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败家福晋又又又坑我了-第1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陪着他笑闹道:“拉倒吧,皇上能有你贫?”
  九爷无声的笑了。
  是,他老子那些花言巧语可比不上他千分之一呢!
  估计是战术上的问题,不然他追媳妇儿怎么会这么慢!
  回头他得你总结总结经验,然后全教给儿子。
  就他儿子这时而又倔又傲娇的闷罐儿性格,时而又调皮捣蛋没个正行的太过聪明的顽劣性格……真不好找媳妇儿。
  可别让老子绝了后了!
  九爷一拍大腿,当即伸手捏了捏儿子的脸蛋儿,教育道:“好好听听你皇玛法的话,学着点儿!”
  小弘晸拒绝跟自己不着调的阿玛做出各种亲密举动,微蹙着小眉头,格外嫌弃的拍掉他的手:“我将来一定比你强!”
  “呵哈!”九爷乐了,戏谑道:“爷看出来了,你吹牛皮绝对是比爷强!”
  小弘晸气鼓鼓的看着他,倏而又有些高兴的小得意的弯唇道:“你承认自己爱吹牛皮就行~”
  “嘿!你个小兔崽子!!”
  “你生的!!”
  九爷:“……”
  这话没毛病。
  台上,康熙爷缓了缓情绪,又道出第三段话。
  “这第三杯酒,朕要敬给朕过去的那些敌人们!”
  此话一出,众臣愕然。
  在此等百年难有的大宴,皇上竟提起那些大清贼子?
  然,当他们听了康熙爷后面的话后,又觉得皇上真是大度,不愧是令人崇敬仁君!
  康熙爷的声音十分坚定,刚正不阿,却又温润慈祥,带着能接受并融化一切的圣德:“螯拜、吴三桂、郑经、葛尔丹、朱三太子……他们都是当世的英雄豪杰啊!是他们的叛逆,促使朕快速成长,促使朕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之下,努力上进,习得一身本领。是他们造就了朕哪!他们逼着朕立下了这丰功伟业!”
  “故此,朕恨他们,同样也敬他们。”
  众臣具都沉默了。
  皇上的胸襟更令人敬佩。
  能宽容敌人、严以律己的人,不想成就一番大业也难。
  众臣都不禁想到曾经。
  面对强大的对手压力,皇上以文治武功安邦治国,在血与火的杀伐征战中冲破各种艰难险阻,最终一统天下。
  平三藩征战八年,后来又收台湾,征蒙古,定西藏,抗沙俄……
  说出来简单,却都是含着无数血泪的艰难史。
  如今有多繁盛,从前就有多不易。
  皇上,是位伟大的圣君啊!
  众臣具都感慨不已,自发的站起来,朝皇上跪下,大声喊道:
  “吾皇万岁万万岁!!!”
  康熙爷高兴不已。
  这几十年来,饱经风雨,然,总算是换得了太平盛世,对自己的那些丰功伟绩,他不愿多做褒奖,却也是十分满意的。
  兴之所至,康熙爷当即作诗一首。
  随后,由他如今最宠的,已学会不少字的小皇子读了出来。
  童音十分稚嫩,却敲击人心:
  “性理参天地,经书辅国朝。勿劳民力尽,莫使俗氛嚣。
  不误农桑事,须轻内外徭。风高林鸟静,雨足路尘清。
  视察焉能隐,行藏岂可摇。桑榆虽景暮,松柏后霜凋。
  长养春容盛,宽严君德调。倦勤应不免,对越愧明昭。”
  此次设宴的主题便是为天下太平,民生富庶而庆祝,群臣和被请来的耄耋之年的老人们感动不已,具都真诚的向皇上贺寿。
  康熙爷心情极好,大赏。
  皇子、皇孙、宗室子孙们,凡事年纪在10岁以上、20岁以下者,均出来为老人们执爵敬酒、分发食品,扶80岁以上老人到皇上面前亲视饮酒,以示恩宠。
  除此之外,还赏给外省老人银两不等。
  君臣民共乐。
  ……
  此后便是不败小宝贝儿最喜欢的开吃了!
  由于千叟宴菜品并不固定,与举办者的意愿安排有关,往往会随组织者的考量与兴趣而定夺,但主要目的还是为彰显组织者的关爱。
  董鄂瑾因怕孩子吃到不能吃的东西,事先具体的看了下历界千叟宴的吃食,可还是与想象中的不同。
  比如她搜集到的资料显示,每桌有十道菜,每道菜与一个乡镇及特产有关。
  例如,金玉汤就代表永福镇,寿桃就代表桃城,麻菇献寿就代表百寿镇,果汁鸡球就代表三皇乡,佛果酿就代表龙江乡,马蹄胶就代表苏桥镇,常安宫丁就代表永安乡,板峡竹鱼就代表堡里乡,锦寿面就代表罗锦镇,福敬亲人就代表广福乡。
  可事实却大相径庭。
  一道道菜上来,也就少有的几个是认识的,其余的都没见过。
  悄悄问了九爷,却被九爷笑得不行。
  “你这是从哪儿得来的小道消息?你若是想知道千叟宴都吃什么,可以直接问爷啊!爷差人去宫里直接问就行了,保准菜单都能到你手里,若是没见过,爷还能给你配个图!那些个什么乡之类的是专为下面的老人们准备的吧!毕竟他们来自各个地方,口味略有不同,怕吃不惯才放了个家乡菜在此让他们感到受到皇上的关心了,可那也只是意思意思罢了。”
  “且一桌只吃十道菜,怎么可能!”
  不败听着狂点头。
  就是,就是,既然是大宴,怎么也得几十道菜啊!这才是她来的理由啊!!
  九爷看着媳妇儿郁闷的脸,不顾在公共场合,一把搂住,对着白净的面颊亲了口,被媳妇儿颇为害羞的嗔了眼,当即得逞的笑了笑,怕把她真惹毛了,又开始哄着她道:
  “来,爷给你一一介绍啊。”
  “首先,咱们喝的东西,就很有讲究,叫君山银针,这个属品茗。”
  “接着,刚才上主菜前的那些个东西,都为四品,如干果、蜜饯、饽饽、酱菜。”
  “咱闺女最爱吃的蜜饯四品为蜜饯桔子、蜜饯海棠、蜜饯香蕉、蜜饯李子。”
  “还有这个饽饽,四品分别为花盏龙眼、艾窝窝、果酱金糕、双色马蹄糕。”
  九爷笑着道:“如你所见,不是时令的也能摆在桌子上,这才显示出大宴的一绝呢!”
  董鄂瑾觉得古代人对这方面还是很讲究的,现代人下馆子,现在前奏大概也就剩个喝茶嗑瓜子儿了。


第440章 彻底无缘储君之位(4千字)
  “现在正在上的是前菜,共七品,二龙戏珠、陈皮兔肉、怪味鸡条、天香鲍鱼、三丝瓜卷、虾籽冬笋、椒油茭白。而后便是膳汤一品,罐焖鱼唇。”
  “紧接着再上五品御菜,沙舟踏翠、琵琶大虾、龙凤柔情、香油膳糊、川汁鸭掌。稍后便是再上饽饽二品,凤尾烧麦和五彩抄手垫胃。随之便是烧烤二品,御膳烤鸡和烤鱼扇。”
  不败已经开始流口水了。
  虽然好多菜都听不明白,但是都好喜欢啊啊啊……!!!
  “阿玛,那后面还有吗?”
  “还有啊!”九爷捏捏自家小吃货的脸蛋儿,宠溺温柔:“最后的大菜还有野味火锅,随上围碟共十二品,有鹿肉片、飞龙脯、狍子脊、山鸡片、野猪肉、野鸭脯、鱿鱼卷、鲜鱼肉、刺龙牙、大叶芹、刺五加、鲜豆苗。”
  “最后以荷叶膳粥、时令水果拼盘和香茗作为结束。”
  “哦,对了,今年的告别香茗是杨河春绿。”
  董鄂瑾对吃没那么大的兴趣,听九爷耐心的给小吃货介绍这么多,轻轻的捂嘴打了个哈切,有些犯困。
  九爷想要孩子想很久了,见媳妇儿这副模样,甚是敏感。
  双眸当即便亮了,悄悄的扫视着媳妇儿,从上到下,不放过一丝她体态变化的痕迹。
  可媳妇儿体态甚佳,线条完美,瞧不出任何变化。
  九爷并没有失望,想着孩子如今可能还没成型呢,便格外的紧张,小心的将儿子从媳妇儿怀里抱过来。
  小弘晸对阿玛一向抗拒,以为是阿玛又突然热情抽风要跟额娘抢他,正要挣扎,却被阿玛利索的放在了地上,并严肃教育:“你都多大了,还要额娘抱?自己坐着吃!”
  小弘晸:“……”
  鼓着小腮帮,愤愤不平:“我够不到!”
  “够不到站着吃!”
  小弘晸憋气抿唇:“……”
  他肯定不是亲生的,肯定不是。
  好气。
  指着妹妹:“为什么她可以被抱着吃?她那么胖!比我重多了!!”
  好不公平!!
  不败小胖妞儿果断把吃得还剩下一口的点心快速塞嘴里,而后挣扎着要跟哥哥拼了:“你才胖!!”
  九爷稳住闺女,教育儿子:“你是男人,要跟小女孩儿一样娇弱吗!?你将来可是要承担起重担的,都这么大了还要人抱,看别人不笑话你是女孩子!”
  小弘晸抿唇,突然想起祖母说的阿玛儿时黑料,顿时小脸儿一扬,傲娇的背着小手揭穿:“你像我这么大的时候,皇玛法一去翊坤宫,你就跟个挂件儿一样,一直抱着皇玛法的小腿不让走呢!”
  “明明比我还黏人,却不让额娘抱我,哼!”
  九爷咬牙:“……”
  谁黏人了?!
  他当年抱着皇阿玛的腿不让走,完全是因为他又没收了他好不容易寻到的好玩意儿,或是要禁足他,他才撒娇带耍赖的磨呢!
  但这事儿解释出来也好没面子……
  于是九爷脸一横,干脆否认:“胡、说、八、道!!”
  小弘晸盯着阿玛,撇撇小嘴儿。
  哼,阿玛又在死不承认了。
  跟幼稚的大人争辩,心好累。
  小弘晸也不理阿玛了,白了他一眼,走到额娘右手边坐下,离他远远儿的。
  虽然臭小子很没大没小,但总算是没压着媳妇儿肚子了,九爷放下心来。
  ……
  万寿节过后,朝廷平静过了许久,直到七月,皇上才下发了一条新的指令:诏宗人削属籍者,子孙分别系红带、紫带,载名《玉牒》。
  夺储之争风平浪静多时,又掀起了波澜,暗暗议论谁会是下一位储君。
  从之前的阅兵来看,皇上似乎更青睐九爷和十四爷。
  虽然这两位皇子在众臣看来都不够成熟,然,皇上宠这两位却是事实。
  十四爷从未上过战场便接下阅兵重任,九爷更是无论玩儿什么新花样都能得到皇上的认可……
  天子垂垂老矣,万寿节那番话更显感性,会因偏爱而性情的定下储君也不是不可能……
  众臣皆在暗中悄悄揣摩着,却无一人在朝上再提出此事。
  皇上在千叟宴上感谢孝庄太皇太后的抚养栽培,感谢群臣百姓的同进同退,感谢鳌拜、吴三桂等敌人们让他变得强大,这无一不在隐晦的提醒——他还宝刀未老。
  怕是从前大皇子,废太子,八爷,都栽在了这方面。
  ……
  相隔不久,前尚书王鸿绪进《明史列传》二百八十卷,命付史馆。
  皇上又命三皇子胤祉辅助诏修并于畅春园蒙养斋立馆。
  三爷又有了用武之地。
  ……
  时间过得很快,从草长莺飞到银装素裹,像是老天爷打了个哈切的功夫。
  到了十一月,诚亲王胤祉等以御制《明史列传》进呈。
  冬至,祀天于圜丘,奏新乐。
  ……
  九爷府内。
  两个孩子正在院中跑跑颠颠的打雪仗,九爷在远处练剑暖身健体,偶尔看到闺女要被熊儿子的雪球砸中时,削一颗松塔过去,在空中击碎雪球。
  更或者……实在是太闲了,趁媳妇儿不注意,暗戳戳的捉弄下儿子。
  阿玛一回来,游戏就变得不公平了。
  小弘晸不乐意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