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陈阿强兄弟依然很执着地开垦土地,无他,橡胶的收购价越来越高。利益驱使,陈家各家都在种植橡胶树。
  “女士,您要不要来一点新鲜水果,这样可以消除您旅途疲劳”冰兰用熟练地英语问一位刚从邮轮下来的女士。
  “谢谢,我没办法吃啊,等下次再说吧”女人很礼貌地谢绝。
  “这是我们刚剥好的山竹肉,清热解暑”冰兰拿出一个草编的小篮子,底下铺着干净的棕榈叶,里面装了一半白生生的山竹肉,而且还很细心地放了一个小木叉。
  “好吧,我突然很想吃了”女人接过草编蓝,给了冰兰五毛钱。
  “谢谢女士”冰兰装进兜里,接着下一位,“这位先生,您是不是有些晕船?我这里有冰凉的椰子水,您喝了一定会精神起来”
  “先生,要不要给夫人来一些水果?我这里有全马来最好、最新鲜的水果”
  。。。。。。头等舱和二等舱的人已经下完了,冰兰带来的水果也卖的差不多。然后就是看时间卖带来的竹筒饭、籽粑、咸肉棕。尤其在码头附近的商贩或行旅客商,有些人就喜欢这个味道。
  “啊姐,你好厉害!”水兰小姑娘依旧腼腆,她和宝民守着陈家的摊子向路人兜售。而冰兰和继民带着水果和吃食向上下邮轮的旅客兜售。
  只有这样才能让家里的水果粮食利益最大化。橡胶树每年花钱不赚钱,稻米卖不出多少,现在干活都要雇短工,老家那边每年也是一笔不小开支。虽然这两年有饼干厂的红利,对于一个没家底的人家,远远不够。冰兰只得想了这个法子增加自家收入。
  他们在永福货栈门口摆了一个摊位,向路人零卖水果和家里做的吃食。小摊旁边摆放着十几盆兰花,经常进出码头的商客都知道这个货栈代卖兰花。
  喜欢的走了就会带上一两盆,价钱不高,花养的却很好,这也是大家喜欢的原因。价值高的几乎都换成了橡胶树的种子和芽条。
  “好好看着摊子,要对客人有礼貌”冰兰担起一担子水果和吃食朝码头过去。远行的人很多会带上一些水果在船上吃。有些临时靠岸补给的邮轮也会下来一些客人买水果和当地特色小吃。
  码头上的生意还是很不错的,有几艘熟悉的邮轮已经是冰兰的常客。她结识了船上的大副或船长,他们允许冰兰上船去卖货,这样她就占有了很大优势。
  这几个人还是通过一些喜欢兰花的英国贵妇人介绍认识的。开始是让冰兰将她们要的花送上船带到英国或新加坡,冰兰顺理成章的就认识了船长。她不在乎多送上一份,友谊就这样结交了。
  冰兰的英语好,与他们交谈无障碍,这个优势被她发挥的淋漓尽致。卡西亚号开始上旅客,冰兰已经站到了轮船甲板向已经上来的旅客售卖自己的东西。
  “清热去火解暑的山竹,一元一篮子。大肉粽,一元五个”
  “小姑娘,卖得贵了”
  “我可是贿赂了大副才上来的,不然您也不能在这里看到我”
  “呵呵,的确,来五个粽子,一篮子山竹”来人自然明白,他们上船手里都带着东西,根本没办法多带一些水果,贵点就贵点。
  两元到手,冰兰装兜里。一只手伸过来拿起一个山竹,轻松一掰,雪白的肉露出来。来人咬了一口,形象与行为毫不搭,“把你这些东西都给我送到我房间。”
  男人两口吃了山竹,将皮抛向大海,扭头朝着自己的头等舱走去。冰兰没动,男子没听到跟来的脚步声,回头一看,居然没跟来,转身又走回来:“我说的话你没听到?”
  “抱歉先生,这些东西您吃不了,如果是要一篮子,我给您送去”
  “你怎么就知道我吃不了?”
  冰兰没说话,看看自己两大筐东西,又看看男子,你得多大肚子能装这么多!
  “小姑娘,放心吧,我们吃的的了”后面又来了十个亚洲人,其中一人道。
  冰兰点点头,如果这些人还差不多。冰兰担起担子跟上众人,没想到这时候的头等舱已久很豪华,“东西放哪儿?”
  “就放桌子上”
  冰兰放好,顺便计算了一下价钱:“一共十六元,您给十五吧”
  “谢谢”年轻男子掏出钱来付账,冰兰没想到这么顺利,这几人身份复杂,还会功夫。即使穿的再好也掩饰不了骨子里的东西。这些与她无关,既然卖完了就要再取一些来。
  码头上的陈继民看到妹妹向他招手,便担着装满东西的担子送上船。艾伯特站在甲板一端审视每位上船的客人,兄妹俩一举一动自然没有漏过去。他微微一笑,真是勤劳的两兄妹。
  他夫人很喜欢小姑娘送给的礼物,他自然要投桃报李。何况每次小姑娘都会给他留一份他喜欢的精美食物,尤其那曲奇小饼干,松软的面包,味道很鲜美。熏鱼和椰汁饭都很美味。
  冰兰将东西卖完,客人已经上的差不多了。最后将一篮子准备好的东西送到了船长仓房。
  “今天的生意不错吧?”艾伯特已经等候在那里了。
  “承蒙关照,很是不错,谢谢船长先生。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呵呵,我都要迫不及待想品尝你的手艺了,能不能告诉我,你的饼干面包怎么做的?”艾伯特从篮子里面首先找到了那盒饼干。是市场上还没有的巧克力夹心饼干。
  “先生,我决定将做面包的方法给您,您可以开办一家公司或小店专门经营这种面包,或许我还能在提供几种面包的做法”
  “哦?”艾伯特简直不敢相信,随后看到冰兰亮晶晶的眼睛问道:“需要我付出什么?”
  “我们需要一些锋利的刀具,就如德国刀具。您是知道的,我们生活在雨淋边缘,会遇到很多凶猛的野兽,生命经常受到威胁。我们族人需要保命的武器,如果能弄来德国做的手。枪更好了”


第213章 奋斗在南洋  6
  “刀具应该很好办; 手。枪可能会有些问题,我会尽量”艾伯特沉思后点头,算是答应下来了。面包的配方价值不可估量,尤其在欧洲。如果把饼干的配方再弄来就更好了。
  “那个曲奇能不能也给我们?你做的与国内的味道不同”
  “先生; 您知道我与族里合伙再做饼干。不要小看了这几种面包,做好利润是很可观的。如果您能给我带来更多武器,我还可以教您家厨娘做别的点心”
  “OK!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两人谈话结束; 冰兰觉得还是将那几个可以忍告诉艾伯特,他可不希望少了一位好主顾。“艾伯特先生,头等舱105号房间的客人,您最好留意一下; 总觉的哪里不对”
  “有什么不对?”艾伯特自从与冰兰接触后; 从没将她当做无知的小姑娘。
  “感觉那些人很有武力值,不是很有涵养的先生们”
  “哦,谢谢提醒; 我听说有些海盗会混在轮船上; 与中途海盗里应外合劫持邮轮。我想我们是要谨慎一些了”艾伯特送走冰兰,开始安排人员部署任务。他是幸运的,正因为冰兰的提醒; 才使得他们抓获了一批猖獗的海盗。为此艾伯特还受到了表彰,当然这是后话。
  冰兰与码头的陈继民汇合; 朝着自己摊子过去。闸口的人群突然四散; 各个捂着鼻子远远离开; 就如同躲避瘟疫。陈继民拉着妹妹忙随着人群躲开。一艘新到的货船上黑压压下来一群衣衫褴褛的人; 有的人走路打着晃,有的张开大嘴呼吸着新鲜空气,有的则是一脸茫然木讷。
  冰兰早就熟悉这情景,来人全部是男子,脸色基本都是菜色,看着就是很久没清洗过的。而且身上散发着恶臭。其实这些人不会来他们这边,但是远远的那味道就能传过来。
  那群人被驱赶着朝另一个方向而去检疫,当局怕把病毒带下来。突然,人群里冲出一个二十左右的男子,风一般朝着出口而来。
  立马有人上去将他抓住往回拖。男子挣扎喊道:“让我走!让我回家!你们这群强盗骗子!我要回家!”
  冰兰震惊又无奈,以前还真没注意过中国劳工的事,就是对东南亚也不甚了解。陈继民将手放到妹妹肩上:“不要看了!”
  “咱们家是不是也要雇一些人了,阿爹阿娘太累了!”
  “一个猪仔从他们手里买多少需要一百块,听说有的已经长到了一百五。倒不如回去咱们自己去招工,加上船票和安置费,也不过一百块。”陈继民现在头脑很灵活了,冰兰觉得大哥是可造之材。
  同样是华人,他们是幸运的,早来的华人当权者会给他们土地,让他们开垦荒地,还有农具和一些物质补助。冰兰家虽然没赶上补助,却能享受三年免税待遇。
  那只是开始,随着锡矿和橡胶园港口被一些有钱有权利的霸占,百姓很难再找到一片好地方安家了。霸主占了土地就需要大量劳工,人工的短缺,他们不得不去想办法雇佣更多人力。有些人看到有利可图,便做起来帮着雇工生意。可惜那点佣金他们慢慢看不上了。如果这些人都是花几个钱或者抓来的,那么雇主的那笔钱就是自己的了。
  从中国沿海契约一个华工只需要七八块,运到南洋就是最少一百块。巨大的利益驱使着更多的做起人口生意来。也就是人们嘴里说的猪仔生意。
  而清政府是不允许自己的子民外出务工的,外面需要劳力,这边不允许。那只有偷渡,偷渡的结果就是华工被当做猪一样关在船舱最底层。人多通风不好,又没人将他们当做人看,结果就是刚才出来的模样。
  活着的算是过了第一关,死在船舱的是便海葬于大海。死了早托生,活着的再次进入人间炼狱。去挖矿的人十不存二三,最后能活下来的少之又少。
  兄妹四人收拾了摊子,将没卖出去的兰花放到货栈。一天的收入还算不错,马车上冰兰让水兰和宝民数钱,她心里有数。
  “阿姐,一共五十八块六,今天卖了一盆兰花,两块钱”水兰咧嘴报账,比每天卖得多了一些。
  “恩,继续努力,你们俩的英文要努力”冰兰干脆用英语与他们说话,这样才能提高英语水平。
  赶车的陈继民脑袋里想着要回去的事,只是要带一批人过来,那船票钱就是一个问题。冰兰看大哥赶车不专心,道:“大哥,不如咱们俩回老家一趟如何?就坐福民大哥家的船,回去带一批货,回来再带一批。这样应该够我们的路费了”
  “我也在想这事,这几天我想跟村上人说说,看谁家要带钱回去,还想去其他村子问问,这些钱足够我们进货”
  陈继民说的就是以前水客做的事。华人离开故土,总算要惦记家里的。会给家里捎一些钱财和物品。于是就诞生了一批人,专门给海外华人往家中带钱带物带信。那些需要帮助的华人同时会支付一笔费用给这些人。
  现在时代不断发展变更,水客已经被刚刚兴起的侨批局代替了。就如陈福民家,他们就经营着一家侨批局。侨批简称批,在福建方言,潮州等闽南话信就是批,俗称番批、银信。是海外华人通过民间机构汇至国内的汇款及家书,信汇合一的一种模式。
  经营侨批业务的就叫批局。陈家以前向老家带钱都是走这种机构。一次两块钱。陈继民这样就是效仿他们,顺便赚一个货物差价,俗称倒爷。
  陈继民刚一提起,陈阿强兄弟便同意了,兄弟俩深感力不从心,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