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状元是我儿砸-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此之外,我还擅长于做豆腐,这白菜豆腐为最佳,白菜是菜中出水最多的,用其汁液来煮豆腐,能够最大程度保住菜的鲜美。”林氏果然是喜欢厨艺的,说起这做饭来,她眼中有星星。
    “好啊,今儿个一早,我让他们买了一块儿豆腐回来,准备做成炖豆腐的,正是新鲜的,我这四个大菜早就已经准备,只等搁上蒸笼了,我就厚着脸皮给弟妹打下手了。”
    其实现在锦州的那几个大碗根本没有真正成型,不过是黎清结合后世的做法,改造了一番罢了。就像那扣肉,按照有史记载,应该是在明末的。
    咱既然来了,总得让自己过得舒心不是,所以黎清很厚颜无耻的将扣肉与梅菜结合在一起了。
    才有了如今的七大碗,为什么不是八大碗,八在锦州可不是一个吉利的数字。实际上可以做九个的,只是黎清自身水平还是有限,到现在也才复刻出后世的七个碗而已。
    “那就不好意思啦!”林氏在黎清的帮助下,用肩带扣了衣袖。反正后厨也只有女的,方才因为林氏到后厨来,黎清已经吩咐三娘让小厮暂时不许接近。这些闺阁贵族出身的人都很注重颜面,特别不能让小人物给瞧了身子。
    脸在一定情况下都得掩着,别说一直被遮挡的手臂了。
    对此,黎清只能适应,她一个人,改变不了什么。当然她也不想改变,这是一个时代的特色,她不屑于做一个异类,所以看起来还不算出格。
    两人在厨房里开开心心的做着美食。
    黎清有后世的八大菜系,很多美食理念都比现在来的先进,所以当他看到林氏做那白菜豆腐的时候,心里的想法是:嗯????
    对黎清来说,这就是一道普通的白菜豆腐,豆腐事先煎成一面金黄一面白,然乎借助着白菜出的水在锅里煮。
    只能说这还真是保住了菜色原本的鲜味。
    林氏的厨艺还是不错的,至少白菜豆腐闻起来的味道还是能够过得去。
    黎清最擅长于演戏了,虽然心里有些小情绪,但是表面却稳如老狗。
    咳咳,是骂人了……该打。
    但是为了凸显出林氏的厉害,黎清打算将就着用同样的调料炒几个小菜,因为用的是锦州炒法,所以味道上不及林氏的鲜美。
    这时候月季采了月季花回来了,没有黎清的吩咐,月季也将花给洗干净了。黎清在旁看着,觉得这丫头是个可造之才,再观察一段时日,若是满意,可以提升为中等丫鬟。
    她也是将丫鬟给分了等级的,像春华这样的,就是贴身大丫鬟。三娘年纪大了,黎清直接与她缔结了身契,卖身给姜家,做姜氏身边的伴身丫鬟。
    黎清做这件事之前也是和姜氏通了气儿的,三娘是个可以相信的人,黎清将她交给姜氏。姜氏也是个明眼人。在姜氏那里,三娘算是个可以交谈的伴儿,然而姜氏却从不与她交心。
    为了婆媳关系的稳和,黎清自己每隔一段时间便会陪伴姜氏,与她来一次灵魂上的交流,确保姜氏没有心里问题。黎清将这些都分的很清楚,姜氏毕竟是个孤单了快三十年的人了,这样的人一直都是积极向上的,那才叫有鬼呢。
    而她自己,燕青算得上是个可以说话的人……参。
    



第301章 藏头诗
    黎清知道自己是个大力士,所以主动揽下了和面的活计,为了保证一会儿做出来的月季花饼是酥脆的,她得费点脑力了。
    不过想了半天,黎清也不知怎么做,面团一定不能太干了,否则便不能包裹花酱。
    “面团里得加些猪油,才会胀起来。”林氏出言提醒道。也怪她事先没有说清楚。她没想到黎清不会,她以为对方应该会的。
    “原是这样。”
    黎清受到了林氏的点播,立刻让月季挖了一勺猪油来,放进面团里。
    林氏又让三娘炒制了些糯米粉,颜色微黄之后才出锅。此时林氏正在做馅儿,这工序就要麻烦的多。黎清向来是不亲自做这样的糕点的,所以也没怎么注意,只知道粉嫩的月季花在林氏手中变成了月季泥。
    “阿姐方才和的面团子加过猪油了,得醒面,而且还得再和上一个,这次再湿点儿。”
    很久没这种感觉了,就像当年她还是闺阁女的时候,她阿娘给她请来了厨娘,专门教她厨艺。现在这身份倒像是她成了教导厨娘,黎清成了那学厨的。
    这就是当年她的模样啊!
    林氏对黎清那是越看越满意。
    一个时辰之后,姜家大堂里摆上了碗筷,和一桌子菜。云及没有出来,还是在他的书房吃餐饭。
    黎清特意每道菜都给他分了些,这孩子还真是,拼命……
    “等考位出来,云及就不再将自己关在这屋子里了,娘亲别担心,我自有分寸。”
    云及一句话,便将黎清给堵死了。
    黎清索性便不管了,云及这孩子这么多年的固执都在这里了。
    “阿姐的手艺果然好,比起以前来,更好吃了。”魏西晨一边吃一边夸赞。
    “尝尝这个,这是弟妹做的,滋味甚好。”对于魏西晨的彩虹屁,黎清不care。林氏与她亲自下厨,她自然要对林氏夸赞一番的。
    姜氏夹了一筷子,道:“鲜美!”
    黎清笑道:“弟妹的手艺自是不虚的。”林氏被黎清说的不好意思的低下头。
    小玫是由魏家带过来的婆子在喂。因为照顾到小孩,今日的菜都不太硬。
    饭后,黎清带着姜氏与林氏在屋里说了好一会儿的私房话。至于魏西晨则是骑马去了吏部。他这次回来就是来接任世子的职责的。作为魏家少主,为了家族未来的发展,他不可能不入仕。
    承恩侯虽是侯爵,却只是因为护驾有功,赏赐的爵位,虚衔的成分较多。承恩侯在朝堂上做了个从一品文散官,主管一些皇室内务,也算是特殊的存在。因为出身的缘故,魏凌深可以说精通财管之事,所以皇室收支是他在管辖,包括国库中有些项目也会经由他过目。
    魏西晨不想走自己父亲的老路,他有商之才能,却觉得自己的父亲做皇室的管家,实在是太憋屈了。
    他的目标是皇城之外的星辰大海。
    将林氏母女送上马车,目送之远去,黎清转身回到府内。
    “原来真的不是,是我们听信谣言,险些害了黎娘子啊。”一众街坊邻居开始议论起来,从林氏出门那一刻,便已经成了定局。姜家与承恩侯府有着莫大的联系,魏世子携夫人亲自来拜访足以说明这姜家不简单。
    而且前面顾丞相家的大公子也来过。
    这姜家到底是个什么人家呀?以前从未听过,突然就冒出来了。
    “是啊是啊。”
    “要不我们给她赔个不是?”
    “怎么赔?”
    此话一出,众人立刻静默无语。
    黎清对于身后街坊的话眼皮子都没有抬一下,燕青给她带回来了昨晚夜探皇宫之后的结果。事实证明,皇帝是个实干派。
    且说昨夜皇帝齐观亲眼见到了纸鹤变纸的画面之后,以为自己看花了眼,但事实就是如此。他不知是惊惧还是惊喜了。
    “小狗子。”
    齐观没有直接拿起躺在桌上的纸张,而是招来近身内侍官苟银。
    苟银小步趋走到齐观跟前,恭恭敬敬的问道:“官家,招奴才前来是要安寝了吗?”他可谓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了。看着齐观皱着眉头,苟银心中也是没底。
    这个时辰,皇帝批阅奏折喊他,不是愤怒了,就是要安寝了。要是有丝毫的差错,那可能会掉脑袋的。
    “你去探探,今夜可是有人闯入,大内是否在岗?”
    “是,老奴这就去办?”有人闯入?难道方才陛下遭到了贼人袭击?可是这大殿内一点儿响动也没有啊。陛下还安然的坐在书桌前呢。
    齐观等苟银出去之后,才拾起桌上的纸张,将其拿到灯光下观看。
    那银色的字在黄色的灯光下反射出异样的光芒,只见上面写着:“云深不知处,及入上京城,三年还尚早,不急智令昏,三月羞与试,花枝不争春。”
    一共有四张纸,前面三张上面各写了两句诗,最后一张纸上只有两个字:“天意。”
    从前面的诗只能看出是想要他阻止些什么东西,亦或者是阻止人做某事。后面“天意”两个字就耐人寻味了。
    正当齐观有些焦头烂额的时候,苟银回来了,他急急忙忙的跑到齐观面前:“回禀官家,今夜并未发现异常,大内高手都在岗,一只苍蝇都没放过,官家方才让老奴去询问,可是出了什么事吗?”
    “你来看看这个,上面写的东西是什么意思,还有这纸张的出处。”齐观将手中的纸放到桌上。
    苟银苟着身子,拿起桌上的纸,仔细看了之后答道:“这……似乎是藏头诗,但又不全是,老奴才疏学浅,只能看出一点东西来。”苟银将纸双手呈给齐观,接着说道:“这诗中写道三年尚早,意为不急,不争春,似乎是在让官家收回什么,亦或者是阻止什么,还有开头似乎是表达他们急急的进入上京,不过却不是用的急字,反而用了别的字代替,结合第一句,好像就是藏头了,藏了一个人名,至于这纸张,老奴觉得对方是不想让官家知晓,所以揉皱了还浸过水,一点儿原样也不见,材质也是天齐通用材质,实在不知出自何处。”
    难道官家又忍不住出去私会了美人,结果人家年纪太小,不适合入宫伺候,所以才写了这信件,让官家注意?
    
    


第302章 齐观上钩了
    苟银难免多想。原因无他,齐观寝宫里有一条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的密道,从那里便可以出去,齐观一直用这条密道出去冒充公子哥或者财大气粗的老板,私会美人。
    齐观点头道:“我也是这般想的,方才有只纸鹤飞到我桌上,忽然那纸鹤就不见了,变成了这几张纸。”
    他从不相信这世间有鬼神之事,但是今夜发生的,就太不寻常了。
    苟银惊呆了。
    “这……最后说天意,难道这世上还真有神仙?”苟银捂住了自己的嘴巴。官家乃承天之子,还有谁敢冒充神仙?
    “云及?你可曾听说过姓云名及的人?”齐观对苟银道。
    “老奴不知,这上京确实没有哪个姓云的名气很大呢。”
    “三年尤尚早,三年前可有?”齐观再问。他每日料理天下事,三年前的事情早已经忘却的差不多了,谁事云及?他认识吗?
    苟银回忆片刻之后,如恍然大悟,道:“官家,老奴不认识姓云的,但我认识姓姜的。”
    “姜?云及,姜云及,我想起来了,就是那锦州的神童,他入京了?”
    那个叫姜云及的孩子,他今年应该十四了吧。
    “立刻去查,这次省试中是否有个叫姜云及的人,还有他是一人入京还是和谁一起。”
    姜云及是他老师的弟子,说句没规矩的话,此人也算是他的小师弟了。老师的弟子必定是为助他一臂之力的。
    这么说来诗中的一切都说的通了。
    如果说真的天意要他如此,倒不如自己顺了天意。左右不过是他的臣子,他五十几岁了,得给儿子留下些什么。
    “是,老奴这就去。”
    再过几天恩科就要开始了,所有考学之子的资料已经入了礼部档案阁,现在要去查一个人,那是再轻易不过了。
    才区区一个时辰,苟银就将姜云及在上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