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第2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家诚心实意,夏志信意志坚定。
  相持的最后程斌按冰兰的示意将钱给了小叔叔:“我长大了会报答爸爸”
  孩子都这样说了程家只好收回去了,带来的礼物夏志信都收了。东西是有钱都买不到。
  “你有什么想要我们做的吗?”程思琪给了冰兰一万美金问冰兰。


第271章 大姐23
  这一万冰兰收下了; 那是程斌的生活费和学费。“还真有,我是想麻烦你到深圳帮我们做点事,姑姑要是没空,让小叔叔帮忙就行”冰兰道。程斌的小叔叔在美国金融机构; 对经济有着敏感的嗅觉。
  “什么事”
  “我跟堂哥做生意弄了一点钱,想在深圳买房子,可是深圳新开盘的两个小区都是对外不对内。我们想让你们帮我们买; 我们出钱”(当时深圳盖的两个小区都是与香港合作修建,盖完的房子被拿到香港卖)
  买房?程思琪将弟弟叫来,冰兰将夏建文叫来几个人商量,冰兰拿出三十万人民币; 建文拿了三十万人民币跟着程鸿杰走了。
  程思琪是大感意外; 真是人不可貌相!也许侄子跟着他们会更好。
  程家人走了,那堆家电怎么办?有人出六千,有人出六千五。最后来了一个出到八千的; 那就卖吧!夏志信决定卖了; 一旁的李锦绣早就等的焦急。八千块钱能干很多事,十万丢了八千不能再不要。
  据别人告诉她,十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十七万多; 那还是托关系对换。如果私下里可能更值钱。李锦绣心中滴血,却不敢表露。如果夏志信敢再拒绝眼前的八千; 她决定拼死也要护卫住。
  八千到手; 夏志信拿了一千给李锦绣; 剩下的包起来放一边。“你这是要存起来?明天我去吧; 家里还有钱,不要留这么多。”
  “这是给程斌的,他在北京上学吃住都花钱,既然有了就不能让建文老是搭帮。”
  “给程斌?”李锦绣不知道自己是听错了,还是夏志信傻了。程斌有他的爷爷奶奶叔叔姑姑,还用得着他?
  “呵呵,老夏,程斌已经亲人了,他不需要我们养”
  “咱们从没养过那孩子,都是冰兰和建文在养,我留下一千已经很多了”
  “哈哈哈!真是高尚伟大!十万美金你不要,为了脸面我理解。八千块你也要送出去?程斌这几年难道不吃不喝?夏志信,今天你要是将钱拿走,那你就带着儿子喝西北风去吧!”李锦绣已经忍无可忍了。丢下莫名其妙的建伟就跑到了对门娘家。
  老赵氏正为闺女高兴,收养的孩子亲爷爷奶奶来了,东西就带了一汽车。还接老张氏过来去饭店吃饭了,听说都给了东西。她这几天没敢去,姑爷不喜欢她天天跑。
  “这是怎么了?”老赵氏看闺女哭着跑回来忙问。
  “妈,我离婚,跟夏志信离婚”李锦绣一屁股坐床上哭起来。
  “怎么回事?别胡说,你都多大了还离婚?跟老夏闹什么呢?”赵氏忙问。
  李锦绣哭着将事情说了一遍:“那十万不要就不要,他要脸面,我成全他,就这八千他还要给那孩子。那孩子现在用他养吗?真是自作多情!再说家里要是不缺钱罢了!现在家里什么情况?老夏一个人赚钱,五六个孩子等着养,都靠别人周济过日子了还装什么大方!”
  “这老夏糊涂了不是?等下我跟你过去,孩子找到亲人是高兴事,可是人家不在乎这点钱,就别装正人君子,穷大方了!那个孩子不吃不喝能长大?要那点钱都不多!”
  夏志信没在家,孩子也没在,包起来的钱没了。李锦绣嘲讽地笑,“妈,你看到了吧,这就是那个你们都看着老实厚道的男人”
  “先别说什么,他总不能带着孩子上班吧”
  “不带着上班能去哪儿?”李锦绣想了一下,锁上门,借了车子去张向云那边,儿子正在院子里玩张向云刚买来了的小鸡。“出去办点事,本想着让老夏看会儿,没想到就送你这边了”李锦绣不敢说为了钱吵架,这种事让外人知道很丢人。
  张向云忙道没事,夏爽在推车里晃着小胖手,呀呀不知道说什么。院子里蔬菜长势喜人,房子更是宽敞。老家去年也盖上了新房,四大间带着厢房。这回回去过年李锦绣就羡慕的不得了。
  按理说夏志信是铁饭碗,还在城里住,日子应该数她好,如今却是相反的,只有她窝在一个小院子里。每天为柴米油盐算计着。张向云留娘俩吃了中午饭,虽然二叔送建伟时脸色很难看,张向云没问,估计的两口子闹别扭了。
  李锦绣带着一堆青菜和一兜鸡蛋回来的。一直到晚上才见到夏志信回来,两人都不说话,都憋着一股劲。李锦绣知道自己不可能离婚,说离婚那是气话,她都快四十的人了,还没工作。现在不用工作,不用伺候老的,不用管其他小的,就看着儿子,这种日子她也知道不是说遇就能遇到。
  但是忍下这口气让她实在窝心,憋屈。冷战在两人之间拉开,夏志信感觉烦闷的时候就出去看老头们下棋,或带着儿子出去走走。别人家孩子比建伟小的媳妇都上班了,家里真缺钱李锦绣早就该去上班。
  闺女儿子不花他的钱,就是老娘都不要他的钱了,老张氏根本看不上那几块钱,孙子每次来东西是东西,钱是钱。她什么也不缺。难道他每月的工资养他们三口还不富裕吗?他从不喜欢占别人的便宜,就是帮着养了程斌几年又怎样?孩子能花几个钱?
  他知道这钱就是给程斌,程斌也不会要,但是自己要做,那是态度问题,思想问题。
  夏建文出去了三个多月,“东湖丽苑,一套五万左右,我按咱们商量好的,我们分别买了六套。小叔叔买了十套。当时销售楼房的经理高兴地不得了,带着我们四处游览。管吃管喝的,真是上宾待遇。”
  “继续攒钱,我们再去上海,然后是北京买房,以后就当包租婆”
  “包租婆很赚钱?”
  “你弄几套房子可以什么也不要做”
  “呵呵,好吧!是要努力,这一下子我是又回到解放前了”夏建文抖抖手,表示没钱了。
  冰兰认真思考后,还是将新概念英语拿出来,有程斌小叔叔做借口就好办了。只是自己需要花功夫打印一遍。既然打印了,再加上托福考试必备,单词XX,语法XX。
  暑假她将东西寄去美国,让程思琪找人审阅,书本内容找人录音。程思琪在一所华人多的学校教中文,丈夫是一位律师,他的朋友圈子很广。
  八十年代初期的人们生活质量十分低,物资缺乏,工人工资不过四五十,技术工人不过六七十。日本人均收入九千多美元,美国人均收入一万两千多,二中国只有五百左右人民币。开放和对外界的接触让人们了解更多。
  还有十年中我们很多知识书籍资料都很少,对知识的渴望和人生的追球让更多人想出去,出去就要通过托福考试。最后归结人们首先要学英语。
  程思琪夫妻看准了这一商机,夫妻亲自过来与冰兰和建文商谈书籍出版和发行的事情。“经过美国权威认识审阅后,认定该套教学书籍可行,请问这本书的作者是谁?”
  “我在废品里找到的文稿,现在找作者根本找不到。再说也不是一个地方找的,我结合了好几本资料和书籍才弄了那些单词、语法。真要说是谁的,没办法确定。姑姑看着处理就行。”
  书籍必须发行,程思琪与丈夫想办一个英语培训机构,做中国留学生中介服务。没办法确定只能先这样,审阅后的书稿交给世界知识出版社加班加点印刷,磁带拿到香港大量制作。
  教材一经面世,那种疯狂可想而知。就是冰兰等几人也是要准备一份的,当平时的学习资料正好。她和夏建文弄来的那一车录放机很快销售一空。
  书籍磁带还在二次、第三次印刷、录制。夏建文一直在与程思琪丈夫管着这方面。梁思琪偶尔过来看看侄子,雪兰上初中了,三个孩子所拉的小提琴再也不是噪音。
  梁思琪一样享受喝杯茶听听孩子们练习的曲子。“老太太想孙子,我看小斌根本不想走”
  “年底会走的,不如你在北京买套住处将老人接回来,我觉得他们更习惯落叶归根。”冰兰道。
  “我们是广东人,要回也是要回那边,不过房子是要买的,住宾馆很不方便。我们也在托人找,都是小民居,想找大的都很难。”
  “可以考虑大杂院,我觉得如果有合适的我会买”
  “你很会做生意,比我们这些大人厉害”
  冰兰笑笑,也不能太谦虚了,她想起自己可以再利用他们身份做点事,于是冰兰有时间就去潘家园琉璃厂,人们安生稳定了,来这里的人多起来。捡漏的机会也多,偶尔花几块钱就能买到不错的东西。
  找到不错的就收,然后再倒卖出去。捡漏赚差价,夏建文的东西拿过来不少,总不能一直收着吧。看着利润高的便帮他出手,或是在南方卖卖。有些港商就喜欢老物件,价格给的也高。至于能不能带出去就不是她的事了。
  冰兰还发现另一个更有收藏潜力的种类,明清硬木家具。那些黄花梨和紫檀木的家具深受海外人士欢迎。
  品相好的海南黄花梨的一把圈椅就能卖上几千块。还有那些带有精美雕刻的印度小叶紫檀木的箱子摆件或笔筒之类,只要收拾好了就能翻上几倍甚至几百倍千倍。
  明清时期的家具用料很多来自东南亚、印度和非洲。那时候的工艺已经成熟,很多大户家里用的都是硬木。冰兰开始收藏,要不是家里太窄真想用那些精美的古典家具装饰起来。
  她将这一信息告诉夏建文,别老是盯着那些瓷器,家具收入也很好。当年地主富农家里的东西可都被贫下中农瓜分了,现在去哪家串门说不定就能看到一两件。


第272章 大姐 24
  程斌在冰兰的劝说下跟着梁思琪走了; 只是去过年。那孩子固执的要命,冰兰将她和建文所有各种收入都转交给程鸿杰,以他的名义全部买股票——伯克希尔。哈撒韦,巴菲特的公司。
  “每股已经680美元; 你确定要买吗?”一股需要一千多人民币。
  “不管多少,帮我们买了,全部买; 然后告诉我进价和股数”冰兰非常肯定,“小叔叔要是有富裕钱了也可以买点试试。”
  “你为什么喜欢这只股票?”
  “我觉得它的老板很厉害!”
  梁思琪知道后将自家余钱拿出来交给弟弟:“我觉得那个小姑娘很厉害,我跟着做一次”
  程鸿杰摇摇头:“她恐怕都不知道什么叫股票,看看报纸杂志就看好哪家公司?哪有那么简单!”程鸿杰嘴上说; 还是跟着买了一些。
  建文的婚礼推迟到了年底举行; 等着冰兰他们放假。办完婚事已经到了年根,冰兰多了一位二嫂肖红燕。
  随后就是过年。过年多了一个孙媳妇,少了一个程斌; 老张氏不住念叨:“程斌是个好孩子; 懂事的孩子”大家跟着附和。
  冰兰偷着笑,胳膊上带着人家送的大金镯子怎么不说好?以前可没听谁念叨!大家心知肚明,夏志信与李锦绣的冷漠很快被冰兰捕捉到。虽然人前幸福一家; 背后两人是很冷淡的。几个孩子都能感觉得到。高文英偷着叹气,她真怕妈妈离婚; 那她就没有留下来的理由了。
  回来夏志信将包起来的钱拿出来; 他知道就是给程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