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配是大佬[快穿]-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余生本人学贯中西,身上常穿的却是一身灰色长衫。他擦了擦手,这才将信撕开,取出信封里面的小说翻阅起来。
  当看到时间线是在一九一九年时,柳余生便心念一动。
  他往下继续翻看,很快就看到五月四日这一天,黄粱被他爹派出去拿账本。
  这里有很大一段内容在描写那场浩大的运动。
  柳余生身为北平人,那场运动兴起时他也不过二十出头,自然也曾亲身经历过那一场前所未有、石破天惊的运动。甚至,他本人就是学生领袖之一。
  小说把那件事娓娓道来,柳余生阅读着,眼前似乎浮现起昔日种种。
  很快,他就看到黄粱正准备坐上黄包车,结果一阵头晕后,再次睁开眼居然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一片黑漆漆的,而他面前一个大屏幕,上面正在播放电影。
  这部电影,讲的就是有关这场运动!
  柳余生下意识坐直身体,屏息看了下去。
  小说里,在来到这么一个陌生的地方后,黄粱只觉得脑子一阵发疼,还是像之前一样晕晕乎乎的。他明明记得自己刚要坐上黄包车啊,耳边还隐隐约约是各种嘶喊声,现在这里怎么这么安静,周围还是一阵黑漆漆的呢。
  黄粱忍不住动了一下,手在椅子上摸了一把。触感也没错,大白天的,他总不会是做梦了吧。如果是做梦,那这一场梦就太过真实了。
  “黄粱你怎么了,动来动去的。”旁边的同学听到黄粱的声音,凑到他耳边,压低声音问了一句。
  黄粱根本不知道他是谁。但他在陌生环境里,下意识保持沉默,先细细观察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电影已经到了尾声,同学站起身,领着黄粱往电影院外面走,一边在黄粱耳边絮絮说着这部电影。
  “电影拍得真好,不愧是大导演执导的百年五四献礼片,感情都很到位。一百年前那场运动,实在是让我看得头皮发麻啊!”
  读到这里时,柳余生会心一笑。若是那场运动时隔百年还能让后世人神往而追忆,实在是让他、以及其他参与者倍感光荣。不得不说,这一段场景写得当真是好。
  走神想了会儿,柳余生继续认真阅读下去。
  黄粱没细听同学的话,他正在默默打量自己的手,打量周围那些衣着暴露又奇异的人,打量着装潢漂亮但却陌生的电影院,打量着那会自动上下的“楼梯”,满是惶恐不安。
  他到底来到了什么地方?
  直到听到同学那句“一百年前”,黄粱的身体立马僵住了。
  他牙齿打颤,险些连怎么说话都给忘了,“什么一百年前?你是说,那场运动,是一百年前的事情了!!”
  同学有些莫名其妙,“是啊,今年已经是二零一九年了,不是一百年前是什么?你怎么了,今天的表现奇奇怪怪的。”
  他小声嘀咕一句,正要再说,却见黄粱一把推开他的手,埋头就往商场外面跑去,然后被两个轮子的车子撞倒了,大腿破了一个大口子,摔倒在地上时还把头给磕破了。
  他直接昏了过去,再次醒过来时,就瞧见白色的天花板。他正睡在医院里。而黄粱这具身体的妈妈看到他醒了,连忙上前保住他,眼睛里含着泪水,说上一句“你这是中了什么邪啊,走路不看路直直往车子上撞”。
  黄粱磕破了脑袋,现在脑袋上还缠着绷带。他恍惚了好久,才回想起来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他又为什么会被一个不认识的女人抱住。
  “你是谁?”黄粱哑着嗓音问道。
  妈妈听到他的问题,吓得立马松开抱着黄粱的手,目瞪口呆望着他,“阿粱阿粱,你这到底是怎么了,你可别吓妈妈啊!”很快,医生就赶了过来,一阵兵荒马乱之后,黄粱还看到一些奇怪而先进的仪器,正在给他的身体做检查。然后,医生下了结论,说因为他摔倒磕破头,脑子里形成了一个血块,影响了他的记忆,现在他已经失忆了。
  医生说道:“等血块变小,他的记忆就能慢慢恢复了。等他伤好之后,你可以带他在很多熟悉的地方逛一逛,兴许能刺激他提前记起很多东西。”
  黄妈妈连忙谢过。倒是黄粱,躺在床上在心里念叨——他记不起来也不是什么血块的原因,他就不是这具身体的原主人好吧!没有原主人的记忆很正常啊!
  他还要留院观察,要在医院多待上两天。黄粱呆愣愣半躺着,后面枕着两个枕头。黄妈妈看他望着天花板发呆,两眼无神的模样,轻声问一句,“是不是无聊了?还是哪里在疼?”
  黄粱支支吾吾没说出个所以然来,黄妈妈却是一副了然的样子,“想玩手机啊,那可不行,你头还疼着呢,少打游戏。不如我把电视打开,我们开始看电视吧。”
  家里是单亲家庭,但黄妈妈自己开有一家规模不小的公司,手里并不缺钱。黄粱住在医院里,住的是一间单人病房,还配备有电视机。
  没得到黄粱的回应,黄妈妈也不着急,找出遥控器给黄粱开了电视,调了一部最近正在热播的古装电视剧让黄粱看。
  黄粱眼珠子转了转,脸上还是一副呆愣愣的模样,不过却把心思都放在了电视上。
  住院这几天,黄粱还见识到了能够调控温度、冬暖夏凉的空调,见识到了黄妈妈口中的手机和游戏机,见识到了这个时代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和温暖。
  他也慢慢从突兀来到一百年后的惶恐与不敢置信,逐渐变得平和下来。
  如果不是想念自己的真正父母,以及担心让黄妈妈发现他不是这具身体的原主人,其实……
  说实话,其实,现在的生活真的特别好。
  ——
  看到这里,柳余生要把小说继续往下翻。
  结果他愣了一下,发现自己居然看到头了。阅读的时间不算短,但柳余生完全没察觉到时间的流逝。
  苦笑一声,柳余生放下手中的稿件。
  这篇小说写得实在是好,而且情节构思无一不精妙。几十年后的华夏,虽然还没有铺展开来写,只是简单勾勒几笔,却已经让柳余生感受到那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了——没有战乱,平和安逸。
  这样的国家,可不就是他们这一代人辛苦追寻的吗!
  ——他们这一代人可能看不到这样的场景了,但就在几十年后,这一切都很有可能会实现,他们的后辈将过上这样的生活!
  毫无疑问,这篇小说可以鼓舞人心,绝对会深受文坛绝大多数文人的喜爱。而且文笔和情节都很接地气,普通的百姓也都会喜欢听到这些情节的。
  拿起手中的钢笔,柳余生开始给这位“萝梦”先生写回信。
  ——
  天津,某军队驻扎处。
  办公室外面传来卡车轰鸣声和铁门打开关上的声音,办公室里,季斯年正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在军营里,他一身戎装穿戴整齐。白色衬衫外面套着深色的军装外套,扣子扣得整整齐齐,再下来就是皮带、军裤、军靴。
  “营长,有您的信。”亲卫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信。
  季斯年睁开眼,冷峻的目光落在亲卫身上,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放在这里吧。”
  等亲卫出去,季斯年这才换了个更舒服的坐姿,扫了信封一眼。
  只一眼,他就认出了信封上的字迹。
  ——这封信,来自那个代号为“天璇”的神秘人。
  从前年开始,这个叫“天璇”的神秘人就写信与他联系,并且给了他很多张机械图纸。凭着这些机械图纸,季斯年这在军队里没什么背景的人成功坐稳现在的位置。
  他没再耽搁,拿起信封撕开。里面只有一张信纸,将信纸展开后,季斯年狭长的眼睛微微眯起。
  片刻,季斯年收敛好脸上的表情,将信纸收好,放进自己的口袋里。
  他站起身,将搭在桌面的皮质手套拿起来慢条斯理套在手上,这才提高声音对外面喊道:“备车。”


第131章 民国旧影15
  季曼玉在寄稿子给《新公报》时,还提了自己的要求,说如果《新公报》的编辑觉得她这篇小说质量不错,希望可以考虑一下同时在几个城市刊登的可能性。
  很快,季曼玉就收到了回信。
  双方就此事好好沟通了一番。
  为了慎重起见,《新公报》的副主编柳余生打算亲自登门拜访,也再看一看小说后续内容,如果小说后续内容能够维持着前面的惊艳,那同时刊登的事情就没什么大问题。
  这天早上,柳余生敲响季家大门。
  衡玉正好坐在一楼沙发上翻看报纸,听到有人在玄关处与陈嫂低语,略抬头往声音产生的地方扫去。
  待瞧清楚柳余生的脸时,她略微一愣。
  她是知道今天早上《新公报》的副主编会登门拜访,却不知道,原来这位副主编竟然也算是半个熟人。
  “您好。”在柳余生看过来时,衡玉合上手里的报纸,点头招呼道,“先生过来坐吧,我姐姐应该很快就下楼了。”
  柳余生听到她的话,道一句“打扰了”,在她对面选了个空位置坐下。
  季曼玉很快下楼,因为不知道柳余生上门的时间,吃完早餐后她又上楼去写小说了。
  她手里还握着一沓稿子,这是在这段时间里写的。
  彼此打过招呼后,季曼玉把手中的稿子递了过去,“柳主编请自便。”
  柳余生没推辞,笑着把稿子接过来,低下头开始认真翻看。
  小说前面说到黄粱出院了。他的头上还缠着绷带,在黄妈妈把车从停车场开出来后,黄粱打开小车副驾驶的车门上了车。
  车子很快往家里开去,黄粱观望着车窗外面,发现曾经只有富贵权势之家才能拥有的小轿车,现在在大街上随处可见。道路规划得很整齐,有专门给人走的人行道,有专门给自行车和其他两只轮子的车开的路……
  而且在遇到红绿黄交错的灯时,车子或者要停下来等待,或者要驶走。
  黄粱虽然不认得很多交通工具,但这一路上,他看出了四个字——井井有条。
  混乱的时期,是不会有秩序的。只有时代安稳了,政府才会把精力放在关注道路规划上。
  柳余生再往下看。
  黄粱坐着电梯到达他家所在的楼层。母子两回到家后,黄妈妈让他去休息,她去厨房给他煮晚饭。趁着这时候,黄粱把家里逛了一通,发现有很多他根本不认识的新科技。除此之外,让黄粱惊讶的是,他的房间里堆满了各种书刊。
  他翻来翻去,找出一本语文课本,课本封皮上写着一行字——“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
  去厨房找黄妈妈时,黄粱不着痕迹向她打听“九年义务教育”的事情,然后从黄妈妈口中,他惊奇的发现原来这是针对所有适龄儿童的——
  所有适龄儿童到了一定年纪,都要去学校强制接受教育。
  了解完这件事后,黄粱目瞪口呆。这么一来,岂不是没有什么文盲了。
  随后,吃饭时黄妈妈又和他闲聊,就为了让黄粱从中产生些熟悉感,尽快回想起以前的事情。
  黄粱担心被发现端倪,只管听着,偶尔回一两句话,让黄妈妈继续讲下去。
  ——
  正要继续往下翻,柳余生发现小说又到头了。
  阅读的时间不算短,但他完全没察觉到时间的流逝。
  “主编,喝些水吧。”衡玉笑道,也打断了柳余生的发愣。
  柳余生这才回过神来。
  他点了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