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咱们”
  “好吧,出去转转,以后你要适应,也许姐夫的圈子里都是这样的人”人要慢慢适应,冰兰也知道不能操之过急。
  两人刚出来,兴安和一位年龄相仿的青年正好过来。“大姐,二妹,你们要走了?”
  “陪大姐转转去”冰兰道。
  “这位是我新认识的朋友——丁家源,这是我的堂姐和堂妹”沈兴安介绍道。丁家源很绅士有礼问好。两人回礼,沈兴安见大堂姐有些局促,只得告辞。
  香兰拍拍胸脯,喘口气:“好紧张”
  “呵呵,慢慢习惯”在巨大的游船上看海上日出日落别有韵味。一次次引来别样的目光,冰兰决定改变一下自己和香兰的装束。
  两人换上了长款旗袍,旗袍到了脚踝,袖子更趋向后世窄袖,香兰肩上一条丝质披肩,只是轻轻一搭。唯独头发感觉不协调,香兰不想动,冰兰帮她重新盘了头。香兰有种东方女子特有的柔美,冰兰仔细端详过香兰,她觉得香兰还是蛮好看的,起码比她好看。
  她将自己的头发剪掉,留了一头时下流行的短发。这样两人出去几乎是大众化了。
  “你们这样子就好看多了嘛!”一个女人操着上海话凑过来道。来人四十上岁,一身金丝绒暗红旗袍,头发烫成大卷。身边还有一个十七八的女子。装束差不多。只是她们的旗袍袖子很宽大。
  “你们好”
  “你们也好,你们姐妹这是去美国?”
  “是,去找我大哥和姐夫”冰兰回答。
  “他们在哪里?”
  “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毕业大学”
  “我儿子也在哥伦毕业大学,他们是哪年去的呀?”
  这位自称林太太的女人很健谈,她们很相似,林太太带着儿媳妇方静怡去找儿子,冰兰带着姐姐去找丈夫。
  “这个夫妻呀是不能长期分离的,你们这样做很对。静怡啊,以后你们说不定就是邻居,要多亲近”林太太不忘给儿媳妇找伴,操着上海话喋喋不休。冰兰发现这个叫方静怡的女子很安静,也许是在婆婆跟前。
  总之她们聊天的时候,方静怡的话很少,大多是在应付。也许不屑与她们交往。总之女子很会隐藏,从外表看不出什么。
  六天后,他们在日本靠岸补给。冰兰要沈兴安陪着他们下去看看。陈家临来给带了钱,在日本就是铜钱也能花的出去。
  日本的一些饭菜还是要尝尝的,生鱼片、寿司、天妇罗、日本火锅、乌冬面。。。。。停留这两日,冰兰三人将附近美食吃了一遍。
  “你这小姑娘还是蛮会吃的嘛”林太太偶尔跟他们出去转转,看沈家兄妹花钱地方,对吃的很有眼光就不禁夸上两句。
  “林太太要不要尝尝这寿司?味道非常的好”
  “不要啦,吃不习惯”林太太忙摆手。方静怡跟在婆婆后面,却没忘了看那两个大快朵颐的兄妹。香兰不敢吃,这不耽误那兄妹。
  一路上都是冰兰在付钱,沈兴安想付却被冰兰拦下,那点钱还要上学用。“奶奶给了我一些私房,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做”张氏是给了她私房,不过能有多少?
  异域的日本人,又让香兰紧张了阵子,好在美食不错,慢慢拉回感觉。船上的饮食越来越觉得难吃,冰兰再次购进一些吃食。紧接着就是漫长的路途,他们的目的地是美国的东海岸,所以要比去西海岸还要长。要绕道巴拿马运河才能到达美国的纽约。
  陈楚中在康奈尔大学,而沈荣安在哥伦毕业大学。两个没在一个城市,距离却有三百多公里,陈家拍了电报,冰兰一样拍了电报。
  隔壁的女人还在吐,冰兰看着那女人难受的样子忍不住帮她倒了一杯水。“谢谢”女子喝了一口吐出去。眼睛里满是眼泪。
  从上船这女人很少出来,出来基本上就是将吃的吐出去。另一个倒是常看到,早出晚归,身边经常围着几个男人。
  女子手扶着栏杆,脸色越发惨白,手突然松开,人软软地倒下。冰兰一把抄起女子,好轻!轻飘飘的让人心疼。将女子抱进自己船舱,香兰看冰兰抱着一个陌生女子进来,起身:“这谁?”
  冰兰将女子放到自己床位:“隔壁的,晕船晕的怕是虚脱了,我去弄点热水,大姐看护一下”
  “好,放心交给我吧”香兰的心地很善良,更看不得别人遭难。冰兰没一会弄了一暖壶热水,一罐白粥。
  香兰用温水帮着擦洗了一下女子脸,女子慢慢睁开眼,“谢谢”声音很弱。
  “你先在这儿休息吧,这是我姐姐香兰”冰兰介绍。
  “谢谢你们,我叫扬子,湖南人”女子接过冰兰递过来的一杯水喝了一口道。
  “我们是浙江的,你先休息,我大姐也晕船,你们正好作伴,你应该是虚脱了吧”
  “是,前几天一直躺着,本想趁船靠岸溜达一下吃些东西,没想到还是不行。”
  “我买了一点白粥,等下你跟我大姐吃一点”
  “谢谢,吃不下”女子道。
  “我们带了酸笋,有辣味的,你可以尝一下”
  听到酸笋,扬子一下子就提起兴致来,倒是没用冰兰伺候,自己盛了白粥就着酸笋倒是吃了一碗。额头上微微除了一些汗,再次向二人道谢。
  “你就现在这儿睡吧,我出去转转,也好跟我大姐做个伴”冰兰道,如果能睡一觉,扬子的情况应该会好一些。
  扬子没客气,很快闭上眼。冰兰拿了一本书出去看,自己到了美国干什么?继续学医还是改改行?他们三个估计先上预科班,学语言。然后呢?这一世该怎么过?
  思绪越飞越远,太阳的余晖慢慢消散。香兰和扬子从里面出来。“好些了?”
  “好多了,真是谢谢你们”扬子犹豫后还是不好意思要了一罐酸笋走了。而后偶尔会过来同她们聊聊天。
  扬子是逃婚出来的,女中毕业后,家里给她安排了一门婚事。男方花心出名,扬子为了躲避婚事从家里逃出来。“我想去美国读书”病好后的扬子没了柔弱,在冰兰看来扬子是一个有主见的女人,性格很坚强。
  “你想过学什么吗?”冰兰问。
  “学医,做医生或当护士都行,我能养活我自己。”
  “可是你的家人怎么办?你出来他们会担心”香兰道。
  “我家里只想将我卖个好价钱,有没有我都无所谓。”
  扬子的做法香兰一下子根本接受不了。冰兰故意将她们去美国的目的说了一下。如果外人说说也许香兰会听近一些。


第178章 民国掠影6
  扬子倒是没说什么; 问她们到美国的打算。冰兰道:“先找学校学习语言,我二哥肯定是要读书的,我跟大姐看看再说。过来一定要有收获,或许我们也去读医学。”冰兰是故意这样说的; 她要潜移默化让香兰改变。
  香兰听着她们聊天,自己也开始思考。外面的世界颠覆了她的世界,她一下子没办法适应。怎么一切跟自己以前看到的想的都不一样?
  扬子身体好一些后; 加上与冰兰姐妹聊天,心情跟着好起来。晕船反而不那么厉害了,就连香兰也一样,聊天分散了一部分注意力; 三人倒是成了朋友。
  两个晕船的稍微好些后; 去餐厅的次数跟着多起来,加上沈兴安、丁家源、林家婆媳。旅途不再寂寞。大家从服饰谈到饮食,从饮食谈到异域风俗。
  林太太善言; 大家听她说话的时候多。而方静怡却是安静的; 但是冰兰能感觉到此人只是不在婆婆面前说话。就如有一次冰兰邀请她跟着她们去观日出,几个女人聊得一样热闹。观察中,冰兰觉得方静怡很有主见。
  同是陪丈夫的; 香兰和方静怡的共同话题就多了一些,大多是方静怡做主导。而扬子更喜欢与冰兰说话; 同是有主意的人; 很多观念的一致的。
  不过香兰跟方静怡聊过后; 反而心事重重; “二妹,我觉得自己好笨,她们都读过书,你说楚中会不会嫌弃我?”
  “大姐我希望能能明白一点,你活着不只是为某个男人活着,也要为你自己,为爱你的亲人。就如扬子,她离开家,离开亲人为了什么?她觉得跟那男人结婚自己会痛苦,所以她离开。”
  “但是你不觉得那样很自私?他的父母会难过”
  “父母是亲人,难过后会慢慢原谅,也会理解。而扬子如果接受那个婚姻,她会很难过,可能会过得很悲惨。那时候父母不是难过一会儿,而是一辈子。”
  香兰再次纠结着,冰兰耐心宽慰:“大姐如果觉得和姐夫在一起幸福,不妨努力做好自己。做一个姐夫喜欢的女人。先让自己更出色,更优秀。”
  也许是香兰听进去了,众人聊天的时候,她在努力想将自己融进去。海上漫长的航行,时间一大把。冰兰教香兰英语的时候,她开始认真学起来。
  “冰兰的提议不错,以后我们聊天的时候可以多多学习英语,哪怕是几个词语也好”扬子道,她们都有英语基础。没基础的就是沈家三人。
  冰兰很虚心地向他们学,主要是为了沈兴安和沈香兰。沈兴安还好,有了半年多的基础,教香兰正合适。船在巴拿马和巴西等地都有靠岸,这让行程延长到了三个月。
  厌倦了长途旅行的人们,早早就将行礼收拾出来,站在船舷看着越来越近的城市。
  “扬子姐姐,这些我们来拿”冰兰忙将样子手里的箱子拿下。
  “你看你们的东西,就不要跟我客气了”扬子只有一个行李箱,看沈家那一堆东西就上去帮着拎一件。冰兰最后只能妥协,“杨子姐姐,等下跟我们一起走吧,让我大哥帮你找住处,我们也是要找的”
  这个扬子没客气,自己一个人跑美国来是靠一时冲动,现在心里发虚,能有一个熟人帮着找找住处是很好。
  他们没在人群里找到陈楚中,只看到了向他们招手的沈荣安。沈荣安早就接到电报,“等了你们好几天了,说是船晚了几天”沈荣安将弟弟妹妹们的东西搬到出租马车上。
  “大哥,楚中他没来吗?”香兰信誓旦旦问。
  “也许是有事耽搁了吧,我来了好几次打听你们的船,没看到过他。今天我跟几个接船的早就来了,一直没看到。你们先上车回头再说”
  香兰眼里已经有了泪水,她的心是痛的,难道楚中一点也不在乎自己吗?冰兰胸口发闷,忙将不知道怎么办好的扬子介绍给沈荣安:“大哥,这位是扬子,我们船上认识的朋友。你能不能帮她找个住处?”沈兴安向他哥介绍了丁家源一样希望能帮忙找住处。
  “先上车再说”沈荣安点点头,又找了一辆马车。那边林太太也看到了儿子林书坤:“那个你认不认识啊?听说也在这里上学”林太太指指沈荣安。
  “认识,我的学哥,刚才我们还在一起等你们”林书坤道,并朝那边点点头。沈荣安一样朝他们点点头。
  林太太道:“那几个孩子都是不错的呀,路上我们经常在一起聊天”
  “沈荣安的人也不错,以后你们无聊了可以去找他们逛街”林书坤看到妻子心里是欢喜的。
  几辆马车一起离开码头。
  哥伦毕业大学位于纽约的曼哈顿,沈荣安他们住的地方离着学校还有一段路程。是曼哈顿靠西的一片住宅。今年是1911年,此时的纽约已经很繁华,干净整洁的街道是来往的车辆和川流不息的行人。
  街道两旁建筑物带着西方特有的特点林立于两旁。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