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乐的同时又有一种啊原来有钱人童年也有和他们重合的感慨。
霍辞眼里划过笑意,剥了个桔子递给他:“你想吧,我对这方面实在不感冒,你想好我帮你补充。”
时玉接过来,掰开一人一半:“我想想……我记得以前看过大唐秘史?还是情史?好像都是宫廷剧……”
忽然灵感一闪:“大唐双龙传!”
他一拍大腿,兴奋道:“怎么把这个忘了!除了神话还有武侠!”
“大唐双龙传背景正好是朝代更迭,直接搬来就能用,剧情这边也好说,只要差不多就行……电视剧主线我还记得,原著你看过吗?”
他看向霍辞。
霍辞掰下一瓣桔子放进嘴里,半眯着眼:“真甜。”
时玉:“……”
第54章 五十四、初二
初一过去到了初二,正月初二祭天地神灵; 回娘家。
前一项由希尔代表长安镇官方出面举办了一场祭祀活动。
由于地标建筑里的天坛还没有解锁; 祭祀地点放在了土屋; 土屋中央恰好有用来祭祀的院子。
而且土屋每层走廊足够放下来围观的居民,还防止了拥挤。
时玉和霍辞没有出面; 全权交给了希尔。
至于祭祀流程——
咳,感谢电视剧。
贵族们照旧没有到场,倒是大主教一行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 对乔装打扮来了兴趣; 三三两两结队搞起了微服; 混在人群里乐不思蜀。
至于回娘家,长安镇现有的居民主要由三类组成; 原香葵镇领地的领民、灾荒时逃难来的隔壁几个领地领民; 以及后来的商人和奴隶。
对前两者来说; 能来长安镇的家人都来了; 没来的基本上全死了。
加上领民之间嫁娶大都在同一个领地各个村子之间,农奴们百分之九十到死都没有离开过生长的领地。
所以活下来的要么亲家就在长安镇; 要么已经死了。
在长安镇的经常见面; 甚至有些就住在同一个小区比邻而居; 回娘家这个风俗虽然新奇; 但并没有多么重视。
没有的就更不在意了; 人都没了回哪里去。
后来的奴隶情况差不多,时玉和霍辞鼓励嫁娶,在他们成功晋升工人脱离奴隶身份后; 名单就会登入相亲名册,然后强制按照通知的时间去相亲。
没办法,送来的奴隶越来越多,单身便容易滋事,只有让他们有了家庭有了孩子才会安定下来,保证长安镇的安全问题。
同时也是为了提高他们的生存率,被送来的大多数奴隶已经麻木,他们机械的干着让他们干的活,不偷懒但也不勤奋,像是失去了思想的木偶,消磨着最后的生气。
先是脱离奴隶成为工人的刺激,再有能和自由民一样结婚生子的胡萝卜挂在前面,顿时个个红了眼。
有段时间作坊主动加班成风,奴隶们恨不能二十四小时在岗,让管事看到他们的勤奋,还是时玉特意派人去说明才遏制住。
但是努力勤奋四个字似乎成了这些奴隶的精神支柱,因为努力,所以他们脱离奴隶成了工人,因为勤奋,所以他们才被来相亲的女人看中——由于男多女少,相亲会上是女人挑选男人。
尤其看着一同被送来的工友相亲成功搬出集体宿舍成双成对,甚至对方妻子很快怀上了孩子。
刺激不要太大。
造成的结果就是一个比一个勤劳,一个比一个能干。
没有人偷奸耍滑,因为工作是会记点数的,相亲时会将男人的工作点数贴在胸前,是炫耀求偶的资本。
女方同样,只是她们拥有主动选择权。
当然,如果几个女人同时看上同一个男人,则由双方来决定。
没有人对这种半强制的规定感到愤愤不平,对奴隶们来说,能组建家庭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
奴隶是什么?是主人的东西主人的物件,从头到脚包括生命都是主人的。
既然一切都属于主人,怎么可能准许他们和别人结婚生子,奴隶没有婚姻权,甚至孕育权。
为了保证奴隶源源不断产出,奴隶商人们有专门的奴隶营,那些身体有残缺或者被退回来的男女奴隶们被关在一起,仿佛养猪一样配种不断生育,生下来的孩子养到三五岁便按照长相分门别类卖出。
活生生的养殖场。
时玉最初听到这些简直难以置信,霍辞也有点受不了。
所以他们才没有停止接收奴隶,做不到根除,至少先能救一点是一点。
而对被送到长安镇的奴隶们来说,简直来到了天堂。
他们来之前并不知道是被送给神使,只是凭着一股求生的本能依靠两条腿走到了长安镇,路上不断有人死去,又不断有新的奴隶加入进来,他们已经麻木。
即使到了长安镇,听到了神使的名号,他们依旧惶惶不安,直到被清洗干净换上新衣服吃到美味的食物。
他们什么时候穿过新衣服,什么时候吃过这么干净的食物。
这不是天堂是什么?
更不用说神使居然准许他们结婚组建家庭!
这是所有奴隶都不敢奢望的事情,即使那些深受宠爱的美丽奴宠们,一旦他们失去美貌就会被主人丢弃或者送给别人。
最可怕的是被退回到奴隶营,不断生育。
即使他们怀着主人的孩子。
因为生下来的孩子依旧是奴隶,很多奴宠宁愿偷偷伤害自己也不愿意将孩子生下来。
同样是主人的孩子,夫人生下来的孩子是主人,她们的孩子却是奴隶,这太残忍。
奴隶不是人。
这是身为奴隶的认知。
尤其那些生下来就是奴隶的,他们在奴隶中长大,没有接受过教育,自己已经将自己看低到了烂泥里。
现在忽然有人告诉他们你们是人,可以追求可以拥有,在不可思议的同时,狠狠抓住了这根救命稻草,没有人放弃。
这或许是他们此生唯一的机会。
怎么能放弃!
事实证明神使没有欺骗他们,尽管他们其实并不怎么明白工人的含义,但能结婚,能拥有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这就够了。
从前想都不敢想。
如果说之前对时玉和霍辞忠心耿耿的是饥荒中救下的村民,那么现在,对他们忠诚值最高的,绝对是这些奴隶。
尤其那些被选入护卫队的奴隶,可以毫不犹豫为他们的一个命令去死,心甘情愿至死不渝。
如今长安镇奴隶的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原来的村民,为了让两者相融,时玉和霍辞颁布了不少命令,各种洗脑包鸡汤故事不要钱往出撒。
而最直观有效的还是相亲,不管是女村民嫁给工人还是女工人嫁给原村民,一旦结为家庭繁衍后代,哪还有什么身份区别。
为了激励,时玉和霍辞特意颁下奖励,村民愿意和奴隶晋升的工人结婚,免费奖励婚房一座,还是砖瓦的。
反正对两人来说,盖房子就跟喝水一样简单。
挥挥手一点零头游戏币而已。
转头这些新任工人就能给他们赚出更多的游戏币。
本地居民对回娘家这个风俗兴趣一般,毕竟天天见,意思意思走个流程就行,倒是拖家带口定居的商人们热闹了一下,因为知道有春节庆祝,他们申请叫来了亲戚。
这是第一次除了贵族以外的游客来到长安镇。
他们对流传在市井八卦里的长安镇兴趣盎然,每一个风俗都兴致勃勃来尝试。
时玉和霍辞对这帮游客同样重视,他们是平民游客的先锋,贵族毕竟是少数,长安镇以后要发展,平民游客必不可少。
虽然初二的风俗遭遇滑铁卢,但年味依旧很浓,各种安排好的活动依次登场,一直持续到十三十四花灯搭起来,最热闹最盛大的元宵节开始了。
第55章 五十五、元宵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正月十五元宵节; 沉寂了十几天的长安镇再一次亮了起来。
长安镇和历史上的长安一样施行宵禁制度。
夜晚容易滋生罪恶; 在这个没有路灯没有监控没有科学查案手段的时代; 时玉和霍辞不敢拿人命当儿戏。
为了小镇居民的安全,入夜之后居民就不能随意出入小区; 每个区都有专门配备的护卫巡逻,小区里的警局也有人值夜。
除了夜晚有工作的,闲人晚上在大路上溜达一旦抓到罚款罚劳动; 累计三次一律当偷盗处置关进监狱。
所幸到目前为止; 长安镇还没有发生过人命案; 山脚下专门修建出来的监狱也没有住客入住。
在时玉和霍辞派属官每天不间断的普法教(洗)育(脑)下,连小偷小摸都没有; 顶多吵嘴推搡; 以至于小区里的警局不像警局; 倒像是居委会; 训练上任的警察们每天被鸡毛蒜皮的小事淹没。
因为宵禁,所以像今天这样的夜晚就十分难得。
虽然时玉和霍辞照搬来的节日很多; 但并不是每一个都需要在夜晚庆祝; 像上巳端午这种只需要白天热闹; 晚上大家依旧早早各回各家。
春节也是; 三十晚上热闹过后再没有开过宵禁; 直到今天。
亮如白昼的夜灯燃起,让憋了十几天的百姓万分兴奋。
元宵节的主题自然是灯。
从灯笼问世,匠人里就分出了新枝丫——灯笼匠人; 鉴于节日对长安镇旅游业非常重要,时玉和霍辞专门调拨了一批奴隶去灯笼工坊。
如今灯笼工坊已经形成了十分专业的流水线,有专门负责设计花样的,有专门负责制纸制绸布,以及削竹子编织搭建等等。
井井有条。
于是到了以花灯为主的元宵节,各式各样的花灯有条不紊的布置了起来,有七夕除夕经验在前,元宵节成了灯火的海洋。
一顶又一顶令人惊叹的花灯摆放出来,而且不同于七夕除夕官方一手包办,元宵节全民参与,只要居民愿意,可以找来材料自己动手制作。
于是天色刚暗,家家户户门前就挂起了自家制作的花灯,邻里之间不免比较一番,孩童之间也互相炫耀。
真正形成攀比的还是商业街各个店铺。
有财大气粗的老板直接在门口摆起了花灯阵,吸引了不少游客围观,进而吸引到了不少顾客。
叫旁边被冷落的几家老板懊恼不已。
“看来明年元宵节,我们能在花灯上大赚一笔。”
时玉放下望远镜,几乎已经看到了朝他奔来的金币。
穿越到这个世界,唯一能让他感到畅快的,就是源源不断赚到的钱了。
果然这世上没有钱抚不平的事,如果有,那就是不够多。
至少他对被迫穿越,而且是这么一个落后又水土不服的世界的愤懑已经被抹平了大半。
嗯,金钱的魅力无人能挡。
两人身份不方便露面,同时为了人身安全,没有下去“与民同乐”,找了个高处远望。
时玉手指轻轻摩挲着望远镜,玻璃窗外灯火璀璨笙歌鼎沸,他发现自己开始喜欢像现在这样居高临下观察,而不是像从前成为下面参与的一员。
霍辞把玩着一顶巴掌大的老虎花灯,轻轻一笑:“不用等明年,很快就会有了。”
时玉回过神,略一想:“也是。”
就像如今已经售卖到蜜金国各地的香皂纸张一样,财富神殿大主教肯定不会放过灯笼这项商机。
原本七夕签订香皂纸张合约时他便想签下灯笼,但那时候工坊人手不足,香皂和纸,尤其纸最重要,灯笼先放到一边,只作为礼物,给蜜金国王送了