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种田之长姐威武-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对于技术人员来说,那就等同于财富啊!
  “慢一点,稳一点。”她攥紧拳头,跟自己说。
  若是她这边太早太快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族里还不知会有多少来打秋风的呢。若是她当真熟视无睹,外面对他们的诋毁会如鹅毛大雪一般。
  但若她伸出援手,那么对他们的求助就会变成一个无底洞。
  所有的变化都要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如此这般,自己之前想好的说辞才能更加合情合理。
  另外还有一点,她需要加强锻炼身体,之前病倒固然是受了惊吓,更重要的原因却是自己身体底子太差,所以经受不住风霜之苦。
  如今的锻炼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增加营养,他们之前的生活实在是太差,一个个的全都营养不良,也就是自己来了这半年的时间才给这几个小萝卜头调养得好了一些,但若说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还是不可能的。
  另外一部分,便是有针对性地训练,他们要学会防身自保。
  之前她遇到的劫匪不过是没有经过训练的村夫,没有经验,还心虚,所以才能让自己侥幸逃过一劫,若是真正的劫匪,只怕她早就落入贼手了。
  她是个聪明人,就算是当时慌乱顾不上思考,过后仔细一回想,也能发现破绽。
  而且她还能推断出是谁找人对自己下黑手的。他们一家没有别的仇人,就只有朱九姑了!
  所以那一次朱九姑裸奔,还真是活该!若非出了这档子事儿,她还真准备给这女人一个教训。
  只可惜有人抢在了自己前面,若是自己随后再出手,就太明显了。
  不若等一段时间再说。反正有账不怕算。
  这般胡思乱想着,她脚步也不慢,太阳还很高呢,就回到了小张庄。她也没急着回家,先去果林转了一圈,收拾了一些柴火带回家去。
  路上遇到有人问她:“这个时候了,你怎么还往林子里跑?”


第六十六章 过冬
  元宁就笑着说:“我们不是在县城里认了个干亲?人家告诉我怎么修剪果树,来年结的果子能更好的,我这不是想着试一试么?”
  那人叹了口气:“没爹没娘的孩子可怜啊!要是有什么困难,跟大叔说,能帮的我们一定帮。”
  不过是个顺嘴的人情,元宁当然不会当真,笑着应了,又道谢。
  回到家中,就开始筹备过冬的事情了。
  这一次他们没有请外人帮忙,就是元宁爬到屋顶上把原来的茅草都挑开了翻晒,免得霉烂。
  隔壁赵六叔看到了想要帮忙,也被拒绝了。
  赵六叔就去帮忙抱了一些茅草过来,捆扎好了,教给元宁怎么弄会更加牢固一些。
  “我看来年找几个人帮忙把你们的房子翻盖一下吧,哪怕只收拾出来两间房也好,”赵六叔一边说一边叹气,“总这么下去也不是法子。”
  这老房子的基本结构已经不行了,再怎么修补也不过是凑合。
  元宁道了谢,把干燥的茅草铺上去,用干土压实了,然后再铺另外一层……
  一直忙活了好几天才把房顶修补完毕。
  他们的后墙也有些歪斜了,这个光靠他们的力量办不到,就请了几个邻居的大人帮忙,用木头顶住,又在墙体上围了一圈秫秸,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暖作用。
  不知不觉就到了十月初一。这一日乃是寒衣节,民间的习俗,是要给过世的亲人烧棉衣的,防止他们在地下受冻。
  原本在自己的世界中,元宁是不参与这样的活动的,但如今入乡随俗,也跟着买了一些纸钱,就在路口带着弟弟妹妹一起烧了,一边烧还一边念叨着让家里人来领钱买棉衣过冬。
  因为季秀还小,所以他们的速度很快,烧了纸,便回家去了,许多人家才陆陆续续出来。
  进了十月里,天气已经很冷了,但是乡下人为了省柴炭,一边都会熬到实在受不住了才生火。
  元宁却考虑到家里全是孩子,尤其季秀更小,绝对不能受冻,所以早早就把棉被换了厚的,前两天还试着烧了烧火墙,做饭的地方也从屋外挪到了堂屋里。
  如此这般,一做饭连带着火墙也是暖的,屋子里的温度自然也就跟着上升了不少。
  到了晚上的时候,还会烧一把炕,也不用烧太多柴,炕上有点温度,屋子里就不会太冷。
  因为之前攒的柴火着实不少,就这么大手大脚烧一冬也不成问题。
  接下来的时间,除了必要的锻炼,和进城之外,元宁就窝在家里教弟弟妹妹们识字、背诵简单的诗词,以及算术。
  别看叔毓年纪小,会认十个数之后,让他做简单的四宫格数独都完全没问题。
  仲灵则记忆力比较好,学过的字,背过的诗,很少能忘记,但灵活性比较差一些。
  而伯钟则比较综合一些,各方面都还不错。
  如此这般过了一个月,伯钟认了二百个字,仲灵也认了一百个,叔毓则认了二三十个字。
  元宁对这样的结果还算是满意,毕竟他们没有教材,一应教具都是她随手做出来的。
  家里也没纸张,练字就是拿着树枝在地上画。
  他们屋子里比较暖和,之前种下的草莓长势良好,原来的木槽已经长不开了,元宁又做了两个,分了苗,有个别的草莓苗已经要开花了。
  元宁就格外注意给它们保暖,晚上甚至会把它们挪到灶边、火墙边上去。
  其余几个都觉得这东西稀罕,“长姐,它们还爬蔓儿呢!”
  “是呀,”元宁笑眯眯的,“过段时间,结了果子,给你们解馋。”
  “啥?”叔毓不信,“这东西还能结果子?”
  元宁笑笑,“过段日子你就知道啦!”一边说着一边把草木灰顺着木槽边缘撒进去。
  铺子的经营情况也还算不错,基本上开支都能赚回来。当然这也是应为快要过年了,出来买布的人比较多,朱记的布质量上乘,价格又不贵,所以才有了如今的销量。
  因为这样不显山不露水的,倒也没引起别人特别注视。
  思量着快要过年了,元宁就带着伯钟坐了张二狗的车去县城,打着的旗号是给干奶奶送礼,其实也是置办年货。
  一进县城就听说苏县令最近又破获了一起大案,受到了上面的嘉许。
  这一次捉到了连环命案的凶手呢!
  街头巷尾到处都是议论声。
  元宁与伯钟说道:“你听,这位苏县令正是因为读了书才能中进士做官,经历的事情多了,才有办案经验,能够这么快破案。
  “当然这肯定也少不了他对细节的观察,雁过留声,但凡做过的事情一定会有痕迹留下,只要循着蛛丝马迹,就一定能够发现线索。
  “往后你做事也一定要格外细心才成,苏县令就是你学习的好榜样!”
  伯钟对这位传说中的县尊大人也充满了敬佩之心,“苏大人来了咱们这里之后,咱们这里是越来越好了!”
  苏县令到任之前,他们这天庆县也是乱象丛生,民生不好,盗匪横行。
  他来了之后,先是以雷霆手段治理匪患,然后带着全县百姓开荒种地、挖渠、修路……
  百姓穷苦没有粮种,他就做主让百姓跟官府借贷,并且不需要支付利息。
  短短两年,天庆县的气象就扭转过来了。
  而苏县令受到嘉奖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只不过他年轻,也不急着升迁,前阵子还跟天庆县父老发誓,一定要带着整个县的百姓走上富裕之路才肯离开。
  伯钟自然而然将这位年轻有为的苏县令当成了自己的“偶像”。
  元宁对此人也是十分敬佩,少年成名,还能不骄不躁,沉下心来真正为百姓做事,实在是难得。
  两人进城除了带了一些家里的白菜萝卜之外,还买了四样点心,去了林大娘家一趟。
  刚巧近日林越不当值,也在家,非常热情接待了他们。
  林大娘其余的儿孙看到他们这一次也不是空手而来的,脸上的笑容自然也就多了几分,还挽留他们吃饭。
  元宁当然看得出来,没有几个人是出自真心,也就客客气气婉拒了,说还要急着赶回乡下去,就告辞出来了。


第六十七章 回村
  林越追了出来,塞给他们一吊钱,“快过年了,我这个做叔叔的,也没别的能送你们的,这点钱你们拿着买点糖吃。”
  元宁当然不肯要。
  林越就绷着脸说:“是嫌少?”
  一吊钱其实已经相当不少了。
  元宁忙道:“不是这样的小叔叔,您这不是还没娶亲?难道不需要攒着钱娶媳妇?”
  林越瞬间红了脸,佯装生气,“小孩子家家的混说什么!给你们你们就拿着!”兄嫂和侄儿侄女的态度他都听老娘说过了,觉得挺对不住这姐弟俩,这也算是一种补偿了。
  说完这个,又小声说道:“我的老婆本都在我娘手里攥着呢!”
  人家都把这样的**说出来了,元宁哪里还能拒绝?只好接了钱,“那就多谢小叔叔了。”
  回头她让伙计送一匹布来好了,他们铺子里的布非常柔软,很适合做贴身的衣裳。
  从林家出来之后,姐弟俩就去了铺子里,采买这样的事情他们不准备亲自去做。
  因为快要过年了,乡下来县城里采买的人不少,若是被熟悉的人撞见了,可就说不清了。
  因此,元宁让账房先生帮忙开列了一张单子,让伙计大王出去采买,大王能说会道,最擅长跟人杀价。
  他去了半个时辰,回来之后就把元宁所需要的东西全都买齐了。整整两个背篓。
  秦掌柜还拿出来一个包袱:“这里头是苏东家让人送来的,说是给你们的过年礼,还说铺子里剩下的事就不用您操心了,他会过来安排的。”
  元宁道:“咱们营业到腊月二十三,到时候我还是回过来一趟的,咱们也得把工钱都发了呀,过年的红包我也得给你们发了,就是咱们才开业没多久,红包也不会有多大,你们别失望就成。”
  秦掌柜笑呵呵说道:“不过是讨个吉利,东家也太客气了。”
  她想知道苏鹤亭的住处,奈何秦掌柜也说不清,只得作罢,带着兄弟去找张二狗的牛车。
  他们东西多,秦掌柜就让两个伙计帮忙送过去。
  同来县城的村民忍不住咋舌,“大丫,你们咋买了这么多东西?”
  “我哪有那么多闲钱?”元宁故意做出一副苦笑脸,“我们自己买的东西只有一点点,剩下的都是我干奶奶给的。
  “他们家里穿不着的衣裳什么的也都收拾了几件给我们,知道我们家里小孩子多,还给准备了不少零嘴儿……”
  一边说着,翻出来一包饴糖,要分给同车的人。
  都是大人,怎么肯要?还挺羡慕他们:“你们运气真不错,来了县城两趟就认了一门干亲……”
  元宁趁势说道:“他们还说看看过年之后能不能帮我找个营生,到时候让我把弟弟妹妹也都带到城里来。”
  同村的人忙告诫:“人家这么说了,你可不能这么信!大丫,你还小呢,不知道人心险恶,别看人家这会儿对你好,还不知道安着什么心呢!
  “反正你不管做什么都要多留个心眼儿,若是到时候他们真的这么说了,可记着让长辈们过来跟着瞧一瞧,别上了当也不知道。
  “这世上就有那么一种坏人,专门拐卖小孩子,”他觑着眼打量了一下元宁,朱老七家这几个孩子都长得好,若是被糟蹋了就太可惜了,“不得不防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