袍。
  “顾相来了。”贺卿这才抬起头来,面上露出笑意,命人看座上茶。好一番寒暄之后,她才殷切地道,“顾卿在江南种种,着实辛苦了。”
  “臣尽忠国事,不觉辛苦。”顾铮道,“倒是西北之战,能够那么快解决,才是不世之功。全仗殿下周旋指点,臣不及也。”
  “顾卿谬赞了,此乃众将勠力同心之功,我不敢窃据。”贺卿微微挑眉,没想到顾铮竟与自己商业互吹起来,实在不像是他的做派,也不知喉咙里卖的什么药。
  顾铮只是想要劝谏而无从入手。
  这一次再见,他发现贺卿的确是变了许多,至少这种上位者的姿态已是浑然天成,摆出来的谱也很像那么回事。如今彼此之间有君臣之份,说话反倒不能如从前那般直白随意了,只好先找个不远不近的切入点,然后慢慢将话题引过去。
  没想到贺卿那么配合,不过这话一说,又让顾铮有些闹不明白了。她这不是头脑挺清楚的吗,为什么又会做出这种决策?
  顾铮忍不住道,“既然如此,殿下又为何会犯糊涂?”
  “什么?”
  “那三道旨意,坊间已传得沸沸扬扬,即使臣身在路上,也听到了不少传言。须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殿下如今在朝中根基并不稳固,如此仓促行事,恐怕留下祸患。”顾铮道。
  贺卿这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不由失笑,“如果顾相说的是那三道旨意,那实是太后娘娘一番心意,我事先并不知情。”
  顾铮不由愣住,他考虑了千万种理由,却没有想过情况竟然会是这样!
  但他旋即又重新蹙起眉头,“既然如此,殿下为何不拨乱反正?”以她的能耐,一开始或许是没有得知消息,但后来总会听见一些风声。若是在旨意发出之前,尚有更改的余地。张太后若是对她如此推崇,不会不允。
  “为何要改?”贺卿一扬眉,“既然太后娘娘认为我担得下,她的一片心意,我自然不能拒绝。”
  何况,有了这个身份,说话办事都比从前方便了不少,再没有那种束手束脚的感觉,她为什么不答应?这旨意固然是将她架在火上烤,但也同样向天下人昭告了皇室对她的信任。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为何要反对?
  “你……”顾铮有些头疼,开始细数历代女子擅权的下场,基本上就没有一个有好结局的。倒是那些进退有度,懂得适可而止的女子,不但能有个好结局,史书上还会称颂一笔。
  有那么多前车之鉴在,贺卿为什么就不能安分些?
  顾铮已经不反对她插手朝政,因为她证明了自己有这样的实力。但以一己之身挑衅这个社会的规则,最终的结果不言而喻。
  他实在替她惋惜,不希望她折在这样无异议的消耗之中。
  说实话,对这些劝谏,贺卿也不是不感动的。直到现在,顾铮是唯一一个开口劝说她的人。不管有几分真心,这个情她都领了。
  可是,这些东西,在决定走上这个位置的那一天,她就已经想得足够清楚明白。
  “多谢顾大人,”她深深滴看了顾铮一眼,低声道,“贺卿并非不惜此身,但我已经有了想做的事,便是这条路有再多的艰难险阻,也要趟平了它。”
  “还望……顾大人不要也成为这阻碍之一。”
  顾铮蘧然色变。好心好意的劝谏,贺卿不听也就罢了,竟然威胁起了他,简直……简直岂有此理、不知好歹!
  但这些念头只能在心里想,顾铮面上只能维持一片僵硬,忍住气愤将话题转到正事上来。他从袖子里摸出一封奏章,“这是臣的述职奏章,请殿下过目。”
  虽然之前就上过不少折子,但因为江南之事已彻底了结,所以还需要重新上一封,说明所有情况。也方便贺卿一边翻看,一边询问不解之处。毕竟她日理万机,未必能够记住其中许多细节。
  贺卿也恢复了专业的态度,开始翻看奏折,一一询问其中不详尽之处,还会随手做一些记录。
  虽然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但江南发生了太多的事,也导致这封奏折实在是太长。幸而奏折的内页是由纸页折叠粘贴而成,可以无限增加。不过拿在贺卿手中,却是厚厚一叠,都能感觉到压手。
  所以等她仔细地看完一遍,天色已经不早了。
  咨平殿里的自鸣摆钟突然响了起来,将沉浸在工作中的两人都吓了一跳。
  虽然这座摆钟已经经过宫中能工巧匠数次改良,竟然做出了基础的机械设计,让它连通一套打击乐器,在鸣响时能够发出一小段悦耳的音乐声而非枯燥单调的撞击声,也还是显得突兀。
  莫说已经数月不在京城的顾铮,就是在咨平殿处理政事好几天的贺卿,都十分不习惯。
  不过,两人也彻底从那种沉浸的状态之中清醒过来。贺卿见时间已经不早,便果断道,“顾卿一路辛劳,给你三日假期,回家养足了精力,再回朝办事。”
  顾铮沉默了几秒,才起身应道,“臣多谢殿□□恤。”
  说完这话,他本该告辞离开,但是顾铮最后还是没忍住,离开之前又说了一句,“臣虽然不愿意成为殿下的阻碍,但若是殿下行那悖逆之事,臣亦不能纵容。”
  贺卿不由无奈,怎么一个两个都猜她要做武则天?不过,这也说明她势力已成,足够让某些人忌惮了。贺卿微微一笑,看向顾铮,语气十分郑重地道,“你放心,你担心的那件事,我不会做。”
  因为这太没有新意了。她要做的,要比这件事更大逆不道一万倍啊!
  ……
  顾铮回来时,京城里的年味已经很浓了。
  这时节,京城各衙门虽然都还在办事,但其实大部分都是闲着消磨时间,盼着过年。楚朝承平已久,所以大臣们的假期也很长,从腊月二十三小年一直放到正月十五。除了需要轮值的那部分官员之外,大部分人都可以悠然地度过这段时光。
  当然,中间朝廷少不得举办一些祭典朝会之类,却还是要腾出时间来参加的。——这是极大的荣耀,还不是人人都有资格参加。
  今年好事连连,百姓们的日子更有盼头了,过年的气氛也就更加热闹。
  说起来,坊间如今还有传言,说小皇帝的确是天命之子,自从今年改元之后,便是国泰民安,十分顺遂,而且好事一件接着一件,原本的隐患威胁都化作了好处,壮大了朝廷的实力。
  由此可见,西北一战得胜,着实提升了不少百姓们对朝廷的信任。
  一开始这传言不知道是哪里来的,但是贺卿在发现之后,便让下头的人推波助澜,不着痕迹地替朝廷、替皇帝扬名。所以如今这传言越演越烈,就连朝臣们都听说过了。
  不过仔细想想,又似乎就是这么一回事。
  自从献帝驾崩,这几年着实发生了不少事,弄得整个朝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今终于像是摆脱了某种阴影,风气都为之一新。
  至于这种变化是谁带来的,众人各执一词,不过不管更倾向于谁,争到最后,所有荣耀终究还是要归于御座上的天子的,哪怕他还只是个小孩子。
  这个小孩子,此刻却是满脸天真烂漫,正沉浸在一屋子的玩具之中,完全回不过神来。
  这些东西,都是贺卿回京之后命人打造的。因为都是些小孩子的玩物,并不复杂,而皇家又养着大批最出色的工匠,所以完成得也非常快,赶在过年之前做出来了。
  “怎么样,喜欢吗?”贺卿轻轻推了一下站在自己脚边,只有自己大腿那么高的孩子,“陛下两岁的生辰,在路上耽搁了。这些都是我补送给陛下的寿礼。”
  “全都是给我的吗?”小皇帝回过头来,仰起头看着她的视线里都带上了小星星。
  张太后是个慈母,但是因为对小皇帝的期望很高,所以在礼仪规矩上,对他的要求就比较高。这么丁点大的孩子,就已经要开始遵守各种规矩了,磨得半点童趣都没有,人也怯怯的。
  就连此刻,心里眼里装的都已经全是玩具了,他还不忘回头看了一眼自家母后。得到张太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