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第2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只是一次台风夹杂着雨势的袭击,董凤荣说一年总要有几次。冰兰一样挠头,走不出去眷村,就要在这里忍受十几年。
  “哥哥是不是要努力学习?将来带着妈妈和我们离开这里?”
  “好吧,我会努力”刘兴国觉得自己是男人,让妈妈和妹妹过好是他的责任。这是妹妹说的吧?可是小屁孩的韧性很差。
  董凤荣看到两个孩子帮着收拾更是心酸,儿子女儿刚多大就要跟着自己受罪?作为一家之主的男人却什么忙也帮不上。将来闺女是决不能嫁给当兵的了!刘兆新回来时,家里已经收拾出来,他除了愧疚还是愧疚。
  “辛苦你了”
  “没什么,多亏了两个孩子,你不知道那两孩子,一天天的就跟着我干活,也不说累,既然你回来了,咱们一家好好吃一顿。”苦点无所谓,只要一家人在一起。
  58年钟正雄要上小学,这笔费用当时刘兆新答应神父由他们自己出。冰兰和董凤荣做手工的任务加大起来,两个孩子上学,明年加上冰兰。三个学生六套校服就多少钱?好在实行的是六年义务教育。
  “让孩子们上学,不上学更没出路”刘兆新回来道,他们手里已经没钱了,他的工资实在太少,钱哪里来?
  董凤荣拿出自己的一对玉镯,那是婆婆给的,“明天去台北看看能值多少吧”
  只能如此,台北离着他们不愿,坐车一个小时左右,一家人决定去台北一趟。这几天放假,刘兴国整天带着王念、大伟几个跑出去玩耍。
  刘兴国觉得自己真的比以前力气大了,这让他兴奋,少不得要在伙伴前炫耀,当然也会被大一些的孩子揍一顿。回来虚心向冰兰学习,被妹妹说教一顿后学几招三脚猫的功夫再去战斗。
  老妈要卖家底,冰兰舍不得,她看得出那对镯子的价值远远高于那个精明老板给的价格高出两倍有余。
  “妈妈咱们不卖好不好,镯子是奶奶给的,你卖了奶奶会伤心”冰兰只能演苦情戏,即使卖也要卖个好价钱。这种镯子自己有,大不了给老妈一对。
  “冰兰不要胡闹,不卖你跟哥哥们上学怎么办?”董凤荣心疼却没办法。
  “不然不卖了,咱们回去”刘兆新觉得对不起媳妇。
  “好啦,再给你们加两百,两千二卖不卖?”
  “不卖,回家”冰兰拉着董凤荣就走。
  “两千五好了,你们去哪儿也卖不上这个价格”老板怕生意泡汤。
  “不卖!妈妈家走”
  董凤荣犹豫了,这个价格高出了一半,卖了几年内她都不会为生计发愁。“卖吧”董凤荣咬牙道。
  “我要三千,不然不许卖”冰兰耍起无赖,小孩子就是好。
  “最高再加一百,不卖就算啦!”老板显然给了最高价,那样子真的是你不买就算了。
  这是他们问过的第三家,也是最高价了,多一百是一百。
  东西给人家了,董凤荣点着冰兰额头不住偷笑:“你是故意的吧?”
  “那个老板明明在算计咱们”
  “人家是开店的,要赚钱的”
  “咱们也要活命”
  一家人难得有机会出来一次,找了地方吃完饭,逛逛街,给孩子买上学的衣服和书包等用具,男孩子白球鞋,女孩子要皮鞋。夏天男孩子短裤短袖白上衣,冬天长袖上衣长裤。
  冰兰还要等一年就没买,主要是给钟正雄买。钱花的很快,刘兆新让媳妇买件衣服,董凤荣舍不得了,只买了一块布,自己找李大嫂做一件吧。
  “冰兰要不要买一件漂亮的裙子?”
  “不要,也让李妈妈给我做一件”冰兰回答的很干脆。买布比买成衣便宜很多,董凤荣觉得女儿太懂事,买了一块布,两个女儿这下都有了。


第324章 生在眷村  5
  回到家隔天就是周末; 一家人去做礼拜,顺便将钟正雄带回来。刘兆新又要走了,孩子们上学他是赶不上,将孩子叫来嘱咐几句; 也算是做长辈的一点心意。
  那天董凤荣做了好几个菜,将刘兆新的几个老乡叫来一起喝酒。刘兆新喝的有点高。将钟正雄拉到跟前:“孩子,今年上学了,上学就要好好读书。让你爸妈放心; 你出息了; 你爸妈会高兴。有什么事就跟董妈妈说,我们就是你的亲人; 知道不?”
  “叔叔; 我知道,神父带着我去看过他们; 他们让我听您的话,将来孝顺您”钟正雄哽咽道,小少年第一次在他们面前流下泪。
  “不哭啊; 叔叔高兴,你要上学了,将来要考大学; 出去; 去美国; 去英国; 回——”董凤荣忙拉了刘兆新一把; “今儿高兴,别说了,喝多了就去睡觉,孩子们也累了”
  “睡觉,我睡觉!”刘兆新舌头有些短,躺床上一会儿打起鼾来。董凤荣将给钟正雄买的书包铅笔盒衣服鞋等拿出来让他试穿。
  “谢谢董妈妈”
  “不用客气,我说了,这里就是你的家,送你去那边也是不得已。不然咱们都有麻烦,叔叔就是想照顾你怕是都办不到,你明白吗?”
  “明白,爸爸说让我跟着神父,那里是最适合我的地方”
  “真是懂事的孩子,去跟哥哥妹妹玩去吧”
  早上一家人目送着刘兆新走了,没想到那一刻却成了永久的还念。进入58年,国际局势紧张起来,美国对远东不放弃任何机会想搀和。台湾一定要DL,要隔海(资质)!两个领导人不干。我们再怎么打那是家里的事。
  蒋某人不时派飞机向中国边境骚扰,时不时朝着陆地打打。炮。我们还在内战,我们还是要回去的!别提什么独立建国!八月二十三日十二点,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朝着大小金门,马祖诸岛开始炮轰。
  两小时内落弹四万余发,日落弹五万七千发。当即死伤六百余人。三日内十万发炮。弹继续轰炸金门的指挥机构、炮兵阵地、仓库等重要军事位置。到1959年一月,发生大规模炮击七次,小规模的数十次。
  美特使来了,放弃金门,撤回台湾!老蒋坚决反对,金门是我们的门户,这个门我们一定要守住!
  老蒋与美国矛盾加剧,他需要美援却不想他们过分插手自己的事,更不想搞独立,这是他的底线。中国只有一个,不独立!
  美国也生气,吃我的喝我的却不想听话,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放弃金门、马祖等诸岛,回到自己一亩三分地好好独立,成为我的战略基地不好吗?
  金门还在打炮,双方都打,飞机战舰开始参与其中。冰兰拍着自己的小脑袋一阵阵懊悔,自己怎么能忘记这么大事?随后却觉得无可奈何?作为一个军人,你能不听从命令?即使知道了告诉了又能怎样?
  “你爸爸不知道怎么样?”董凤荣自从知道金门岛的事就坐立不安。村里人开始恐慌起来,这是要打仗了吗?那么我们怎么办?
  丈夫在前线的更是焦心,他们最关心的是丈夫是否安全。电台每天播报着前线战况,霍太太因为丈夫是师长而被众位妈妈们簇拥着打听真是战况。谁都知道广播里不会将太真实的事播报出来。
  “你们都放心回家吧,老霍说是有些小伤亡,敌方没有寸进,我们的金门还在,美国已经派了援军过来了”
  这不跟广播里说的一样吗?唯一多的就是有些小伤亡,那么自己丈夫呢?
  “霍太太,咱们可是老乡了,能不能让霍师长帮忙打听一下我家老夏的情况”
  “霍太太,我家大海没事吧?”
  。。。。。。。
  “都应该没事,要是有事军队早派人通知了。大家安心,现在通信很困难,线路经常被炸毁,我们耐心等待好吗?相信总司令,相信我们的将士。”
  董凤荣没听到任何有价值的消息,冰兰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她妈妈。伴随着晨吐,董凤荣知道自己又怀孕了。也许是是心情关系,这次孕吐的厉害。
  徐妈妈给送来一贯泡菜,她的肚子都六七个月了,徐妈妈喜欢女孩,可是生的都是男孩:“不要过于担心,好好养身子,给兆新再生个儿子,等他回来。”
  “谢谢嫂子,我会努力,可这心就是安静不下来”
  “我觉得最近该有消息了,这都半个多月了”
  冰兰拉着秀妍听着两个人说话,她一样不希望老爸出事,不然这一大家子怎么办?
  军队的车终于来了,是军用吉普,下来的人拿着单子去村自治会了,所有人跑出来朝着自治会过去。大喇叭开始广播了:“二零一号董卫国家的,一一六号冯凯家的,二二八号陈立明家的。。。。。。以上各位家属来自治会。再播一遍。。。。。。”
  每个人心惊肉跳地听着,听到名字的女人顿时哭着瘫软在地,这时候的通知十有八九不会是好事。随后人被相熟的人扶着进自治会。
  董凤荣带着两个女儿站在人群,她努力听着没一个名字。她紧张地将手握得紧紧,浑身微微颤抖。一直到念到最后的名字都没听到刘兆新,人顿时萎顿在地上。
  “妈妈”冰兰担心地问。
  “没事,我歇一歇”董凤荣软软地说。
  “我扶你到一旁坐坐吧”胡月的妈妈过来将董凤荣扶起,两人脸色都很沉重,即使这回没有,下次呢?“听说很多伤员都下来了,不知道都有谁?”胡妈妈道。
  董凤荣再次紧张起来,“他们在哪儿?”
  “一定在医院,就是不知道都送哪儿去了”
  两个人情绪低落,自治会里传来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声,两人随即跟着落泪。冰兰带着秀妍跟胡月坐一旁,周围的情绪感染了孩子,这天,孩子都比以往乖起来。
  死难者家属集体去了墓地,冰兰跟着董凤荣等人挨个问候了每一家,有些就是他们非常熟悉的人,就如陈佩珊和王碧君家。
  随后受伤名单下来,仍没有刘兆新,董凤荣这才安心了,冰兰看跟着松口气。不久董凤荣接到刘兆新的平安电话,电话很短就挂了,战时通信不得占有。那晚董凤荣睡得最安心,最踏实。
  十月一辆军车又来了,车停在冰兰家,董凤荣不明白他们来干什么?
  “刘太太,很不幸,刘团长在转移途中,舰船遭到敌方袭击,舰船当即击沉,只有少部分人生还”
  “你告诉我我家兆新怎么样了?”董凤荣摇着对方发疯地问。前几天还听到丈夫的声音,怎么说没就没?
  “刘太太冷静,我们也很难过,刘团长已经遇难”
  董凤荣晕倒了,秀妍吓得哭起来,冰兰忙去叫徐妈妈和李妈妈帮着她将董凤荣抬到床上。
  众人不住叹气,一家孤儿寡母的怎么活?
  这个冬季是最寒冷的,一家人的心情格外阴郁。隔壁的徐妈妈又生了一个男孩,徐伯伯受伤回家修养。冰兰还知道常来家吃饭是孙叔叔没了,哥哥的损友姜大伟的爸爸残废了。
  寒假一到,冰兰央求着董凤荣将钟正雄接来家里。以后家里少了爸爸的收入,家里就要面对现实。明年她上学,那么今年就要努力。
  孙凤荣拿回更多的珠子,一家人守着火盆做手工。钟正雄做的很认真,刘兴国也能坐下来干点什么。穿好一件五毛钱,这个家以后怕是要靠一个个五毛堆积起来。
  冰兰给了两人更高一级的功法,和一些实用的战术,他们家伤不起。
  年后六岁的冰兰能干很多事,例如做饭收拾东西。哥三个可以将供应的米粮带回来。董凤荣的肚子越来越大,很多事不方便做,于是就交给冰兰做。这孩子力气是比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