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幸好牛三郎伸出了援手,仓库那边大部分防御力量都是他的心腹在负责,减轻了陶倚君的压力。但是相对的,这是在陶倚君必须极其信任牛三郎的情况下才可以合作无间,如果两人但凡有一方心里有想法,都容易生出事端。
“可用的人还是少了些。”陶倚君捏了捏鼻梁,头晕得厉害,“若是阿耶在就好了。”
都已经这么久了,陶倚君很少有时间去回想当年,可是在自己彷徨犹豫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的想起阿耶的笑脸,想起他对自己说,阿君要坚强,遇到事情要沉得住气,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慌了头找不到路的蠢蛋。
“或许是该回去看看了。”陶倚君冒出了这个想法,她当年离开得果断,却并非是族人压迫,实在是她不愿意目睹亲娘火速改嫁。
她支持阿娘改嫁是支持,可心里终究还是有些膈应,改嫁的速度也太快了,就好像是想了很久一朝实现迫不及待的投奔过去似的,那种被抛弃被嫌弃的感觉,让人很难受。
想起自己定亲时,婶婶跟自己说的那些话,陶倚君终于愿意认真去想了。
为什么在古代会那么重视家族宗族,还不就是因为利益的捆绑。陶倚君如果只负责打理霍桐的产业那就罢了,可她现在的产业里面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她为自己兄长打算的,在兄长没有成家,没有找到可以信任的妻子之前,她必须要将这些东西牢牢的握在手里。
在午膳后,阿满带着她挑选好的几个少年少女走了进来。
三个穿着要齐整一些的,年纪稍微大一点的两男一女跪坐在前面,他们身后是五个年纪再小一些,穿着也稍微差一点的三男两女。
三个少年少女相互认识,其中两人是邻居,另一人的阿耶是城里邱家的掌柜。邱家跟胡小娘子的夫家关系不错,就算这小少年是被他阿耶派来探底的也不怕,横竖让他们负责的都是些杂事,重要的东西他们都沾不了手。
在他们进来之后没多会儿,甘叔的次子也过来了。
甘家二郎这段时间一直跟在卫老身边学习认字,也会跟在卫老身边看他处理事务。二郎沉默话少但是做事很细致,也相当会察言观色,跟他大兄相比要稳重很多。
“子文,你跟着学了也有半年多时间了,最近家中人手不足,你可愿意单独出来做事?”
甘二郎的名字还是卫老给起的,以前都叫贱名,什么狗蛋狗娃之类的。卫老嫌弃甘二郎的名字有失文雅,便给起了甘子文的大名。甘大郎则沾了弟弟的光,大名叫甘云武。
甘子文心细,对数字有敏。感,在卫老那里也多是帮忙处理一些算账之类的工作,这次陶倚君要人做事,卫老就推荐了甘子文过来。
“我需要你们每天负责统计受到的账单,订单,交付单的数据,并每天汇报给我。再安排每日的发货,去往方向,交付条件等。另外派遣队伍也需要你们进行预排,在运送部那边得到同意的回复后,第一时间通知仓库备货。”
这里的事情很多很杂,需要人细心细致耐得住烦。甚至还有可能会直接面对货主或者委托人的责难,这个时候如何应对也是相当考验人能力的。
甘子文在卫老和秋白先生的双重压力下还能学得游刃有余,至少在心性和沉稳上他就满足了陶倚君的要求。
花了八天的时间来训练这几个少年,效果还是有的,而且让陶倚君意外的是,那几个学徒里面还有个小姑娘对数字的敏锐性简直非同一般,而且记忆力超级强大,只要她听过的数字,基本上对方说完她就能核算出结果。
这样的天赋可惜生在一个混血边民的身上,如果没有人护佑着她,她的日子恐怕比普通的女郎还难过。
这女郎家里双亲都在,阿娘是个混血,阿耶是土生土长的边民,现在都在陶倚君的庄子上干活。听闻女儿被主家女郎看重,要带在身边做事,小姑娘的阿娘还激动得在家里哭了一场。也只有身为混血的她,才知道混血女郎的日子有多难熬。
陶倚君有意识要培养这个知根知底的小姑娘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也就顺带的拉拔了她两个哥哥,让其中之一去了工坊那边跟公输家的人当学徒,以后好歹有个手艺能养家糊口。另一个则送去了牛三郎那边,跟牛三郎的管事打个杂。
不是她不许这孩子留在陶家,而是这孩子的性子需要磨一磨,搁陶家容易让小姑娘为难,丢去牛家,一切以牛家的规矩来,做错就罚,也牵扯不到他妹子头上。
阿满这边也从她阿娘手里要了两个得用的婢女过来帮着做事。接触的都不是陶家的核心,但是学到的理家谋财的本事却是在家族里接触不到的。
阿满现在开朗了很多,有时候忘记带面纱了也不会躲闪别人的目光。她本就生得漂亮,虽然那道伤疤还很惹眼,但是她自己不自卑后,坦然的表情也让其他人下意识就忽略了这点不完美。
当然也有在背后议论的,可就如陶倚君说的那样,她们说再多又能如何,也不能影响到她分毫。再说了,他们也就只能拿着这点来秀优越感,除此之外,又有哪一点能比得上自己。
唯一让陶倚君觉得奇怪的是,到现在为止,阿满的娘亲从未来信叫她回去过,也没有谈及阿满的亲事,就好像默认她独立出来了一般。但母女俩之间又不显得生疏冷漠,该找她阿娘求援的,阿满第一时间就会开口,而她阿娘也基本上有求必应,只是本人从未来此看过女儿。
好奇的念头只在她脑海里浮现了片刻,便被抛之脑后。她太忙了,这么一瞬间的发呆已经耽搁了工作进度。
有了几个少年的帮助,让陶倚君有了一口喘息的机会。
人才难得,特别在这个知识传播极为困难的时代,想要挖掘人才那真得碰运气。或者你是豪门世家,自然会有人前来投奔。然而在边城这个地方,陶倚君不过是无数土财主中不起眼的一个,并且还是女人,自然是没有人才回来投奔她了。
“看样子,需要把人才培养提上日程了。”
这个人才培养可不是女学那种办家家的玩意儿,是真正的,给普通人启蒙的机会,给他们一个彻底改变自己未来的机会。
然而这件事说好办好办,但真想要办好却很难,至少在现阶段,仅凭她陶倚君是不可能成功的。
知识是被上层贵族垄断的财富,她想要培养平民甚至奴隶,对贵族来说就是在颠覆这个阶层,是属于大家的敌人。
怎么样才能潜移默化的改变这个局面,怎么样能在不触动士族阶层的情况下培养自己的人才,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课题。
作者有话要说: 想买个咖啡机,看了看银行卡余额,算了,还是速溶吧
第七十八章
当互市开设的消息正式通知出去之后; 小方城这边顿时连空气中都充满了激动。
卫大将军已经抵达小方城,暂时入住在霍桐府中。
也不是没其他地方给他住; 不过卫大将军为人沉稳平和; 比起霍去病将军的飞扬,他更像一位包容的长辈。因为霍桐最初曾做过他的属从; 这番前来他是一定要好好考校一番霍桐是否有所长进的。
最近蛮族来犯的情况很少; 小方城这边的重点就搁到了即将开设的互市上。另外朝廷也派了专门的一只人手来保障互市的平稳,这一只队伍直接听令卫大将军,但在战时也必须遵从当地最高长官的指令。
这次卫大将军过来; 就是让这只队伍的首领跟霍桐见个面。两人在级别上相差不多,但是在实权上; 肯定霍桐要高一些。问题是这位带队的偏将是皇城脚下大贵族的嫡系; 出身上又天然高于霍桐。如何让他们二人和平相处; 就是卫大将军需要头痛的问题。
相较于这位来镀金的偏将,霍去病肯定是站霍桐这边的。他在这里呆这么久就是为了等着见舅舅一面; 另外还想跟舅舅商量一件私事。
“你要把你那侍妾接到小方城来?”卫青看着大侄子的目光跟看二傻子似的; “你也不想想; 你的儿子身份地位如何; 让他到朔方还情有可原,到小方城来交给霍桐未过门的媳妇帮你照管,你是打仗伤了脑子?”
“我倒是想要接到朔方呢,可惜大娘子不同意跟我到朔方去。明明她大兄也在那里,而且朔方比小方城哪里弱了?”
卫青撑额,克制住自己拿鞭子抽这二傻子的冲动。以前这小子混不吝的; 好不容易聪明用到正途上,弱冠之年就闯下赫赫威名,他以为以后总算可以放宽点心了,哪里知道这家伙居然……来人啊,拿他的长鞭来!
“舅舅,你是没见过大娘子不知道。”霍去病盘腿坐在舅舅身边,亦如当年跟在舅舅身后闹腾的小屁孩一般无二,“若非霍桐这小子是我看重的,但凡换个人,我也能给她把亲事搅黄了。”
“怎么着?你看上她了?”
霍去病下巴搁在拳头上,没规没矩的趴在条案上,目光透着些迷惘。
“我也说不清楚。若是说喜欢吧,看到她跟霍桐在一起我也不觉得刺眼,但就是觉得有点可惜,她的才干若是给她更大的机会,她会让世人都大吃一惊的。”
卫青松了一口气。他二人虽然深得帝心,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需步步谨慎。如果是纳个侍妾也就罢了,养在家中就行。可他听了不少陶倚君的事,深知这个女子不是一般人能驾驭得住的,并且其才干非同一般,真当个妾室实在是委屈了她。可要让她嫁给霍去病做正室夫人,陛下那里就绝对通不过。
有所得就有所失,他们舅甥两人的婚事,是捏在陛下手中的。
“明日私下小聚,你可让陶大娘子同来。”
因着身份地位不等,卫青即便是赞助霍桐处,也不能随意见霍桐家中女眷。是以陶倚君这些日子都待在城中陶府,隔着一街之遥安排着大将军的进驻吃行等事宜。
“那可感情好,我让人给她送个信去。她这段时间肯定又想出了新鲜的吃食,正好舅舅可尝一尝大娘子的手艺。”
接到霍去病遣人送来的消息后,陶倚君实在头痛了一下。食谱她不缺,可食材和调料缺的不少。
“前些日子西域商人送来的辛香料可还有?”
“有不少,皆在府中仓库里。”莫娘子这些天两边府邸跑,大将军那边每日的吃食是她亲手制作的,食材也是她亲自挑选,生怕出一点纰漏。
“那成,今日我教你几样吃法,你下午乘着家中无事好好练练手,明日就由你去做了。”
已经是仲夏,天气有些热,那些牛羊肉吃起来便觉得腥躁了些。他们府中近些日子吃得都比较清淡,那些食肉厉害的,也都另有厨房单独做食。
要说运气好,也是真好。前次她去巡视,遇到个西域小孩子,拿着硝石玩耍,问及得知是他们在路上捡到的,还捡了不少。陶倚君花了些钱买下,还被人质疑是傻子。
硝石制冰的方法不难,陶倚君就懂其中原理。只是硝石制出的冰不能直接食用,用来降温消暑倒是很方便。
她今日给莫娘子说的一道菜就需要硝石冰。
要说这年代也是真绿色环保无污染,河里捕出来的鱼,剖开肚腹都是干干净净的。有一种无鳞无碎刺的大鱼,取肚腹上的嫩肉,做鱼脍最为鲜美不过。,若是做好的鱼脍下面铺上一层冰,再用洗干净的蒲叶铺在上面,鱼脍团成花内置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