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公主不想死-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座海岛,就是他们的临时藏身之处。
  这一日他们接到消息,大楚的船只已经出海,又要运送大量货物,前往南洋进行贸易。
  如果是平时,他们虽然是海岛,但也不敢打有水师护航的船队的主意。但这回跟上次不同,海贸的队伍被分成了三支,还有两支会分别从泉州和广州出海。这样一来,原本数量就不多的水师船队,也就被迫分散了。
  因为从广州出海的,还有一支朝廷派遣的使团,其中有宗室,有朝中大臣,安全等级自然更高,所以那边分到了更多的水师船队,留在江南本地的,只有不到十艘船。
  而且按照他们收到的消息,就算是这十艘船,其实战斗力也并没有多少。
  因为其中大部分,都是在这一年之内刚刚招收进来的新兵,还从来没有在海上航行过。能不能习惯都不知道,更何况是在海上战斗了。真正已经出航过一次的“老兵”,只有两艘船。
  当然更重要的是,因为朝廷出昏招,竟然允许港口自行制定优惠政策,所以大部分商队都被其他地方的优惠政策给吸引了过去,从江南出海的,只有当地各大家族组织的商队。
  而这些消息,就是他们送出来的。他们在信中暗示,到时候会帮助海盗们牵制住水师的船队,给他们创造机会。
  到时候重创了水师船队,这些海盗便可以一句扬名。更重要的是,跟在大商队后面那些没有关系的小船,就是送给海盗们的战利品,可以肆意劫掠。有了这些做为本钱,海盗们也可以洗白自己,变成合法商队,到了海外换成钱,天大地大何处去不得,谁都抓不到他们。
  相较于现在这种躲躲藏藏的日子,海盗们自然更愿意冒一次险。
  躲藏在这里的是几支海盗,势力最大的几支海盗牵头,大家摆了把子,排了座次,看起来也像是那么回事了。
  几位大头领商量过后,认为这趟生意做得,因此便立刻点检人马,吃饱喝足之后开船出海,准备悄悄坠上船队,伺机而行。
  水师船队这边,如那封书信里所说的那样,虽然已经在水上训练了小半年的时间,但真正的出海,感觉还是不一样的。很多新兵都不可避免出现了各种症状,几乎没有战斗力。
  所以出海的将领不得不将这些新兵集中到几艘船上,让他们跟商队待在一起,自己则带着剩下的船只,来回巡逻。
  只是原本的队伍被打乱了,新的安排还没有磨合过,不免显得到处都是漏洞。落在尾随的海盗眼中,自然是不容错过的好机会。
  仗着对航道的了解,他们选了个适宜伏击的地方。这里礁石遍布,不知道正确航道,船只开进去,吃水的部分撞上礁石,便只有一个下场。而航道狭窄,只能容一艘船只单独经过,他们堵在出口处,自然就能将这些船只一网打尽。
  送消息的人希望他们对付水师,然后把跟在后面的零散商船带走,自己好坐收渔利。但是海盗怎么可能如他们的意?这可是他们自己送上门来的,既然有机会一网打尽,他们自然一条船都不会留下!
  有了这支船队,天上地下,何处去不得?
  几位当家一想到几十艘船都将会是自己的,不由心头火热,还没开始打,已经琢磨着到时候要怎么分配了。
  远远地,第一艘船出现了。这是水师的船,战斗力不容小觑,所以海盗们立刻收束起思绪,严阵以待。虽然他们一共也只有十来条船,而且大部分都破破烂烂,连商队的船都比不上,但是守在出口处,竟也生出了一股强大的震慑力。
  “报告,前面有船队拦在航道出口处!”站在桅杆上负责瞭望的士兵,立刻将情况汇报了上去。
  将领走到船头,拿出望远镜看了片刻,先是微微皱眉,但很快,一股战栗般的兴奋从他的心底涌了起来,这位还算年轻,如今名不见经传的小将,收好望远镜,抬起手臂,厉声喝道,“敌袭!备战——!”
  他们是水师!是大楚朝廷耗费不知多少钱粮培养出来的精锐部队!他们的职责是维护海上的安宁和平,驱逐海盗和一切敌人,而不是为商船护航!
  虽然到目前为止,因为朝中顾相的威慑政策,他们还从未跟海盗有过正面遭遇,未能在战场上证明自己,但是他却一刻都不曾忘记过自己的使命。
  而这一切,将在今天改变!他们会在对海盗的战斗之中,证明自己的强大!
  心中涌动着火热的情绪,但将军毕竟没有经验,心中多少有点慌,只能按照备战条例,一条一条的命令下面的人做好准备。
  而当他们做好这些,敌人也就近在眼前了。
  海盗们个个手持抛索,预备等靠近到足够的距离,便将之抛到对面的船上,自己借助绳索登船,与对方鏖战。水师不过是一群只经过训练的毛娃娃,他们却是在海上拼杀出来的凶悍之辈,论到正面作战,丝毫不惧。
  然而,就在船只即将靠近到抛索能到达的距离时,它却忽然微微转向,看上去是被吓得慌不择路,要开到礁石里去了。
  见此情景,海盗们一个个露出笑容,就等着看对面的船只出丑,主动走上死路。
  但就在这时,他们看到了——
  光。
  一团火红色的光,先是在对面的船只上爆开,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地朝他们靠近。直到这时,耳畔才听见了沉沉的轰鸣声炸响。下一瞬,那一团火红色的光落入了严阵以待的船队之中,迅速爆开,炸起了十几尺高的水花,将所有的船只都掀翻开去。
  正等着看热闹的海盗们,霎时都成了落汤鸡。运气好的,还能够在晕眩之后捡回一条命,运气不好的,直接被爆炸的余波杀死,或者晕过去之后溺死。
  这是什么东西?
  这个问题几乎是同一时刻,出现在了所有人的意识之中。包括被水师的船只挡在后面,没有受到半点影响的那些商船。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被这堪比海上大风暴的杀伤力惊得说不出话来。
  “那是什么……?”过了一会儿,才有人崩溃般地开口询问。
  没有人回答。
  因为没有人知道答案,但是在这个瞬间,所有人看向为首那艘船的目光都变了。他们惶恐,畏惧,害怕,尤其是那些偷偷给海盗传递过消息的商队,更是战战兢兢,生怕事情暴露出来。
  在这片大海之上,战斗力强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水师用这样的方式,悍然向所有人证实了他们的强大和不可战胜,这种印象,将烙印在所有人的意识之中,永远无法磨灭。
  那种火光——后来他们知道了,它的名字叫火炮。但所有人提起来时,都会默契地在前面加上一个字。
  神火炮。
  那是天神才能够掌握的力量,如今赐给了人间的朝廷。
  不过事实上,不但其他人在懵逼,水师的普通士兵们也在懵逼。他们之中,大部分人都知道船上安装的这俩铁疙瘩,是朝廷送来的秘密武器,用来对付海盗的,但是没有见过它的威力,所以也并不真的放在心上。只有接受过试射训练,亲眼看过火炮威力的将军和一小队士兵保持住了平常心。
  但在所有人震惊的视线之中,他们忽然觉得自己如此正常的表现,好像有点格格不入。
  本以为是一场鏖战,没想到还没开始就结束了。虽然之后还要打扫战场,俘虏和审问水中幸存的海盗,收拢他们的船只等等……但是基本上不会再出现其他变故了。
  这让满心期待战斗的士兵们,在振奋震惊的同时,又有种说不出来的失落。
  将军自己也同样如此,最后,他抹了一把脸,高声呼喊道,“天赐神兵,大楚必胜!”
  士兵们也跟着欢呼起来,渐渐从惊怔之中回过神来,开始体验到战胜的喜悦。虽然没有真刀真枪上阵有些遗憾,但没有死人,甚至除了一发火炮之外没有其他损失,也是值得高兴的。
  虽然从参军之日起,他们就已经把自己的脑袋别在了裤腰上,预备不惜此身保家卫国,但能活着当然是好的。
  当这个念头从脑海中闪过,他们忽然对能够制造出这种强大武器的国家和朝廷,生出了无限的信任和归属感。
  因为才出海没几天,距离并不远,所以这场展示结束之后,将军派了一条船,将这一场遭遇战的消息传回了国内。不提与海盗暗通款曲,如今在焦急等待消息的那些人如何惊慌,这消息送到京城,却是让顾铮的下属们着实扬眉吐气了一回。
  并且纷纷上书,要求论功行赏,为顾铮加官进爵。
  之前在西北建功,说要等水师这边的反馈,如今水师也得了一场大胜,总没有推脱的理由了吧?
  咨平殿里,贺卿翻着这些折子,心里的感觉十分奇异。对加封这件事,顾铮已经跟她有了默契,现在看着其他人为他摇旗呐喊,总觉得十分有趣。


第136章 众望所归
  “可惜了众人一片心意。”贺卿合上又一本奏折,调侃地看向顾铮,“玉声当真不想要封赏?大势所趋、众望所归,我便是给你封赏也无妨。”
  “臣想要的封赏,只怕殿下给不了。”顾铮也含笑配合她。
  “哦?却不知玉声想要的是什么?”贺卿挑眉。
  顾铮故意凑到她耳边,低声笑道,“臣想为内子求一个诰命。”
  贺卿脸一红,没想到话题最后又转回了自己身上。这才真正是朝廷拿不出来的封赏,毕竟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可公之于众。
  不过,贺卿微微挑眉,“玉声是不是弄错了?就算要封赏,也该是因我而赏你才是,驸马爷。”
  从身份上,贺卿是君,顾铮是臣,所以如果两人的关系当真公开,也该是顾铮因为贺卿的缘故被封为驸马,而不是反过来。
  “这称呼不错。”顾铮笑了起来,低声问道,“不知殿下今晚是否要召臣侍寝?”
  “咳!”贺卿呛了一下,朝他瞪眼,“青天白日的,玉声说什么胡话呢?”
  顾铮为自己叫屈,“这是臣的真心话,一个字都不曾改过,还望殿下明鉴。”
  说笑了一阵,两人才把注意力转回眼下这件事情上来,贺卿将桌上的奏折拿起来,往旁边的盒子里一丢,对顾铮道,“这些你拿回去吧。”
  顾铮也收起了脸上轻松愉快的笑意,微微颔首,没有说话。
  但这一天,他回到家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却十分沉重,将前来拜谒的属下都召集到了一起。
  “我与护国大长公主殿下之争,不是意气之争,不是权势之争,而是理念之争,政见之争,希望诸位能谨记这一点。”顾铮说完,命人将那盒子拿了上来,打开,里面是两摞厚厚的奏折。
  虽然顾铮随即就合上了盖子,并没有打开里面的奏折,也没有让众人认领的意思,但所有人都明白,那应该就是他们这几天上的折子了。
  顾铮又道,“归根到底,朝堂上的争执,都是为了我大楚长盛久安。所以我会质疑殿下的决策,但却不会因此而对她本人产生什么看法,希望你们也能如此。”
  众人点头应是。
  但虽然顾铮这么说,他们却都可以想象,贺卿将这些奏折交给他的时候,说的话必然不会太好听。
  站在这里的都是人精,虽然顾铮自己说得好听,可是实际上两人之间对立的关系却是不可能改变的。贺卿借机发作,必然给了他没脸。他在贺卿那里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