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第3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住不得人了”
  黄宝荣接着道:“这次增加了很多人口,城主做主说可以开荒,三年内都免税。本村人口多的可以迁到以前空落的村子。我们商量了一下,两位军爷也同意,你们都去月牙村,还有其他一些人家也去。你们要是没意见就尽快落了户籍,早去早选好位置建房”
  “嗯,是这个理”潘大雄道。
  黄家兄弟将妹子拉一边问:“这人行不行?”
  “大哥看着行就行”惠娘低喃。
  “呵呵,我看着老实,家里没老没小,你们搬走与上面的哥嫂轻易不见事少”
  “我听大哥的”
  那边看似也说妥了,剩下李婆子,冰兰拉住李婆子道:“奶奶跟我们好吗?”三娘那边那么多人,只有跟着他们合适。
  “好”萧老六毫不犹豫就答应了,感动地李婆子差点落泪,忙拿出银子交给黄宝荣让代办手续。
  冰兰娘俩的卖身钱还是用冰兰的东西换的钱,萧老六以前就没私房,发下来的饷银不多,每次回家都给了两个哥哥。两家人口多,不搭帮不够生活。哥嫂也说了留着将来给他说媳妇。
  萧老六喏喏说着手头没钱,都在哥嫂手里,大男人手里没钱,真是无比尴尬。潘大雄拿出银子拿出银子赎了那娘三对萧老六道:“以后有家了就不要大方了,回去跟两个哥哥说说。不说全要回来,赎媳妇孩子的前总该给吧!以前告诉你留一些你就不听,现在媳妇孩子的赎身钱还要人家自己拿!你真是是!”
  萧老六忙道以后不会了!两人的户籍都在身边,这样两家便将户籍落到月牙村了。潘大雄和黄家舅舅着急找位置建房,开荒,其余的都是小事,这才是大事。城主给这些安家的军士一月假期,他们可以放心离开了。
  雇了一辆马车,买了干粮,两口锅和一些米粮盐巴,过去基本生活要有的。黄宝荣说冰兰那个平安扣当了三两银子,正好娘俩的卖身钱够了,买锅买粮大舅舅拿了钱。李婆子将身上最后一两银子也拿出来,过去要建房,要开荒,不能没有锄头、斧头、柴刀的吧!
  萧老六头上冒汗,出去不久借了一两银子回来。女人孩子身上衣服都破了,就是麻布也要买上一匹给她们做件衣服,还有剪刀针线的。
  他们买的铁器多,铁器都是从外面运来的贼贵!一把柴刀就要三百大钱,锄头镰刀的,算在一起手里那点钱不够干啥。三娘也将自己手里的钱花了七七八八。东西不多,都是贵重物。
  一走就是一大天的路,月亮爬上老高才过去。冰兰都睡了两觉,估计此时已经到了后半夜。几个男人轮流赶车,中途只是休息了两次,让马吃草喝水休息会。
  原来月牙村离着临海城那么远!好在黄家舅舅记得怎么走,找到原来荒村地址已经日出。日出后周围景物边看的十分清晰,此处正如名字,一座月牙形的山插入一片水域。一边平缓,一边陡峭。
  山不高,月牙后与一片荒地山林相连,以前的人们就生活在这里。黄舅舅说出了这片水域就能到大海,过河再走一段路就是外婆家的望海村。以前是有桥着,就是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
  还是来晚了,有五家已经在村子原址圈起地方搭了棚子。好位置没了,因为那五家将院子弄得很大。眼下没说没管,圈起来就是自己的地方,谁不圈?
  冰兰觉得像是进了军队家属区,每家都是一个军爷,一个女人,有的带着孩子,有的没带。女人们以前就住一个岛,相互都认识。冰兰有着记忆,那五家是陈美心,黎彩,舒娘,婉娘,泰雅。这些人来自不同地方,冰兰听着除了婉娘和舒娘都不像是天启国人。
  临海这边喜欢称呼已婚女子为什么什么娘,那些奇怪的名字好像有桑弗国的,还有其他地方的。据说有的是从外面买来的。


第447章 海盗的女儿  5
  军士都是城主大人麾下; 就是不认识也算是一家人,五个男人与那几个相互认识了一下,女人们在一起算是认识了。
  他们那五家是挨着的,潘大雄决定占据一片地势高一点的林子,那上面除了有树; 还有石头; 在那里建房费工。片场够大; 两家人富富有余。此处还有一条小河经过。河边不远就是一片竹林。那几家砍的树和竹子便是这里的。
  黄宝明去村里叫了自家和三娘家的本家兄弟们来,两家的老人都跟了过来。冰兰第一次见到外婆外公和舅母等人。
  外婆萧氏抱着闺女哭得泣不成声; “那年你跟三娘去河边洗衣服就没回来; 你大哥带着人找了你们好久。后来听说可能是被盗匪抓走了,我就天天盼着能看到你的那天,没想到老天爷可怜我们母女; 终于让我们团聚了”
  萧氏从儿子那知道了闺女怎么回事,看闺女瘦了黑了; 只要活着回来就好。新姑爷老实厚道; 萧氏还算满意,毕竟闺女名声不好; 还带着孩子。见了面叙了旧,月牙村的人不想与世隔绝,大伙合力将那座快要断了的木桥从新修好。两村的路简单修了修; 村子以后就不再属于荒村了。
  潘大雄回去叫了自家弟兄帮忙; 萧老六也会去一次; 可惜只带回一百大钱。萧氏不禁摇头; 兄弟成亲建房做哥哥的都不过来看看,那家人太不懂人情世故了,背地嘱咐闺女这样的亲戚少走动为好,幸好离着远。
  一挖地基众人才知道为啥以前村子没人在此处建房,薄薄的土层下就是土石。地基废了功夫,挖出来的石头正好做了基石,却使房子更结实了。
  总之众人拾柴火焰高,冰兰只负责帮烧火拾柴,萧氏和李婆子越聊越热乎。房子盖了多久就住了多久。简易棚里时不时传来女人的欢笑声。
  一月后一排上下都是石头,木料,竹子做的房子起来,建的有些像木楼,还有些像眷村的房子。
  房顶上的木头输出老长,两家都加了阁楼,一排房顶都连着,冰兰拉着海珍在上面能跑动。下面惠娘喊着让她们小心。
  “有时间将上面用木栅栏围一下,就是大人上去也安全。”黄宝荣道。时间仓促,上面是一根根木头拼出来的,如果有时间弄成木板是最好。屋里没家具,那些都等着慢慢来,他们已经欠下不少债了。
  冰兰霸占了阁楼,虾仔和海珍也霸占了阁楼。大人发愁的事就让他们发吧!萧老六回了一趟家,将自己的东西取了过来,只有一床破旧的被子,里面还不是棉花,两个破了边的碗,一口锅,一口缸,一个不知什么颜色的柜子。
  萧氏给闺女抱来一床薄被,里面也不是棉花,冰兰一问才知道是山上木棉花的花絮。棉布以前从外面进来,近几年才在内陆种植,百姓还用不起棉花。大家用的更多的是麻布。李婆子说等山上的木棉花爆嘴了就去采花絮,留着做被子,如果有织机还可以织布,只是不结实还费工夫。
  倒是潘大雄拉了一堆东西,还有三个娃娃。十岁的潘继祖,七岁的潘海妹,两岁的潘海妞。加上虾仔和海珍,冰兰为这两口子发愁。
  阁楼再也不属于虾仔和海珍了,好在他家多,一排三家都是他家的,冰兰家只有两家,有一家李婆子住着。
  虾仔拉着脸过来找冰兰诉苦:“海珍的屋子被那几个霸占了,海珍哭,娘还说她”
  阁楼空气流通好,家里的粮食干菜东西都要收在里面,是不可能让孩子占据着的。冰兰家有两间,惠娘也就让她霸占了一间。
  “最后咋办的?”
  “我们都被赶下来,但那个潘继祖还是霸占了一间。我真想揍他!”
  “他以后是你哥,最好别打架,不然你娘一定揍你”
  “为啥?我是她亲生的”
  “继母难为!你不懂的,你要想你娘好过,尽量别跟潘继祖斗。你应该想办法与他搞好关系,那样你娘省心”
  “跟他搞好关系?凭啥?”小屁孩差点跳起来,不揍他就不错,要想让他去打溜须?
  “跟你说了,那样你娘最好过。我看那个妹妹挺好,比我们还小就知道干活。”冰兰对着小屁孩说了一顿大道理,也不管他懂不懂。总之搞好关系,益处大大的。
  “走啦!去抓鱼”
  听到抓鱼虾仔来了精神,大人现在开荒,他们孩子们也就是挖挖野菜,抓抓鱼虾。河湾属于混合水,海水与淡水混合,里面的鱼不少,还能看到螺,蟹。
  萧老六和潘大雄因为家安在这边,人就调到附近驻防。不说天天回来,隔三差五是能回来的。惠娘和三娘将房子附近种上一些菜,从娘家那边抱了十几只小鸡,日子算是过上了。
  唯独就是缺少粮食,李婆子住在单独的一间房,里里外外不比惠娘少干。冰兰抓了鱼虾都送到李婆子那边让她做熟,两家紧挨着,萧老六不回来她们娘俩就在李婆子那边吃。
  两人一出来,就遇到背草回来的潘继祖,冰兰不管对方高不高兴:“继祖,要不要去抓鱼?”
  “谁要去!”闹别扭的小屁孩转头走了。
  “你看他那样子欠不欠揍?”
  “不欠”别扭罢了!
  那边三娘喊道:“继祖,你跟弟弟妹妹去,别让他们掉水里!”
  潘继祖哼了一声,拿起编的篓子:“还不走!”
  冰兰拿起篓子跟上去,顺手拉着虾仔。干活的三娘不由大笑,“我那臭小子还别扭着呢!”
  “慢慢就会好,这几个孩子都很懂事”惠娘忙道,蕙娘说的没错,潘达雄带来的几个孩子都非常懂事。
  “我们冰兰最是懂事”李婆子笑道。她手里正用晒干的蒲草编着垫子,用木头做的床很硬,而且不平。都是凑合上的,她以前跟着家里学过编草垫,编好了先给孙女,那么小的孩子正长身体,怎么能睡那么硬的木板?
  这几天惠娘和三娘割了很多草,房子周围干净了,家里还多了柴草。这里就是没冬天,特别冷的时候还是很冷。李婆子编的草垫子倒是启发了他们。房子做的凑合,应该在外面糊上一层泥,直接糊一定不好弄,如果加上草帘子就容易多了。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都是去割草,她们两家占的荒地都用木头打了桩子。里面草很厚,就是割几天怕是都割不完。潘继祖被他爹说着每天都会割上一块,男人回来就要刨地,留待来年春播。
  村里其他人家一样,都在自家地里割草开荒。闲余还要学着李婆子编草垫。家家情况差不多,从是从零开始。
  水发凉,冰兰直接到了她和虾仔挖的几处坑里,草编的篓子沉到水里,里面加上鱼饵,放一两天拿出来,里面大大小小的鱼虾就有了,有时候还有螃蟹。
  潘继祖第一次跟他们过来,看到篓子里的鱼虾后还是很惊讶。几个坑一收拾,带来的篓子就满了。
  潘继祖抱着篓子,冰兰跟虾仔找了树枝搭着她的篓子。一去一回时间不长。
  回来李婆子将虾挑出来单独煮了晒干,小鱼做了鱼酱,大一些的晒干的,炖了做饭的。男人不在家,他们三个就凑合。以前凑合也不饿,最近可能干活多了?总觉得很容易饥饿。
  他们当然不知道是营养丸的功效,一个月一粒,冰兰带的多,算算日子是该加了。
  “今晚我们炖蛇汤”那边三娘的声音传来,这边惠娘和李婆子应声,这是让他们去喝汤了。
  草里最多的就是蛇,打草的时候看到蛇一般都会打死带回来。再有的就是野兔野鸟野鸭的,那些不好抓。
  天天吃鱼谁都有够,何况那俩军爷经常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