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败家福晋又又又坑我了-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个性爽直,又重情重义,虽然脾气直了些,但为人真诚,待人极为厚道,让党派不少人都对他有了新的评价。
  与才华横溢、为人谦和的皇八子胤禩相比,十四皇子胤祯也是不错的。
  尤其在之前和九爷为八爷说话被打了板子后,皇上反而还觉得他对兄弟的有情有义,并对他心直口快、表里如一的品质有了进一步认识,因此更加宠爱他。
  大臣们都看在眼里,对十四爷的攀附不比对九爷少。
  十四爷心中高兴,却也知道自己不是做皇帝的料,虽然他也有才华,可比起那么多有勇有谋的哥哥,他实在是不算什么。
  他这辈子,就想守护好大清江山,做个大将军王。
  然,德妃娘娘却不这么想。
  她一直便跟小儿子比较亲近,如今小儿子受宠,更是觉得小儿子更有称帝的可能。
  尤其,若是小儿子将来继承大统,对她的好处定比大儿子多。
  毕竟大儿子跟她一点也不亲近,这么多年加起来的话还没跟小儿子半年说得多呢。
  她将想法跟小儿子说了下。
  胤祯根本就没往这方面想,没想到额娘竟还有这么多复杂的想法呢!
  一时无语,打了个哈哈,道了句“四哥远胜于我”,便赶紧找借口出了永和宫。
  此事没过半个时辰,便传入了四爷的密室中。
  四爷瞧着信笺上的字,手指渐渐捏紧,纸张泛皱破损。
  额娘啊额娘,儿子在您心中到底算是什么?
  同为亲生,却千差万别。
  ……
  十一月十四日,康熙爷于畅春园召集众臣命在诸皇子中除大阿哥外选出一人做皇太子。
  众人皆惊,八阿哥党的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等人却私相计议,在与诸大臣暗通消息后,推举八阿哥胤禩。
  被皇上冷漠否决。
  康熙爷厌恶胤禩勾结胤禔,虽曾将其关押后又释放,但厌恶的感觉没变。
  十一月十六日,康熙帝于众人之前释放废太子胤礽。
  十七日,科尔沁达尔汉亲王额驸班第及文武诸臣,为请复皇太子事具疏上奏,留中?。
  翌年正月下旬,康熙爷旧事重提,查问众臣一致举荐胤禩为皇太子事,重责佟国维、马齐等人。
  康熙拒绝了康亲王椿泰等人对马齐所定的斩刑,反而将其交由胤禩拘禁。
  众臣一日比一日紧张。
  风向又要变了。
  然,康熙爷却去了南苑行围,不再提及此事。
  如今大皇子胤禔被关,十三阿哥胤祥被幽禁在家,忆昔皇太子及诸阿哥随行,康熙爷不禁伤怀。
  尤其是自初次被废黜后,胤礽一反常态,行为疯癫,让他怀疑他是被鬼附身,也痛惜不已,无日不流涕,寝食不宁。
  他不禁回想拘禁胤礽那天,十八皇子胤祄病死,天色忽暗,他悲痛欲绝。
  进京的前一日,大风旋绕驾前,夜间梦见已故祖母孝庄皇后与胤礽生母仁孝皇后,她们颜色不悦,似都是在怪他……
  康熙爷心中微凉,酸楚的很。
  念及曾经,他们也是父子情深。
  他屡次外出,皆不忘问候留在宫中的爱子。有时胤礽可能对于给他写信的事不太重视,他便十分焦急,在他心中,太子已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情之最亲者,莫如父子。
  奈何孩子还没长大。
  在他们父子感情最融洽的时候,胤礽偶染小病,他便急得坐卧不宁、寝食难安。
  稳固大清江山不容易,尤其是在十几年前。
  他们父子相互依恋,在他出征塞外时,胤礽曾奏“臣从来依恋膝下,习以为常”,他更是考虑周全,在塞外凡遇新鲜事物皆不忘寄送京中太子,乃至谕旨太子寄去几件旧衣服以达睹物思人之效。
  尤其是他四十岁时突患疟疾,外国传教士建议使用奎宁,但奎宁服用后的效果还没有准确的结论,胤礽非常焦急,呵斥索额图等人粗心大意。
  索额图等在他的指责下情急之中当场服用奎宁,胤礽这才放心地将药推荐给他……
  他们父子相互依恋,已成了习惯。
  他们都是对方不可或缺的人,可如今却成了这般模样……
  康熙爷心中感怀不已,又悲凉痛楚了几分。
  在如此焦虑之下,心思过重,他终于病倒。
  十月二十三日,他回宫,立即召见胤礽。
  并谕告臣下:“自此以后,不要再提这件事了。”
  直到东暖阁的大臣们都见完了,康熙爷才让人召宜妃娘娘前来。
  才几日不见,皇上便被折磨成了这样。
  宜妃娘娘瞧着,心中焦灼不已,难过得眼眶慢慢泛红。
  从前,她认为他在她身边,是个倚仗,如大树般庇护着她,可如今,她却只求他陪伴。
  能白头偕老便好。
  谁也不要比谁多活一分,最好手牵着手在熟睡中安然去了。
  宜妃娘娘正在给康熙爷喂药,一句话都没说。
  康熙爷舍不得她这般难过的模样,便宠溺的打趣道:“怎么还哭了?哭就不美了。”
  他拿着明黄的帕子,给她轻轻的擦脸上的泪。
  宜妃娘娘瞪了他一眼,嗔怒:“你好好躺着,不许动。”
  康熙爷乐呵呵的道:“好好好……”
  宜妃娘娘气得抿唇看他,半响后,红着眼睛道:“我不管你这些乱七八糟的政事,我就管你的身体!政事可以不理,身子不能不好。不知道自己多大年纪了吗?还这么糟蹋,你再这般,看我以后还理不理你!”
  康熙爷笑得宠溺,温柔的握住她的手:“朕就喜欢你这般纯挚任性的模样。”
  宜妃娘娘一口苦药给他灌进去,气咻咻:“少贫嘴!”


第394章 亲闺女!不能扔!(2千字)
  康熙爷看着她,眼神温热。
  宜妃,一辈子那么长,却又那么短,遇到你,是我人生一大幸事。
  然,朝中政事繁多,我无法把一生都给你。
  可我愿与你倾心相待,把所有的关怀快乐都给你,庇护着你,直到生命尽头。
  ……
  康熙爷自打第一次见了废太子胤礽后,心情舒缓了不少,打此次以后,便时常召见废太子,且每召见一次,心里便舒适一次。
  那些原本还摸不着风向的大臣们,如今可算是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了。
  皇上还是偏宠废太子啊……
  不,没准儿马上就又是太子爷了。
  如此偏袒不公,难免会有人颇有微词——难道就因为他有个让皇上始终难以忘怀的难产的母亲吗?
  可这些话却没人敢说出来,甚至连在外小声议论都不敢,只能对亲近的人吐槽两句,还要警告万万不可传出去。
  皇上如此偏宠废太子,连那般滔天的罪过都能原谅,此时皇上已费尽心力铺垫了那么久,若还有人胆敢争议顶撞逆龙鳞……定是个死!
  ……
  自打大皇子胤禔和八皇子胤禩争储失败后,众皇子们矛盾激化,愈发浮躁沸腾,为了缓和局势,康熙爷决定再立胤礽为太子。
  正月二十二日,皇上复立胤礽为皇太子,遣官告祭天地、宗庙、社稷。
  三月初九日,一切铺垫停当,胤礽顺理成章的重立为太子。
  三月初十日,以大学士温达、李光地为正使,刑部尚书张廷玉、都察院左都御史穆和伦为副使持节,授胤礽册、宝,复立为皇太子。
  以礼部尚书富宁安为正使,礼部侍郎铁图为副使持节,授石氏册宝,复封为皇太子妃。
  而后,为平衡各方势力,皇上加封诸子。
  同日,分别晋三贝勒胤祉、四贝勒胤禛、五贝勒胤祺为亲王,晋七贝勒胤祐、十阿哥胤?为郡王,九阿哥胤禟、十二阿哥胤祹、十四阿哥胤禵俱封为贝子,八皇子胤禩此前已复为贝勒。
  诸位成年皇子皆被加封,除了被关的大皇子和十三皇子。
  众人皆感慨皇上的良苦用心。
  这是要以此促进诸皇子之间的团结。?
  皇上对诸位皇子的封号更是别有深意。
  晋封胤祉为和硕诚亲王,认为他为人诚信正直。
  胤祺和硕恒亲王,赐银5000两,封其子弘昇为世子,并评价其心性甚善,为人敦厚。
  胤禛为和硕雍亲王。
  “雍”字有团结,和谐,和睦之意,可见皇上十分满意四皇子对此次诸皇子相争而他依然紧守本分,甚至此前还为太子爷说话的团结友善。
  胤祐晋封多罗淳郡王。
  九爷受封固山贝子,封入正蓝旗。
  十二阿哥胤裪与九爷同封固山贝子,十月二十一日正式颁册文。
  而那位有名的草包十皇子,则因生母是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太师果毅公遏必隆之外孙,孝昭仁皇后的侄子,在九爷之前,被封为敦郡王。
  对此,九爷颇为不爽。
  他自幼好学嗜读,性聪敏,喜发明,曾亲手设计战车式样,更是十分热爱外国文化和西学,曾自学外语,并暗中首开满族人其端用拉丁语转写满文,虽只是与亲信传播,并未远传,但他的能力有目共睹啊!
  且他善交朋友,慷慨大方,重情重义……这么有才华有能力又会交际,老十那吃货凭什么排他前边!?
  他不服!!
  九爷像个愤青似的跟媳妇儿吐槽,董鄂瑾也没跟他多说,只将宝贝闺女往他怀里一塞。
  九爷那不忿儿的劲儿瞬间就小了不少。
  抱着心肝宝贝儿摇摇晃晃的哄着,骄傲的问:“阿玛是不是最优秀的?”
  小宝贝蛋听不懂,微微蹙起小眉头,樱桃小嘴也轻轻噘起,一向开怀甜笑的小脸蛋更是囧了又囧,微微的抖……
  九爷挑眉。
  只觉得,这熟悉的神情……
  还没等他反映过来,怀中小宝贝儿就已经朝他招呼了。
  九爷瞬间凤眸圆瞪,剑眉倒吊,一脸惊悚!
  悠悠嘘嘘过的小宝贝儿眉目瞬间舒展起来,神态舒缓又惬意……
  九爷抿唇,颤抖。
  抱起小宝贝儿,看自己衣衫上那滩重了不少的颜色……
  再看看宝贝闺女可爱的脸。
  咬牙。
  默喊:
  亲闺女!!不能扔!!!
  董鄂瑾瞧他终于被转移了注意力的模样,不厚道的笑笑。
  太子爷经此废而复立,朝局为之一变。
  诸阿哥的势力加强,太子则气弱,对峙之势较早先愈发毕露,夺嫡之心纷起。
  怕自此之后,诸皇子为谋求储位,各结私党,勾心斗角只会更为激烈……
  九爷,更是要小心再小心才是。
  ……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太子党的齐世武,原任陕西巡抚,如今被皇上誉之为“好官”,由川陕总督任上升为兵部尚书。
  可见,皇上这回是真要重新重任太子了!
  此次大封之后,四爷便没从前那般那么的沉寂了,虽然仍旧营造着云淡风轻的形象,可私下却积极经营争夺储位。
  令他最高兴的是,年羹尧这颗棋子总算是用上了。
  年羹尧自幼读书,颇有才识,被他选中后,果然如朝阳般冉冉升起。
  于康熙三十九年中进士,改庶吉士,授职翰林院检讨。曾多次担任四川、广东乡试考官,累迁内阁学士。
  如今更是升任四川巡抚,成为封疆大吏。
  可他现在还不到三十岁!
  这是皇上的格外赏识和破格提拔。
  年羹尧为人谨慎,忠诚不骄躁。分外感激涕零,在奏折中表示自己以一介庸愚,三世受恩,一定会竭力图报。
  康熙爷对他非常赞赏,寄以厚望,希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